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少,不叫座;租赁卡,不通用。专家指出—— 新闻提示 现场观察:问讯的人多,办理的人少 “今天来问讯的人非常多,但办理的人却很少。”前天,在地铁二号线学则路站,一名公共自行车租赁办理员说,当天上午,来问讯自行车租赁事宜的不下100人,办理的却不到10个人。 “网点太少了,借车、还车不方便。”前来问讯的孙先生说,他家住在仙林墨香山庄,每天骑自行车换乘地铁到新街口上下班,因为害怕车辆被偷,他特意买了小型折叠车,每天带着上下地铁,觉得比较麻烦。地铁推出公共自行车的消息出来后,他挺高兴,原以为可以解决从家到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没想到地铁目前只在学则路站推出了公共自行车,骑行范围只能辐射周边的仙林苏果店、仙林管委会、金鹰大成名店、森林公安学校及财经大学5个点。即便从地铁站借车,到最近的仙林苏果店还车,回家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他觉得很不方便。 据公共自行车租赁办理员介绍,租赁网点太少,办理手续繁琐,借车和还车不方便,是多数乘客只问讯不办理的主要原因。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觉得300元的办理费用比较高,还不如花几十块钱自己买辆二手自行车用起来方便。 专家建议: 纳入公共交通体系, 统一规划实施 前天是地铁公司在仙林学则路站试点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的第一天。按照规定,市民花300元办理租赁卡后(200元为自行车押金,20元为卡押金,80元为预付费),可以享受两小时免费用车服务。然而记者在现场看到,来租赁点问讯的乘客不少,但真正办理租赁卡的市民却并不多。 外地教训:叫好不叫座,诸多细节要完善 “早在南京之前,北京、杭州等地已在推广公共自行车,但多数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一专家说,推广公共自行车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借助遍布全市的租赁网点,使用者可以实现就地取用,用完后异地归还,盗窃自行车的犯罪空间被压缩,有利于社会治安;其二,一些自行车长期占据楼道、绿地和车棚,甚至成为小区的一大“公害”,推广公共自行车可以减少车主买车、存车的经济负担和各种麻烦;其三,租自行车如果更方便、更经济,骑车出行的人会更多,城市的废气污染会更少,有利于绿色城市战略的实施和交通环境的改善。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城市将这项工作做好。 这名专家表示,综合北京、杭州两地推广公共自行车的经验,在公共自行车推广初期,存在“还车难、停车难”:一方面,由于网点太少,市民借还自行车并不方便。北京在推广公共自行车初期,设置了200个网点,市民仍觉得网点少而抱怨不断;另一方面,由于地铁客流是潮汐客流,上班时间,小区等网点的自行车数量不足,而地铁站自行车闲置,下班时间,地铁站自行车供不应求,骑至小区等网点还车,竟找不到地方停。杭州在推广公共自行车过程中,就出现了“还车难题”,甚至吸引了市委书记参加讨论。 此外,公共自行车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辆故障会不断出现,不少自行车因得不到及时维修,或车况本身不够理想,车辆闲置率非常高。而在这个过程中,车辆丢失赔偿、车辆损坏责任,都很容易成为“搅毛”的话题。 “南京试点推行公共自行车,因网点少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正是外地‘通病’的体现。而随着这项工作的推广,还有更多问题需要管理部门思考和解决。”这名专家表示。 8月底,江宁在全市率先试用公共自行车。该区交通运输局在地铁一号线南延线竹山路至药科大学站沿线,首批投放了200辆公共自行车。 江宁区和地铁部门先后推出自己的公共自行车服务,而细心的市民发现,虽然都为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也相同,但两家的租赁卡不可通用,收费标准也不相同。 “各自为战,势必造成网点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或重复建设,或出现盲区,影响公共自行车推广效果。”江苏省交通规划研究所一专家说。 记者了解到,此前,我市市政部门曾向市政府提交规划报告:第一阶段在地铁各站地面出入口,建设公共自行车免费租用服务点,截至2010年8月设置600—700个免费自行车租借服务点,提供1.2万—1.5万辆自行车;第二阶段在全市其他地区(非地铁站周边地区)设置免费自行车服务点,计划2010年内可实现1000个服务点,提供自行车2万至3万辆。 而如今,规划落实进展缓慢,不同部门各自为战,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推广前景并不乐观。 “这是一项公共事业,出资和维护是全面推广的‘瓶颈’。”地铁部门一知情人士表示,仅地铁二号线学则路站推出的280辆试点自行车及五个辐射点,一年的维护折旧费用、人工费用就达百万元。由于没有政府补贴,现在解决资金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广告收益。但根据南京道路三年整治计划,对广告牌控制非常严格,公共自行车广告操作面临很多问题。 “应纳入公共交通体系,依靠财政补贴,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江苏省交通规划研究所专家表示,杭州公共自行车推广比较成功,是因为这项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牵头,要求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完成,集中全市力量解决问题。南京要真正推广公共自行车,同样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支持,以及规划和管理部门的配合,单一部门虽有好心但想做成好事不易。 本报记者 黄伟清 中国规划网南京9月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