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蛊惑,庚寅年仲夏日冒着酷暑去了一趟枣庄。位于鲁南微山湖以东、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的枣庄,是个正在崛起的颇具潜力的旅游区,其中正在全面复建的台儿庄古城更是一个不得不看、不能不书写一笔的重要景点。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听着动人心弦的歌声,大巴把我们载到了滕州微山湖湿地公园国家4A级红荷风景区。换乘游船游览百里芦荡、领略万顷红荷的独特风韵,登岛拜谒铁道游击队群像、寻访“芳林嫂故居”;还在滕州参观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纪念馆。接着又到枣庄市峄城区游览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冠世榴园,这里有10万亩40余万株、多达43个品种的石榴树,浓荫覆盖,苍翠欲滴,也是国家4A级生态园林景区。之后来到枣庄市薛城区临山脚下,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进入枣庄市的台儿庄,,除了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外,我们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是一座富藏精神与文化的古城,是一座值得品读、值得推介的千年古城。 富藏民族精神的古城。台儿庄古城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是古运河上一座商贸重镇。据《峄县志》载,当时“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依托着运河航运的独特优势,台儿庄古城的繁荣一直延续下来,直至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但这场大战也使台儿庄古城闪烁着灿烂的民族精神之光。众所周知,1938年侵华日军为进攻战略要地徐州,曾派3万兵力攻打台儿庄。中国军队不得不炸掉运河浮桥、与日军血战16天,最后以牺牲3万将士的残酷代价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闻名世界的台儿庄大捷。当时亲历这场战役的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子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子――台儿庄。”台儿庄大捷显现了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精神,台儿庄也当之无愧地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而彪炳史册。 富含民族期望的决策。2008年4月,在纪念台儿庄大捷70周年之际,当地政府决定重建台儿庄古城。重建遵照“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码头商埠、古街巷民居、古城墙庙宇以及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予以修复;将台儿庄古城建成一座集“运河文化”与“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与“江南韵致”为一域,蕴含人文魅力的特色古城。重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含11个功能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一期核心工程在今年台儿庄大捷72周年之际开放迎宾,仅今年“五一”3天假期就迎客15万人次。我们漫步在台儿庄古城的街巷内,望着“久和客栈”的黄色旌旗和“谢裕大茶行”、“日升昌记”等古香古色的匾牌;站在刚刚修复的清康乾时期赵家府第门前,读着“辉煌不乏黄金梦、富贵常凭种玉田”的对联;走在“广源桥”上,看着桥下清清的流水和河面上漂浮的小船,看着络绎不绝的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团队,似乎又回到当年商贾云集的运河古城。从游客服务中心获悉,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十一”全部完工,相信届时台儿庄古城的游客还会剧增。显然,重建台儿庄古城是个富含民族期望、符合时代要求的睿智决策。 富藏民族智慧的古城。“台(儿)庄跨漕运,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称为‘天下第一庄’”《峄县志》这样记载。台儿庄的繁荣始于运河改道。史料显示,明万历年间,黄河屡屡泛滥淤塞,严重影响着京杭大运河的航道。为此,朝廷下令将山东段运河改道,让运河从微山湖东流台儿庄。明清两代是大运河漕运的黄金时期,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地位优越,凭借运河改道的良机迅速崛起,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 南北客商在此建有风格迥异的会馆、商铺,从店铺到水上小桥的命名都饱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如“久和客栈”就体现出店主与客人长久保持着和谐关系;“日升昌记”则彰显着店主的信心,渴望店铺如日升中天般的蒸蒸日上,繁荣昌盛;就连古城小桥的取名都颇有讲究,“广源桥”就有“财源广进,兴旺发达”的经商寓意。清康乾时期“燕尤赵万”四大家族在台儿庄发迹,万家的“扶风堂”、赵家的“天水堂”远近闻名,各地巨商都将闪光的经营智慧播撒在古运河畔――台儿庄古城的土地上。 富藏民族文化的古城。首先,台儿庄古城拥有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我们看到这里有布局合理、庭院相套的典型鲁南建筑“天水堂”与“三恪堂”,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台庄驿”,有北京四合院式建筑“聚奎楼”、台儿庄大战胜利后更名为“文汇酒楼”,这里还有闽南风格、广东客家风格和欧洲风格的商铺、民居与书院建筑。台儿庄古城犹如一座多种风格荟萃的建筑博物馆。其次,台儿庄古城有保存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里有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古城内还存有3公里长的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被世界旅游专家称为“活着的运河”;古城内还拥有7公里长的古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这座东方古水城;在运河古道岸边还保存着一处古村落――纤夫村;在刚刚修复的一期核心景区中,再现了一座康熙、乾隆皇帝南巡登岸的“石船舫”;在原址上复建的“台庄驿”,也向游人诉说着当年“漕粮北上烟云齐楚千秋水,信使南回鲁雁京杭万里舟”的盛景。这些都凸显了台儿庄古城富藏的运河文化特色。再次,台儿庄古城拥有浓重的书院文化特色。在原址复建的“翠屏学馆”十分引人注目。它原是建于清乾隆八年(1744)的著名义塾,曾培养出许多学人义士。导游小徐就台儿庄名称的由来与“翠屏学馆”的关联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他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这里,见到一户大户人家正在办理丧事,他就拿出三文钱送给大户,同时送出一个上联:“三文钱贺喜,嫌少莫收,收者爱财”。此大户老爷不知如何应对,速去请教一位教书先生,途中遇到一个孩子问他为何神色慌忙,他向孩子述说了事情缘由,没料到那孩子为他出了一个绝好的下联:“一间茅屋待客,嫌贫莫来,来者爱吃”。皇帝见此下联大惊,速见那个孩子,并封他为七品县令。当时那个孩子被家人抬着游走了三天三夜,于是孩子所在的村庄就取名“抬儿庄”,后改为“台儿庄”,而那个聪明的孩子便是“翠屏学馆”的学童。据悉,诗人贺敬之幼年就曾在“翠屏学馆”就读。我们见到不少家长携带孩子来到这里购买古本图书或文具,激励孩子学习先贤。还有,台儿庄古城富藏民间文化。“一河渔火,歌声十里”,明清时期如此的繁荣景象就是佐证。如今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琴戏”在台儿庄古城盛行不衰,这种粗犷质朴的地方艺术,至今仍是台儿庄古城民众的最爱。为了再现昔日民间文化的繁荣,在修复后的古城街巷内,我们看到民间艺人随时会在一个供游人休闲的小亭子下为游客表演近乎原汁原味的“柳琴戏”;同时还有不同场次的民间皮影戏上演,古城民间腰鼓队也彩妆起舞为游客助兴。我们还注意到古城店铺内布艺、木雕等特色工艺品颇受游人欢迎。今日台儿庄古城依然是个有声有色的富藏民间文化的古城。 台儿庄归来,朋友小议:这座古城的重建不是简单地修造一些房子招徕游客,而是深刻全面地挖掘古城的富藏,平实地表述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求,展现民族智慧,真实地再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据悉,台儿庄古城复建规划全面完成后,将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为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的世界上第4座重建的古城,也是中国重建的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相信届时台儿庄将像当年因为一场战争扬名中外那样,在72年后,这颗“鲁南明珠”、这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定会再次进入当代学者与中外游人的视野。中国规划网济南11月19日电 记者王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