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镇文化 > 古镇保护 >

道林古镇将打造一流水准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

时间:2016-04-29 16:4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李广军

  星辰在线4月27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戴姣

  2016年,宁乡县旅游年,该县启动“全域景区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隆重打造道林古镇、炭河古城、玉潭老街、创意煤城、“香山风情”、“神勇湘军”六大聚焦宁乡故事的历史人文景观,让人记住乡愁、留住回忆的同时,更加面向未来。

  其中,道林古镇尤其令人期待。因为,京港澳高速复线与长韶娄高速在此交会,道林互通、花明楼互通、南谷互通互连环绕,独一无二的地缘特点和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使道林实现对外交通的无缝衔接,是宁乡唯一一个全方位紧邻长株潭城市群核心的乡镇。

  “我们将充分挖掘道林历史文化底蕴,整合靳江河两岸和麒麟山、狮子山独特的山水资源,一次规划、分步推进总用地3000亩、投资近6亿元的古镇建设,集中打造乡土中国、潇湘故事、时尚风情、道林人家、田园牧歌五大片区,致力将道林古镇建设成为湘江古镇群的耀眼明珠和环长株潭城市群一流水准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道林镇党委书记潘志国如是说。
 


 

  记者在道林镇见到潘志国的时候,他正在跟镇上的干部讨论道林大道人行道的停车问题;等这个问题解决完毕,他又准备去跟电力部门协调老街的电力改造问题;接下来,另一批进行立面改造的施工方面负责人来汇报进度……趁着工作间隙,潘志国向记者介绍了道林古镇的建设进度。

  目前,道林古镇建设一期项目的立项、可研、环评、用地审批等前期手续办理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

  乡土中国核心景区渔人居、牌坊、道林古道、古城墙等项目5月1日前可实现竣工并对外营业;鲁家大屋、戏台、静雅居及水景工程正在抓紧建设,5月能够出主体形象;潇湘故事景区明清风格段、民国风格及新中国成立30年段立面改造正在加紧施工;

  环景区路网建设框架已初步形成;南东公路即将实现竣工通车;道善公路前期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工作已完成,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强弱电及给排水管网工程正在同步建设……

  项目招商方面更是来势喜人——目前,道林已和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远大将依托道林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交通区位优势,建设远大靳江稻乡度假庄园(度假酒店和度假别墅)。这一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远大住工将以度假住宅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手段,倡导优质、低价的乡村度假生活新方式,将远大的工业化绿色建筑与道林古镇建设田园牧歌板块无缝嫁接。

  “我们已经明确了3个时间节点:5月1日前,乡土中国景区片区大体完工出形象;7月1日左右,初步具备接待能力;古镇建设全部项目将在9月完成,10月1日可实现开园营业。”潘志国说,这一进度难度很大,但信心很足,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按时保质完成工程建设内容,向外界展示道林古镇的新面貌。

  昔日传奇

  靳水明珠诉说千年风云

  千年靳江,一路东行。

  靳江河又名靳水,古称“瓦官水口”。为湘江下游支流,因河道经楚国大夫靳尚墓前而得名。站在靳水河滨,可追忆春秋古楚,还曾见烽火硝烟。

  道林,就是镶在靳水河上的一颗明珠。道林,古名道林市,由来已有千年。清同治《宁乡县志》载:“道林,宋处士谢英隐居于此,卒即葬焉。以英抱道,名道林。”又有一说,相传周封姬姓亲族于道,公元前529年被楚国亡,道国人一部分南迁至此得名,道林原来是“道人之林”。

  道林古今繁华,自古即为靳水河畔的物资集散地。这里曾有风帆招招、商贾云云、店铺连连、人潮挤挤的繁华景象,煤炭、粮食、猪羊、茶叶、蔬果等众多产品在这里集散,茶米油盐布铁店面林立。旧时乡民曾以到过道林为光彩之事,值得回乡夸耀半辈子。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长沙,“文夕大火”将古城长沙付之一炬,80里外的道林便成为长沙城内许多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的避难之地。道林热闹繁华至极,一时被人唤做“小南京”。时至今天,这个2平方公里的小镇上生活着中国的“百家姓”,除开当地大姓蒋、黄、张、周外,还生活着平时在其他乡镇难得一见的蒙、温、明、池、包、施、詹、仇等姓氏。

  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就是其中一位。1937-1938年,为躲避战火,李泽厚到道林镇外婆陶家住了一年,在父亲去世后于1942年又随母亲回道林居住、求学,1945年秋从花明楼靳江中学(今宁乡四中)毕业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1948-1949 年李先生回到道林镇上的麟峰完小(现中心幼儿园)做了一年多的历史教师。195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后才离开道林。李先生后来回忆,他就是在道林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成型。

  这里,山水资源独特,靳水贯穿核心镇区,沿岸阡陌纵横,植被丰茂、绿带环抱,麒麟山、狮子山分立两岸,山水田园景观浑然天成、得天独厚。

  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唐代诗圣杜甫流寓长沙时,曾留下“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的千古名句;境内还有南宋处士谢英墓、湘军名将周达武墓及石灵桥等名胜古迹;麒麟石镜、石柱书声也曾列入“宁乡十景”。

  相传,道林石柱山上有一块大石头,是当年宋代名士谢英读书的地方,他常常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在这里下棋读书,徜徉吟咏。每当深夜,隐约能听到咿唔读书之声,乡民不知真相,以为奇,就有了“石柱书声”的传说。可惜,后来石柱因采矿被炸毁,仅余碎石可供追忆。

  麒麟山在道林集镇中心南面,因“酷似麒麟”而得名。山上有南宋处士谢英墓,墓的下方有一块光滑平整竖着的石块,高约一丈、宽约数丈,石面光滑得像刚磨过一样,光可照人,人们都说这是神奇的宝镜。相传在古代此镜可以照见几十里的人影,有时还能隐约看到长沙景致。时至今日,仍然还可看到模糊的景观。

  然而,随着岁月变迁,昔日的繁华逐渐湮灭。很长一段时间,偏居一隅的道林经济发展几乎停滞。

  今日荣光

  千年古镇期待华丽转身

  但再厚的岁月尘埃,也掩盖不了古镇的光华。道林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让人无法忽略。

  道林镇毗邻长沙岳麓区和湘潭雨湖区,距长沙市中心城区猴子石大桥仅13.4公里,距刘少奇家乡花明楼仅6公里,距毛泽东家乡韶山28公里,距宁乡县城 40公里。2015年,随着长韶娄高速的全线开通,道林的交通区位优势全面凸显,京港澳复线、长韶娄两大高速纵横交错,道林、花明楼、南谷三个互通环绕一体,从道林互通出发向东经长韶娄高速,10分钟可达猴子石大桥,20分钟可到省府核心,30分钟可抵长沙火车南站,向北经京港澳高速复线20分钟直达市府核心……道林,一跃成为紧邻长株潭城市群核心的桥头堡。

  正因如此,穿越千年岁月风雨的道林,热切期盼一次华丽转身。

  近年来,道林镇实现了和谐发展。镇党委、镇政府在宁乡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规划引领、交通互联和产业转型,重基础、利长远、惠民生,镇域社会经济事业呈现良好势头。

  道林老街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百业兴旺。在这条400米长、不到6米宽的街道上,饭店、剧院、药店、裁缝店、加工厂、五金店、理发店等一应俱全,一个普通农家的生活物资完全可在这里采购。走在街道上,你还可以发现很多令人欣喜和沉思的历史印迹,如百年老字号的老街饭店、民国时期的老阁楼、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木板楼和老铺面、上世纪60年代的各种标语,还有写着“促经济生产,重社会效益”大门对联的老厂门……一条街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

  去年以来,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宁乡县委书记谭小平多次到道林调研指导、现场踏勘,规划打造道林古镇,将道林建设发展上升到县委层面进行决策推动。道林转型发展、加快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时间回到去年7月2日,谭小平第二次来到道林。他徜徉在道林集镇,只见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穿过集镇和金黄的稻田,靳江河如玉带般呈现在眼前,两岸树木苍翠,一江碧透。

  道林集镇幽深的街巷,错落有致的房屋,虽然褪去了历史的颜色,但仍然让谭小平眼睛为之一亮。“这个地方在宁乡的范围内,是我看到的最具古镇雏形的一个镇。”曾在主政望城期间大手笔打造出靖港古镇、乔口渔都、新康戏乡、铜官陶城,对古镇建设情有独钟的他不禁感叹。此刻,一张蓝图在谭小平心中已然形成:让道林恢复历史上的原貌,将道林融入湘江新区古镇群,成为长株潭一个最具特色的旅游点。

  在谭小平看来,除了交通区位优越、山水资源独特、人文底蕴深厚外,更重要的是,古镇神韵犹在。道林集镇邻水而建、依山而筑,加之近年来没有进行大拆大建,历史积淀形成的老街风貌还在,巷道纵横相连,房屋错落有致,现有的空间格局仍保留着古镇的神韵。

  去年7月11日,谭小平再次来到道林。这一次,他带来了湖南大学著名的古镇规划设计专家杨建觉教授。老街的巷道依旧幽深,但是那些曾经的老宅只剩下仅有的几间了。土砖房、木阁楼、褪色的门、斑驳的墙、青色的瓦,历经沧桑仍然顽强地矗立着。看到这一切,杨建觉大喜过望!他明确表示,有信心将道林打造成湘江古镇群里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明日涅槃

  做客道林感受恬静舒适

  “这是6万道林人梦寐以求的事。”潘志国告诉记者,按照谭小平等县领导对于道林古镇的总体定位,结合杨建觉教授团队编制的古镇概念性规划,去年10月道林古镇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记者了解到,道林古镇规划建设充分挖掘道林历史文化底蕴,整合靳江河两岸和麒麟山、狮子山独特的山水资源,以“乡愁、古韵、穿越、风情”为主题进行整体规划,集中打造乡土中国、潇湘故事、时尚风情、道林人家、田园牧歌五大功能片区,致力将道林古镇建设成为湘江古镇群的耀眼明珠和环长株潭城市群一流水准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

  乡土中国:主轴线包括荷塘映月、仿古廊桥、仿古牌坊、古吊桥、镇门等景点,两旁保持自然的风貌和四季变化的色彩,重现百年前逐河而居、傍水而依的乡村生活。

  潇湘故事:将由3段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街巷组成时空的穿越地,主要景点为明清印象之窄巷矮屋、明清印象之宽街大宅、民国印象之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老长沙建筑。

  道林人家:展现的是道林居民的美好生活。

  田园牧歌:由四个大院落和中央广场组成,是集吃、住、购物为一体的新式农家乐。

  时尚风情:将运用“东方情感,西方手法”的设计方法,打造集旅游、度假、观光等为一体的田园乡村风格基地。

  自启动建设以来,道林坚持基础先行、蓄势成势。首先开展的是景区水系、河道整理、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老集镇立面改造,先期打造乡土中国、潇湘故事等核心片区景观,加快形成古镇雏形。同时,坚持严格管控、有序开发。全面冻结集镇规划区域的私房审批,严格控制违章建筑。在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实施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一批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和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加快形成产业支撑,实现良性发展。

  “此举是为下一步吸纳资本、深度打造创造条件。”潘志国介绍,为了促进道林古镇景区功能定位建设,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服务形象,今年3月该镇就古镇深度包装及运营管理与深圳大观泛海集团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我们授权对方对道林古镇景区进行市场策划、招商运作、营销代理、托管经营等全程旅游商业运营发展工作。”

  道林古镇的建设让现在的道林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工地。记者看到,各个景区都是人声鼎沸,渣土车往来不息。在同时开展的14个项目上,有千余人在工地上施工。

  在道林古镇建设的过程中,道林的干部们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古镇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以“5+2”、“白+黑”的工作模式,加班加点;在南东公路建设中,他们主动与拆迁户商谈;在渔人居项目上,组织召开土地流转户主会;在立面改造过程中,不厌其烦地与老街居民探讨合作方案……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保障了工作进度。

  “老百姓很支持,他们意识到这是家乡的一个发展机遇,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也没有太多的阻力。”潘志国介绍,为了在建设中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他们一直严格按政策进行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在项目施工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尊重地方的风俗习惯,“施工期间尽量做到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地避开老百姓的休息时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派专人进行协调解决,并且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委员会,由当地居民自发参与。”

  “10月,欢迎大家来道林做客。”潘志国向长沙市民发出邀请。他表示,来到道林,游客既能尽情享受都市的繁华与便捷,又能在恬静舒适的庄园感受古镇的千年神韵。

  “古镇建成后两至三年内,预计游客量将达到20万-30万,5年后预计游客量将达到60万以上,真正成为环长株潭城市群都市人群生态休闲的好去处。”对于这一目标,潘志国与他的团队充满信心。

  本版照片均由 长沙晚报记者 李广军 摄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