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产建材 > 地产热点 >

“海绵城市”,每年拉动千亿投资

时间:2015-12-30 16:3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晓霞

    在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省防水排涝工作会议和28日在南京召开的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论坛上,“海绵城市建设”引起热议。

    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排水防涝的有效途径,它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可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等目的。今年4月,镇江等16个城市成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12月21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更是将海绵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今年7月,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也正在编制中,计划明年上半年出台。

   “传统城市建设中的宽马路、大广场、填河填湖造地、采用工程措施快速排除雨水等,都忽视了城市生态系统应有的吸纳、渗透、滞蓄、净化等功能,导致‘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表示。他说,城市建设要将城市轻轻放在大自然中,尽量不要过度干扰它,要从破坏生态转向保护、恢复生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将是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要遵循以水定城、定人、定产、定地的原则,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保护好城市生态基底。

    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主任胡坚表示,3年内,镇江市区22平方公里的面积将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区,着重结合旧城改造开展并兼顾新城开发,将采用低影响开发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目前,镇江以PPP合作为纽带,与战略合作伙伴在科技、市场、资本、管理等诸多领域优势互补,以打造覆盖海绵城市建设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该市还借用外脑,聘请国际优秀人才参与顶层设计,期望到2017年底,城市排水防涝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的能力;雨水利用率达到6%以上。

    昆山市住建局局长周继春说,昆山2011年起利用城市自我更新的过程和老旧基础实施升级进行局部“海绵体”翻新,目前已经建成与在建的海绵示范项目超过10个。昆山还建成25条、约300公里水路并行的城市绿地,通过植物生态方式对污水尾水、雨水等进行深度处理,建成区绿地及水路相伴城市绿网可以消纳约4000万立方米降水,让土地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需要时再把水放出来。”

   “按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658个城市的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都要实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如此,一年投资将达4000多亿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参与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等工作的王家卓坦言,机遇虽然巨大,但很多城市的领导不知道什么是海绵城市,现在虽然清楚一些了,也仅仅停留在 “渗、滞、蓄、净、用、排”6字经上。“海绵城市不光是搞点蓄水池,而是一个‘城市发展方法’,是当前实现健康城镇化,以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王家卓说。

   “十三五”期间,我省要建成较为完善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城市20%的建成区要达到海绵城市的要求,照此测算,我省“十三五”期间,仅此一项,将会拉动投资1000多亿元,并将带动从设计咨询,到施工建设、产品制造、运营维护等相关产业发展。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很热,但顶层设计、具体工程技术标准、规程不配套。各地要积极稳妥,科学谋划,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确定建设目标,2016年,全省所有市县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2017年,省辖市至少建成1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示范区。自2016年起,省级财政还将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符合要求的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建设。”陈浩东表示。 本报记者 汪晓霞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