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商埠“小桂林”
我们出游目的地是漓江第一镇——大圩。大圩离桂林市很近,沿途除了绿色的田野山峰,便是分散在公路两侧的村寨人家,因为有一段公路正在扩建,又下着雨,路面不太好走,听司机说正在动工修一条新路,将大大缩短到大圩的时间,大约过了三十分钟,狭窄的路面逐渐变宽,大圩镇便到了。 具有水运商埠“小桂林”之称的大圩,是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水系后,才逐渐繁荣起来的.从地势上看,古镇东有潮田河,与福利马河相接,西连相思江,可至永福,北面里将贯穿桂林、兴安、阳朔、平乐、梧州,可上达湖南,下至广州,是水陆交通要道,又是集市贸易的中心。 路上观赏沿途风光,我们听导游说,在北宋时候,大圩古镇已是商业繁华集镇和水运枢纽,别称“小长安”。南宋末设立务税关,驻有务税使,有了固定圩期,沿江立街设坊,长约五华里,因集市规模较大,得名“大圩”,明代时成为广西四大圩镇(其他三圩是宾阳芦圩、苍梧戎圩、贵县桥圩)之首。 明初,这里已经形成了八条大街、十多个码头,镇中有“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其中“黄李廖高”四大家多经营山货、布、米、盐,外有投股,坐庄桂林、梧州,内外联姻结义,控制了桂北一带的经济命脉。抗战时期,人口云集,还有“小桂林”之称。 我们下车的地方是新街,离大圩市场只有几步路,今天又恰好是圩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摊子一直摆到大路上。沿镇中心的小路一直往里走,穿过一个爬满树藤的老城门,不一会儿就是大圩古镇的老街了。老街位于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面,由西向东沿江而建,大约有 建于明清时期的老街仍如旧时,一些人家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作纺维持生计。新修公路后,水运风光不再,圩市也搬到了外面的新街,这里愈发显得清幽宁静起来。岁月把青石板的路面磨得光亮,在下着微雨的早晨,踩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空气中飘荡着草与泥土混杂的气息,很容易让人追溯起往昔的景象。 沿岸而建的石板街是古镇的一大特色,建于民国初期,长 这些店铺一般为两层楼,砖砌侧墙,木板为门,旁边开有方孔小窗。房梁很高,通风透气,多是二进、三进的深宅大院,前铺后坊,从街面一直延伸到江边,俗称“筒子屋”。木头房子容易着火,一烧就是一片,听老人说万寿桥的泗瀛街又被称作做“芝麻地”,意思就是店面值钱,烧得快,建得也快,越烧越旺之意。所以在街区之间又有了隔火的门楼,沿街多为骑楼,这些都是桂北明清时期汉族建筑风格的代表。 我走向街中间的鼓楼景点,自西向东,看到沿街开了许多的店铺,以杂货铺、小吃店和中医门诊、药铺居多。老街药铺最有特色,门口挂着一只大葫芦,老式的柜台上摆放着几只大玻璃缸,里面盛有葫芦酒、桃花酒、酒不太辣,尝了之后觉得有些甘甜。柜台上还有倒悬着的各式熏香,多半是辅助针灸治疗的艾叶条,老板亲自点了一支示范,空气中顿时弥漫着芳香的气味,令人神清气爽。 听说当年“四大家”之一廖忠源的旧宅位于现在的建设街31号,沿着药铺老板的指点寻去,那是从临江老街分出的一条岔路,与老街平行。街道拐弯处有两间歪歪斜斜的木头房子,半边屋脚悬在水面上,是当地的“吊脚楼”。 建设街上有几座连在一起的高门大院,非常气派,其中一座便是“廖忠源”的旧宅了。这是一栋两进深的建筑,两层砖木结构,建于清咸丰年间。大门没关,里面摆放着许多的大缸,屋主介绍说是用来酿酒的。天井很宽敞,有大大的鱼缸,还砌有花池,里面的门扇依然是一派古香古色,雕刻有诗、词、书、画,或是飞禽走兽的吉祥图案,栩栩如生。 走完建筑街,转回到临江的老街上,不多时便到万寿桥了。这是一座虹式单券拱石桥,桥下是马河,又叫洄沙河,东接四瀛街,西连青板街,远望似清龙卧江,近看桥影如月。石寿桥上整整齐齐的石阶上斑斑驳驳,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万寿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初为木结构三拱板桥,后毁于水灾,清光绪帝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为单拱石桥至今。 过了万寿桥,便到了明清建筑最为集中的泗瀛桥了,今又名东方街,明清民国时期建筑多达80%以上。有一户人家门口打出了显眼的招牌——“刘万元古店铺”,欢迎游客进去参观。屋主刘万元,刘氏第十一代孙。历代屋主从清代至1946年都经营粮食生意,很有名气。 古店铺建于清初,占地 车上休憩时,导游向我们讲解,以水运兴盛起来的大圩古镇,自清至民初共建有13个码头。码头一般长 据说 现在江边的货船少了,只有两三个码头停泊着几艘过江的渡轮,或者是停歇着在此修整的游船。不过住在老街上的妇女,仍然习惯每天早上到江边洗衣洗菜,也有几家临江新建的楼房里,老人喜欢把后门打开,坐在门槛上望着缓缓流淌的江水,摇着蒲扇,悠然自得。 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一群写生的学生们,在色彩流动中勾画着他们眼中的陈迹。这个时候,最惬意的便是和衣躺在江边草地上,看浮云变化,享受着这一刻古镇午后的宁静与悠闲。 游完四瀛街,老街便到东头了,可以往回走,过鼓楼景点,西边还有一二百米的老街,有清代的三进建筑,即现在的利君旅社。再往前有挂着文化室牌子的“高祖庙”,两边的马头墙古韵犹存,只可惜里面偌大的剧院、戏台早已荒废,政府正准备出钱重新整修,地上堆满了沙石和拆下的椽木。 再往前走,快到老街尽头了,建筑渐渐被水泥砖房所代替。朝公路的方向拐向老街,即可找到小巷中的中心小学。听说这里面曾是湖南会馆的旧址。四处打听了一下,找到了老校长开门,我们有幸进去参观了一回。 据说,以前的湖南会馆和高祖庙、关帝庙是老街上最气派的建筑,均为三进,占地面积很大,马头墙以及门、窗、檐上的各式雕刻精美绝伦。可惜现在大都无从寻觅了,唯独湖南会馆还留有其中的一进空楼,需要昂首仰视,才能发现存留在椽头屋檐上的几许颜色。 如果说湖南会馆会让人徒生惋惜,那么清真寺的相对完好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过了小学校,不出公路,沿着小巷穿行,经过一段废弃的铁轨道(人称桂海公路,是旧时候为运送矿石而修建的),很快我们就看到清真寺了。 这是大圩镇唯一的一座清真古寺,为来此定居的回民所建,初建始于清乾隆年间,算算有近270年了,只是回民大多迁到城里去了,如今还剩下60来户,200多人。据说这座楼房原来有三进,因为修铁路,被拆去了两进。 进门是个院子,两边是阿荀的宿舍和接待室,一楼的礼拜楼正在建修,二楼的礼拜堂有百来平方米,地上摆着几张草席和布垫,墙上贴着做礼拜的时间表,倚着门口的长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顶下保存完好的精美绝伦的装饰木雕。清真寺后院有两株参天的古松,和寺庙一样古老。 还没到村口,便听到流水的声音,这便是熊村河了。河上有一座古朴的石拱桥,桥面很宽,是进村的必经之路。沿河边走去,石拱桥右边有一道残缺的土墙,这是从前的村门。在石拱桥还没修好之前,南来北往的客商都是沿着河边的小路进村的。现在眼前的村门早已倒塌了大半,上面爬满了各种植物。 旁边的熊村河一直默默地流淌着,水流依然那样的充沛,河中的堤坝完好无损。据说从前一个村子一道坝,附近几个村子的农田都靠这条河灌溉。在初春的濛濛细雨中,几头水牛卧在水中,只露出犄角和鼻孔,穿着蓑衣的老农在堤坝上走着,一切都显得悠然自得。中国规划网南宁7月29日电 记者林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