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产建材 > 公共建筑 >

新地标 新想象

时间:2014-04-29 07:5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丁雯婕

    在城市化发展新格局蓄势待发的当下,深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人居呼唤着崭新的地标建筑。在此背景下,本报联合中国主流房地产联盟、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和全球城市与地产研究会共同推出“2014深圳新地标”推介活动。

    地产行业记者 丁雯婕

    新地标重组城市发展势力

    在深圳3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上,地标建筑层出不穷。1990年代的地王大厦、2000年代的香蜜湖1号和华侨城以及最近几年拔地而起的万象城和京基100等等,这些地标建筑现今依然在深圳城市版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楼市地标往往对整个区域的楼市发展起着指引性的作用,地标的榜样力量会聚合该片区相同品质的楼盘,片区楼市也因此实现集中发展。上述地标的诞生,让香蜜湖、华侨城等片区成为深圳人居版图中的闪亮之星。

    传统区域至今仍在发挥着优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深圳城市规划的逐渐完善,越多越多的新区域由于城市规划、开发建设、人居迁移等因素,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后起之秀,在此背景下,深圳城市的新地标呼之欲出!

    新地标评选,不但是一幢幢高楼大厦的“个人秀”,更是这些建筑背后片区的集中亮相。新地标花落各家,意味着新片区在深圳城市发展史上的闪亮登场,新旧角逐,城市发展势力拉开新一轮争夺战。

    新地标勾勒人居新视野

    风雨楼市30年余,在一辈又一辈城市建设者呕心沥血的探索下,深圳城市人居理念的核心诉求不断发生变化。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从单一住宅到多都市综合体,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开发,从简单居家到智能环保……回顾以往的地标建筑,都在为深圳的人居理念添砖加瓦。 时至今日,当外化于商业配套、园林设计、交通便利、教育设施、医疗场所等硬性配套和蕴含在建筑间的物管服务、社区风尚、邻里氛围等文化软实力都纷纷落地,地标之所以成为地标,无疑需要崭新的理念支撑。新地标的角逐,也是新理念的相互较量。

    各楼盘理念承前启后,博采众长,在这一过程中,凝聚着国际化建筑理念的新地标脱颖而出,将这些优秀的人居理念融会贯通发扬光大,扩展人居蓝图新视野,推动地产发展的步伐,实现无限居家梦想,彰显都市生活魅力。

    新地标启迪城市发展

    在城市发展的快车道上,每个城市居民、每座都市建筑都亲身参与其间。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四通八达的地铁轨道、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和川流不息的拥挤人群,成为光怪陆离都市故事中的主角。在忙碌的城市生活里,快步向前的同时,和谐、永恒等诉求都触动着城市发展的神经。

    新地标的脱颖而出,不但在空间上为都市提供了一个绝佳样本,更以其追求永恒和完美的秉性,启迪着这座城市自身的规划发展。如何实现时间与空间、建筑与人群、水泥与绿地、商业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协调,将会是新地标为深圳建设贡献的思想内核。

    在锐意改革创新的深圳,城市化的脚步如此迅疾,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那些屹立了多年的摩天大厦终将让位于崭新的城市地标,但是人们对于梦想家园和完美城市的追求,将永无止境!

    业界观点

    一个城市的气场就是

    标志性建筑+标志性生活+标志性人文

    王月华

    全球城市与地产研究院研究员、深圳特区报广告部负责人

    在这个时代发展过程中,成熟城市走向更高密度发展模式,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在未来,让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地标作品的呈现与城市环境相容、让城市更具有生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深入的说是地标需要与环境相容从而与人达成更多的亲民性。新地标尤其关注其空间组织和城市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公共活动空间,营造生活场所;建筑内部的舒适性安全性和长效性(生态、节能)等内在的东西。

    新地标它不是单纯的建筑,它是城市的一部分,所以它与周边城市设施之间积极互动的关系都使其有机会强化整合城市局部地区的生活形态和空间形态,形成新的城市生活功能的聚集中心,新地标不再单纯是城市的视觉地标,更成为新的城市生活地标。

    2008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后,深圳作为中国先锋城市的代表,其勇于改革开放的城市精神和活力十射的城市氛围给所有来到这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座城市年轻,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应该好好地从最初就规划与设计好整个城市,在地标建筑规划与设计上的正确引导、有效推动;城市建设的实施者则不单单要从地标建筑的外表进行美学的创新同时还要就建筑的使用和功能进行,而基于这两地并超越于此的是创造一个更好的人居环境。

    地标是研究城市发展的活化石

    陈 鹏 港置地产董事总经理

    地标的基本标准是地标项目的城市影响力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建筑本身不一定要求多高多么的壮观,重要的是作为历史传承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象征;作为区域功能的代表,是价值理念的体现。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地标基本标准变的多样化,科技、创新、经济、产业标签等都已成为地标标准的新元素。

    印象中深圳地标建筑有国贸大厦、地王大厦、招商银行[-0.10% 资金 研报]大厦、证券交易所、市民中心、上海宾馆、中心书城、各二线关、小平画像、世界之窗、华侨城、香蜜湖、华强北、大芬村、大梅沙等等。三十年来,深圳依然成为一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科技型城市,地标建筑从时代变迁的情感记忆转到改革飞速发展历史铭刻在上升到以文化艺术科技为标签具有国际化都市特色理念追求,地标的更迭见证了几十年来深圳的发展,也启示着深圳未来发展的追求目标。

    地标作品作为城市或地区的一张功能名片,凝聚了一个时期一个区域的人文精神,是城市功能格局发展的支撑点,对区域及产业的发展导向性作用明显;同时见证了一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与改革发展,是研究城市发展的活化石。

    媒体对于城市建设发展、地标作品诞生的聚焦行为是值得推广和称赞的,这一行为能带人了解城市建设发展中地标作品的诞生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加深人们对地标作品的认识与认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与口头上,推动深圳文化的沉淀与升华,同时亦能增加城市知名度,一举多得,对城市发展助益不小。

    新地标:

    城市特质与品格最浓缩的表现

    桂强芳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

    城市由它的标志和母体组成,母体多指城市居住建筑形态。地标是一个城市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物或者自然物,市民、游客或其他一般人可以看图而认出自己身在何方,有北斗星的作用。城市地标是城市的形象代表,它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更新。然而,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文化底蕴深厚的标志性建筑,非但不会被时尚的潮流所淹没,反而会因其代表着城市文脉,历久弥新,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每一个地标建筑都有它自身的故事,有它自身的表现方式。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深圳地标建筑语言内涵表现尤为深邃。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标建筑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带来变化,别样的地标建筑形式更能较好的改善人们生活、创造美好的城市氛围。

    地标对城市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地标强化城市文化的记忆,深圳的人文历史相对较短,深圳地标的演变,演绎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印记。其次,地标倡导城市文化精神。深圳是一个新城,而且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成为一个中国经济城市网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另外城市地标也具有凸显城市文化面貌等作用。

    城市地标是一个城市的识别符号、城市名片和城市象征,是一个城市特质与品格最直接最浓缩的表现。所以,“2014深圳十大新地标”推介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住宅领域亦有地标,引领需求升级

    玉家雄 深圳中原二级市场董事总经理

    在我看来,地标之所以成为地标,需要具备4个条件。首先是区位,地标一定是处于区域内的关键位置、核心位置;其次,是建筑本身形态要有突出特点,可以是外观、高度或者其他方面;第三是建筑需要具有代表性,能代表其所在领域的水平,换而言之,住宅市场有住宅地标,写字楼市场有写字楼地标;最后,地标需要对市场产生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形态是地标的决定性指标,因此,住宅项目则很吃亏,写字楼在形态方面确实做得比住宅好,但我坚信,形态只是一个方面。东海花园、红树西岸等住宅作品都是我心中深圳住宅领域的地标作品,这几年来,东海国际公寓、深圳中心、深圳湾1号这些公寓作品则呈现出新地标特点,这种形态的住宅代表着深圳人居需求的转变和升级。

    我并不认为单一的建筑对于一座城市会产生太大意义,单一建筑能留给大家的更多的只是一个“印象”。所以,地标需要对社会产生引导力、影响力,要推动城市的发展。以万象城为例,它对于深圳的作用不单纯是综合体,它的更大意义在于引导了深圳人购物的需求,培养了高端客户的购物习惯,这代表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就是我所说的,地标对社会有影响力,同时,地标和城市之间是互动关系,彼此促进、带动。

    我们所看到的地标,只是一个结果。事实上,地标的打造需要开发商、建筑设计方等各方付出非常高的成本和精力,其过程异常艰辛。因此,在每一个地标的设计建筑过程中,极其需要媒体的关注,因为关注就是一份褒奖、一份促进。

    新地标不再追求高大全

    更需求“品质性”

    程家龙 DTZ戴德梁行华南及华西区董事总经理

    所谓地标,都是有一定“标志性”的建筑。以前,我们注重的是建筑的形体,特别是高度或者体量。现在,我们对于地标的“标志性”又有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品质性方面。

    多年来,深圳地标从早期的上海宾馆、国贸,到近年的地王大厦、万象城,都是深圳历史的重要载体,它们无不彰显出深圳气质。以国贸为例,现在不少人都将其作为凸显深圳速度、深圳效率的重要案例。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地标的标准在改变,从前过于单一的标准,增加了更多内涵,特别要求地标建筑是被市场认可的。

    每一个深圳地标对于深圳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以地王大厦为例,作为“地标”,它不仅只是一个形象,更是一种典范,它刷新了当时深圳的建筑高度,也带来了建筑管理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进步。当年,500强企业进驻深圳,首选的物业便是地王大厦,也可见其的标志性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地标”已经不是单纯的追高、追大,福田区有些建筑不很高,体量也非巨大,但它管理水平是领先深圳的,租金水平也代表了深圳最高水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区域“地标”。

    事实上,建筑发展的每一步、地标树立的每一次,都离不开媒体的引导,正是在主流媒体的聚焦下,深圳建筑、深圳地标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进发,这正是一种建筑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打造有生命力的城市地标

    董韶川 高纬环球华南区总经理

    地标只在建筑设计和高度上做文章,是很容易被时代抛弃,被民众淡忘的。城市是有生命的,地标代表着一个城市,不应是冷冰冰的数字和钢筋混凝土,应是鲜活的、无法复制的历史沉淀或精神、文化体现。简单来说,具有历史印记、具备传承价值、富有文化及精神底蕴的项目,这样的地标才能得到人们认同,才是有生命的城市地标。另一方面,城市地标还能起到带动区域、城市的发展作用。

    地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是时代的记忆,那时充满生命力、性格鲜明的建筑就算得上一种深圳的地标建筑。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深圳目前还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仍需要时间去沉淀,很多建筑物以其出色的产品形态不断刷新深圳地标的标准,也充分体现深圳这座城市经济实力和创造力。深圳地标已经从更多注重实用和时代象征价值体现转向了精神和气质的彰显体现,从国贸的速度到京基乃至平安的高度,从东门的热度到万象城华侨城的精度,我认为下一个转变是对历史、文化、艺术的推崇。

    一方面,这些地标作品是深圳发展的一张“成绩单”;另一方面,他们是深圳城市形象的优秀载体。此外,他也具有可持续可传承的商业价值。建筑对于城市文化、城市气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更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媒体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性,需要引导大众不要简单地认为城市地标就是超高层建筑,应当引导大众关注其精神内涵,应该鼓励市场尽量用最科学、最理智、最符合人类发展和需求的角度去看待某个时空节点的事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