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政府重新规划上海蓝图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地平线上难看到摩天大楼,大部分楼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方列强占据时期。
当政府雄心勃勃地准备建造一个新上海时,优先考虑的就是让这座曾被自行车统治的城市进入汽车时代时避免最普遍的问题:无法控制的交通堵塞和难以忍受的空气污染。
上海滑向堵车深渊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投入巨资,修建了壮观的立交桥、高架路和崭新的地铁系统。但现在,如果你在下午6点从上海的3000座高楼大厦中的某一座望出窗外时,你很可能看到的仍是堵作一团的汽车高声鸣着喇叭,整个交通一片拥堵。上海似乎正在逐渐滑向堵车的深渊。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随着收入的提高,上海人对汽车产生了美国式的热情。不仅是上海,在中国很多城市中,富裕起来的人们不断地购买汽车,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大量汽车带来的副作用:污浊的空气,令人心焦的马拉松般的出行,和飞涨的石油消耗。
中国现在的能源需求占全球的12%,但增长速度却是世界平均增速的4倍。中国的石油公司高管们正疯狂地从海外寻找新的能源供给。国内的权威环境专家也警告,如果中国持续按这种模式发展,将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灾难。但是,在上海,尽管汽车尾气排放已经占空气污染的70%到80%,但似乎没有办法阻止或放缓快速升温的汽车文化。
车主与交警大玩“猫鼠游戏”
政府并不是没有采取措施。为了放缓汽车增长,自2000年后,上海每年都在提高汽车的上牌费,现在已经达到每辆4600美元,是上海人均年收入的两倍。然而,许多车主跑到周边一些收费低廉的城市给汽车上牌,与交警玩起了没完没了的“猫鼠游戏”。
上海政府大力拓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兴建了崭新的地铁线和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可是,急速增加的汽车数量却似乎在嘲笑政府的努力。依然导致了严重的交通问题。20年前制定上海道路网规划时,预测上海的汽车数量会在2020 年突破200万辆——这个数字已经在2004年11月份达到。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的总工程师李俊豪(音)说:“20年前我们的估计被证明是错误的,上海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即使短期预测也远远落后于现实发展。两年前,由于一些高架路段在交通高峰期已经饱和,政府决定在市中心新建一条高架快速路。然而,“在这条路完工一年后,它的车流量已经达到了原本预计15到20年后才会达到的水平。”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的教授杨东源(音)说。
同时,上海市正在扩大原来制定的修建15条地铁线的计划,总里程也将大大超过原计划。可是,一些地铁线的载客人数却不足预期的一半。一些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列车不足,使地铁十分拥挤,结果让人们更倾向于开私车上班。
规划者的噩梦和汽车商的美梦
其实,上海未能很好地解决汽车带来的挑战有多种原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因素。首先是上海的经济发展特别迅速,在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它的发展仍是超出了最乐观的预计。
此外,汽车消费文化兴起发挥很大作用,尽管汽车价格不菲,但是车主们把它看成个人自由、声望和成功的象征。在这一点上,31岁的销售员于强(音)是这批人中的典型。去年,于强花了两万多美元购置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一辆中国产的别克,从那以后他便可以自己驾车上班,而不用每天挤公交了。但是由于交通十分拥挤,于强走10公里大约需要花1个小时。其间包括要将5岁的儿子送到幼儿园和送妻子到学校。
于先生说:“今年年底在我们家附近有一条地铁将建成,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坐地铁,那样的话交通会好一些。但是我还是会开车,因为开车舒服,可以听音乐,开空调,也不会像坐公交车那么挤。”
于先生随后的评价听起来似乎是城市规划者的噩梦和汽车商的美梦:“在中国,大家都想拥有一部车,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把它看成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提到交通问题,他笑着说:“改善交通状况,政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相信他们会解决好的。”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