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镇文化 > 古镇历史 >

淹没在乌江里的重庆万足古镇整体搬迁

时间:2011-10-24 19:0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杨敏

 

 

 

万足最早叫万蹵

“万足最早不叫万足,而是叫万蹵。”万足村70多岁的村民蔺相树说,他出生在万足街上,一生中没离开过古镇。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搬迁的新家门口,远眺着乌江旁的一座高山,那山下就是乌江淹没了的万足古镇,也就是老人生活了70多年的家园。老人口含一杆1米多长的烟杆,“吧嗒吧嗒”地抽着叶子烟,神情凝重。

“万足在宋朝时叫万蹵寨,寨址在万足古镇西北2公里多路的寨坪。宋朝灭亡后,万蹵寨随之废去。”蔺相树说,明末清初,江西的客商来到万足后,发现这里紧靠乌江,并有水运畅通的地理优势,于是便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商贸市场,“乾隆年间,万蹵被改为了万足。”

· 全国十大不孕诊疗机构
· 不孕援助健康基金发放
· 女人胸部问题只因坐姿
· 协和助你快速怀孕
· 重医附二院治不孕
· 吃药能治好毒痔吗

蔺相树说,万足古镇坐落在距彭水县城南15公里处的乌江左岸,占地25亩。街长150多米,宽约2米,最宽段3.5米,街道呈梯形,共6梯,每梯都设有一道可以关闭的石门。街道全由青石板铺就,街道两旁是木质结构的民居。“民居一栋靠一栋,一间挨一间,把街道挤得像一条小巷。遇上下雨天,赶场的人不用撑伞就能在街上摆摊、买卖东西。”

多元化建筑积聚地

“万足古镇的建筑既有徽派的封火墙,也有土家的吊脚楼,亦有苗寨的撮箕口院落等,是一个多元化的建筑积聚地。”彭水自治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国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打开电脑的相册介绍。邓国琼自得知万足古镇要被乌江淹没的消息后,每逢节假日都要来古镇,用相机记录下古镇的“最后时光”。几年的时间里,拍摄了大量的古镇图片,成为古镇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

“古镇最有特色的建筑是万寿宫和万天宫,也是万足人引以为豪的‘镇宝’建筑。”邓国琼用鼠标点着照片说,万寿宫是江西人的会馆,万天宫是人们看戏、祭拜水神李冰父子的地方。万天宫位于主街左侧,坐南向北,呈四合院布局,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3平方米,木结构正殿为单檐硬山式屋顶、穿透式梁架。内设有戏楼、戏台,供有被巴人奉为水神的李冰父子塑像。万天宫每年要在农历五月十三召开“袍哥会”,参会的有好几百袍哥,还要请外地戏班子来演几出戏。每逢演戏时,方圆100里的男女老少把万天宫都挤爆了。戏一演就要连续好几天,演戏期间,古镇像过节一样热闹,“据古镇的老人回忆,镇上演的最后一场折子戏是在1947年。”

记者从图片上看到,两建筑均为木质结构,都是雕梁画栋、窗棂嵌花,且造型别致,工艺精湛,但戏台、戏楼已破败,李冰父子的塑像也已不存在了。刻着楹联的石门还立在万天宫的北面,楹联的上联是:堰作滩淘全血食;下联曰:善兴教立起巴人;横联为:崇德报功。石门由3块条石砌就,石料为大理石,石门高约4米,宽1.5米。

“由于古镇民居全是木质结构,容易着火,古镇人就在相对独立的民居之间建了封火墙,成为隔离燃火的消防墙。”邓国琼指着封火墙照片介绍,古镇的封火墙全用烧制的火砖砌建,墙体封过屋檐,并有挑嘴、翘角,有着徽派建筑的气派,墙面画有精美的壁画。壁画多为花草和鸟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日进斗金“金万足”

“万足形成商贸市场后,吸引了上海、宁波、厦门、广州、南京、武汉等地的客商前来经商,让万足日进斗金,因此被誉为‘金万足’”。蔺相树说。

1659年,江西人萧芳政在万足古镇创建了“萧源顺”漆号,主营生漆,兼营桐油、青麻等土特产,并在彭水县城、涪陵、沙市、武汉、南京等地设了“萧源顺”分号。一时间,古镇上相继开设了10多家漆号。到清乾隆年间,万足古镇已成为黔东北及川东南的生漆集散地。“万足也被称为‘漆镇’”。 蔺相树说。

生漆的兴旺也带来了其它手工业作坊的兴起,染房、酿房、刺绣坊等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山外客商来万足购买生漆、桐油、刺绣、兽皮等山货的同时,也把风琴、自鸣钟、汽灯、手摇留声机等“洋货”带到了万足,让万足出现了都市般的繁荣。

蔺相树说,晚清时,萧芳政的长子萧鼎三秉承父业,将“萧源顺”漆号发展到了日本, “萧源顺”从此达到鼎盛时期。期间,日本漆商佐滕三郎和薛慎斋每年都要来到万足,把“萧源顺”漆号的生漆全部买下,运至日本,使万足生漆在日本享有盛誉。 “1918年,萧鼎三50寿辰之时,佐滕三郎特送上寿屏8块贺寿,演绎出中日民间贸易史上的一段佳话。”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源顺”漆号与日本漆商的生漆贸易被迫终止,万足古镇的其它漆号也日渐衰落,万足的繁华亦徐徐落下了帷幕。

镀金匾额幸存下来

“万足的古建筑在解放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遭到了严重破坏,成为乌江文化的一个遗憾。”邓国琼说,万寿宫、万天宫在大集体时曾作为公社的粮仓,多年失修,破损严重。萧家祠堂被大火烧成灰烬,仅存刻有“三世王侯地,八叶帝王家”楹联的石门。

“万足古镇不但建筑有特色,而且建筑上的一些木雕、石雕、匾额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邓国琼说,“文革”期间,这些木雕、石雕、匾额当着“四旧”被砸毁,“庆幸的是万寿宫的一对镀金匾额幸存了下来。”

记者在邓国琼拍的照片上看到,那对镀金匾额呈扇形,扇面均镶有四五厘米的金边,其中一个匾的扇面中间是一个由12个镀金篆字组成的圆圈,圆圈的中间是一个似花非花、似字非字的图案,圆圈外的左右两侧分别是两个镀金篆字。一个匾额不同的是,扇面中间是一个由14个镀金篆字组成的圆圈,其他完全一样。一个匾额上有“万寿无疆”等字样,一个匾额上有“万代子孙”字样。虽然经历了岁月的剥蚀,但金匾没有受到任何损坏,字迹清晰,镀金闪闪发光。“从字面上分析,这两块匾是寿匾,但匾上没有注明年代,目前还不知道此匾的真实年代。据古镇的老人回忆,此匾至少也有300多年的历史。”邓国琼说。

整体搬迁复制古镇

万足古镇虽然历经500多年的沧桑,但各种古建筑保存完好,被考古专家誉为“研究乌江流域古文化发展的资料库”。2005年,投资120余亿元的乌江彭水电站开工,万足古镇将在电站蓄水时被淹没在乌江里,为此,彭水自治县把万足古镇的修复项目列入了全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决定对万足古镇实施整体搬迁。

新“古镇”选址在离古镇500米远的茶林坪,比现在古镇的海拔高度高出100多米。目前乌江彭水电站已建成,新“古镇”也在茶林坪成功复制。“虽然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被乌江淹没了,但我们换来了一个兴县的水利工程,值得。”蔺相树说。

记者看到,随着乌江彭水电站的建成和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水上交通和陆地交通并举,建成后的新“古镇”已成为集旅游、生态、商贸为一体,古今文化相结合的“名胜古迹”,成了乌江画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迎来500年后的再辉煌。“淹没在乌江里的万足古镇‘看’到这个前所未有的辉煌,一定会像万足人一样感到欣慰。”邓国琼说。

(首席记者 杨敏 文/图)中国规划网重庆10月2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