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视野 > 世界建筑 >

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时间:2010-04-04 16: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再有一个月时间,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就将在中国的上海盛装开幕。也许,在长达184天的会期过后,本届世博会又将会创下许多新的骄人纪录;但至少有一点,我们无需等待,现在就可以确定日后必将留名青史,即它选择了一个当下备受瞩目的世界性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世博会迄今159年的历史上,这既是首次以城市为主题,同时也可能成为影响人类城市概念、改变未来生活方式乃至开创新的历史的一次全新尝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在几年前还看似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如今却已经成为令许多人摇头叹息,让无数社会学者激烈论证的热门话题。正如在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一份世界城市状况报告中,出现了以下这样一句评语:“城市既有序又无序,寄生其中的有美丽也有丑陋,有美德也有罪恶。城市呈现出人类最好和最坏的一面……”。
  不可否认,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大约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初发明楔形文字的苏美尔人,建筑了世界首批城市,这一变化也被称为“城市革命”。对此,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的”。由此看来,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意为“城市”),的确并非偶然。
  然而,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经济增长”和“GDP主义”的狂热追逐下,城市化就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旗帜,并在人类历史较短的时期内就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改造。而近半个世纪,在“发展经济”的名义下,城市化的推进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城市的规模越建越大。据统计,至今全球已有2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而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则有280个,且全球城市人口每天仍以18万的数量不断激增。与此相比,另一组数据则更加令人震撼:从世界范围看,1800年时世界城市人口只有人口总量的2%;到1900年时,这个数字也只有13%;而在又经历了一个百年后的2000年,城市人口就已经超过了50%,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情况。
  3月25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发布的一份“城市”报告再次令我们“感到压力”。根据这份名为《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的报告称,中国是在过去30年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在全球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另外,据美国《全球2000年报告》统计,全球发展中地区有400个城市突破了100万人口大关,而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而发达国家则大都已达到高度城市化。根据预测,到2050年时,世界上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达到令人恐怖的75%。也就是说,在每四个地球人当中,将有三个是“城里人”。
  在种形势下不难想象,伴随着大规模城市化到来的将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田越来越少,楼房越建越高,城市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不堪,居住环境越来越差,生活成本不断升高,流动人口难以管理,社会治安问题大量涌现,各种“城市病”让居民怨声载道,整座城市变得不堪负荷……
  另一方面,统计表明,尽管在地球上城市的覆盖面积只占地表总面积的2%,但它们却每年要消耗掉全球年消耗总量3/4的资源,是大气中一半以上残留的温室气体、数十亿吨固体废弃物和水体有毒污染物的制造者。虽然目前并无准确的科学证据证明,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气候灾变与此直接相关,但毫无疑问,如果上述20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都以同样的方式继续成长的话,那结果无疑将会是一场地球生态的灾难。对此,已经有人担心:“人类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再掌控自己的命运了!它正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驶去。”
  城市化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是一场悲剧虽然目前还不能断言,但至少前景让人不容乐观。对于城市,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联合国人居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也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面对挑战,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做起呢笔者认为,要想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应该至少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一是安全。安全是一座城市生存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当今的风险社会中,恐怖袭击、毒品走私、城市犯罪等传统安全问题和地震、飓风、食品卫生、传染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一道,威胁着现代城市的安全。二是便利,就是指一座城市给居民提供质优、低成本、便捷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就业、教育、医疗、交通、购物、休闲等民生领域。三是拥有完善的法治体系,其中包括宪法规定的选举、工作、迁徙、教育、社会保障等公民权利没有城乡差异。四是低碳,就是指城市用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构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与共存。低碳城市是一个综合体系,主要包括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等,而节能、清洁、绿色、健康是低碳城市的重要特征。
  此外,结合英、德、美、日等较早实现城市化国家的经验,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比如德国作为欧盟发达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其全国580多个城市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只有3个,而人口在2万至20万左右的城市却占了60%左右。在全国8200万人口中,有4970万人生活在2000至10万人的小城镇里。与此相比,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城市化道路则呈现出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超大型城市的畸形发展趋势,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民窟现象有增无减。
  总之,正如威廉·莎士比亚对城市所作出的诠释,“城市即人”。要做到让生活更美好,就要让城市更美好,就要充分显示出对人的尊重,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舒适惬意。这是人类始终在追求的一种状态,也是现代城市理应具有的一种内涵。
  “一切始于世博”———这是世博会的一个著名口号。通过一届世博会,展示出人类未来城市的前景,展现出人类为改善城市生活而进行各种革新的精神,并探寻出有创造性的解决之道。也许,这正是我们希望在本届世博会结束后所能够看到的。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