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一带一路 > 资讯要闻 >

悬在A股市场的两把“利刃”

时间:2015-08-19 17:21来源:腾讯证券 作者:郭亨

    编者按:自7月9日A股正式开启“灾后重建”以来,“国家队”频频扫货,引发市场多次骚动,人们也试图从盘面、个股公告等途径寻找“国家队”操盘的蛛丝马迹,那么在无法洞悉“国家队”精准路线的背景下,能否从盘面语言,解读出背后的深意?

    腾讯“证券研究院”特约 郭亨 北京中金名堂投资基金策略规划师

    解读“证金退出救市”:一秒钟看懂市场状态

    自从2015年6月中旬A股爆发历史罕见的“股灾”以来,决策层不断抛出重重政策利好、市场经过暴跌也逐渐恢复平静。在这个不平静的8月发生了太多戏剧性事件。天津港发生火灾爆炸事件;证金公司贷款期限倒逼其转换救市方式;央行主导人民币汇率暴跌等等。接下来的9月全球经济迎接美联储加息、热钱回流的重大考验。让我们逐一研究市场变化趋势,通过种种迹象寻找破解法则。

    近期的消息面最劲爆应该属于证监会主动公开“救市退出计划”,该报道称:上周五(8月14日),证监会专门发布第21号公告,宣布证金公司将部分股票转让给中央汇金,证金公司在今后若干年内不会退出市场。但证金公司将通过协议方式向中央汇金转让股票,从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腾出空间,以备市场再遇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出手。而股票转让给中央汇金之后,中央汇金可以自主进行判断及买卖。可以初步判断证金公司可以做到当初的承诺不出售股票,但通过转让方式由中央汇金公司出售股票;因此这种巧妙利用规则兑现承诺的方式将被市场认作“巨大利空”。

    让我们简化分析过程,仅仅通过上证指数日K线运行方向、倾斜率,一秒钟看懂市场状态:

    市场上流行的分析方式多种多样,基本面可以计算股票估值和上市公司价值;技术面有理论涨跌幅、形态学、时间窗以及成交量法则等等操作依据。不论基本面分析或技术面分析,在市场上早已获得考验并广泛流传,只是面对不同市场阶段,需要灵活转换思路和方法。

    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些失败的投资者吐槽“各种分析方法都不够准确,都是骗人的”,其实简单回想,失败的人共同错误在于未能及时更改分析方法捕获市场的语言。当前指数运行状态可以通过“均线理论”简单总结为:空头排列,是典型的熊市特征;除此之外笔者建议通过“趋势倾斜角度”观察管理层救市的效果。

    上图是上证指数日K线,图中标注了三个阶段反弹方向变化,可以看到截至8月17日三轮反弹力度明显减弱,救市过程透支了大量政策空间和资金,未来发展趋势仍然不够明朗(此方法不算是正经技术流派,笔者仅临时用来简化看盘过程)。

    权重股趋势揭市场底在哪里

    回到我们熟悉的技术分析领域,市场指数由近三千只个股价格走势组成,指数每天涨涨跌跌起到关键作用的实际关注几只权重股就可以。下面一起来看看银行、券商、保险类的权重股趋势。

    上图是交通银行日K线走势,分析历史走势可以看到当前股价运行在6.7元附近,恰好处于6.26~7元历史成交密集区之间。7元为短期压力、6.28元是短期支撑位,导致当前股价大幅波动并不容易,初步判断下跌至6.3元附近时,上证指数将同期进入一个相对安全区域。

    上面两幅分别是新华保险和中信证券日K线图,它们同样处于一条下跌通道中不断寻找历史支撑位,目前来看还有15%至20%的下跌空间。受到这类权重股影响,指数很可能继续保持寻底状态,时间延续两三周甚至一个月可能性很大。

    因此笔者提示投资者这段时间减少持仓、缩短持仓甚至空仓等待市场进入安全区域,然后寻找仍然保持强劲趋势的个股进一步研究。

    人民币贬值太突然

    2015年8月10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修改人民币汇率报价机制,造成次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高开并且在下午14点左右出现一次明显的暴涨。仅8月11日涨幅甚至达到1.83%,创出自2005年央行主导汇改以来最大单天涨幅。此现象顿时引发市场的漫天猜想和恐慌,很多市场人士甚至认为新一轮的全球货币战争已经开始,中国已经紧随欧元、日元、澳元等主权货币加速贬值,为将来留下更多政策空间抵御风险。

    笔者之前的分析报告中早已对美元升值、本币贬值做出了预测,并且详细描述了2005年汇改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价格下降过程和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升过程的对比;同时说明了2006年、2007年A股大牛市的资金来源和近10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国际热钱流入!当前的人民币贬值过程从时间上分析,可以认定是央行主导行为;另外如此突然、迅速的贬值,国际热钱几乎没有提前出逃机会,也没有足够空间按技术逐步套现撤出。仅从防止热钱出逃层面研判,可以说中国央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接抛出“王炸”绝招,通过打乱市场规则制造突然袭击斩断国际热钱利润的方法,虽然争议很大,却实现了一定效果。考虑到一年来美联储不断声称9月开始加息,号召热钱回流美国,人民币自我贬值可以实现缓冲作用,避免被动“挨打”局面。

    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口制造业近几年承受了太大压力,高昂的货币价格和人力成本导致大量生产加工订单流失,而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货币贬值国家因此受益匪浅。即使在工业化、科技发展进程比肩美国的欧元区,类似的货币贬值也已经持续8个多月了。我们通过图形来观察近期货币汇率变化。

    美元与全球主要币种汇率

    相比机构投资者来说,普通个人没有时间精力展开大量计算预测工作;因此一定培养自己的看图能力,往往大量的测算工作可以在一秒钟看图过程中破解。下面笔者通过图解方式,描述国际市场资金流动趋势:

    上图是欧元兑美元2014年1月至今的走势,可以看到一年左右欧元从1.40下跌至1.04,贬值幅度-40%左右。与此同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6.20附近,中国境内的欧洲进口汽车、箱包、奢侈品价格出现巨大折扣,对本土产品造成巨大冲击(路易威登与金利来价钱相当,买谁?);另一方面“昂贵的”中国商品通过“一带一路”规划卖到欧洲的过程,似乎被无限延长并且设置了重重阻碍。

    上图是澳元兑美元2014年1月至今的走势图,众所周知澳洲盛产矿物类大宗商品,而矿物类大宗商品价格跟随澳元一起贬值30%以上,给全球期货市场带来巨大利空,甚至引发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跌,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通货紧缩苗头。

    上图是美元兑日元走势图,注意:美元在前,日元在后,因此价格走势从100上涨至125,实际上正是日元贬值25%的过程。美国和中国是日本商品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日本政府通过本币贬值提高价格竞争力,顺利输出了商品、减小了债务压力、盘活了股市和就业。要知道,1990年代日本的大萧条,正是因为日元汇率暴涨暴跌刺破了经济泡沫;如今的日本政府早在去年7月就开始贬值过程,可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中国政府应该警惕日本高铁出口对中国一带一路、装备出海等经济规划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多说一句,这次不同于5年前,中国与日本商品的竞争在海外市场展开,因此简单发动“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几乎没有效果。

    最后来看美元兑人民币走势,上周二美元暴涨的痕迹清晰可见,在9月份美联储加息之前中国央行自我贬值人民币,产生了一些矛盾。

    首先改变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升值趋势,延缓甚至阻碍了国际热钱的流入,倒逼存款准备金下调;另外如此暴力贬值过程,在全世界主流币种汇率市场非常罕见,给人民币国际化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此外利好也有很多,适度贬值的人民币直接刺激出口制造业迅速回暖,就业问题迎刃而解;另外A股市场很可能获得充裕的资金支持,这一点在美联储加息之前非常重要;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造成的大资金出逃,学习欧元、澳元、日元提前贬值,做足了缓冲和数据采集测算工作,给9月之后的政策调整提供充足的依据和空间。

    顺应趋势,把握时间

    事已至此,我们应该顺应市场趋势,争取做到精确把握时间窗。既然人民币贬值已成事实,将来可能继续保持下跌趋势,甚至维持5至10年之久,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转移。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获得巨大发展,跻身世界前列,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与外资、国际热钱的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密不可分。当有一天美联储开始加息,中国的高速发展模式很可能出现减速甚至逆转(近两年的GDP数据已经接近“腰斩”)。做足防御措施、合理利用人口、创造力优势,充分发展农牧业,大力刺激内需,尽力确保顺利度过下一个全球经济周期。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