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镇文化 > 古镇风俗 >

江南古镇走到“十字路口”

时间:2011-11-07 18:3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沈红娣 周伟蔚

 

    中国规划网南京11月7日电 记者 沈红娣 周伟蔚

   “保护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木渎要力争成为中国古镇保护典型的一个突破。”昨天下午,由吴中区木渎镇人民政府主办的 “城市人居变革之路”苏州·新城西板块发展高峰论坛正式举行,素有“古城卫士”之称的阮仪三先生一直主张应该对木渎古镇的保护予以重视,在本次论坛上,阮仪三教授就古镇改造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于木渎政府的古镇改造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古镇的保护也是一种合理的发展

   “发展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开发建设、城镇用地摊大饼式的扩张,对于古镇而言,保护是一种更合理的发展模式。”阮仪三教授在昨天的高峰论坛上表示。

    阮教授介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对于文化古镇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从“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到“历史街区”的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早期中国人概念中的“保护”仅是用技术对文物进行点状维修和改造,后来的“保护”发展为对于历史风貌的还原,这期间中国各地纷纷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而在众多历史文化名城里,苏州是保护得比较好的一个典范。近十几年来,国人对“保护”的概念有了更加成熟的理解:保护也是一种发展,保护与发展绝对不是矛盾的概念!这个观念已经开始被各地逐渐接受。

   “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在满足现代化需求发展的同时,要保留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痕迹,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而不是僵化地追求形式美的统一。”阮仪三教授告诉记者,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虽然这是一座现代建筑,但是处处可以看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和苏州元素,虽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紧挨着拙政园、忠王府等建筑,但整体风格非常协调,完全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姑苏十二娘”体现出木渎的独特性

   “现在江南几个著名的江南古镇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在打水乡品牌之外推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阮仪三教授介绍,周庄的发展思路是“三个一”:一个规划、一段法规、一套班子,将古镇与新区分开;乌镇的思路是“集体保护、整体开发”,量身打造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水乡产品,成功抑制了过度商业化的情况,同时格外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朱家角提出的口号是“让古镇在保护中发展,让千年古镇享受现代生活”。作为中国江南古镇重要代表的木渎,则打出了“姑苏十二娘”的品牌,依据自身历史文化挖掘出了最具有木渎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

    但是,在一系列江南古镇得到发展的同时,主题公园化、贵族化、影视布景化、移植化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也随之产生,阮仪三教授说,有的古镇从正面看景点非常漂亮,但是走进古镇居民的生活,却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得到提升,两者产生极其强烈的对比:“豪华会所的背后,真正百姓的生活如何解决?”阮教授向人们呼吁:江南古镇十几年来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正在面临新的转型,要加大对公共与公益事业的投入,不能“见古不见今、见物不见人”。

    解决了土地问题木渎就能引领古镇未来

    阮仪三教授评价说,在中国古镇保护发展的历程中,苏州一直做得比较好,如今面对转型升级十字路口,苏州应该加大发展力度,走在队伍的最前端。“既要符合大的政策方针发展要求,同时紧紧抓住自己的特色,”这是苏州古镇发展应该遵循的“规则”。

    阮仪三教授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开始对古镇进行保护时,木渎做得并不是非常好,但是近十几年来,木渎已经逐渐走在了全国古镇保护工作的前列,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发展瓶颈,即土地稀少问题。阮教授介绍,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大量优质的园林、山陵,这些是木渎发展有利的因素。对于木渎古镇未来的发展,阮教授的建议是“建设精品地段”:不要追求大规模的长期工程,而要小规模、滚动式实施发展,不要总是追求大手笔,而要注重好手笔。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