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镇文化 > 古镇风俗 >

客家风俗

时间:2009-12-18 10:3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客家习俗:包括轿夫说四言八句、拜堂、踩篾席等环节的婚俗,以江西客家刘氏家族为代表的刘家火龙和水龙,每年农历三月初一的城隍会,三月初三的抢童子等,无一不充满客家人的情趣
  洛带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刘氏族人。刘氏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有300多年了。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刘家龙分为火龙和水龙。火龙七节,水龙九节。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客家水龙节
    客家人最早因战乱、天灾等原因从我国中原迁居沿海一带。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后因四川连年战乱、饥荒、瘟疫,几乎成为无人之地,沿海客家人气较旺,被迫大批移填四川。而传说前期来洛带的客家移民备受干旱煎熬,他们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历尽沧桑。后得知洛带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蜀太子刘阿斗游玩甑子场时,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一停止便风平浪静,再一淘又风雨大作,无法将玉带捞起,从此甑子场更名落带。又得知八角井为东海的海眼,其水甘甜,取之不尽。受此启发,客家人便自发地将老祖宗的舞水龙配合以淘井祈雨,既得雨水,龙王又不发怒,甚是灵验。之后即使不再天旱,每年端午节洛带客家人均以舞水龙感谢上苍风调雨顺,(无宵节则舞彩龙、火龙),并庆贺丰年。舞火龙和水龙遂成为洛带客家独特的文化习俗。
    洛带客家人最后一次舞水龙是1948年,当时的水龙是谷草扎成的九节草把龙,耍龙男子赤膊上阵,头戴柳条圈,众人用淘八角井之水泼洒水龙求雨,得以渡过当年的干旱。
    解放后,由于“人定胜天”的思想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舞水龙的习俗一度中断,仅保留了火龙和彩龙。龙泉驿区在成功举办两届火龙节的基础上,于2001年7月举办首届"西部客家水龙节",在保留原水龙舞法的同时,于内容、形式和参与方式上作了较多的完善和补充,使其更具参与性和刺激性,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客家水龙节的举办旨在弘扬客家文化,发掘水龙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也为成都市及八方宾朋提供一个激情参与、潇洒刺激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