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重组、钓鱼岛巡航、“蛟龙”号深潜、大洋勘探、南极建站……2013年,我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海洋强国建设奋发有为,海洋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体海洋人的心血和汗水,汇集了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生命为“建设海洋强国”事业添砖加瓦。今天,让我们走近2013年度海洋人物,分享他们与海洋的情缘和故事。 大连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 心有帆海无界 国字脸、宽身板、微胖,与人交谈时眼神发亮,嘴角挂着谦逊的微笑——在大连獐子岛,“董事长”一词特指一人,那就是獐子岛集团的吴厚刚。一个地道的渔民后代。 他在獐子岛集团工作了34年,把这家以海洋水产为主的企业从不足15平方公里的小岛带到了大连市,从乡镇集体企业发展成市值约100亿元的上市公司,踏上了达沃斯的舞台。 1980年,16岁的吴厚刚考入獐子岛修造船厂,岗位是铆工。两年后,被调到出纳岗位。1988年调到獐子岛渔业总公司做财务办公室总会计。他犹如一颗螺丝钉,从老英雄们手里接过獐子岛集团掌舵人的接力棒,也接过了獐子岛的精神。集团需要他在哪里,他就扎根哪里,干出一番事业。 在吴厚刚的带领下,獐子岛集团最初在黄海北部建立起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海洋牧场,目前每年可有近20亿元的丰厚收益,当地百姓自豪地称这片辽阔的海域为“海底银行”。 吴厚刚总能提出新思路。无论是科技武装海洋,提升生产力,还是村民合作,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模式创新,总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勇往直前。 如今,吴厚刚创新农民合作“五合一”模式,实行“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输出,带领当地1万多名养殖业户共同致富。 吴厚刚依托海洋资源,用生态理念和科技力量,改变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一个小岛的命运,一片海洋的命运。 福建平潭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云 风雨三十载 致富千万家 在福建平潭岛,王云的名字家喻户晓。她是养殖户口中的王大姐,是百姓致富的带头人;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平潭人的骄傲;是业内人学习的模范和标兵。她数次辞官,志在基层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 30多年中,她住渔排、顶烈日,风里来、雨里去,与烂泥和海水打交道。走上渔排,一双胶鞋、一套工装,卷起裤管,她是一名普通的渔民;走下渔排,她是一名水产养殖科技人员。30多年里,她承担了众多海洋生物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海水网箱养殖、长竹蛏室内全人工育苗、鲍的育苗及养殖等,均开创了各专业技术领域之先河。仅鲍的养殖一项,在平潭受益养殖户就达4000户,年创造产值达3亿元。 1981年,王云从厦门集美水产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平潭水产技术推广站,成为一名水产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 1986年某夜,台风来袭!在平潭通往台湾的航道上,一艘满载活鱼的大船在竹屿口避风时,养殖户把鱼卸下来装入网箱,暂养在船体附近。几天后台风过去,鱼不仅毫发无损,而且全都健康地活着。这一消息令王云很受启发,淡水可以养鱼,海水也同样可以。经过一年多艰苦的海上试验,王云的网箱养殖大获成功。王云的这项技术被当年农业部评为海水网箱养殖一等奖。 1995年,在福建东山来自台湾的养殖户已经陆续养起了鲍,取得成功。王云经过市场调研后,力主在平潭县推广鲍试养。现如今,平潭岛遍布着大中规模的鲍养殖企业超过60家,年产值3亿多元。 早就到了退休年纪的王云希望能从站长的位置退下来,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现代渔业的建设上,带动老百姓新一轮的致富。 “潜龙一号”总设计师徐会希 海洋战线的年轻“老总” 12年前,他因机缘巧合进入海洋领域,从此铺开探索深海的人生轨迹。12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海洋机器人的研制与开发,从最初的普通设计师一跃成为“潜龙一号”总设计师。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室副研究员徐会希。 “潜龙一号”是中国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自主研发、研制的服务于深海资源勘察的实用化深海装备。2013年10月2日6时,“潜龙一号”大洋深潜首秀。 今年39岁的徐会希已经在海洋战线上奋战了12年。2002年4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刚刚进入海洋领域的徐会希,对水下机器人的内部构成、原理完全一无所知。为了尽快赶上前辈们的步伐,他凭着不服输的拼劲和闯劲,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 2009年,徐会希开始担任水下自助机器人观测系统项目总设计师,带领平均年龄仅有30岁的项目组人员,用3年时间,成功完成了产品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生产加工、实验室总装联调、两次湖上试验及有使用单位参与的两次海上验收试验,并最终完成了项目验收工作。 勤奋好学、勇于攻关的徐会希,就这样在漫漫的海洋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海洋机器人研发的最前沿。“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带领团队研制出完全属于我国自己的水下自主机器人。”徐会希说,“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在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 驰骋南极勇担当 一次次危难之际、一次次披风破浪之时,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雪龙”船的名字。它是探索南北极的科考船,但在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中,“雪龙”船在出色完成科考任务的同时,只身前往南极圈救援俄罗斯受困船只,毅然奔赴相关海域展开马航失联客机搜救任务。勇往直前的“雪龙”船是中国的骄傲。 2013年11月,“雪龙”船从上海基地码头起程执行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任务,经过160天的航行,航程达2.9万余海里,成功实现了环南极航行以及各项科考任务的完成,开创我国极地科考首次环南极考察的先河。“一艘载有74名人员的俄罗斯客船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船舶漂移,船只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情况危急,急需救援。”2013年12月25日,“雪龙”船收到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的求救信息。 国际救援,义不容辞。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指示精神,“雪龙”船随即向该地点航行,利用直升级将遇险船舶上的52名乘客转送到“极光”号,出色完成此次国际救援任务。在完成转移遇险船舶的52名乘客后,气旋影响加重,“雪龙”船周围浮冰密度、厚度不断加大,致使“雪龙”船暂时受困。“雪龙”船全体船员沉着冷静,经过5个昼夜的不懈努力,终于抓住有利条件,在1月7日17时50分冲出危险区域,驶出密集浮冰区。救援和脱困过程没有发生任何伤亡和危险事件,“雪龙”船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作为极地考察大国勇于担当的国际形象。2014年3月21日,“雪龙”船又接到紧急命令,再次奔赴西风带海域执行搜寻马航失联客机的任务,并临时担任中方船只的现场指挥船。“雪龙”船在疑似海域共航行214小时,总航程2660海里,总搜寻面积1.17万平方海里。“雪龙”船,在国际海洋舞台展现着中国的海洋大国风范。 中国海监南海维权执法支队支队长缪文波 驰骋海疆40年 缪文波,1974年进入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参与了我国第一颗洲际导弹“东风5号”发射靶场选定及导弹回收任务,跟随享誉国际的功勋船“向阳红5号”5次突破岛链封锁,往返于太平洋特定海域。参与了中国海的科学调查,为我国摸清海洋家底、发展海洋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他依旧活跃在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第一线…… 浩瀚的南海,我管辖海域呈现出来的是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等美景,更多的却是高温、高盐、高湿和风高浪急的环境。执法队员长期在海上漂泊,平均每年达180天,身体和心理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 缪文波长年坚守在南海维权执法的第一线。南沙定期巡航、黄岩岛定期维权巡航执法、黄岩岛专项维权巡航执法,哪里有重大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先士卒,率先垂范,这是缪文波对自己的要求。多年来,他早上七点半前就到了办公室,晚上九点多才离开已成常态,办公室这盏常亮着的灯,照亮了维权支队每个队员的心,也引领着这个年轻的集体一直向前。 作为南海维权执法支队的带头人,缪文波必须带着自己的队伍一起成长。 2008年成立维权支队时,他担任第一任支队长,为支队的成长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缪文波,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者,从1974年开始,他的生命就和海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北京人大附中海洋社社长陈金石 为青春注入“蓝色动能” 16岁的少年陈金石,与“雪龙”船的偶然邂逅,开启全新的天地。他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建起海洋社,用稚嫩的双手触动着时代的脉搏,从他的身上,折射出的是青少年海洋强国的梦想和希望。 2012年8月,当“雪龙”船如期抵达冰岛时,在冰岛和家人一起旅游的陈金石登上了中国极地科考的巨轮。他被那里的一切吸引,萌生了在学校创办海洋社的想法。 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后不久,陈金石组建了海洋社。随着海洋社影响的不断扩大,成员逐渐发展到70多人。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承担不同的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并经常组织讲座、研讨等活动。现在,他们关注的问题已经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环保、极地考察等多个方面。 2013年元旦,海洋社的同学们前往天津参观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大家了解了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并亲口品尝了经过淡化的海水。活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与海洋工作一线的亲密接触,却一下子激发了同学们对海洋研究的兴趣。 陈金石告诉记者,在他考入大学后,本科阶段他将打好基础,准备选择物理学专业,到研究生阶段也许会考虑海洋类专业。对于自己一手创办的海洋社,他也会做好传递工作,并继续参与相关的活动,使之永远成为传播蓝色梦想的园地。 江苏连云港苍梧物业公司副总经理赵军友 好人老赵的海洋义工之路 赵军友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杂务缠身,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物业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新浦区机关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是他的头衔。他笑称自己是“大管家”,可到了星期天,他又当起了连云港市清洁海岸义工团的义工,拾垃圾、做环保。他的妻儿也跟着他做起义工。7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连云港175公里的海岸线。 “有时候,我就盯着游客手里的垃圾,他一扔我马上就过去捡起来。他看到后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有些人还会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赵军友笑着说。 清洁海岸义工团多年的努力也终于换来了收获。“现在,我们去连云港海边都捡不到多少垃圾了。”赵军友脸上洋溢出自豪的神情。 没有一颗善良的心,赵军友也就不会做那么多好事,也不会参加清洁海岸义工团。转业前,赵军友当了14年的兵。荣立过5次三等功。他跳进冰窟救过落水儿童,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1991年的安徽肥东肥西抗洪抢险、1998年江西九江抗洪救灾…… 转业后,赵军友在平凡工作中干出了不平凡业绩。几年来,他抓获小偷140多人,帮助40多名失足青年走上正道,帮助28户家庭找回失散家人…… 虽然赵军友并不富裕,但他现在还资助着3个贫困大学生和自己儿子上学,外加不定时地资助流浪汉和其他困难人员,每个月赵军友的工资所剩无几。 赵军友,一个浑身散发出正义气息的志愿者,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最可爱的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底科学家金翔龙 六十余载大洋海底勘探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主攻海底构造与海洋地球物理研究。他是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对该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众多开拓性的贡献。他长期致力于中国边缘海的海底勘探与研究,率先开展了中国渤海、黄海、东海的地球物理探测,对中国海的构造格局、地壳性质与演化以及边缘海的演化模式等发表过论述,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1957年,金翔龙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报到。次年,我国首次大规模海洋普查全面展开,金翔龙参与组建了海洋地质调查青岛与广州两基地的地质实验室,把海洋地质工作推广到全国。他带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成功完成了中国海上首条地震剖面勘测,实现了中国海上勘测零的突破。 1990年,金翔龙受命代表我国出席联合国海底管理局和海洋法法庭筹委会会议,最终为中国从联合国争取到了15万平方公里的东太平洋理想矿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他的推动下海洋“863”项目开始启动,他主持了海底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探测技术研究,组织项目并重点研究海底多波束和深拖系统的全覆盖高精度探测技术,自主设计、开发了海底声像处理系统、海底视像处理系统和多波束海底地形电子成图系统3套软件,打破了国外软件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些成果,对我国海底探测、海洋调查、海洋测绘和海底科学等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抚今追昔,金翔龙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已奋斗60余载。如今,金翔龙虽已年逾八旬,而他的海洋强国梦仍在继续。 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官兵 用生命践行使命的水下先锋 这是一支象征大国地位、支撑国家安全的战略部队,一支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的英雄部队,一支驰骋大洋深处、点燃深海雷霆的神秘部队,一支让祖国骄傲、令对手胆寒的“杀手锏”部队。这就是中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 组建42年来,基地官兵驾驭核潜艇纵横大洋、建功深蓝,一座惊涛骇浪雕刻的卓越丰碑在万里海疆巍然挺立:水下长航,创造世界核潜艇一次长航时间新纪录;大深度极限深潜,检验了我国核潜艇深海作战性能;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宣告中国海基战略威慑力量正式形成;作为一支重点建设作战部队,初步具备了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连续42年守护核安全,从未发生过核事故…… 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基地一代代核潜艇官兵在大洋深处追逐中国梦、强军梦,铸就了共和国坚不可摧的水下核盾牌,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海洋和平、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1970年12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第一艘核潜艇正式服役。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人民海军核潜艇部队,沿着党中央、中央军委指引的航向破浪前行,成长壮大。 核潜艇对安全要求更高,对于涉及30多门学科,汇集上万台设备的核潜艇来说,每一个细节都将决定全艇的安危、战争的胜负!“第一细,第二实,第三不能有说不清的问题。”在核潜艇装备使用和管理上,这是一项铁规。 基地官兵始终以“慎之又慎、万无一失”的安全理念和“零容忍、零借口、零差错”的工作标准严格管理核潜艇,指挥严谨、工作细致、讲究科学、严格管理,以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会告诉你/我们是中国海军潜艇兵/航行在无边的海洋里……一首《潜艇兵之歌》,唱出了他们的精神和情操;万顷碧海,刻下了他们的使命和担当;一段奋斗史,辉映出中国的骄傲和荣光!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潜水员楚金勇 47196分钟的蛙人生活 舍弃留在部队转为干部的机会,选择转业来到中海油。10年工作,47196分钟水下作业,一年出海260天,数次生死考验,海油蛙人楚金勇用最平凡的工作,演绎了不平凡的人生。 2005年冬,从海军潜水部队转业的楚金勇进入了海油工程。这个岗位和他以往潜水救援工作完全不同。海油工程潜水员主要是做海洋平台的基础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安装和调试、设备维护、平台废弃后的拆除等都是他们的工作内容。然而,海上作业环境的恶劣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低温、风浪、能见度差是蛙人经常要面对的难题。 2009年12月,渤海发生冰灾,水中能见度几乎为零。当时,楚金勇带队进行渤中25-1单点抢修潜水作业。除夕当夜,考虑到作业难度等因素,楚金勇决定亲自下水作业。这一下水,他就整整干了127分钟。 水下工作异常危险。海冰拍击在潜水员身上会造成重伤,海冰更有可能割掉潜水员赖以呼吸的“脐带”,那样潜水员将被封在海底出不来了。看似缓缓移动的海冰,转瞬间便有可能到了眼前。那次楚金勇完成作业,队员们把他拉上船的时候,漂过来的浮冰距离他就只有十几厘米,再慢一步,他的“脐带”就会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 工作风险大,海上环境恶劣,当年和楚金勇一起进入海油工程的潜水员,有些去经商了,有些去私营企业了,有些做休闲潜水了,而他这么多年来还一直坚守着。(吴琼 路涛 朱彧 潘虹 赵宁 金昶 周超 纪岩青 赵建东)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