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规划 > 旅游产业 >

立足未来跨越发展 厦门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时间:2011-03-11 10:2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在刚刚过去的五年,厦门旅游产业圆满完成了“十一五”任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旅游城市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而且,产业基础、项目规模、服务体系均获得了较好的建设和推进。迈入“十二五”的开局年,厦门旅游业如何在大产业、大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继续服务全局、拓展规模、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如何在未来的“十二五”中,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今天,2011年度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将隆重召开,在总结回顾“十一五”的基础上,一幅“十二五”厦门旅游产业的亮丽画卷将徐徐在我们眼前展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努力实现“五个翻番”、打造“五个厦门”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市发展旅游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全市旅游行业规划了全新发展目标,即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总体定位,努力实现一大目标: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力打响三大品牌: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海峡旅游;力争实现五大战略任务:打造海西旅游龙头、推动旅游综合改革、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战略性支柱地位和做到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进一步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争取到2015年,接待境内外游客5688万人次、年均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750亿元、年均增长1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288万人次、年均增长14%,创汇20亿美元,旅游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实现全省第一、全国一流、在28个重点旅游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当示范的工作目标。

  打造海峡西岸

  旅游龙头城市

  担当龙头,敢为先锋,厦门以更高更远更好的站位来打造海峡西岸旅游龙头城市。

  厦门立足闽西南大都市圈建设,着眼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厦门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优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建立更为紧密的旅游协作关系,联手主推跨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产品,推动厦门、武夷山和福建土楼等旅游品牌联合,共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联合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努力实现海峡西岸旅游的协作联动、资源互补和客源互流,构筑辐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厦门旅游龙头城市。

  同时,要坚持以旅游产品引领海西旅游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八个一批”龙头旅游项目:建设环岛路、环东海域等一批休闲度假基地,建设会展中心、大嶝岛等一批会展旅游基地,建设五缘湾、东坑湾等一批游艇产业基地,建设同安汀溪、海沧东孚等一批温泉养生基地,建设小嶝岛、双龙潭等一批乡村休闲基地,建设旅游房车、游艇、户外运动设备等一批旅游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青礁慈济宫、台湾免税商品市场等一批涉台特色项目,培育旅游文化创意园区、旅游在线服务等一批旅游新兴业态,引领旅游消费升级,促进产品结构优化,更好地满足海峡西岸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创建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

  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厦门将大胆“试水”旅游综合改革。

  厦门将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资源整合和制度创新,破除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以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模式,打造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

  同时,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依托厦门在对台旅游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前沿平台作用,加强厦台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加快厦台旅游产业的深度对接,联手拓展海内外客源市场,共同打造“海峡旅游”知名品牌,强化厦门作为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集散地和口岸的作用,成为特色鲜明的海峡旅游中心城市。

  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产业品质的提升。厦门将多措并举,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产业品质的提升。厦门将多措并举,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要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对滨海度假、高端商务、康体养生、文化娱乐、主题公园、邮轮游艇、夜间旅游和涉台旅游等项目的招商和开发,促进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集中形成新的旅游产业聚集区。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建设大项目,打造旅游精品,完善产品体系。

  其次要优化旅游产业布局。结合厦门市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在岛内着重旅游精品建设,提升集散功能,提高旅游品质;在岛外重点策划生成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引导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岛外流动,推动岛内外旅游产业布局均衡化,把厦门打造成为产品特色鲜明、功能配套互补、要素流动通畅、各区共赢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其三要培育壮大旅游企业。推动建发旅游集团、厦门旅游集团、夏商旅游集团、海沧旅游投资公司等国有大中型旅游企业做强做大,为其在兼并重组、资源整合、产业链延伸、区域扩张、项目建设、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扶持。采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扶持中小旅游企业走专业化的特色发展道路,发展一批信誉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旅游企业,增强旅游企业的发展动力和竞争活力。

  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

  旅游业,已然成为厦门的支柱产业。既然是支柱,就要有支柱的基础、支柱的规模、支柱的潜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厦门将充分发挥旅游业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以及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功能和重要作用,把厦门的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转化为产品、市场和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厦门旅游业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这对于优化我市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岛内外一体化”以及“二三产共推进”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到8%,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五年,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体制改革,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旅游活动项目、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使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力进一步增强,牢固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

  做到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厦门旅游业时,曾叮嘱“把游客服务好,要做到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为实现这一目标,厦门将以现代化、国际化和标准化为方向,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加快与国际接轨,实现旅游业的品质人性化、服务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使我市旅游业成为海内外游客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岛外和岛内两个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全市游客服务中心及站点,为游客提供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旅游综合服务。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旅游安全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构建安全救援服务平台,提高应对旅游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强旅游服务智能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旅游政务网、旅游商务网两大网络平台建设,大力拓展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虚拟旅游等新领域。

  加快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重点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培训,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加强质量管理,优化服务环境,使全市旅游服务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今年

  “十大工程”给力厦门旅游

  2011年是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厦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的预期目标是:接待境内外游客3400万人次、比增12%,实现旅游总收入440亿元、比增15%。

  厦门旅游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厦门重要讲话和国务院两个《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市委工作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全力打响三大品牌,力争完成五大战略任务,努力推进“十大工程”。

  去年

  厦门旅游“十一五”完美收官

  2010年,厦门旅游全面融入我市“五个着力”、五大战役发展大局,积极“调结构、促转变”,集中打好“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海峡旅游”三张牌,旅游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产业发展合力不断增强,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旅游城市形象持续优化,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海峡旅游品牌更加凸显,旅游产业呈现全面繁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0年一年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026.09万人次,比增19.85%,其中入境游客162.82万人次,比增19.71%,国内游客2863.27万人次,比增19.86%;实现旅游总收入383.89亿元,比增16.89%,其中旅游创汇10.81亿美元,比增22.23%。2010年我市接待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名列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列,接待游客数、入境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25.7%、44.2%、28.7%和30%。

  “十一五”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全市旅游行业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海西建设等重大机遇,积极应对甲流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冲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厦门区域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文优势,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强旅游区域协作,积极推进对台旅游,加快健全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龙头带动作用更加凸显,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实现了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年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经济总量大幅增长,旅游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达到8%。2005年至2010年,接待游客总人次从1712.88万增长到3026.09万,年均增长15.33%;旅游总收入从230.93亿增长到383.89亿元,年均增长13.25%;接待入境游客从94.55万人次增长到162.82万人次,年均增长14.44%;旅游外汇收入从5.52亿美元增长到10.81亿美元,年均增长19.17%。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从5家增至10家,旅游饭店、社会旅馆等住宿设施由200多家、2万多间客房增至550多家、3.8万多间客房,旅行社由80家增至150家,导游员由2000多人增长到3500多人,并提前建成十大旅游酒店、十大旅游景区、十大旅游特色街区和十大场馆设施等“四个十”工程项目。比较优势日益突出,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在全省稳居第一,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在全国28个重点旅游城市中排名第8位。

  厦门旅游行业

  “十一五”主要荣誉榜

  厦门旅游主要殊荣

  2006年

  ●厦门荣获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厦门荣获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十强城市

  ●鼓浪屿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

  ●鼓浪屿荣获“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

  2007年

  ●厦门荣获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

  ●厦门荣获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

  2008年

  ●厦门荣获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

  ●厦门荣获中国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

  ●鼓浪屿荣获中国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

  ●鼓浪屿荣获福建最具影响力旅游目的地

  2009年

  ●厦门荣获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厦门荣获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鼓浪屿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10年

  ●厦门荣获中国最佳自驾游目的地城市

  ●厦门荣获中国青年喜爱的海西旅游目的地

  ●厦门荣获中国休闲城市

  ●厦门市旅游局网站荣获2010优秀旅游目的地网站

  旅游企业主要荣誉

  2006-2009年

  ●厦门建发国旅、厦门旅游集团国旅连续四年获“全国国际旅行社百强”

  ●厦门航空金雁酒店获2006年全国文明诚信(窗口)单位

  2007年

  ●银鹭工业园获2006年度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007-2010年

  ●厦门京闽中心酒店先后荣获中国最佳商务酒店、中国饭店业最佳雇主奖、中国优秀绿色旅游饭店、全国青年文明号、国际五星钻石奖、中国饭店金星奖;2008年、2010年代表厦门市参加全国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中餐摆台金奖、西餐摆台银奖、中式铺床铜奖,中餐摆台银奖、西餐摆台银奖、中式铺床铜奖。

  2008年

  ●厦门悦华酒店获中国饭店业30年最具影响力饭店,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获全球酒店五星金钻奖“全球最佳旅游度假酒店”、中国十佳温泉度假村酒店。

  ●厦门园林植物园、厦门园博苑获评国家重点公园

  2009年

  ●翔鹭国际大酒店获2008-2009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会议酒店

  ●厦门国际会展酒店获2009中国最具规模会议酒店

  ●厦门胡里山炮台管理处克虏伯大炮保护工程获文物保护成就奖

  2010年

  ●翔鹭国际大酒店获中国十大品牌会议酒店、中国十大特色会议酒店、中国十大最受关注会议酒店

  ●厦门旅游集团国旅、厦门建发国旅获福建省首批金牌旅行社

  ●厦门五峰土楼生态庄园、小嶝休闲渔村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旅游纳税突出贡献

  ●2006年-2007年,厦门马哥孛罗东方大酒店两次进入福建地税纳税300强

  ●2007年,厦门京闽中心酒店进入中国住宿业纳税百强;厦门海景千禧酒店获福建省旅游星级饭店缴纳税款第三名

  ●2008年,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获福建省旅游星级饭店纳税第八名

  ●2009年,厦门马哥孛罗东方大酒店、厦门海景千禧酒店、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厦门京闽中心酒店、厦门泛太平洋酒店进入2008年度福建省旅游星级饭店上缴税利十强

  ●2010年,厦门旅游集团国旅、厦门建发国旅、厦门航空国际旅行社获2009年度全省旅行社交纳税金十强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