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效果图
这个方案的成功并不代表它是最好的,但它是最切题的;他们选对了出发点:建筑要表达中国文化,包含中国元素,但要“用不具象的形式诠释中国建筑与文化的联系”,何镜堂的合作伙伴倪阳这样分析。何镜堂认为,过去的世博会中国馆基本都是“复古”,缺乏时代精神,而现在的方案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内涵,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
一个巨大的红色斗拱!
自2007年4月正式征集方案以来,一个注定会被记忆和争议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方案,直至破土动工当日,才终于亮相人前。
12月18日,在上海浦东世博会规划核心区,这个预算造价15亿元、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世博会永久性建筑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为什么是它?领衔设计者、7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这样回答:中国馆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中国特色;二,时代精神。
从开工当日公布的效果图来看,取名“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虽然全部由巨型钢构架构成,但斗拱形顶部连同4根混凝土柱子,又酷似一只巨大的四脚鼎,大面积的红更凸显了中国特色。
何镜堂把中国馆的寓意归结为八个字:“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历届世博会大多都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建筑,例如1889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1958年布鲁塞尔的原子球。“东方之冠”是否能成为下一个经典还是一个谜,但作为东道主的主展馆,它注定要成为两年后的上海世博会最受瞩目的建筑。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效果图
中选方案:前两名的糅合
2007年4月25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
招标当日,来了100多个建筑师,何镜堂便是其中之一。截至6月,世博局共收到344份设计方案。除了国内老牌设计院之外,马清运、许李严等新锐建筑师也参与了进来。
评选异常激烈。“首先是344个方案选出8个入围方案,再从中挑出3个推荐方案。”何镜堂说。最后胜出的是何镜堂的“中国器”(即现在的“东方之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简盟工作室和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叠篆”(外观镌刻着古代叠篆文字),和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龙”方案。
投票结果显示,“中国器”和“叠篆”都得了10票。而“龙”方案因为外观呈龙形,太过具象,后来被放弃了。评委对两个方案难以取舍,便决定将两者合并。8月,清华的吴良镛教授打电话给何镜堂,希望两家合作,由他来带队,何镜堂一口应允。于是相关设计人员齐聚上海,进行最后的修改,“东方之冠”最终成型。
“参考的意见很多,光是省、部级领导讨论就不下20次。争议也很多,比如什么是‘中国红’历来都没有一个明确概念,开始打算用‘故宫红’,后来觉得太黯淡,又考虑了橘红、紫红等等……”何镜堂说。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效果图
为中国馆捕捉“中国味”
“中国器”胜出之后,何镜堂的合作伙伴、华理建筑设计院副总设计师倪阳分析说,这个方案的成功并不代表它是最好的,但它是最切题的;他们选对了出发点:建筑要表达中国文化,包含中国元素,但要“用不具象的形式诠释中国建筑与文化的联系”。
何镜堂领衔的团队最初总共提交了3份方案。为了体现中国特色,他决定从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寻找到合适的载体,分几个方向:一是中国印象,包括山水画、京剧、颜色和文字等;二是已出土文物,包括冠、鼎等;三是传统建筑规划风格,比如九宫格、斗拱等。最后形成了“中国器”、“中国结”和“江南园林”三种方案。提交上去后,何镜堂才发现,不少同行的方案都包括“中国红”和“中国结”等元素。
历届世博会的中国馆多以传统文化和建筑形象示人,比如2001年汉诺威世博的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2005年爱知世博的“中国红”和十二生肖等。
看了爱知世博中国馆之后,领衔上海世博组委会主任的吴仪评价说:“历史太沉重,现实太单薄。”
作家余秋雨更是嗤之以鼻,说设计者自以为很懂中华文化,却找不到中华文化的任何一个真正吸引人的象征图形,找出来的都那么枯燥和简陋;设计者几乎不知道当代国际上的高层审美趋向,把各国观众都幻想成“爱国老华侨”。
何镜堂也觉得,过去的世博会中国馆基本都是“复古”,缺乏时代精神。他认为,世博中国馆最后的方案中,馆群的两个部分,国家馆和地方馆,一个体现了“天”的感觉,一个则表现了“地”,“中国文化注重内涵,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
此外,中国馆采用了现代的建构方法和较新材料、技术,比如钢结构的悬挑,最短处也有45米;四根混凝土方形立柱,每根是18.6米×18.6米。设计强调开放性和公共性,国家馆的屋顶为138米×138米,将来可用作观景台,3米高的地方馆屋顶有3万多平方米,布置了许多景观式植物,将来可用作城市花园。
参与评审的中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郭明卓指出:国家馆如何表现“中国味”是大家最注意的问题,建筑师都会想到这点,难就难在如何在形体或精神上表达出中国文化的韵味。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很推崇“中国器”,认为它让人联想起城市经络路网、传统构件斗拱以及青铜鼎,文化内涵丰富,简洁的造型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设计师回应网上激烈争议
不过,老一辈建筑师看好的“东方之冠”却未能打动很多年轻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著名建筑论坛ABBS上一片哗然,出现不少批评声音。
早在去年7月4日,上海世博局公布的第一轮8个入围方案均来自国内几大建筑设计院,且设计细节均没有进行公示,此事最先引起争议。最终公布的“东方之冠”由“中国器”和“叠篆”整合修改而成,许多建筑师也困惑不解。来自北京的建筑师朱锫与“叠篆”总设计师张利关系甚好,朱锫不客气指出:“将两个毫不相干的建筑糅合在一起,可能会毁掉两个原本优秀的建筑;不过这也是中国特色。”针对方案本身的批评更尖锐。有人对“东方之冠”的仿古形象无法接受,说综观历届世博会,各国都以最新技术和材料来展示本国的成就,比如埃菲尔铁塔,而中国馆“既不能表达科技的进步,也不能表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还有人在ABBS论坛上贴图对比,指出斗拱造型明显模仿了1992年安藤忠雄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设计的日本馆,当时安藤忠雄用集成木材构筑的斗拱,展示了这种结构本身的构成美和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被誉为“具有亚洲精神的创作”,斗拱因此流行一时。
也有人说,中选方案与卡塔尔的国家图书馆、东京国际会展中心、《春江花月》和《日本新建筑4》书中的一幅插图都有一些神似。何镜堂坦然面对各种争议:“我没有说我的建筑100%好,任何批评都是正常的。”
他设计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去年开馆时也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破坏了建筑师齐康的原作,但也有人称赞它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争纪念馆”。
何镜堂喜欢做纪念性建筑,他的作品还包括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和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等等。他认为,纪念性建筑关键看定位,除满足一般建筑的功能需求之外,还要满足一种精神需求。
“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黑灰色调,参观者一进入就能感觉到一种庄严凝重。与此相反,中国馆的红色热情欢腾,具有节日气氛。”何镜堂透露,这也是他唯一一个外观呈红色的建筑。
尽管已经正式动工,但“东方之冠”并没有最终定稿,仍在边施工、边修改,最终方案预计于5月完成。
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
“有争议是正常的”
B=《外滩画报》 H=何镜堂
B:“东方之冠”是你接手的最为棘手工程吗?
H:它更多是团队的产物。但对我个人而言,这是我最重视的一个建筑。人生难得几次搏,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B:这张效果图是最终施工方案吗?
H:方案还没有完全定。大工程都这样:一边施工,一边改。但大局已定,只是高度和宽度会有调整。改动较大的应该是地方馆。
B:施工有何难度?
H:设计本身没什么困难,结构很简单,受力均匀,符合结构原理。另外有了“鸟巢”的施工经验,这些都不是问题。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建筑底下是地铁,涉及到地铁的部分很复杂;二是施工时间短,原计划2008年年底封顶,2009 年5月基本完工,9月开始布展。
B:现在回想起来,“东方之冠”有没有什么缺陷?
H:中国馆的所在地不方整,在原来的设计中,门开在偏西面,与马路平行,但与世博局并不平行;还有几条从地面繁复斜伸到中空平台位置的道路,即“歪”门“斜”道。如果要与世博局平行,与马路就不平行了。另外,每个地方馆要保证600平方米的面积,方案越改,地越紧张。
B:你印象最深的世博会建筑是什么?
H:英国的水晶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布鲁塞尔的原子球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馆。当时展出后就拆掉了,后来发现这个建筑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设计者是密斯·凡德罗,20世纪的巨匠。建筑非常简单,一个水池,三块板,简洁大气,但影响深远。
B:能否评价一下历届世博会中国馆?
H:没有理想的建筑,都是一个传统的东西放在那里,比如加点琉璃瓦,挂个大灯笼或者京剧脸谱,缺乏创新。我最喜欢的华人建筑师是贝聿铭,他始终坚持建筑的基本理念,比如功能、空间和美学等,他也始终坚持东方文化的根,比如香山饭店,同时强调时代精神。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有创新。
B:你怎样看待对方案的争议?
H:争议是正常的。比如国家大剧院的争议最多,但我估计大家慢慢也会接受。有人说,中国建筑要有中国元素;有人说,现代建筑一定要简洁;还有人说,这个建筑太过工整和严谨。方案还在调整,我们希望很好地把握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度。但首先是中国特色,这是基本原则。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