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源需要有新内容 避暑山庄不再单调避暑
时间:2012-06-21 15:34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为之
|
|
如何将历史文物与现代文明融合并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每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及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而言,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近日,拥有世界现存最大皇家园林的承德市召开了“2012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避暑山庄文化研究与传播峰会”,峰会传达了承德市旅游文化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也许能给国内端着丰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一“金饭碗”的城市,提供一个发展新思路。
好资源为什么不能变成好市场
要发展旅游业,不少城市都希望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承德市宣传部部长赵险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承德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成也交通,败也交通。”
一方面,承德作为连接京津冀辽的区域中心城市,高速公路网的大力建设,让游客更方便更快捷地进入承德市游玩。以自驾车旅游为例,据统计,2011年“十一”长假,六天接待140万游客,收入1.7亿元,其中六天接待了17万辆自驾车,自驾车游客占整个游客的76%,但另一方面由于服务滞后、娱乐项目不足,大部分自驾车游客都是一天去一天回。不能留下游客消费,这是承德旅游业的短板。
正如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所说:“单一观光、单一景区、单一门票,三个单一运营意味着旅游附加值很低。”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单一开发利用,使得承德市留不住旅客,也未能依靠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
抱着避暑山庄这一金字招牌,却又一直在低端产业链徘徊,旅游文化产业滞后,承德市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承德的问题,而且是全国许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地方所同样面临的困境。
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有新内容
怎样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要让历史与现代对接,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贴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说:“对于一个旅游景点来说,不断推出新内容,像挤牙膏一样,不断地向游客推出新东西,引起人们新的兴趣,让人们来观赏。”
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则建议:“在避暑山庄外围建立一个丰富的功能区,如小广场、小餐饮、小商业等,成为城市文化体验地、欢乐聚集地;其次打造文化主题城市,包括主题街区、主题城镇、主题乡村、主题酒店、主题园区、主题活动等;挖掘四季产品——春花、夏树、秋叶、冬玩,以及四时产品——清晨练、上午游、下午养、晚上乐。”
按照这一思路,承德市对一百多条小街小巷逐步进行改造,建设特色步行街,有秩序的、有选择的恢复一些清代古城建筑,打造了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和《帝苑梦华》,消除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寂寞;建成蒙古大汗行宫和兴隆漂流,开发温泉、狩猎等休闲旅游项目,努力将“一季游”转变为“四季游”,让游客可以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
历史资源在保护中开发
保护与利用这一矛盾是旅游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历史文物资源是城市发展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给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承德市就面临着人口密度过大,工农分区不清这一现状。
根据《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总体保护规划》这一文件,承德市首先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中避暑山庄古建园林整修工程自2011年4月开工,历时约一年,对山庄的御路、驳岸、部分古建筑进行全面的整复。此外,承德市正在规划和建设周边的已拆除区域,共涉及5个村、6000多户,两万多居民,所有拆迁户全部实行易地搬迁,腾出4987亩地。同时,加快建设新城区的脚步,预计三年内,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部搬到新城区,优化城市布局。
在这一过程中,承德市建造了山体公园来分散当地群众对避暑山庄的注意力,一方面尊重当地群众有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另一方面缓解了旅游高峰时期游客与当地群众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这一资源的“争夺”。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