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这一领域具有自然、技术、经济相交叉结合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和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方面引进有关理论方法,使经济地理学朝着数量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本期特邀学者共同探讨经济地理视角下的经济空间发展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7%。其中,特大城市的快速增加和大都市圈的加速发展尤为突出,2008年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已达到122个。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支撑和组织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并将继续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城市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交通、住宅、环境等问题尤为突出。而网络化大都市作为大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模式,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呈现新特征
信息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不仅催生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式,也影响了地域经济形态,最终使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首先,随着城市的郊区化,郊区出现新的聚集中心,又称郊区次中心。这些郊区次中心具有相对综合的功能,并高度专业化,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化。
其次,城市由中心向边缘扩张过程中,区域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化程度加强。这不仅在老的城市中心以外造就了新的城市中心,而且也加强了区域内不同城市中心之间的全方位联系,使传统的“中心—边缘”关系趋于淡化,单中心聚焦的空间发展模式不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最终导致城市发展观念和模式的革新。
最后,受网络化经济生产体系影响,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呈现大范围集中、小范围扩散的发展趋势,即在大城市地域内从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扩散和再集中;同时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城镇群体化的发展在更大空间尺度上实现集中,形成大的都市区域。而大都市区域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它们在本国和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特别是依托于全球城市发展起来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和跨国公司的控制中心,在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
网络化城市空间发展备受关注
城市空间发展新的趋势导致发展模式和理念的革新:在空间组织上,由传统的、等级型的中心地模式,向多中心、扁平化、网络型模式转变;在空间范式上,由传统的“地方空间”向基于网络的“流动空间” 转变;而在空间增长上,由早期的“城市蔓延”向强调空间管治的“精明增长”转变。
近年来,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发展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探索的前沿。在美国,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大都市区的多中心化现象。而在欧洲,更多关注由多个同等规模城镇组成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在我国,随着大城市郊区化发展,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天津等已显现出多中心空间结构。而且随着这些中心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城镇群体化、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正在从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区域(或区域城市)转变。
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模式也在我国一些特大城市的规划中被强调。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指出,要打破传统的单中心聚焦蔓延的空间发展模式,北京全市域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了“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并明确提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杭州不仅提出了构建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并且组建了“推进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领导小组”,开始了实质上的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建设。
网络化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过程的快速推进,也带来了城市空间发展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我国许多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仍未摆脱“一极集中”的空间发展格局,城市职能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造成城郊、城乡差距明显,联系薄弱,难以统筹发展。市区承受了巨大的空间发展压力,“摊大饼”式的城市蔓延侵占了农田与绿地,造成相应的居住、交通、环境、生态等多方面问题。城市发展理论表明,如同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经济结构的升级一样,城市空间扩张也需伴随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即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转变。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通过中心城市职能向外疏散,有效降低聚集不经济,并通过在更大空间尺度,即区域层面上的再集中获取整合效应,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同样表明,主要的世界城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都经历了由单中心扩张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网络化大都市是一个以有形和虚拟的网络为支撑,具有多中心、多节点的城市区域。它具备网络型空间组织特征,超越空间临近建立功能联系,是一个功能整合的城市网络。各个中心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彼此既竞争又合作,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且平等地分享和参与地方网络,同时与全球网络相连接。
网络化大都市可以表现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区域,既可以是具有郊区次中心的多中心都市区,也可以是由多个城镇组成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前者在北美的都市区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形成机制主要受市场力量驱动,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结果,其空间组织表现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中心的衍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后者则更多在欧洲城市发展和规划中被提及,最具代表性的是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该地区每个中心的历史和地方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些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中心形成了整合的城市区域,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又彼此区隔。
空间组织、整合与管治
网络化大都市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发展理念。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就是在空间组织上摒弃传统的单中心聚焦的发展模式,倡导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发展,强调构建面向区域的开放的多中心区域城市空间格局;在功能整合上,强调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在区域治理上,强调通过对话、协调与合作实现权利平衡和利益分配,通过网络化管治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区域治理。
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关键在于实施以下三大战略,即空间组织战略、空间整合战略和空间管治战略。
空间组织战略的目标是通过空间发展,规划构建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组织与架构。其核心内容是促进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发展,构建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其中,空间发展规划是一种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有别于注重土地利用和区划的传统实体空间规划。这里所说的战略规划是建立在综合考量城市空间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体制与制度环境,甚至历史与文化背景,围绕特定的战略性议题,在对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形成长期的发展愿景,并确定相应的结构与框架控制来实施战略规划。网络化大都市是一个多中心的空间实体,其建构不仅需要实体空间上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对不同区域主体之间利益进行协调,需要搭建区域主体间的关系网络,并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在这方面,传统的空间规划有其局限性,而战略规划则是一种更具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开放且允许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和以行动为导向的发展规划,因此更适宜作为网络化大都市空间发展的规划形式。
空间整合战略着眼于网络联系。这里所说的联系不仅是实体空间上的,更多是指超越空间临近建立的职能、制度、社会甚至文化认同上的联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网络,其空间整合战略的政策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互补型城市网络,重点是促进城市中心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网络化大都市是围绕多个职能中心,协调分工、和谐运作的城市性功能整体。其特点是城市的职能、设施以及生活或商业环境并非由单一中心城市提供,而是分散在区域内多个城市中心。这样,城市中心在职能上相互利用,形成网络的外部性。面对更大的区域市场,城市中心可以更加专业化地发展,居民和企业也会享有更加专业化和更具竞争力的城市职能、服务以及商业或生活环境。职能分工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本地的经济基础,但也可能是在历史偶然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心之间专业化分工的建立需要充分的市场竞争,从而体现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也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如通过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相关经济活动的集聚,避免区域内不合理的竞争和分散化发展。对于整合型城市网络,重点是促进城市中心之间的合作,提供城市中心之间交流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网络,包括跨地区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和政策平台,开放的市场环境等。
空间管治战略是从制度架构的角度,建立地方主体分工与合作的制度平台。网络化大都市管治的特点是网络化的地方合作,即网络化管治模式。近年来,网络化管治模式在运作方式上有不少创新,包括政府联席会议、区域同盟、区域规划、空间增长管治、税基分享等。网络化管治模式是对传统的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模式的折衷和综合,需要针对城市区域本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寻适合自身的解决方式。这种解决方式可能是不同理论基础、不同运作形式的混合体。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化大都市的管治模式是多元化的管治机制与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