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婚礼主张仪式隆重,程序简约。但距江津区65公里的塘河古镇,依然盛行着古代需三天三夜才能办完的婚礼习俗。300多年后,如此繁复的婚礼,缘何在当地得以保持和传承?记者近日走进该镇,对此独特现象进行探访。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称,塘河婚俗特定的程序和内容,是西南地区古代婚俗文化的浓缩,集渝、川、黔婚俗于一体,汇集了儒、道、佛、地方民俗等多种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不仅是现代塘河人延续这种传统的结婚礼仪,就连来此参观游玩的中外游客,也对该婚礼习俗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跃跃欲试。谭小兵认为,这与现代人认同、喜爱并愿意接纳该习俗有关。“它展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让我们对当时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有了更多追根溯源的依据。”
按塘河的婚礼习俗举办一场婚庆活动,需耗资2万元左右。新人除了乘花轿,新娘着凤冠霞帔,新郎穿长马褂、胸戴大红花等普通、常见的礼仪外,还有坚持婚前说媒、做相(订婚)、开庚、男女双方置办婚嫁用品,婚礼时的回车马、不分辈分的闹房,以及婚后在婆家参厨、谢媒、回门等旧习俗。
“新娘上花轿前,要完成的仪式仅‘出阁’一项就有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哥哥背上轿、哭嫁六个内容。”年近八旬的郑泽华老人半个世纪前举行了塘河婚礼。她的哭嫁功夫在当地堪称一绝。老人称,哭嫁的顺序为哭爹娘、哭婶婶、哭叔娘和哭姐妹。比如哭爹娘,新娘的唱词是:女儿家女儿外相,十七八岁选才郎,倘若奴身是男儿,早晚二时奉高堂。自己的爹娘糍粑心,人家的爹娘两样心。
婚礼期间,新人入洞房后的“抢凳子”是新郎新娘最紧张和勇猛的时刻,“谁先坐下,预言了今后谁在家中说话算数的结局。”该镇文化广播电视中心主任罗江荣称,就算是现在选择塘河婚俗的年轻人,结婚庆典中依然注重这个环节。“当时,夫妻俩决不会有谦让,洞房门一推开,两人就会争先恐后直奔房中央的长板凳,看谁先坐下。”
三天三夜的婚礼中,新娘骂媒(指责媒婆只顾自己荷包满,不顾结亲双方是否相配)和在婆家参厨(拜完灶神后,婆母将围裙交给媳妇,从此由她接替家务)的情景,将封建时期妇女对自己的婚姻无法自主,只能依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社会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罗江荣称:“该婚俗有积极的一面,比如,透过哭嫁、男方置办聘礼等情节,依然展示了尊重父母、自尊自爱、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
据谭小兵介绍,塘河婚俗继今年初入选我市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目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着手对该项目进行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申报准备工作。
据了解,该镇目前现存百年以上的花轿21顶、礼盒24台、踩斗6个、革筛62个、道锣3个。“目前我们已对这些婚礼用具采取保护措施。”该镇有关负责人称,他们还对熟知塘河原始婚俗的48名老人列入重点关怀保护对象。从2005年起,该镇确定了将塘河婚俗打造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5年计划。通过对该婚俗中各种礼仪、诗词、乐曲、说唱等进行细化分类,录制成资料保存,同时,还将婚俗程序、器具制品的工艺制作等编写成文史资料,让塘河婚俗世代流传。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