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风采 > 人物专访 >

新闻媒业奇将

时间:2007-11-27 08:22来源:未知 作者:张燕岚 王鹰飞

——记《中国城市经济》副社长吴礼明

 

 

临沂市市长张少军宴请吴礼明

 

    百位市委书记、市长都这样评价吴礼明:“这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记者之一”。

    新华社新华出版社这样评价吴礼明:“他站得高,看得远,激情澎湃,思维敏捷,文采飞扬,语言深邃,是新闻界的一块瑰宝”。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这样看待吴礼明:“学有所成,业有所树”。

    吴礼明家乡的《安庆日报》这样评价他:“吴礼明大胆探索,刻苦钻研,创造性地开展新闻工作,终于成为一名学者型记者”。

    吴礼明现任领导《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社长张巨功则这样认为:“吴礼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永不满足。”

    从1985年10月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己22年,吴礼明曾担任过《中国信息报》、《国际商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记者、首席记者、主任、主编,见证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新闻事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2004年3月5日,吴礼明获高级职称。2006年7月,吴礼明担任《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副社长至今。

    吴礼明出版过5本专著,计110多万字,出版的《向世界说明(上)(下)》被新华社新华出版社作为“品牌书”呈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以及中央领导同志。

    吴礼明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曾采访过15位以上省长(省委书记),400多位市委书记、市长,5000多位不同行业的企业家,被媒体领导、同行和广大读者称赞为“著名记者”、“专家型记者”。

 

    走进安徽——“三朝古都”采花蜜

 

    2003年12月,时任《中国信息报·决策者周刊》主编的吴礼明应邀来到安徽省亳州市,时任亳州市市长刘健亲自为吴礼明主编一行接风。席间,刘健风趣地说了句:“面粉不经过发酵过程是很难变成馒头的,同样,亳州如果不经过催化作用,也很难加快发展”。吴礼明很快从这句话中找到了亳州加快发展的核心新闻:近年来,亳州经过催化后步入了经济发展快车道。那么,亳州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是什么呢?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与河南、山东、江苏三省相邻,是远古时期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3700多年前,汤王在亳州定都;魏文帝时曹丕把亳州定为陪都;元末刘福通拥小明王韩林儿为帝,也定都亳州。因此,亳州以“三朝古都”名扬天下,亳州市也因此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03年11日24日至30日,亳州市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刚刚闭幕,新任市长刘健就率领亳州市主要民营企业家和各工业园区负责人,带着亳州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赴珠江三角洲学习考察,学习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企业改组改制、工业园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寻找合作商机。

    当吴礼明了解到刘健履职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个事例后,便立即总结出这个“催化剂”就是:“以刘健为市长的新一届亳州政府把’三朝古都’的历史沉淀、文化优势和取经来的沿海城市发展机制,化作了发展的催化剂,正在为亳州经济发展探索新路”。

    紧接着,吴礼明了解到,为了让这次考察取得最大的成果,考察之初,刘健就提出4条要求:“要看一看别人发展靠什么,亳州发展差什么,提一提政府应该做什么,想一想下一步发展应该做什么”。刘健要求考察团每个成员“用心去记、用心去思考、用心去交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珠三角各市政府介绍发展的最基本的经验,在那里,政府和企业都在转变思想,政府为企业提供最优惠的服务,市长天天跑项目,减少各种审批手续,各个部门包括公、检、法机关都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商投资兴业。人心思富、人心思进、人心思强,这就是珠三角独特的氛围,这里没有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联为一体。对于珠三角各市政府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刘健对吴礼明说:“我们感受到了珠三角山青水秀的美景,也感受到当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氛围,这个地方的经济始终定位很准,没有偏离轨道”。

    刘健回来后,立即做了三大工作:调整机制、建设项目、招商引资。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导下,刘健再一次把民营经济摆上了重要位置,使亳州掀起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热潮。

    “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如今己成为亳州各个部门接待客商的工作态度。

    吴礼明回报社后,一连几天奋笔疾书,写出了《“三朝古都”闯新路》、《以工促农赢民心》、《古都名胜扬天下》三篇长篇文章,全面提炼了亳州市近年来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在《中国信息报·决策者周刊》发表后,引起了强烈振动。

    在这三篇长文的冲击波下,世界各地客商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亳州。也就在这一年,亳州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65个,内资和外资均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指标。刘健市长在随后几年里带着对吴礼明的深厚友谊,走马上任安徽省淮南市市长。

    “亳州人民欢迎大牌记者吴礼明”,亳州诸多单位领导都这样赞美吴礼明。吴礼明深厚的文化功底,灵活的采访艺术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他一行连续几天分别走访了亳州市公安局、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亳州名镇---古井镇人民政府、亳州蒙城县委、安徽著名企业---古井集团等一批亮点部门和重要企业,吴礼明先后与这些“一把手”们谈体会、记心得,吴礼明那极富政治敏锐力和经济洞察力的谈吐,使整个采访的气氛都流畅起来而富有感染力。

    一个月后,《满腔热血献忠诚---访安徽省亳州市公安局局长江利亚》、《学风浓浓满院春----访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杨德龙〔上〕》、《春风化雨润无声----访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杨德龙〔下〕》、《“古井”唱响发展曲----访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人民政府镇长石汉东》、《欣欣向荣新蒙城---访中共安徽省蒙城县委书记陈坤廷》等大篇文章纷纷见诸《中国信息报·决策者周刊》报端,为各级“一把手”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

 

    探访常熟——“中国名牌”取真经

 

    2003年2月底,吴礼明去采访江苏省常熟市委书记杨升华,这次采访是这位书记的秘书安排的。

    常熟市委为了体现重视接待吴礼明而不同于接待一般记者的规格,专门在常熟市最好的宾馆---常熟宾馆的会议厅里安排接受吴礼明的采访。

    上午10点整,吴礼明一行踏进了这个地面铺盖猩红地毯、茶几布满鲜花的高雅的会议室,坐在大厅中央的杨升华迎上前来,热情地与吴礼明打招呼,并同记者一一握手。

    杨升华中等个头,那浅粟色的眼波熠熠闪光,白晳、宽大的额头有着成熟的饱满,浑身上下透露出一种智慧的、和善的、游刃有余的常有的自信。吴礼明用照相机抓住了这个瞬间。

    2002年底,由首都十大新闻媒体推选的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在京揭晓:江苏省常熟市企业获“中国名牌”数量居国内县〔市〕之首而成为十大新闻之一。

    “那么,常熟市是如何培育‘中国名牌’而冠全国的?”

    杨升华告诉吴礼明:“多年的实践证明,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一项纲举目张的有效措施。名牌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奖牌或某种荣誉,而是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确认,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名牌产品效应有利于企业经济总量的扩大、税收增加和扩大就业。同时,名牌产品就是城市名片,代表着城市形象,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又有利于企业产品市场覆盖率的扩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支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就是支持政府自己”。

    2003年2月8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当吴礼明了解到,作为市委书记的杨升华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并重视名牌工作时,立即感受到了杨升华务实的工作作风。这天上午,杨升华带着常熟市四套班子和有关部门领导,连跑了五、六家企业,为名牌企业扩大生产开工奠基及竣工剪彩,为进一步发展常熟名牌加油助威。

    如何布局常熟市这组大文章而“一炮打响”让全国广大读者都知道常熟市实际上就是“中国名牌”之乡?

    一边是一组鲜明的事实:在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评比中,常熟企业生产的“波司登”羽绒服、“雪中飞”羽绒服、“梦兰”床上用品、“阪神”电冰柜、“白雪”电冰柜等5只产品榜上有名,获奖数量占当年江苏省一半;另一边是以杨升华为首的市委、市政府实施名牌战略的坚强政策和措施。吴礼明认为,布局好这样的文章,对全国其他城市具有指导意义和典型意义。

    勤奋出成果。1个月后,《全力打造“中国名牌”》、《花园城市气象新》、《通达八方黄金路》三篇整版篇幅的长篇文章赫然印在《中国信息报·决策者周刊》上,成为“一把手”读者们争相传阅的经验文章,而且均被当地报刊和网站转载,广为传播。

    同样,这座城市的大门为吴礼明而打开。

    吴礼明先后走访了常熟经济开发区主任王剑锋,常熟市东南开发区书记王伟民,常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姚丽英,中国十大女杰、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等,几个月来,《中国信息报·决策者周刊》宣传常熟的文章层出不穷:《“二次创业”掀高潮》、《“东南明珠”嵌江南》、《营造发展好环境》、《与时俱进求突破》、《心与梦想一起飞》……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一个主题,都记录时代的脚步声,同时,每一篇文章也都是一篇好的范文。

    吴礼明在任《中国信息报·决策者周刊》主编4年来,先后采访了时任河北省廊坊市委书记吴显国、时任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潘龙清、时任江苏省仪征市委书记卜宇、时任江苏省张家港市委书记周伟强、时任江苏省太仓市委书记程惠明、时任江苏省吴江市委书记朱建胜、时任江苏省吴中区委书记秦兴元、时任江苏省昆山市市长张国华、时任广东省陆丰市市长林锦佳、时任安徽省铜陵市市长刘战平、时任江苏省海门市委书记徐永兵、江苏省启东市委书记沈振新、江苏省高邮市市长徐祥华、江苏省高邮市委书记王正宇、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韩先聪……等一大批鲜活的党、政“一把手”,这些城市都以同一种“热烈欢迎”的礼节、不同的方式欢迎着吴礼明。

 

 

吴礼明采访崇明县委书记孙雷

 

    著书立说——撒尽汗水成品牌

 

    吴礼明己出版了5本书,分別是《大地魂》、《走向21世纪》、《世纪末风潮》、《向世界说明〔上〕---聚焦党、政“一把手”》、《向世界说明〔下〕---聚焦商界领袖》。

    如果说从《大地魂》、《走向21世纪》、《世纪末风潮》中,已经看出吴礼明“让我每天都能进步”的轨迹;那么今天奉献给读者的“决策者”系列丛书,则表现出吴礼明走笔“第一要务”的攀登。

    年轻的吴礼明,在书生的外表里深藏着一股大气,正像他高高的个子,不甘低下,不愿平庸。尽管不断超越自我是要加倍付出,甚至冒风险的。于是走笔“第一要务”即成了吴礼明的创新方向,又成了他的自我提高。

    《中国信息报》高级记者张宝贤曾撰文《走笔“第一要务”-----浅析吴礼明和他的“决策者周刊”》,高度赞扬了吴礼明。现摘录如下:

    吴礼明和他过去任职4年的《决策者周刊》靠什么赢的市场和读者呢?

    首先是有胆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F·A·哈耶克认为,竞争是个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包含着所有进化过程的方法,它使人类不知不觉地对新情况作出反映。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吴礼明发现了什么?他不仅发现了一个好选题--发展是第一要务,而且发现了一个好平台-《中国信息报》,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好资源---各级决策者,同时也发现了他自己-策划者、经营者、撰稿人。然而要真正把这项“系统工程”做起来,难度可想而知。知难而上,这就是吴礼明的个性。

    其次是有品位。《决策者周刊》的精髓就是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这就是时代主旋律的最强音。它的品位恰恰在于“第一要务”和“第一把手”的巧妙结合。只有“第一把手”才能掂量出第一要务的分量,才能演出“第一要务”的活剧;只有“第一要务”才能显示出“第一把手”的才干,才能树立起“第一把手”的品牌。“第一把手”的“第一要务”如何,影响方方面面,关系上上下下,不仅领导关注,而且同行关注,同级关注。《决策者周刊》的这一“亮点”也正是它的“卖点”

    第三是有高度。《决策者周刊》推出的“决策者”,它不是一般的“领导干部”而是出类拔萃的“一把手”。他们中间,或者是全国先进,或者是行业排头,或者是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或者是勇攀高峰的带头人,每篇报道都力求在更高层面上,剖析一个典型。可以说,这些来自各地甚至基层的“决策者”,普遍具有全国意义,坚持全面宣传,坚持典型宣传,坚持“一把手”典型宣传,坚持“第一把手”实现“第一要务”的典型宣传,使《决策者周刊》在高起点上始终保持着新高度。

    第四是有成绩。《决策者周刊》推出的“决策者”,都有不同凡响的业绩。这首先是令人信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实在在摆在那儿,而且来之不易,不由你不佩服。其次是发人深省,激发人们去问“这些骄人业绩是怎么取得的?”去想“假如这事由我来做会是怎样?”尤其是这些业绩都是仅仅围绕“第一要务”展开的,更让人感到理性、重大和深刻。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看人看报的标准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人们比以往更加看重“业绩”,更加深信“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不能设想一个成绩平平的“决策者”能上《决策者周刊》。

    第五是有特色。《决策者周刊》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吴礼明总是力求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决策者”,用独特的方式去发掘“决策者”,用独特的视角去浓缩“决策者”,用独特的手法去表现“决策者”。因此,吴礼明奉献给读者的每一个“决策者”,不仅仅是“新近的”,而且是“特殊的”;不仅是“立体的”,而且“是鲜活的”。吴礼明“由表及里、由此即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是一副“第一把手”实现“第一要务”的“百骏图”,浓墨重彩之中渗透着事业的辉煌和人物的攀升。

    第六是有思想。《决策者周刊》推出的“决策者”,每一个都有自己对“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特殊感悟,并由此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施政观念、经营理念和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理念”和“文化”的悟性,已经是当代“决策者”孰强孰弱,孰优孰劣的决定因素之一,发现和表现“理念”和“文化”,也已成为采写“决策者”孰深孰浅、孰精孰弱的重要区分之一。也可以说,先进、正确的“理念”和“文化”,即是一个“决策者”的制高点,也是采写“决策者”的制高点。它是“决策者”的灵魂,跃然纸上会使通篇报道提神、提气。

    第七是有招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好的“决策者”光有气魄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有“办法”。《决策者周刊》推出的“决策者”,每一个都有“解决问题”的高招。这些“招数”往往是他们水平、阅历、经验、胆识的集中体现。把每一个“决策者”的高招挖掘出来,表现出来,不仅仅是客观、真实地报道“决策者”的需要,同时也是各地区、各行业学习、借鉴“决策者”的需要。吴礼明的功力在于,不仅洞悉这“两种需要”,而且满足这“两种需要”,在供需双方的结合上,把《决策者周刊》的运作推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八是有文采。《文心雕龙》上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而当代一些报刊,一流包装、二流内容、三流文字。读者需要精品,市场需要精品。《决策者周刊》顺应这一需求,吴礼明在文字上颇下功夫。一是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笔端含情:二是尽量增加现场感,多用眼睛;三是保留采访对象原话,突出个性;四是诗词歌赋巧用其中,平添韵味。每篇报道不仅读起来顺畅,而且使人从中得到愉悦。“第一把手”实现“第一要务”,基本上属于经济报道的范畴,而经济报道的通病是缺少文采,作者增加文采的努力明显的提高了“可读性”。

    第九是有设计。《决策者周刊》的设计是全方位、多层次、滚动式的。这中间主要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体现,各个版面与整个周刊的协调,新闻报道与版式风格的结合。在运作过程中,往往是发现一批、挖掘一批、采写一批,储存一批。为了提高质量,尽量争取在一个地区寻找不同层面、各具特色的优秀“决策者”;为了提高质量,尽量争取就地采访、就地写稿、就地送审。所有这一切,最重要的是对新闻市场的把握。根据市场(也就是读者)对优秀“决策者”的需求和优秀“决策者”对市场(也就是读者)的需求,来设计选题、设计目标、设计题材、设计版面,真正做到“以销定产”、“有的放矢”。

    第十是有气势。《决策者周刊》推出的“决策者”,一是篇幅长,对“第一把手”实现“第一要务”进行详细的报道,给读者以“厚重感”;二是标题大,经过艺术处理的特大字号标题,抓人撞眼、大气灵动,给读者以“冲击力”;三是图片好,不是作为文字的点缀小里小气,而是独立的视觉新闻大大方方,给读者以“视觉美”;四是点睛妙,每篇都有提要题或者编者按,虽然只是三言两语,去赫然揭示其咨讯价值和全国意义,给读者以“见面礼”。加上对开四版全部彩印,夺人之势扑面而来。

    经过筛选,《向世界说明》一书选择了吴礼明4年前采写的74篇市委书记、市长的文章,站得高,看得远,主题和内容深刻,生动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一把手”所领导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在全国75万新闻工作者、15万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从业人员中,以“一部专门采写市委书记、市长的书,一部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素材的书”,到目前为止,吴礼明所著《向世界说明》一书还是笫一部,无意间创了“中国第一”。

    《向世界说明》系列丛书通过新华社新华出版社出版后,因为该书的典型意义和重要价值,该社将此书作为“品牌书”呈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以及中央领导同志。

 

    初次露面——大型会议勾蓝图

 

    2006年7月,吴礼明担任了《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副社长,主管杂志社大稿要稿特稿采编工作和经营工作。虽然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吴礼明还是一个新兵,但是前辈《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长张巨功、主编杨重光非常关心和支持吴礼明的工作,让他大胆地去干,大胆地去闯。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在全国9000多家期刊中,《中国城市经济》杂志是一个闪闪发光而又与众不同并独树一帜的期刊,她有三大亮点:一是她是进入中南海的一部赠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参阅的大型期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均分别作为该刊封面人物走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二是该刊是一部被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选入赠送两会代表的高层次期刊,在今年“两会”和“十七大”期间,该刊浓墨登场,独领风骚;三是全国主要城市300多位市长〔首先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市长〕都是该刊的顾问,是一部由中国300多座大中城市市长组成的市长顾问指导的中央级期刊,这在全国所有媒体中独一无二而弥足珍贵。

    面对这样一份高层期刊,吴礼明感到了压力和肩上的重任。

    2006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吴礼明作为《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副社长在大型会议上还是第一次露面,就碰到老朋友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现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高尚全老师,别有一番感慨。因为15年前,吴礼明出版第一本书《大地魂》时,就是尚全老师给予的题词和题写的书名。吴礼明对尚全老师的感激一直存在心底。

    在会上,吴礼明看到了社长张巨功忙碌的身影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向巨功社长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成绩。上海市市长、《中国城市经济》杂志顾问韩正在现场致词中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这次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议在上海召开,是我们认真听取各位来宾对上海城市发展提出宝贵建议的好机会”,吴礼明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大会策划者和组织者张巨功社长的肯定和感谢,也是对《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的肯定和感谢。

    一个新的蓝图在吴礼明心中勾勒出来:以“采访一把手”为主线,以“专辑”和“活动”为两翼,是他当前所必须做的。
 

 

 

吴礼明采访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


  
    挺进湖南——深入采访第一线

 

    去年年初,党中央再一次吹响了中西部大开发的战斗号角。全国各地闻风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纷纷以自己的优势投入到火热的开发建设中去,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发开放、投资建设的热潮。

    作为《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副社长的吴礼明,知道只有深入第一线,才能采访到鲜活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反映出中西部开发开放、投资建设的最新信息和时代的最强音,便立刻带领记者,驱车奔向中西部的战斗最前沿,开始了新的采访之旅。

    2006年8月酷暑,吴礼明应邀驱车赴湖南省湘潭市采访,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让吴礼明诗意盎然,文采迸发。

    时任湘潭市委书记陈润儿在接受吴礼明采访后,设晚宴欢迎,并向吴礼明一行赠送了江泽民题词的毛泽东主席塑像,以示纪念。

    吴礼明采写的《“红色圣地”展新颜》长篇报道告诉人们:“红色圣地”不仅“红色”依旧,而且借助蓬蓬勃勃的“红色旅游”热潮,更加鲜艳夺目。也正在这个时候,陈润儿调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吴礼明在听取了湘潭市委、市政府有关湘潭这些年来开发建设的情况介绍,参加了湘潭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及经贸洽谈会后,就马不停蹄地深入到下面的区、县进行采访,分别走访了湘潭县、湘潭市商务局、湘潭市雨花区、湘潭市岳塘区,分别采写的《“湘江明珠”放光彩----访中共湖南省相潭县委书记朱少中》、《文化魅力见雨湖—----访中共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委书记梁志峰》、《伟大工程的基石访中共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委书记刘叙元》,均受到高度好评。

    位于湘潭市的美林(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几千万元的资本,经过5年的运作,就发展成为拥有10多亿元资产的企业集团。这种发展速度吸引了新闻嗅觉高度敏感的吴礼明的目光。他马上率领记者前去采访,在公司董事长喻春光的介绍中,吴礼明敏锐地看到了美林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便总结出:正是他们的这种创新精神,才把握住了经济发展的脉络和机遇,才带来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于是一篇《壮志凌云谱新篇---访美林(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春光》的深度报道就在吴礼明的笔下诞生了。发表后,还吸引了2家企业加盟美林集团。

    2006年8月,吴礼明来到长沙县。作为三湘首邑的长沙县,从秦汉建制起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0年前,长沙县从长沙市区迁址星沙,结束了千百年来有县无城的历史。长沙县委书记杨光荣在接受吴礼明采访时说,长沙县过去10多年的创业历程,可谓是脱胎换骨,可歌可泣。经过10多年的奋斗,长沙县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目前已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和产业基础日臻完善,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吴礼明经过采访后,亲自写出了《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这篇具有一定深度和指导意义的新闻报道。

    2006年9月,吴礼明来到湖南省邵阳市,意外地了解到陶渊明笔下千古名句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就在风光旖旎的湖南邵阳南山,这块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牧场”。

    今天的邵阳美景依旧,古意盎然。如果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邵阳人身上更多了些豪情壮志和锐意进取。如果你知道“师夷制夷”的魏源和“讨袁护国”的蔡锷都出自邵阳的话,就会明白眼前这块看似恬静的土地,背后其实蕴藏着怎样巨大的志向和能量。

    从时任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身上,吴礼明强烈感受到了这种志向和能量。盛茂林告诉吴礼明,作为湖南省的老工业基地,邵阳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随着国家“中部崛起”、省里“湘西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泛珠”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邵阳的区位优势正在逐步显现。而洛湛铁路和潭邵、邵怀、邵永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通车,令邵阳这块“世外桃源”,驶上了工业化的快车道。邵阳得天独厚的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和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将乘着这股“东风”,正在化为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动力。

    盛茂林不无骄傲地告诉吴礼明,邵阳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生态资源极其丰富,拥有森林面积1700多万亩,拥有草山681万亩,西部六县市山川形胜,秀丽天成,形成了一个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巨大绿色生态板块,被联合国誉为“神奇的绿洲。而且这些年来,邵阳市全力实施“兴工强市、开放带动、民营突破”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邵阳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崀山景区,是天下风光之胜。近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他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建设旅游支柱产业”这一战略目标,全市上下群策群力谋发展,全力以赴抓旅游,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思路,提高旅游建设质量,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吴礼明认为,“中部崛起”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对于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的中部地区来讲,如何积极应对这种机会和挑战?湖南省邵阳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兴工强市”为“一体”,“开放带动”、“民营突破”为“两翼”。如此“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既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冲击力,又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吴礼明返回后,为邵阳写了三篇长篇报道,题目分別是《“世外桃源”起新图----访中共湖南省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上〕》、《“绿色邵阳”面貌新---访中共湖南省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中〕》、《邵阳美景喜临门---访中共湖南省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下〕》,文章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6月,盛茂林调至湖南省委组织部任常务副部长。

    时隔半年后,当吴礼明第二次来到邵阳时,等待吴礼明的更是鲜花和掌声。邵阳市委接待办专门在吴礼明住宿的宾馆套房里摆上花篮,并将精制的红色纸片贴在花丛中,正面大字赫然显目:“欢迎您-----吴礼明副社长中共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天赐”,反面是邵阳市的概况,邵阳市辖八县一市三区,人口740多万,为湖南之最;面积2.1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

    这次,在邵阳市委副秘书长伍邵华全程陪同下,吴礼明还带领记者参观了邵阳崀山风景区,并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考察采访。

    吴礼明来到邵阳市隆回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瑶族,从邵阳出发2个小时后,车子便停在“花瑶古寨”前,中共隆回自治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当地花瑶镇委书记、镇长、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美丽的瑶族姑娘,正在那里欢迎吴礼明一行。

    穿过古寨,展现在吴礼明眼前的是一座奇妙的山脉,山上有成千上万棵古树,据介绍,这些古树大多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且在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人们用双手抚摸那棵最大古树,并闭上眼睛许愿,都能实现。在瑶族,吴礼明与当地群众一起唱歌,跳舞,座谈,吃饭,了解和采访他们的风土人情及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花瑶之行,让吴礼明十分难忘。

    晚上,隆回自治县县委书记鞠晓阳亲自为吴礼明一行接风。在隆回县,县委书记鞠晓阳深有感慨地对吴礼明说:“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大于一切;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先于一切;发展是根本大计,必须重于一切。”隆回是个农业大县,原有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凝聚人心,优化环境,促进发展,隆回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全县扎扎实实开展了“讲大局、树形象、谋发展”活动。吴礼明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凝心聚力谋发展——访中共湖南省隆回县委书记鞠晓阳(上)》、《田园牧歌日日新——访中共湖南省隆回县委书记鞠晓阳〔下〕》的报道,文章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发表后,引来了无数旅游者前来隆回旅游。

    2006年9月26日,以“促进中部崛起,成就中国辉煌”为主题的首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沙拉开序幕。张家界作为这次大会的一个亮点,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吴礼明被当作特邀嘉宾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他又受邀到张家界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并参加了慈利县经济贸易恳谈会和慈利一中的校庆活动。会上,吴礼明应邀发表即席讲话,他代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长张巨功、主编杨重光对慈利县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对慈利一中在教书育人上的独特建树表示热烈祝贺。

    会后,吴礼明重点采访了时任张家界市市长胡伯俊。胡伯俊对吴礼明的到访表示欢迎和感谢,然后告诉吴礼明,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森林公园的所在地。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公园、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组成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土质构造复杂,地貌风景独特,最具特色的是大面积石英岩峰林地貌,为世界所罕见。如何将张家界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胡伯俊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该在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结构上下功夫。

    吴礼明经过深入采访,亲自执笔,写出了《仙界展翠迎来宾》的长篇报道,提出了“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中,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用富有说服力的事实,报道了张家界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建设的关系:张家界市守着“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没有急功近利,而是响亮地捐出了“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的口号,大力营造“蓝天、绿地、碧水、宁静”和和谐环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该文章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发表后不久,胡伯俊担任了张家界市市委书记。

 

 

吴礼明和张巨功社长合影

 

    看长三角——老树发绿谱新篇

 

    长三角是吴礼明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根据地。他的车子经常穿梭在江、浙地区的高速公路上,奔波在长三角一带的城乡间,采访了无以数计的党政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写出了数百篇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报道。但是,无论他走到那家媒体,他总是时刻关注着长三角的发展动态,准确把握着这个地区的新闻脉搏,敏锐捕捉着每一个富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开拓创新,老树发绿,采写了一篇又一篇新颖独特、富有深意的长篇报道。

    与上海比邻的浙江省平湖市这些年来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吴礼明的关注。去年下半年,他多次前去采访平湖市经济建设的新进展,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新情况,与时任平湖市长马邦伟深入交谈,跟有关方面的领导促膝座谈,还深入一些单位和乡村进行实地考察。

    在采访中,吴礼明了解到,“金平湖”是平湖市过去的“名片”,展现了平湖的富饶和丰裕。而今天的平湖已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成绩,而是奋力开拓,积极进取,亮出了新的“名片”。这张新“名片”就是服务,就是整合,就是名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平湖市还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平湖市市长马邦伟告诉吴礼明,过去的5年里,平湖市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工作内涵不断拓展,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业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根据这些新变化、新情况,吴礼明连续推出了《“金平湖”亮出“新名片”》、《和谐建设新农村》等4篇深度报道。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名牌时报》刊出后,受到了平湖市市长马邦伟和其它领导同志的一致称赞。

    江苏省太仓市,吴礼明已记不清去采访过多少次了,但它日新月异的发展还是有许多新的亮点可以采写。于是去年下半年,这个太仓人十分熟悉的老朋友和“大记者”,再次来到了太仓。

    “也许是巧合吧,刚刚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太仓港就一下子红火了起来。”太仓市委书记浦荣皋在接受吴礼明采访时兴奋地告诉他,“得益于郑和下西洋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带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众多国际航线和洋山深水港内支线的相继开通,2006年太仓港货运量突飞猛进,8月份单月的货运量首次突破了10万吨大关。”

    不久,一篇《乘风扬帆立潮头》的报道便刊登在了《中国城市经济》杂志上。吴礼明着重就《昔日锚地今大港》、《港口经济重对接》和《借船出海扬美名》三个方面对太仓的新变化进行了报道。

    巧的是,与太仓港隔江相望的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也在迅速崛起。两个同时崛起的港口有什么异同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吴礼明,马上来到了江苏南通的如东洋口港进行调查了解,新上任的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热情地接待了他,并接受了他的采访。

    “如果说,长江是一条龙,那么上海的洋山港和如东的洋口港则是这条龙的两只眼睛。”周铁根满怀豪情地对吴礼明说,“‘点睛’洋口,擦亮‘龙眼’,加快洋口港建设,是江苏从‘江河时代’走向‘江海时代’,寻求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平台,是江苏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迫切需要,也是优化长三角港口布局的战略抉择。”

    于是,吴礼明又推出了《“如日东升”霞满天》的长篇报道,用生动的事实告诉读者:如东的“东方大港”不再是梦想,而将很快变成美丽的现实。并就如东加快洋口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配套措施平台、开展“环境革命”,确立“大沿海开发”理念、明确“完善老区、建设新区、接轨港区”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进行了系统报道。

    吴礼明还善于捕捉和挖掘基层的发展典型和新闻人物。这些年“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各种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层出不穷。但是,要真正发现并采访他们,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新闻目光敏锐的吴礼明就是能不断发现和采访到这些典型人物。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有这样一个村,短短10多年,就由一个扶贫村变成了一个全国的经济强村。村级经济总量超过300个亿,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400多倍,人均收入增长120倍,村属企业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在近十年中平均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这就是被誉为“长江名花”的长江村。

    长江村,这个过去的滩涂小渔村,如今已变成了一个机械、电子、冶金、造船、运输、餐饮服务、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吴礼明在采访中发现,长江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作为长江村的党委书记和长发集团的董事长,郁全和功不可没。他以勇于开拓创伟业的胆略和气魄,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以无私的奉献,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以人为本、一心为公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党的领导干部的真正含义。2006年底,郁全和荣膺“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与此同时,长江润发集团也荣获“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

    吴礼明经过采访整理和思考挖掘,便以《“长江名花”妍五洲》为题,从《迎难而上摘贫帽》、《艰苦创业弄大潮》、《独创战略促发展》和《不拘一格引人才》四个方面,通过《中国城市经济》杂志,把郁全和及他的长江村隆重地推到了广大读者的面前。

 

    关注老区——千山万水焕新颜

 

    从今年开始,善于开拓进取的吴礼明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革命老区。他对手下的记者说:“从新闻报道的价值和目的来说,革命老区更需要我们去采访报道。因为革命老区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有许多新事物、新气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深入采访和报道。”

    于是,他就不辞辛劳地带领记者奔赴一个个革命老区,开始了“看老区今昔巨变,访老区新生事物,写老区发展华章”的采访之旅。他深入沂蒙山区,奔赴牡丹江畔,他踏访红色苏区,亲临改革之乡,采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深受老区人民喜爱的调查报告和新闻报道。

    山东省临沂市是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1984年,临沂被国务院列为重点解决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但是,经过十年的努力,临沂就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到2004年,临沂又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生产总值过千亿元。近来来,临沂的经济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优美整洁、社会和谐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新临沂正在鲁东南部大地上崛起。临沂的发展经验对全国革命老区来说,是具有典型和借鉴意义的。

    所以,吴礼明第一站就到了临沂,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与百忙中的临沂市市长张少军见面座谈,然后写出了《喜看今日新临沂》的长篇报道,从《昔日革命老区 今日投资热土》、《昔日贫穷山区 今日繁华之地》、《昔日古老小城 今日生态大市》、《昔日炮火战场 今日旅游胜地》四个方面,对比着写出了临沂市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为了更深入地反映临沂市翻天覆地的今昔巨变,吴礼明又到临沂下面的兰山区、费县和沂水县等地考察采访,不久,他又推出了一组有事实有新意的长篇报道。

    写兰山区的题目是:《一座现代化的中国商贸城正在崛起》。文章报道了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争先进创百强”目标,积极搞好“中国物流名区、全国经济强区、人居环境佳区”三区建设,努力建成“中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中国优质人造板研发生产流通基地、中国有色金属回收加工研发基地、中国食品研发加工流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着力实施“依城兴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开放活区、和谐立区”五大战略,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工业经济、市场提升、扩大开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六项重点工作,努力建设富裕、平安、文明、生态、开放、活力的和谐新兰山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思路。

    素有“奇石之乡”美誉的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近几年来,立足本县实际,确立了建设临沂市的卫星城市、临沂商贸城的加工基地、临沂百万居民的大公园“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三大战略”,加快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木业建材“三城”建设,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镇建设“三个亮点”,突破“三农”瓶颈制约,培植壮大特色经济、规模经济、劳务经济。按照“实施七个强力推进,实现七个全面提升”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吴礼明便以《“奇石之乡”在腾飞》为题,宣传报道了费县。

    吴礼明在采访临沂市沂水县委书记付伟时,付伟兴奋地介绍说,近年来,他们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目标,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农工结合,工业带动”、“三大亮点”和“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四大进程,狠抓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环境优化、自身建设五个关键,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所以他们要正确面对当前形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开创沂水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吴礼明就以《革命老区升起的一颗新星》为题,对沂水县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吴礼明与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合影

 

    今年6月22日下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长李耀新在上海复旦大学“市长论坛”上作了精彩演讲。在演讲中,他对牡丹江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情况作了介绍。吴礼明也应邀在现场采访,他有感于牡丹江市这些年的发展之快和变化之大,就拿出照像机拍下了李耀新市长的风采。

    李耀新说:“这些年来,牡丹江市通过超常思维、超常措施、超常干劲,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全盘‘发力’还尚待时日,与省内一些城市和南方发达城市相比,牡丹江目前的投资规模、项目数量都还偏小,发展后劲还较弱。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抢抓机遇,以牡丹江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己任,再鼓干劲,乘势而上,尽心竭力,为建设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牡丹江而努力!”

    会后,吴礼明亲自飞赴牡丹江市进行实地考察采访,耳闻目睹了牡丹江的巨大变化,并实地采访了李耀新市长。然后以《“塞外江南”牡丹妍》为题,热情洋溢地向读者进行宣传推介: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牡丹江市,近年来抓住机遇,奋勇争先,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抓住大事、解决难事、办好实事,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工业立市、商贸强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战略。他们围绕建设实力牡丹江、魅力牡丹江、和谐牡丹江,倾力打造现代加工业基地、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全国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黑龙江东南部区域中心和全省最适宜人居创业城市,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牡丹江正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崛起。

    2007年4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吴礼明又驱车去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省上饶市采访。一进入上饶境内,他就看到沿途到处是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到了上饶市区,他看到一条条街道宽畅整洁,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晚上,上饶市市长刘和平在婺源宾馆里热情接待了他,并接受了他的采访。

    刘和平说:“这些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创优创先的精神、敢想敢为敢闯的干劲,努力工作,在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所以我们要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这一目标,把握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创新政府管理,切实关注民生,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上饶而努力。”

    吴礼明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最后以《“四省通衢”之地在崛起》为题,对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上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江西省上饶市自古有“上乘富饶”之誉,而今又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和海内外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那么,上饶市究竟“富”在何处?“胜”在哪里?又“热”在何方呢?他以大量生动具体的事实向读者作了报道。

    今年5月22日,安徽省凤阳县在上海西郊宾馆成功举行“长三角(上海)产业转移(凤阳)基地暨上海·凤阳新农村建设合作基地推介会”。会议盛况空前,来自各地的嘉宾和记者济济一堂。凤阳县重点作了投资环境说明,推介了玻璃工业、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类50个项目。会上当场就签订了13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70亿元。这是凤阳县首次与上海开展全方位大范围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应邀出席会议的吴礼明,见缝插针地采访了凤阳县委书记马占文。马占文说:“未来几年,是凤阳县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速度加快,一些传统产业由于受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需要向外转移。凤阳工业基础良好,煤炭、电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相对丰富,完全有条件承接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古老而美丽的凤阳敞开胸怀,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期待四海宾朋,以巨大的优势和丰厚的回报迎接八方客商。”

    会后,吴礼明又专程赶到凤阳进行更加深入的采访。在采访中,吴礼明深为凤阳的变化而自豪,感慨地写道:“丹凤朝阳”真的在腾飞啊!然后以设问开头:昔日以“改革之乡”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再用一系列有力的事实写出了这个有着“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和“石英之乡”美誉的中部县域的巨大变化。

    报道说:近年来,凤阳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他们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和打造“中国玻璃产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区域生态农业县”的目标,全力实施“东向发展、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科技兴县”四大战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先后荣获了“中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中国文化旅游大县”、“安徽省文明城市”和“安徽省旅游强县”等称号。最后,吴礼明向全国的读者隆重推荐说:凤阳的成功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县市学习和借鉴!

 

    筹划活动——和谐社会添基石

 

    吴礼明在繁忙的采访之余,还积极筹划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尽最大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自从担任《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副社长以后,他经常参加复旦大学的“市长论坛”和各种公益活动,帮助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有时还在会上发表即席讲话,很好地树立了一个作为国内知名记者的形象。

    为了扩大《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的影响,从今年7月份开始,他筹划开展了“尚贤”人物暨“人才强国万里行”活动。对于举办这个活动的宗旨,他是这样说的:

    墨子说:“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即崇尚,“贤”即贤人,即德行宽厚,言谈雄辩,博悟道术,多才多艺,上下调和,清正廉洁者。故“尚贤”的含义就是“崇尚贤能之才”。

    一部中华文明史,处处无不闪耀着仁人志士奋斗的光芒。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已成为中国每一个城市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中国城市经济》以发现和传扬先进人物典型为已任,为有力地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落实,更好地为中国城市提供最前沿的鲜活资讯,积极推进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发展,特别推出《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尚贤”人物暨“人才强国万里行”活动。

    吴礼明在杂志的封面上公布了“尚贤”人物参考范畴、“尚贤”人物栏目设计方案、“尚贤”人物授奖及后续活动事项和“人才强国万里行”活动方案等内容,得到了《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长张巨功、主编杨重光及全社同仁的支持。

    活动一开始,吴礼明就隆重推出了一个“尚贤”人物:上海苏商集团董事局主席庞红华。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封面上刊登了庞红华的巨幅照片,还刊发了报道庞红华事迹的《适者有道 仁者无敌》的文章。

    吴礼明在文章中写道:孙子兵法上说:“适者有寿,仁者无敌”。军人出身的庞红华将它改为“适者有道,仁者无敌”。他把孙子兵法融入经营理念和经商实践中,成功地整合各种资源,组建了一个企业集团——上海苏商集团。他带领集团全体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用精神创造了智慧和财富,用创新造就了企业的辉煌。他们努力建设企业文化,增加企业凝聚力;他们积极推进人才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他们与时俱进,道路越走越宽广;他们经营讲究诚信,做人讲究原则,事业越来越兴旺,真正实现了“适者有道,仁者无敌”的经营理念!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全国同类企业借鉴!

    怎么会第一个就推出庞红华的呢?原来,今年初,上海苏商集团董事局主席庞红华在北京举行的第4届“财富中国”论坛上,作了题为《从资源整合中寻找投资价值》的精彩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和一致好评。

    为此,吴礼明一直想采访他,经过联系,今年5月下旬,他终于在坐落在风水宝地——浦东金桥地区的上海苏商集团总部见到了庞红华。让他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一个具有如此规模的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庞红华,竟然是个才30岁的小伙子。这样的年轻有为,不能不让他肃然起敬。不亏是军人出身。庞红华一身的军人气质,平顶头,俊朗的脸盘,结实的身材,尤其是那双明亮的眼睛,无不流露出军人与企业家合而为一的优秀特质:刚毅果敢,豪爽干练,胆大心细。他对吴礼明说:“老子曾说‘适者有寿,仁者无敌’,我把它改为‘适者有道,仁者无敌’,意思是说办企业其实与做人是一样的,只有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才能使道路越走越宽广;只有胸怀坦荡,积极进取,心中装着人民,经营讲究诚信,做人讲究原则,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才能越办越大,事业才能越来越兴旺。”有感于此,吴礼明才把庞红华选为第一个“尚贤”人物。

    第二个“尚贤”人物是牡丹江市市长李耀新,这位中央组织部派到黑龙江的经济学博士后,不仅德才兼备,而且为中央组织体制派驻地方任主要领导做了成功地尝试。

    目前,“尚贤”人物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开展之中……

    吴礼明还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最近,他又应邀参加了一场由上海朱妙春律师事务所举办的有关“达娃之争”的研讨会。

    从今年5月起,两个著名的企业集团——“达能”和“娃哈哈”集团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诉讼战。“达娃之争”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场国际品牌与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大碰撞,也是一场法律和实力的大较量,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可能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场法律战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对中国法律界和企业界产生深远影响。它所涉及到的各种法律问题,不仅可以为我国立法和司法提供实务案例,而且也给中国企业带来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为此,吴礼明参加了有关的研讨活动,并采访了一些名家学者,就“达娃之争”的和战利弊进行了了解、分析和思考,写成了题为《“达娃之争”对中国企业的启示》的文章,意在引起广大中国企业的高度重视。

    文章在报道分析了事情的缘起和各种利弊后,吴礼明写道:类似娃哈哈与达能的系列纠纷在中国企业中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可以说,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样的纠纷就源源不断。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国企业不熟悉知识产权法律和国际规则而陷入纠纷。娃哈哈与达能事件对我国的各类企业来说,是一次自我反思的好机会,是一部很好的经验教材。此次事件涉及到商标法、合同法、公司法、不正当竞争法等各领域法律,所牵扯到的问题也是许多公司常见并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

    “娃哈哈”品牌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民族品牌。此次纠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商标的转让与许可使用问题,“娃哈哈”商标是否会落入达能之手,也是每个中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达娃之争”对我们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并保护自己的民族品牌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也敲响了警钟。

    “达娃之争”从客观上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法律上,“达娃之争”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因为目前中国众多合资企业都存在类似的纠纷。我们每个想打造自己品牌并做强做大的企业,都应该从这个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放眼世界——未来壮志不言愁

 

    吴礼明虽然足迹己遍及万水千山,但是还有许多未踏之地。

    祖国的台湾、香港、澳门、西藏、新疆、海南等许多地方,他都没有来得及身临其境,感受祖国山河的宁静与流畅,感受旧貌焕新颜的变化与发展。

    吴礼明说:“我们将计划完成对香港、澳门的宣传,并希望香港特首曾荫权、澳门特首何厚铧能成为《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封面‘尚贤’人物”。

    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有许多德才兼备的干部在西藏、新疆挂职,有不少还担任了地方的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吴礼明把这个信息作为通向西藏、新疆的渠道之一,与相关部门正在联系之中,而且上海合作交流办主任、西藏驻沪办主任、新疆驻沪办主任、海南驻沪办主任均成了吴礼明的朋友。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对这些地区的宣传,从而为《中国城市经济》杂志提供更多的精品报道。

    10月20日,吴礼明通过介绍,与台湾传媒机构达成协议,将组织大陆新闻代表团考察台湾,其中与台湾《联合报》社决策者会谈新闻互通及在大陆文化项目,并拜访台湾领导人,让台湾同胞了解《中国城市经济》杂志,让《中国城市经济》杂志走进台湾。

    10月30日,吴礼明己拜访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院长兼文化领事,就考察及出版《中国城市经济·韩国企业家在上海专辑》作建设性洽谈。

    今天10月初,吴礼明与浙江平湖宏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褚玉根达成协议,将长期帮助该企业发展。该企业产品更是独特,获国家专利的太阳能灯具系列产品问世,将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和电力,深受政府支持,在上海和北京举办的太阳能博览会上,该企业己签订3个亿的定单。对该企业的宣传,吴礼明正在进行中。褚玉根董事长说:“我与吴礼明的交往己有10多年了。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感觉到吴礼明是‘国宝’。我当时就是这样对他说的。10多年来,我们情深意重。现在,我更需要吴礼明的支持”。

    写到这里,当我们想再约吴礼明谈感受时,他带着新的任务和思路己飞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路途中了,他跃马扬鞭,奋斗不息,我们祝愿并相信他会在《中国城市经济》杂志这个媒体平台上开拓出新闻报道的新天地。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