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建筑保护这件事,已经讨论得足够多了。但“灰飞烟灭”于挖掘机之下的追悔和无奈似乎从未间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对于古建筑而言,能屹立数百年不倒,实在难得,而历史建筑、文物等“封号”也体现了它们的地位。另一方面,经历过时代的风霜、岁月的摧残,它们多数早已风烛残年,轻者小病缠身,重则苟延残喘,需要被照料。 因此,从客观上说,建筑保护本来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不管是日晒雨淋,还是台风地震,自然的破坏力是它们终其一生都逃不开的敌人。 但是,更多的悲情故事里出现了“人”的身影。以刚刚被毁的佛山汾宁古道来说,顽强的老建筑们躲过了岁月的“杀猪刀”,却没能阻挡住现代挖掘机的铁臂。那些钢筋铁骨的庞然大物,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把这些老家伙摁倒在泥土里。 从全国各地的案例来说,有的古建筑“悲情”地让位给新楼盘,有的被“维修”成四不像,有的被迫远离故土,迁徙到异地“重建”;还有的继续默默等待,孤苦无援……从某种程度上说,古建筑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天灾,不是时间,而是对古建筑缺乏敬畏的人类。 那么,怎么帮它们“延年益寿”?除了撑起保护伞、做好“保镖”等基本工作之外,还要用政策、多宣传,鼓励民资进入,不仅解决资金问题,也可集思广益,使用更好更完善的方法守护好古建。 试想一下,如果把一栋古堡以白菜价卖出去,表面是“清仓大处理”了,但买家入手后必然要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在遵照一定标准之下修好了就可以投入使用,于是古建筑不再是被保护起来的空壳子、空架子,而是又有机会发挥“余热”,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房子有人住,才不容易坏。意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博洛尼亚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这既保护了古建筑,又保留了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使古建筑“活着”,充满着生命的朝气。 此外,古建筑的保护还离不开法律的保护伞,可以探索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大破坏古建筑的处罚力度。总之,古建筑的寿命取决于和它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取决于金钱、技术和社会的整体理念。 中国规划网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