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2日上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表决,正式宣布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申遗艰辛历程终于结出硕果,消息传来,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一片欢腾。 作为大运河的发源地,扬州对大运河的保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4年,扬州就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申遗中。 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事宜放在重要位置,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推进落实。昨天,市规划局、市园林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申遗办及个园管理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光阴历历在目,在他们眼中,数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永远定格在申遗的历史长卷上: ——2007年6月,当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在扬州、无锡、济宁激烈竞争陷入胶着时,时任市长王燕文鼓励申遗人:运河和扬州城市的关系情同母子,当牵头城市责无旁贷,我如果不做行政工作,也愿意干这件有意义的事; ——2011年3月,时任市长谢正义在扬州市申遗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上提出:文化是扬州城市之本、之根、之魂,扬州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都需要围绕“文化”这个核心来进行,城市建设服从古城保护、古城保护服从遗产保护; ——2012年8月,市长朱民阳说,大运河申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扬州应抓住机遇,借助大运河申遗“聚集世界的眼光,体现永远的中国”,迈出建设世界名城的坚实步伐。 十年一剑终磨成。扬州也收获了比一张“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更丰硕的成果:站在全球视野审视自身的城市价值,学会用国际标准保护历史遗存,煅就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领悟到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之魂、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深刻内涵。 “运河长子”的感恩 扬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率先开启申遗征程,勇挑牵头重任 在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中,扬州是唯一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与共的城市,堪称“运河长子”,扬州光辉灿烂的文化里深深融入了运河的基因,留下了鲜明的运河印记。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铲下了大运河的第一锹。两千余年的岁月长河里,大运河滋养了世代扬州人,造就了城市汉、唐、清三度繁盛,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名城。面对“母亲”的慷慨馈赠,感恩是扬州人民镌刻于心的情感,反哺是“运河长子”竭力回报的态度,这早已化为城市的发展基因,代代相传。 申遗,是对大运河全线进行保护的最佳契机。 2004年7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首次透露:中国国家文物局拟将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得知这一信息后,扬州立即行动,梳理家底,2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分析讨论扬州在大运河申遗中能有何种作为,怎样对境内运河遗产进行科学保护。 2005年6月,时任市长王燕文在“两古一湖”(古城区、古运河和瘦西湖新区)座谈会上,对运河申遗提出了指导思想:古运河是文化之根、文化之源,见证了扬州的繁华、兴衰和城市变迁,活水赋予城市灵动与秀美,当代扬州人一定要把运河保护好、把遗产修缮好。申遗是一项涉及多个县(市、区)和部门的综合工程,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统一思想,密切合作,加快推进。 市园林局局长赵御龙回忆,当年起,扬州先后迁移近百家企业远离运河,建设十余个防污治污项目,设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打造古运河风光带,修缮保护运河周边历史文化遗存。一系列整治措施,使大运河所蕴藏的创新气质和历史风貌凸显,运河两岸桃红柳绿、空气清新,一个个亲水平台成为市民锻炼首选地,共享申遗带来的发展成果。 2006年5月22日,在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研讨会上,王燕文代表扬州市详细介绍了大运河在扬州经济、文化、城市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及近年来保护、发展情况,并希望与沿运河各兄弟城市携手,为推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作出积极贡献。 2007年6月20日,山东济宁、江苏无锡与扬州在北京举行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协调会上,同时表达了牵头申遗的意愿。 短兵相接,三座城市各述己长,陡然而生的激烈竞争氛围打乱了国家文物局原本现场宣布结果的计划。随后几个月,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组赴三市调研。 “原本以为,扬州是个老资格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大运河的发源地,各类文化遗产保存状态国内罕见,应该胜券在握。竞争一下子进入白热化,我们心里也没了底。”全程参与、见证大运河申遗的原市文物局局长顾风至今仍清晰记得王燕文对他的鼓励:“扬州因水而兴、缘水而盛,运河和城市的关系情同母子,当牵头城市责无旁贷。” 2007年9月26日,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在扬州开幕。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扬州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其核心理由是:扬州与大运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这是历史的赋予和担当!扬州人下定决心,一定尽己所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举全市之力做好境内运河遗产保护工作,为全线申遗做出榜样。 2009年9月25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时任代市长的谢正义向出席会议的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沿线申遗城市代表表示,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和申遗团队中的一员,扬州将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扎实的行动,履行好联合申遗办公室的职能,率先做好运河扬州段保护和申遗各项工作。 一张蓝图绘到底 按照世界遗产保护标准,以“两个服从”推进申遗,一系列坚决有效举措在沿线城市中引起强烈反响 从2007年起,短短两年,扬州在大运河申遗中无论是资源调查、保护规划编制,还是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等方面,均拿出了一组漂亮的“系列报道”,并率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扬州的动作之迅速、计划之翔实、落实之有效,对推进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了沿线城市的由衷尊敬和认可。 2011年3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时任市长谢正义指出,文化是扬州城市之本、之根、之魂,扬州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都需要围绕“文化”这个核心来进行。作为历史文化的物化精髓,当代扬州人要认真思索如何按照世界遗产保护标准,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 就在这次会议上,谢正义提出了扬州在城市建设与大运河申遗中必须遵守的“两个服从”——古城保护服从遗产保护,城市建设更新改造服从古城保护。他向与会的各县(市、区)、部门强调,在申遗中,扬州一定要按照“突出普遍价值”这一定义,抓好遗产点修缮整治,突出价值提炼与文本编制这两个重点,遵守国际标准,遵从国际规则。 “两个服从”充分彰显了当代扬州解决城乡建设与遗产保护之间“撞车”的智慧,坚决按照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标准处理矛盾,展示了扬州高度的文化自觉。一系列坚决而有效的举措,在沿线城市中引起强烈反响。 闻名遐迩的瘦西湖是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周边生态优美。2006年,毗邻景区北部的223号地块开发权被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市文物部门及时进场考古,发现清代中期园林遗迹。5年后,该地块内一直处于封存状态的24122平方米土地被政府收回。 2011年,扬州一公司在大运河申遗遗产点预备名单的里运河故道抽淤造田,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及时介入,责令施工单位恢复原貌。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市申遗办副主任刘马根介绍,从2012年起,接任扬州市委书记的谢正义不止一次在文物保护、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城市建设等相关会议、调研中强调:舍弃一些短期利益,克制一些开发欲望,控制一些发展冲动,把运河孕育的深厚传统文化传承好,守住城市的根和魂。 “申遗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挑战性的过程,不管路有多长,无论经历几届市委、市政府,扬州一定会在高点定位基础上,以钉钉子精神,坚持接续接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点点滴滴,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做好境内的运河遗产保护,为全线申遗城市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谢正义表示。 连续两年,谢正义在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上就大运河申遗事宜向海内外嘉宾掷地有声:川流不息的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推动扬州发展的重要资源,扬州理应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作最好的努力,这不仅是我们对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责任,也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更是扬州建设世界名城的应有之义。 “大运河申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扬州应抓住机遇,借助大运河申遗‘聚集世界的眼光,体现永远的中国’,迈出建设世界名城的坚实步伐。”2012年8月21日,市长朱民阳在专题调研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时说,文物是先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要充分做好发现、保护和利用工作。扬州作为运河申遗牵头城市,要进一步履行好职责,提高市民的认知度、参与度,扩大社会公众参与面。 2012年9月26日,在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第25届世界运河大会开幕式上,朱民阳向与会的兄弟城市和国外友好城市深情阐述运河儿女的当代理想:“我们感念运河、守望运河,更期待有效保护、利用、放大运河这一活态遗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 2013年9月16日至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委派两名国际专家来华现场评估考察。 考察过程中,大运河扬州段给韩国釜山庆星大学城市设计系教授姜東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扬州对大运河管理十分到位,管理水平相当高。从中我能看出,当地政府和人民对运河的保护是发自内心的,活态遗产的保护与整个区域之间紧密结合,市民共享的举措让人震撼,符合申遗文本中提出的世界遗产价值标准。” 十年磨砺一剑成 申遗拓展全球视野,提升市民幸福感,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 6月22日上午,卡塔尔首都多哈国际会议中心,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申遗项目审议现场,21个委员国代表热烈讨论中国大运河。当地时间10:19,大会主席团主席、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玛雅萨公主一锤定音:“祝贺中国,祝贺大运河!”这一刻,中国世界遗产数字跃升为46个。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十年磨砺一剑成。 此刻,扬州人民的心情波澜激荡,久久不能平复。岁岁年年的申遗艰辛历历在目,又似白驹过隙般从脑海中闪过。倍感欣慰和鼓舞的是,大运河的普遍价值被世界读懂并认同,运河两岸人民对祖先馈赠的文化遗产竭力呵护的赤子之心,得到世界理解和尊重。 “祝贺扬州收获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大运河的发源地,扬州拥有世界遗产实至名归;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的努力和付出对得起这份荣誉。”大会现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和朱民阳热情握手。 回顾往昔,扬州的收获远远超出了运河环境整治以及文化遗产本体保护的显著效果,在建设理念、发展视野、市民素质各方面,城市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市规划局局长刘流介绍,几年来,扬州对境内的河段进行了全面整治,对近百处文物古迹修缮保护。如今,全市遗产区内所有的建设项目在上规委会前,规划部门都会书面征求文物申遗部门意见,对危害运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项目,一票否决。 十年光阴,扬州通过申遗杠杆进行文化再发现,视野和理念逐步和世界接轨。顾风说,大运河申遗为我们提供了从世界遗产角度看扬州,以国际标准重新审视各方发展现状与潜力,并以全球标准自我要求提升。 “10年来,参与申遗的年轻人在成长,中年人在成熟,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与国际对话的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了扬州的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吸引了与之相配套的各类产业功能、高素质人才等稀缺要素向扬州集聚。” 个园管理处主任金川感叹,民众是运河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守护者。在大运河申遗保护过程中,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改变生活。市民在感受家乡深厚文化、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同时,激发起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幸福感,唤醒了对文化遗产的亲切感、责任感,保护母亲河、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意识明显提升。 2011年10月29日,“中国大运河国际青年百里毅行”活动在扬州举行,近2000名扬州青年从东关古渡出发,沿着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步行前往江都和高邮。一路行走,青年们捡拾两岸垃圾,发放保护母亲河相关资料,感受大运河文化遗产之美。 2013年6月,扬州在全国率先成立大运河保护志愿者总队,来自各行各业的扬州市民踊跃报名参与。今年6月初,“龙行大运—运河申遗”全球征文大赛评价结果揭晓,多位获奖的扬州作家,在作品中深情表达了大运河申遗以来家乡发生的变化,诉说了运河儿女对母亲河的血脉情思。 今年6月23日,市委书记谢正义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谢正义说,大运河申遗成功凝聚了多少代人的寄托和心血,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扬州这座城市的骄傲。 “扬州作为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地方、大运河最关键的枢纽城市、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点最多的城市,申遗成功,为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扬州城市的历史地位、历史价值、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的另一个重大体现,也是大运河世界文化价值的体现。” 谢正义强调,要从扬州作为牵头城市并成功申遗这一历程中,总结历史、启迪未来,开拓开放、苦干实干,学习前人,无愧历史,谱写好中国梦扬州篇章。要以全球视野,围绕建设世界名城这一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特色发展,敢于和善于在世界城市群中找到参照系。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也是科学配置资源、激发创造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更是城市腾飞的必由之路。”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副主任姜师立说,申遗是过程,保护才是目的,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这不仅是对自己,也是扬州对国家、对沿线城市的庄严承诺。”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在扬州牵头推动下,经过沿线城市共同努力,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扬州境内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入列,成为沿线运河城市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最多的城市。 十年申遗,一朝梦圆。消息传来,全市振奋。在23日召开的大运河申遗成功专题座谈会上,朱福烓、丁家桐、韦明铧、黄继林等扬州市文化学者,以及蜀冈—瘦西湖景区、园林、城建、规划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在共同表达了喜悦激动之情的同时,也结合扬州实际,围绕如何放大申遗效应,加快推进世界名城建设这一主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与会者表达了一个共同愿望——扬州应抢抓大运河成功申遗契机,尽快叫响“大运河第一城”品牌,并发挥“大运河第一城”作用,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文章。 大运河成功申遗对扬州有什么重要意义? 让扬州站在更高起点,以世界视野来规划、建设扬州,有力推动了世界名城建设的步伐 “大运河成功申遗必将载入史册。”丁家桐认为,大运河成功申遗,不仅让扬州人、中国人重温扬州的历史,也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扬州打开了一个窗口、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要感谢历史。”他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获得了世界的认同,说明我们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去纪念他们,肯定他们,感谢历史给我们的馈赠。 “扬州地处长江与淮河的转运中心,在大运河成功申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朱福烓说,大运河离开了扬州,其地位就会大大下降。遥想当年,在扬州留下不朽诗篇的大诗人多达几十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扬州在经济交流、文化交融上的“枢纽地位”。 韦明铧听到大运河成功申遗的喜讯后,特意写了一首诗:“三天等待消息迟,终见多哈捷报驰。碧水奔腾千百载,而今举世说申遗。”他认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极大提高了扬州人的自豪感、自信心,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重大礼,也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和新视野。“过去更多立足于国内本省本地,现在要从全球的视野来审视我们这座城市。” 与会学者专家认为,扬州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成功申遗是对扬州人多年努力的回报,大运河这条“不是生母、便是乳娘”的悠悠长河,从此不仅是“我们的运河”,而且是“世界的运河”;扬州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应以世界的视野来规划、建设城市,加快建设世界名城。 市园林局局长赵御龙说,大运河成功申遗也让一批扬州园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极大提高了扬州园林的影响力,也加快了扬州园林走向世界的步伐,建设世界名城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瘦西湖景区党工委书记张福堂认为,申遗让世界认识了扬州,对瘦西湖成为世界级公园,以及扬州的旅游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如何充分运用大运河世遗这一“金字招牌”? 充分挖掘扬州作为大运河发源地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放大申遗效应,让世界认识扬州 大运河成功申遗,这是一笔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宝贵财富,成为扬州又一个闪亮的“金字招牌”。 “申遗成功了,下一步怎么办?”朱福烓说,曾经有个别地方申遗成功后就没人去保护与利用,就不去发展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最终没有发掘出来,这是一大损失。“不能因为大运河申遗成功就把相关工作结束了。”他建议,要利用申遗成功的机会,进一步挖掘大运河的文化资源;大运河孕育了扬州人的精神、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优良传统,扬州要充分挖掘作为大运河发源地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更加注重大运河航运的经济价值,保护好生态和环境,做大旅游,让扬州段大运河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杭之心”。 “千年流淌的大运河,蕴藏着巨大的价值。”黄继林说,历史是一个“链条”,后人不断在上面加“环”。大运河成功申遗则是一个大、重、亮的“环”。“(上世纪)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抽水灌溉,80年代一条彩带(污水),90年代河虾不在,新世纪一条风光带。”他建议,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重点要突出大运河文化交流的作用,特别是老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以及仪扬运河这些大运河支流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赵御龙说,要以申遗为契机,加大扬州园林的宣传,让更多的外国旅游旅行者来扬体验扬州园林。“今后我们将挖掘园林文化内涵,开展文化解读工程,利用牌示对楹联抱柱和部分景观进行赏析解读,使普通市民游客能够更加方便、深入地了解扬州园林深厚的文化内涵,为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张福堂说,扬州因水而生,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扬州要在世界层面上规划建设城市,审视扬州的产业结构,要以世界遗产保护的标准来指导今后瘦西湖景区的建设。 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正福说,申遗成功告诉我们,扬州历史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需要不断去挖掘和利用,要用世界的眼光和标准建设扬州这座城市。 与会学者专家认为,扬州是大运河的发源地,与运河同生共长,要抓住大运河成功申遗的契机,发挥“大运河第一城”作用,打响“大运河第一城”品牌,进一步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文章,为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提供强大动力。 申遗成功对扬州当前和今后工作有什么重要启示? 坚定扬州人的文化自信,学习古人创造开拓精神,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苦干实干,谱写好中国梦扬州篇章 总结历史,开创未来。座谈会上,与会学者专家们表达了共同的心声。 “青出于蓝是不变的法则,我们要超越历史,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丁家桐认为,开拓运河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现代人要从中学习先人开拓运河的胆气和创造精神,做好各项工作,来实现扬州梦、中国梦。 黄继林认为,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如何利用,需要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研究。“大运河申遗成功不仅激发了全市人民爱家乡的热情,也进一步拓宽了扬州下一轮发展中的视野和思路。”市房管局负责人建议,要进一步放大申遗效应,推进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 赵御龙表示,大运河申遗是扬州的荣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去擦亮扬州园林这一“金字招牌”,打造更多精品,让今日的园林成为明日的世界遗产。杨正福表示,扬州牵头大运河申遗,从启动申遗开始,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坚持多年,拆除若干违章建筑,清除若干脏乱差,这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精神的体现;建议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扬州继续牵头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 市规划局局长刘流说,申遗成功告诉我们一条经验,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大事,都是超前谋划的,也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很多事情在当时看来,没有必要去做或者说困难很大,所以要超前谋划,这是我们要一以贯之予以坚守的东西。 大家表示,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坚定了扬州人的文化自信,要学习古人的创造开拓精神,以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苦干实干,点点滴滴,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谱写好中国梦扬州篇章。 扬州携手沿线城市发展旅游 打造大运河世界级旅游线 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沿线城市旅游业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昨天,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在浙江杭州成立,扬州、杭州等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旅游部门将共同打造一条全新的京杭大运河世界级精品旅游线。 在成立大会上,扬州、北京、天津、沧州、泰安、杭州等18座城市发表的《共识》指出,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旨在整合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沿线城市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共同推广整体旅游品牌,推进城市之间旅游交流与合作,策划打造一条全新的京杭大运河世界级精品旅游线,不断提高中国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大运河城市旅游整体形象,探讨大运河城市旅游新的合作方式和途径,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秘书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将成为中国旅游对外展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全新区域合作平台,力争推出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市场吸引力强的国际旅游专线。 据了解,联盟将在未来3—5年内分阶段实施区域市场联合推广的“十个一”工程:一个联盟、一本画册、一组旅游线路、一组运河美食、一部形象片、一组旅游节庆、一个专题网站、一本通关文牒、一组特色纪念品、一名运河形象代言人。 “在不远的将来,京杭大运河旅游带将成为中国国际旅游核心产品乃至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市旅游局相关人士表示,联盟将共同致力于打造京杭大运河旅游经济带,使之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美誉度、国际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之一。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