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培训 > 规划书讯 >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时间:2009-12-18 15:5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作者刘滨谊教授在中国率先开辟了景观规划设计学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高技术应用、专业教育以及工程实践,创立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CQE人类聚居环境工程体系以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该书重点阐述了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理论及其在各种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作者认为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认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面向大众公共需求的大众化艺术和以空间规划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内容,承载了人的感观、生理和心理三个方面的需求,是三者的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缺一不可。
一、视觉景观形象
    鲜明的视觉景观形象是大众和景观设计者对景观功能的主要理解,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从视觉景观形态要求的角度讲,景观要求个性鲜明、耐人回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现代景观构成是多层次、多方位、多媒体的,首要注重的是景观环境,即人们可以深入其中的空间景观的环境形象。景观的这一功能与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承的,其设计要求先“立意”,即意象在先,布局平面在后。
二、环境生态绿化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它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理环境。
    在景观建设中,根据不同的景观需要应该合理的协调“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比例。“硬质景观”即景观中砖、石、钢质材料的应用,“软质景观”是景观中绿地林阴、河池水体的配置。笼统地讲,硬质景观材料适合纪念性的建筑,如市政广场、墓地、遗址等,软质景观材料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性的景观环境。
三、大众行为心理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多种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强调面向群体的观念,是要创造不仅仅可以为人所看,更可以为人所用的户外开放的景观空间。人类在景观空间中的活动主要为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三种类型,其中以社交性活动最为重要。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社交性活动涉及交往强度的问题,亲密的朋友、亲人及说得上话的那种交流属于高强度的交往,而诸如路人之间目光的交流、人看人之类的交流就是低强度的交往,将这两种方式落实到空间场地中,比较狭小的空间适合高强度的交往,相对开敞的空间适合低强度的交往,需要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根据景观的服务对象及每个区段的功能有意识地强化这一方面的内容。
四、“立体化”——三者的有机融合
“立体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包含了几层含义:
1、为了在有限的基地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场地,如同多层造房占天不占地、变平地为起伏地、设置多层活动平台等立体化的景观环境,且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立体化观看,增加了景观环境视觉形象可视率;
2、为了提高绿化用地效率,在同一地块上,采用地被植物、灌木、乔木立体化的种植布局;
3、解决绿化和人们活动争地的矛盾,采用绿化与人们活动空间立体交叉的布局。
    立体化实现了有限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多种功能要求的综合,是现代及未来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发展趋势。
五、结论
    现代景观设计要脱离那种千篇一律,以及局限于独立的雕塑、单个的标志和建筑街道表面的装饰的思想,充分体现景观规划设计综合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社会行为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的特点。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明确人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景观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欣赏的要求,还要满足聚居环境中的生态调节功能,创造舒适的人、动植物和谐共处的自然环境效果,再者景观空间作为服务大众的开放空间,还要满足人们游憩、社交、公共活动的需求,使人们在景观中能够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收益,实现视觉景观、自然生态和大众行为心理的完美融合。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