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开园前夕,“大明宫——世界的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召开,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学等领域的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明宫遗址的保护经验与可持续发展的遗址保护途径。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牛津考古基金会、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办联合主办。研讨会上,包括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的院长罗森夫人、牛津大学考古学院欧洲考古专家克里斯博士与牛津考古基金会大卫总裁等等在内的,来自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的专家和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大明宫遗址考古的世界意义、大明宫的遗产价值、唐代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遗址公园与考古工作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嬗变与现实意义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就大明宫遗址以及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异同作了精彩的演讲。 长期困扰遗址保护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了永久解决,昔日密集覆盖遗址的城中村棚户区被拆除,堆积如山的垃圾堆被清理,遗址区已经与城市建设区和生活区成功地剥离开来——专家们踏上大明宫遗址,为这里的旧貌变新颜深深感慨。本报今起将陆续摘登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 唐大明宫是中国唐朝重要的工程和政治中心,曾造就出令人称赞的大唐盛世,早在1961年,唐大明宫遗址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近年,国家财政部和文物局联合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唐大明宫遗址被列入大遗址保护示范区。 从1957年以来我们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就一直在陕西省、西安市文物局和兄弟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唐大明宫遗址持续不断地进行考古工作,当时印象很深刻,含元殿原来是棚户区,太液池原来是垃圾成山。我们每发掘一米,都要清除掉好几米的垃圾堆,很难想象这是西安这个大城市二环以内的居民区。现在大明宫遗址区通过彻底地整体拆迁和整体保护,已经变成了崭新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举,可以用“伟大的事业”来形容。 当我们大家重新踏上唐大明宫遗址时,就会由衷感叹这里已经旧貌变新颜,从整体保护遗址大规模拆除遗址区内现代建筑、妥善安置拆迁居民和单位、改善遗址区及周围城市环境等方面来说,我认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项目符合中央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要求和精神,符合李长春同志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讲话中提出的,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文化遗产,要把保护、发展文化遗产与城乡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事业对促进经济社会的贡献,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体人民的精神。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所走的道路,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体现了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巨大的决心,也体现了他们敢干大事,能干大事的气魄与执行力。目前,我国提出以建立国家遗址公园来进行大遗址保护的理念,这是在新形势下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对于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我认为大明宫遗址国家公园的建设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央的这一精神。中国规划网西安9月21日电 记者刘丽丽 (责任编辑:杨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