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邹德慈先生
领域介绍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人物简介 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核心提示 我们在城市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往往是只注意形象,不重视精神。很多城市乐意在城市中心盖一个豪华的政府大楼,前面搞一个很大的广场,几乎大大小小城市都这么做,给人千城一面的感觉。 中国的城市规划要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吸收各学科专家和民众的意见。 中国城市规划有着悠久的历史 城市规划是一门学科,也可以讲是一项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我个人的看法是,自从人类有意识地、自觉地建设自己城市的时候,他就有朴素的规划观念。这个是必然的,否则会造成混乱。他为了要有一定的秩序,要满足一定的功能,甚至于要达到一定的美观等等,必然要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城市,或者叫设计自己的城市。 人类很早就有规划的观念。西安半坡村是6000多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人们群居在一块,一起出去打猎,打完猎,拿回来,大家平分。 他们的居民点,是围成一个半圆形的住所,中间是大家分享猎物的地方,同时还有一个窑,可以烧一些早期的陶器。他们把窑放在小河的对岸,这就是一种规划,很方便生活,方便大家共享成果。而且把生产放在河的另一边,互相不干扰;北面是公共墓地。 由此可见,6000多年前的半坡村人,已经有了很朴素的功能分区的想法,当然这个谈不上是城市规划。可是我觉得,这是原始的萌芽的非常朴素的一种规划。 城市规划历史是很久的,而且就中国来讲,古代也有很多非常好的一些例子、范例,在世界上都很有名的。 污染等问题催生现代城市规划学 现代城市规划,它的对象是现代城市,变化非常之大。第一,由于现代工业的出现,还有相应的很多现代的设施,工业、仓库、交通运输等等,它带来了人口大量的集聚。所以现在城市比古代、中古时期城市人口的规模要大得多。它把农村的一部分人口吸引到城市里来了。最早的还是英国,工业革命早期就已经产生人口的大量迁移。因为资本家需要劳动力,需要工人,所以都住到城市里来了。 城市人口不断的扩大,然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开始使用汽车,这一点对现代城市来讲很重要,汽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常常把20世纪以前的城市规划称为“马车时代”,这主要是就西方来说,它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 20世纪以后的现代城市,是汽车时代的城市。我们常常称之为“汽车时代”。汽车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一直到今天,北京也好,上海也好,道路上塞满了车,都是汽车。这些都给这个城市规划带来很多新的课题。 工业难免产生污染,特别在早期工业时期,它的烟尘,它的污水,它的废物,大量地污染空气、河道,以至于土地也被污染,问题很多,很复杂。还有大量的工人,当年的产业工人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的居住状况很差,住在很简陋的房子里,有些没有水的供应,污水、粪便的处理、垃圾的处理,都没有很好的解决,环境质量很差。 这些问题的产生,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可能是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我加一个“现代”城市规划,因为和古代相比情况变了。 以当年英国为例,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它城市里的状况仍然是很差的。恩格斯写过一本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当年的有些小说,像狄更斯写的一些小说,都描绘过当年英国城市里的这些严重的状况。所以现代城市规划最早是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着手的。 这导致现代城市规划从开始的时候就和古代的、中世纪的城市规划内容产生了大大的不同。因为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 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设计 现代城市规划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20世纪初开始逐渐形成初期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到今天,我个人认为,现代城市规划有三个很重要的内容,我管它叫三个重要支柱:第一,城市研究,要研究城市;第二,城市设计;第三,城市管理。 对待现代城市,特别是对现在的大城市来讲,规划已经不是简单地只是给城市画一张规划蓝图了。 有些外国学者把城市比喻为人,有一定的道理。人有头脑、思想,有手,有脚,有鼻子、眼睛、嘴巴,它们有不同的功能,还有内脏里的很多东西,你表面根本看不出来。所以我认为城市研究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你要去解剖这个城市。 我比较反对凭主观意念来规划城市。你首先要认识这个城市,认识它的过去,认识它的现在,认识它是怎么样的一个发展过程,有什么规律性,然后你才能预测未来。 规划很大的一个特点是规划城市的未来,而不是规划今天,今天不用你规划了,因为今天已经存在了,既成事实了。你怎么规划它以后的发展,这才是规划的要义,而且今天的规划还要让城市能够永续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规划是对物质空间的或者叫实体空间的规划,是空间规划,不是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它是很具体的对城市的空间、地域的扩展来做出设计。所以实体空间,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的空间(建筑、道路、绿地等等都是物质的),根据这个空间来进行设计。 中国城市千城一面 我觉得,我们在城市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往往是只注意形象,不重视精神。怎么说呢?我们前一段确实有很多城市,老是愿意在城市中心盖一个豪华的政府大楼,前面搞一个很大的广场,几乎大大小小城市都这么做,第一是千城一面,给人感觉都一模一样的。 是不是任何城市,不论规模、性质,都把政府大楼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这里头有很多问题可以探讨。 以天安门广场为例,把天安门城楼放在最中心,最主要的位置,这个叫继往开来,说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传承的,我们继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天安门是个象征。然后对着人民英雄纪念碑,说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千千万万人民英雄做出的贡献。人民大会堂在西面,革命历史博物馆在东面,因为人民大会堂是我们人民代表大会的所在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革命历史博物馆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这些建筑共同构成这样一个宏伟的空间,是一个杰出的设计。 有人说天安门广场面积太大,确实是比较大,世界上最大,可是它有这种需要,这是我的看法。当年之所以确定这个尺度,有它的需要。可是其他城市都拿这个为例,也都去建一些很大的广场,就没有道理了,没有必要了,而且差不多相同的模式,会给人感觉千城一面。这仅仅是举一个广场的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应有更多人参与 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我个人的看法,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第一,未来的城市规划还要遵守一个原则,就是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变化。城市规划总是这样的,它本身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今后,经济还要发展,社会也要发展,肯定的,有些发展变化甚至于是我们今天预料不到的,这也完全有可能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都存在,因为整个世界也是这样。 第二,城市规划要适应人的居住、工作、交通、休闲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我想“以人为本”具体到城市规划来说无非还是那句老话,城市要使人生活的更美好。生活一定要越来越美好才行,这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经久不变的任务。 第三,要加强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这个也很重要。我们现在虽然有《城乡规划法》,有很多条例,这个条例,那个法规,可是在城市建设里法制化仍然不是很好。 我们每年城市里拆违章建筑的数字是相当大的。我手头没有数据,反正北京市前几年,每年要拆除的,我记得是百万平米这一级的数量,违章、违法。这说明我们的法制化还不够。当然这里头有各种情况,原因各不相同。制度化,很多东西都要有一定的制度可循。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决策,规划的决策。在城市里规划的重大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因为这方面确实存在着问题,有些城市,人们常说“规划、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这种现象也许不是很普遍,可仍然存在。 从主观的愿望和期望出发,来决定一些比较大的事情,往往容易不妥,或者失误。这种例子我认为也存在,比如形象工程。尤其是规划的决策,规划一些大决策,都需要由城市的领导来做。这是我们中国体制所决定的。也有它的好处,我们中国的决策,只要一旦决策,行动非常快,特别在城市建设上,很快就付诸行动。但是有时候在决策的科学性上往往不足。中央提过,城市规划要让专家来帮助你决策,这个专家不仅是城市规划的专家,还有各种有关学科的一些专家。 民主化也非常重要。这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在城市规划上非常重视的,叫公众参与。这个公众参与我们也做,不是不做,往往都生米煮成熟饭了,拿来展览一下,让大家提意见。当然也有些规划,在事先做一些民意调查,这就好,在城市研究这个范畴里多做一点民意调查。 现在有些城市建了一些规划展览馆,做了很大的模型,让市民去看,然后市民可以指指点点,提出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好的。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公众参与还不够。这是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大的决策要慎重,因为牵涉一个城市的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不要过分急躁。这些看法特别对于领导,对于城市的领导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常常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中国规划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王艳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