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补贴没了,买车补贴来了。 5月20日,湖北武汉市政府推出9条优惠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市民购买一辆新能源小轿车,不仅免征车船税、不用交ETC通行费、武汉市内行驶不受尾号限行、充电免费,还能享受最高12万元的政府补贴。 到明年底,武汉市政府拟投入16.8亿元,成为继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之后,又一个拥抱新能源汽车的城市。该政策的出台,也引起内外车企的广泛关注,不少车企表示,将立刻启动,布局新能源车市场。 弥补价格差距—— 按国家标准配套补贴 新能源汽车早已面市,但问起武汉市民,多数人的印象都是:太贵、不好充电、跑不远。 武汉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市场可供市民挑选的电动车产品寥寥无几,如目前已经上市的比亚迪“秦”、荣威E5、SMART纯电动版等车型等均没有现车,都需要通过4S店进行预订,拿到车的周期在数月到半年不等,价格均比同性能产品高出60%以上。 “市场以往有经销商展示过电动产品,因为价格问题销路不是很理想。”竹叶山汽车市场首席分析师陈志东介绍,若武汉市最高12万元的补贴可以实施,那势必会刺激该市场的消费。 当地汽车销售专家算了一笔账,以1.5T排量的比亚迪“秦”新能源车产品为例,目前售价为20.98万元,而排量和配置与其相似的比亚迪速锐价格约为9.99万元。若是没有补贴,单从油耗考虑,以该车百公里平均油耗6.5L、每年行驶1万公里左右,按现行油价7.65元/升计算,每年可省油钱约5000元,每年的保养费(电动车保养项目非常少)、ETC费用等成本按5000元计算,若不考虑环保的因素,使用10年方可“保本”。 但如武汉新政实施,对购车者按国家补贴标准的1:1给予地方配套补贴,按目前国家给这款车的补贴3.5万元算,武汉消费者可享受7万元“减现”补贴,这样便在价格上有了相当的竞争力。 解决充电难题—— 今年再建千余充电桩 2010年8月,武汉第一个充电站投运,同年还有130个充电桩建成。按照当时的相关建设规划,2015年内,武汉将建成30座充电站和500个充电桩。 “实际上,这样的规划完全能够满足纯电动车的发展,但截至目前,武汉市仅建成了三角湖、佛祖岭、车城北、东荆河等4座大中型充电站;建成167只交流充电桩,形成充电桩群43个。”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只有充电站能普及到每30公里至50公里一个,才能让市民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目前,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已会同供电公司等单位形成全市充电设施规划。今年武汉供电公司将投入4430万元建设1280个充电桩。武汉市提出,将在建设充电站方面给予建设单位用地保障和优惠,力争在各城区及开发区建1至2个充电站,打造5公里半径快充服务网络。同时,该市还将充电设施纳入新建建筑设计规范,明确20%的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在新建大型停车场按照20%比例规划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这些措施,将大大缓解新能源车充电难问题。 缓解购买焦虑—— 保证新能源车质量 担心电动汽车跑不远,害怕新生事物质量不稳定,对电池寿命心里没谱,是消费者的另外几大顾虑。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发展10余年。从目前各地试点情况看,新能源车质量可以保证,各项技术趋于成熟。 今年底,武汉产新能源汽车“东风风神E30L”将实现量产,该车最高时速80公里,每充一次电(快充30分钟,慢充8小时)续驶里程约为150千米,百公里耗电量约为12千瓦时,按现行电价计算百公里费用约7元。此外,东风本田、神龙也将引入新能源车,上海通用武汉基地也将承担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 武汉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计划建智能充电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充电停车位信息实时发布和导引、充电预约、充电信息查询以及远程控制,帮助消费者克服“里程焦虑”障碍。 截至目前,武汉已拥有6大汽车品牌、9大整车厂(含在建、筹建),整车产能将达240万辆,而全市新能源汽车应用仅为1141辆,具体到市民个人使用的车辆几乎没有。到明年底,武汉市力争推广应用10500辆新能源汽车。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