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04城市规划年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换届大会隆重开幕,众多规划行业的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等汇聚北京,共话“面向小康社会的城市规划”。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向会议提交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城乡规划编制》的书面交流材料,副部长仇保兴写信表示祝贺。规划界资深人士曹洪涛、郑孝燮、储传亨、吴良镛、赵宝江、周干峙等参加开幕式。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到会致辞。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王静霞主持。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必须重视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指导作用。”汪光焘在书面交流材料中说。他立足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在历史地评述现行城乡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城乡规划编制,谈了自己的看法。
“回顾这50多年的历程,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系的诞生与发展,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要,并且伴随着经济体制、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改善。”汪光焘说,城乡规划的本质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已经从根据资源和建设项目计划的实施制定城市规划,演变为统筹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建设发展和保护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城乡规划。为适应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城乡规划编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法》修订时应当充实、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的内涵。
他认为,改进城乡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是: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正确认识城镇体系规划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认真编制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镇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研究村庄集镇规划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认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本质。
仇保兴在贺信中说,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改进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为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服务,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这一次年会围绕“面向小康社会的城市规划”这个主题,组织城市研究、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等专题研讨,交流信息,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的水平,促进全行业的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指出,城乡规划工作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问题也是触目惊心的。如一些地方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些地方以开发园区名义大量圈地;城乡违法建设问题时有发生;城乡发展不够协调,村庄和小城镇建设缺乏合理规划等问题还比较普遍。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认真端正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在城乡建设中盲目决策、随意违反规划,牺牲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当前的形势和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充分看到我们所肩负的任务,也要充分意识到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学科的不足之处和不适应的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积极鼓励和促进城市规划学术研究,加快城市规划理论建设步伐。越是情况复杂,越是矛盾突出,越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研究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是一个有着近50年悠久历史的学术团体,学会始终把推进学术研究、促进科技进步、普及专业知识、加强继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组织国内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全行业的科技水平。仇保兴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会要发扬优良传统,更好地服务全行业、全社会,要多组织活动,开展多学科、跨行业的学术交流;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优势,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往与合作;要积极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推动规划师的知识更新;做好中介服务,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要在行业内树立一种热爱学术、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为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唐凯在致辞中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紧紧围绕建设部的中心任务和热点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对学会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开幕式上颁发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顾问、荣誉理事证书,公布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四批资深会员名单并颁发了证书,颁发了2004年度“杰出学会工作者奖”获奖证书以及“第二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奖”获奖证书,并向“求是理论论坛”获奖作者颁发了证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两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两院院士周干峙,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北京大学教授周一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在大会上分别作了题为《北京旧城保护研究》、《力求更加美好的春天》、《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科技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变化的若干新动向》、《整合与重构:珠三角城镇群规划的几点认识》的学术报告。当天下午,还召开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换届大会。
今明两天,会议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建设”、“城市生态规划”、“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城市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区域协调发展”、“城市设计”、“社区规划与城市住宅”等十个专题进行分会场研讨和交流,并开展“区域统筹”、“城市文化”、“依法行政”、“规划编制体系”、“规划院体制改革”、“职业道德”、“求是理论论坛”等七个方面的自由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