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论剑 > 热点话题 >

城市化与幸福感

时间:2011-06-08 09:0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让更多农民成为市民”,成为一句时尚的口号。然而,当城市扩张不断创造GDP奇迹时,中国公民更幸福吗? 
    城市的快速扩张,并没有增加市民的幸福感。“造城运动”消灭了城市文化,到处是“千城一面”。很多城市里城中心舒展的平房区被消灭,原住民被压缩到密集的水泥森林中,几代相邻的人家被分化,城市被连根拔起,剩下庞大的城市“坐标”。 
    30多年前北京西四环路之外还是乡村,小河蛙呜,土地芬芳,乡情淳朴,清凉的风从西山吹来;现在那儿已是小区密集,充斥交通噪声、汽车尾气与水泥化后的热浪。北京城“大饼”向郊区迅速蔓延,卷走了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农田、湿地与原生林地,带来了持续的酷热与干旱,带来了更拥堵的交通、恶劣的水质,更多失业人口以及沉重的垃圾负担。更密集的人口,让房价、水、电、煤气价格飞涨。环境治理赶不上城市扩张速度,北京几大水系已全被污染,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城市之一。 
    垃圾围城,成为城市的恶梦。目前中国668个城市垃圾年产量达1.2亿吨,且每月以8%的速度增长,已占世界垃圾量的1/4以上。垃圾处理能力却极低下,如北京垃圾累计填埋量3,206万吨,占地10平方公里,垃圾填埋地已近饱和。 
    中国环境研究所的赵章元说,由于垃圾围城,北京地下水早已被污染,近年患有呼吸系统类疾病、脑血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数比以前明显增多。在快速工业化的几十年中,中国患生殖疾病的人数快速增加,畸形儿比例在增长,不育不孕夫妇比例已达到10%~15%。 
    官方预测30年后中国农村人口将由现在的7.2亿减到4亿。“被城镇化中”,农民更幸福吗? 
    30多年前北京郊区的乡村,农家院里是鸡鸭猪狗,院后有郁郁葱葱的自留地,田边是干净的河流与茂密的树林。最近去北京近郊某村,那儿的农田被大片征用,建驾校、工厂,种树苗。河里流污水,空气中是刺鼻的臭味,老乡住进“新农村”化的小楼,却连种根黄瓜的地都没了。改革开放后,北京城郊农民因能方便地把农产品卖到城里,一度成为先富一族,城市扩张征地却摧毁了他们的幸福。没了命根子土地,农民只能东躲西藏卖烤白薯、开黑车。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血案,更是近年一再成为媒体热点。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创造GDP的方式极粗放,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占用的耕地相当于日本的10倍左右。 
    专家说,目前中国开展的农民城镇化运动,小村并大村,大村并成镇,目的都是要以极便宜的价格买断农民的宅基地及土地,造成无数农民“上楼致贫”。 
    城市化伴随对乡村的资源掠夺及生态摧残。北方乡村中的槐、榆、椿、松及南方乡村的樟、楠、杉、银杏等大树被移进城,而垃圾、污水却被排到乡村。城对乡的“侵略”中,山川田野失去涵养及自净水源的能力。乡村缺水,还得为耗水大户的城市作出牺牲。河北隆尧西店村村民家的地基下沉房屋裂缝,就因地下水超度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华北平原已经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形成世界最大地下水降落漏斗区。 
    认为中国城市化已近极限的安邦调查集团首席研究员陈功,曾驾车观察山西全省生态环境,看见的是完全干涸的河流,烟尘滚滚的乡村,被煤烟笼罩的,他认为,没有50~100年时间山西的生态环境是无法恢复的。一位记者考查汾河时发现,汾河下游的城市几乎都在肆无忌惮地往汾河里排污。陕北一些村庄,则是煤挖走了,水流干了,可怜的几棵树也死光了,麻雀都极少见了。 
    壮年农民抛荒进城打工,村里剩下孤独的留守老人与儿童。有位进城多年的农民工说,他爷爷独自在村里过,有病也不看,孤独地死在屋里。全国妇联调查显示,中国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名留守儿童;中国农大一项调查显示,中国50%以上乡村家庭中丈夫外出务工超过10年,50%的人一年仅回家一次。艰辛地在边缘化生存,让老无所养,兄弟陌路的凄凉景象在中国农村司空见惯,仁、孝、敬的传统道德,正随田园的荒芜而消亡。 
    乡村一定意味落后吗?互联网及交通的发展,让偏远乡村也能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小农经济对人性的关怀,更成为抚慰现代人类焦虑的良药。走过城市化历程的发达国家,已在反思大城市病,人口开始从城市流向乡村。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近几十年来,英国在工业化革命后首次经历城市向农村的大规模人口转移,数量远超过从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据英国乡村管理局调查数据,目前英格兰有28.5%生活在农村,迁入乡村人口比迁出者多35万人以上。其中50%迁至农村者年龄在25~44岁之间。过去的20年中,英国每年有11.5万人由城市迁往农村,农村人口增长了13.7%。许多英国市民从互相网学习种地,然后去经营小农场,过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拥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享受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空气清新的早晨喝一杯自己挤的羊奶,成为当代很多英国人的理想。 
    城市化步伐过快成为全球变温的重要因素。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庄稼的反照率能给地球减温,多种玉米、大麦能给地球降温。城市与田园的距离越远,温度就越高。过大的城市还有损人类健康。美国与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与川流不息的车辆都会对人的身体与精神产生不利影响,有损于大脑思维;而亲近大自然的生活则对人的健康有益。 
    有学者去美国旅游,见到工业发达的东海岸城与城之间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农田与耕地点缀其间,高速路两边绿色连绵不断,离开首都华盛顿10分钟车程之处,依然一派美丽的自然风光。不由感叹,离开北京城10分钟车程之处,能见到多少大自然之绿? 
    保护乡村,除保护了自然田园之外,也保护了低碳生活方式。30年前的传统中国农家极少产生垃圾。庄稼收成后秸秆除当燃料外就是还田和沤肥,人吃剩的粮食猪吃,人及牲畜的粪便及大部分生活垃圾,全部成了堆肥的材料。农家肥还田,再循环成为粮食。旧衣服用来做鞋,每片旧布条都不浪费。 
    专家认为,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并不应意味高楼、广场,而应意味改善中国农民生存状况,改善中国农村的交通、公共施设、水利、就业、教育等。曾去陕西蔡家坡采访,那儿长年风调雨顺,山林中空气甜美纯净。沿山而行,一个个有“耕读人家”门匾的农家院落整洁而生机勃勃。如果在家乡就能有尊严地生活,农民干嘛非要背井离乡? 
    在基层政权尚未腐败、生态环境尚好的乡村,农民并不希望被城市同化。原始森林中的普米族一次次上京呼吁保存他们的森林,就为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中山大学政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曾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仅有1/4的农民工愿意放弃土地将户口迁入城市。 
    城市化冲动源自官员“卖地生财”的政绩快捷方式,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高达15万亿元,成为政府财政的支柱;然而中国城市扩张正逼近生态极限。 
    如何协调城与乡的关系,让城市更接近自然,让乡村更有尊严,已成为后城市化时代的人类新课题。 
    造城运动,悠点儿。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