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镇文化 > 古镇建筑 >

静升古镇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内涵

时间:2009-12-18 11:1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侯廷亮
 
静升古镇地处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丘陵地带。东眺绵山,西望汾河,北与介休接壤,南与本县马和乡交错。周边沟壑纵横,层层梯田,海拔900余米。其 “地形有似双乳”, “高不露风”, “低不失水”。土地肥美,物产富庶。可谓占尽了祥和山色田园之 “风水宝地”。
静升古称 “旌善”。据考,周襄王十六年,晋文公元年 (公元636年),晋文公火焚绵山,后悔不及, “为志吾过,且旌善人”,以环绵山之田封介子推。由此得 “旌介”、 “旌善”之村名。旌介村在旌善之东2公里处,其名直观地表达了旌表介子推之意; “旌善”则似乎在取旌表介子推 “好善乐施”之意。此为多数人的理解与推断,但不论确切与否,两者都是为了永久地纪念介子推而取名的。后来由于介休与灵石一带的方言, “旌善”与“静升”相近,且旌介、旌善同用一个 “旌”字,容易误读误写,便取意 “居静穆祥和、歌舞升平之地”而易名 “静升”至今。
上世纪70年代,在静升镇所辖旌介村出土的石斧、石铲、石锛等文物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静升河谷就有了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进入80年代,又在该村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骨器、陶器及玉器等一大批国家一级文物,证明了这里在殷商晚期曾有过的文明与辉煌。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旌善故村”,初属赵,后归魏;秦王扫六合,改郡县制, “旌善”划归太原郡介休县所辖。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灵石置县, “旌善”归为灵石县灵瑞乡。至于其何时形成市镇,已无详实的资料可考,但在附近镇属的旌介、集广、尹方、苏溪等村所遗留的残碑中,均有不同时期 “区属旌善故村”之类的石文记载。可见静升古时辖环绵山脚下的各个村落,为周围乡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静升村落较大,人口居住较为集中。村中民居和各类建筑大都建在北塬南麓的沟壑与小河畔一带。坐北面南,负阴抱阳,河谷开阔,山环水绕。村落格局由 “东西五里长街”和 “九沟八堡十八巷”构成。自古有人将其比做一条头东尾西横卧在北塬南麓的巨龙。弯曲有致的五里长街犹如龙身,对应延伸的村北沟道与村南堡巷好似龙爪。形象生动,颇具吉祥意味。只是何时有了村寨,已无据可考。对此当地人有两种说法:一说“先有朝阳堡,后有静升村”;一说 “先有张家槐树底,后有静升村”。两者虽说法有异,但并非矛盾,因旧时静升是分社而治的。即以元代至元二年 (1336年)周围乡民共建的文庙为界,将村东村西各分成了一个社区。又因朝阳堡与张家槐树底的 “槐荫”巷为村里最早的建筑群,故有此说。其时,由于连年兵燹战火与盗匪骚扰不断,故村寨建制多采取筑堡联巷的措施加以防范。据明万历版 《灵石县志》记载, “静升堡在静升北山上”,因有古道直通介休, “往年虏易长驱”。由此筑堡, “今 (指明万历间)足以遏其冲云”。这里的所谓 “静升堡”,即指明正德六年 (1511年),由家资较丰的中王氏家族为防御流贱、胡虏长驱直入而建造的朝阳堡。由于堡建于村东,且属村东社所辖,故俗称 “东堡子”。同时,村西社张氏也在其家族聚居的槐树底,筑墙联宅,建起 “槐荫”巷,成为村内可以自卫的第一条巷子。从此,开村中筑堡联巷之先例。而后张氏家族又在村西联成 “文安”、 “西宁”二巷,建起恒泰堡,还在附近的临街地面修建了张氏宗祠。约至正德十年(1515年)左右,由经商刚刚崛起的西王氏家族,在老宅之北,创建了凝固上堡,并联 “钟灵”巷于老宅之东。其间,挖地道、设机关、互通互联,且在临近的中街地段也建立了宗族祠堂,以企合族同心,共举大业。至康熙初年,时局好转,渐趋稳定,但心存余悸的村人仍继续联巷修堡,增添管钥,以至成为古镇的时风。从此时起,至康熙十四年(1675年),发展较快的西王氏家族,又在家族聚居地,先后联建了里仁巷 (富足沟)、拥翠巷 (王家巷)、锁瑞巷(肥家沟)和拱秀巷 (上巷)四条巷子,成为村里当时联巷最多的家族。之后,随着其家族综合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与丁口的增加,于雍正二年至六年 (1724年—1728年),在其凝固堡后山梁上建起崇宁堡 (俗称西堡子);乾隆四年至五十八年(1739年—1793年),在肥家沟东梁上建起恒贞堡 (俗称红门堡);乾隆十三年(1748年),向南扩建了凝固下堡,形成堡中套堡的独特格局,并建家祠于其中;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村南同时建成拱极堡 (俗称下南堡)与和义堡 (俗称东南堡);嘉庆元年至十六年(1796年—1811年),建成其最后一座古堡—视履堡 (俗称高家崖堡)。此外,还扩建了钟灵巷内的怀永图院和拱秀巷内的宜安院。从而,西王氏家族发展为村里的首户,并成为灵石县显赫的 “四大家族”之一。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村内其他姓氏与张、王两个家族一样,除宗祠大都建在临街处外,家族聚居的宅院均联巷设防,自成体系。至此,从明正德至清嘉庆的三百余年间,古镇由零零散散的庄户小院,发展为封闭严实的深巷高堡,又由独立自卫的小门小户,发展为家族互联互援的防护体系,且功能日益完善,终至形成 “九沟八堡十八巷,东西大街五里长”的群居村镇。
民国元年,旌介村石廷祯组织联村保卫团静升东西社成员,依托古堡巷道多次抵御了盗匪与撤兵过境的掳掠。民国二十七年 (1938年)2月,日军攻占灵石,设据点于静升和义堡,堡内部分院落与房屋因筑临时防守工事而遭到损坏。民国33年 (1944年),抗日武装奇袭和义堡日军据点,日军撤离时有些建筑被弹火烧毁。民国37年(1946年),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24旅坑道作业,炸毁了红门堡堡门,全歼阎锡山守军一个营。据有关资料可知,在建国前的历朝历代,静升虽屡有战火和盗匪光顾,但村中建筑毁坏不大,基本保留了现在所看到的村落布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土地改革中,村里大户家族的宅院房屋,一部分归为集体所有,一部分分给了贫下中农。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 “文革”中,村中许多古迹遭到了严重破坏。好在镇内的大片民居群落以及一些庙宇等名胜得以幸免。199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顾问、国家建设部高级工程师郑孝燮先生,对西王氏家族留于当今的明清建筑 “王家大院”考察后,给予很高评价。1996年1月12日,王家大院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4月20日至1998年8月18日,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王家大院高家崖堡、红门堡及王氏宗祠三大建筑群,由灵石县人民政府投巨资进行了全面修复并对外开放。2001年,从整体保护古镇文物古迹的角度出发,县人民政府又投资全面修复了与王家大院相邻的静升元代文庙。2003年10月9日,静升以其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列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榜首。成为全国北方地区当时惟一获此殊荣的古镇。
静升古镇悠久的历史源渊,多渠道的文化传承与积淀,赋予其多层面的文化内涵。据现存的史料考证,村内自古除 “九沟八堡十八巷”外,拥有儒道佛俱全的寺观庙宇19座,形制各异的石木牌坊18座,魁星楼3座,文笔塔2座,家族宗祠16座。现在看来,这些名胜古迹虽多数已不复存在,且古镇的原始风貌亦不像往日那样的完美有致,但幸存者之数量及其价值,在省内古村镇群体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并为世人所关注。其主要门类,有明清时期静升西王氏家族所营造的占地25万平方米之巨的 “五巷五堡五祠堂”大型民居群落。其中以“王家大院”名义相继修复开放的高家崖堡和红门堡两大建筑群,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又被列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东西长达五华里的明清商业一条街。现已在县、镇两级的高度重视下,其西街区即将修复告竣;有2001年修复开放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文庙,及重修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土庙和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的魁星楼。此外,还有约建于明清间的文笔塔、文昌阁及红庙、何氏祠堂等。它们与周边毗连的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介商墓遗址、苏溪村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资寿寺与马和晋祠,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静升古镇的历史主体风貌与文化氛围。
另外,静升还有 “文化之乡”的美称。具有百姓喜闻乐见的背棍、抬阁、高跷、独龙杆、竹马、旱船、舞龙等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20余种。据考证,从古至今,每逢传统节日,村民们都有自发组织上街表演的习惯,加之当地世代延续的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使得这块古老土地成为历史文化涵盖面甚广的重镇。
静升自命名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诸界的广泛重视。目前,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于2004年编制的《静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规划》已通过评审正式出台。相信,随着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施,静升将会重现昔日的容颜而更具时代特色。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