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江苏江都人,1943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毕业,1967年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1970-1978年在邮电部五三六厂从事建厂工作,1978年回清华大学读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相继任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教研组主任、副教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主任,1990年任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赴美国哈佛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11月-2004年12月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2004年9月起任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年7月~200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从事专业:
建筑学(一级学科)
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建筑技术概论”;“建筑与技术”(freshman seminar新生
研讨课);
硕士生课程:“建筑物理环境”;
博士生课程:“科学、艺术与建筑”;
指导研究生: 在读硕士生1人,博士生9人;
近年科研: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构想”; 建设部项目“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 科技部和北京科委项目:“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研究”; 北京市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国家环保总局项目:“生态住宅环境标志认证标准”;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景观空间布局及通风缓解热岛效应技术研究”;中科院项目:“基于人居环境改善的城市多功能生态廊道模拟与分析”;民航总局项目“绿色机场选址研究”。
获奖:
“航空发动机试车台噪声治理”获1989年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排气消声工程”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
“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城工程”获2000年全军优秀设计一等奖;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研究”获2004年精瑞科技奖金奖;
“绿色奥运建筑标准与评估体系研究”获2005年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
2004年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5年获全国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2006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2007年获国际住宅协会“绿色建筑杰出贡献人士”奖。
学术成就:
以建筑学的本科(1961~1967年)背景,在1978年作为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进入筑技术科学领域,起初是在建筑声学方面开展研究。是国内最早进行统计能量分析(SEA)究,1982年在《声学学报》(以及英文版)发表,得到SEA创建人、MIT声学研究中心主任Lyon的好评;也是国内最早进行声场计算机模拟研究,1984年《微机在建筑物理中的应用》列入国家科技成果目录;也是国内首先进行室内声场动态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在室内声场统计分析和几何声学方面有创造性的成果。研究成果在《声学学报》、国际声学学会、国际噪声控制协会和中国声学学会大会上发表,改变了国内建筑声学领域理论研究和数理分析欠缺的状况。
在声学工程设计方面同样成果突出。有8年建筑工程实践的经历,因此有把声学理论与工程设计很好结合的特点。空军第一研究所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排气消声工程是北京市单项规模和投资最大的噪声治理工程,主持了声学设计和工程设计,设计方案独到,技术措施周详,结果造价不到已拨经费的一半,而噪声控制效果比国内已有的和引进英国的试车台好得多,得到马大猷院士的好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解决了北京市一个老大难问题”,该项目先后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此外在王府饭店噪声控制、清华图书馆新馆中庭声学设计中也都体现了声学设计与建筑设计和工程实际结合的特点。
2006年完成西气东输工程金坛储气站压缩机房噪声控制,这是一个特大型噪声控制工程,被施工单位称为“全国最大的噪声控制工程”,控制工程难度很大,工程效果达到距室外空冷机组仅20米的厂界噪声只有43分贝。近年来还完成了大庆大剧院、洛阳剧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剧院的音质设计。
近年来的声学研究仍然站在国内外的前沿。指导的博士生李国棋是国内第一个进行“声景Soundscape”研究的,本人也发表了“声景学的范畴”;与博士生龙长才在听觉机制和时序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Physics Letters A和Chinese Physics Litters上。(三者都是SCI期刊,PRL更是世界顶级的物理学杂志);指导博士生燕翔进行雨噪声研究(暴雨冲击轻质屋面,如金属屋面、薄膜屋面等,引起的噪声传入室内),目前国内尚无其他学者和单位研究雨噪声,国际上尚未制定标准,也在探索之中。
9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建筑物理领域开始从声光热三者分立研究建筑物理特性,转向以生态和绿色理念综合研究建筑环境质量与资源能源消耗,敏鋭地认识到这一趋势,与江亿教授一起促成了暖通空调专业进入建筑学院,这在国内也是首创。双方合作开拓生态和绿色建筑研究,与美国MIT合作进行“生态住宅试点工程研究”;2001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这是国内第一个生态建筑评估的体系和文本。2002~2004年,与江亿院士合作主持了科技部科技奥运专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及评估体系研究”,该项目成果2005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4-2006年在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中,担任第一分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与评估体系研究”负责人,2005年主持编写了北京市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2006年作为专家组组长参加了国家环保局《生态住宅环境标志认证技术标准》的制定。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以“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为题作学术报告。2007年获得国际住宅协会绿色建筑杰出贡献人士奖。
建筑技术科学这一学科也逐渐从80年代的建筑物理向更广的含盖面发展。首先是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在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然后是90年代中期以后建造(Tectonic)问题成为除绿色建筑之外另一个关注的焦点,是这种发展的起始者和推动者。
1992年发表的“建筑与数学”,是国内建筑学界无人涉足的论题,在文中提出“可以预言,这些理论(指混沌、非线性、复杂性理论)很快会被引入到建筑理论中来,成为新一代建筑思潮的自然哲学基础。”“当今建筑思潮五彩纷呈的现象则折射着后工业化社会探索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自然哲学的辉光。”英国著名了这一预言。
2000年开始的关于建筑设计媒介与建筑发展关系的研究也是国内未见,揭示了建筑设计术语媒介、图形媒介、模型媒介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和对建筑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数字媒介与未来建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创提出的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构想,2004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最先提出“中国建筑已经到了必须变更基本技术体系的时候了”,呼吁中国建筑要提高工艺技术水准,注重细部设计(detail design),指出建筑艺术和建筑美不仅有形式和风格的“arbitrary beauty”,还有工艺技术水准反映的“positive beauty”,现在中国建筑要“呼唤精致性设计”,引起建筑界较大响,2001年应邀在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上做主题报告:“从Hi-Skill到Hi-Tech”。这几年的中国建筑设计和工程的发展印证了本人的看法。
多年来提倡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和建筑创作结合,提出“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的元素和内容,建筑技术是建筑创作灵感的启迪和来源,建筑技术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美的体现和表达。”
发表的“关于重建圆明园的意见”、“上海浦西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失控”、“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中国建筑呼唤精致性设计”、“建筑信息中介系统与设计范式的演变”、“建筑、艺术与技术”、“墨西哥城的教训和拉美化的防止”、“Difficulties of Pre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Courtyard Houses”、“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开发利用的思考”、“城市公民土地权利思辨”、“Green Buil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China”等文章,见解独到、观点鲜
明,有针对性。
教育成就:
1990-2004年担任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7年副院长和7年院长,1997年起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0年起担任全国建筑学专业学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以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建筑教育改革和推动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中去。
1、总结和提出清华建筑教育思想
总结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传统,提出清华大学建筑教育思想:
建筑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教育:理工与人文的结合;
建筑学科:建筑学(architecture)、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与景观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三位一体;
建筑教学:基本功训练(skill training)与建筑理解(architecture
learning)相结合;
能力培养:创造力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
办学模式:教学、科研、工程实践三结合;
办学目标:坚持清华特色与创建世界一流相结合。
在新世纪来临之时,针对中国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国情和建筑学科发展的国际趋势,提出清华建筑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地区建筑学和地方文化;
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
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城乡发展和规划;
在资源与环境严峻态势下规划和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科学技术急速发展下的建筑与建筑技术。
2、领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保持和发展了在国内的领先优势
1998年首批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在2002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获得3个重点学科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名列全国建筑院系第一;
在2003年全国高校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90.53分,第二~第四名评分为86.89,81.20,78.28)。
3、努力推进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作为建筑学院院长最主要的工作和最重要的职责是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以下是主持和率先提出,并身体力行贯彻的一些决策和措施:
1)坚持建筑学一级学科下,本科只设一个建筑学专业,实行“宽口径“培养。
2)2000年率先实行建筑学专业六年本硕统筹学制。
3)2001年暖通空调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进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这些年来,该专业和建筑学专业结合,在生态建筑与规划、绿色建筑评估、建筑节能、室内外微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在教学方面也有较好的配合。
4)2001年提出建立景观建筑学系的计划,2002年12月,申请自主增设“景观
建筑学”二级学科,招收研究生,获得批准,2003年10月正式成立景观学系。
5)大力度推进建筑设计主干课教学改革,提出要改变以建筑类型组织教学,90个学生9个教师用同一个任务书的模式,改革为以教学目标和建筑问题组织教学,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教师各自特点。
6)改革建筑历史和理论类课程由一个教师用一本教材讲授一门长学时课程的惯例,压缩长学时课,腾出课时,由其他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7)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设计课“设计(一)”由各自导师辅导改为集中统一组织教学。这一措施在各高校得到推广。
8)推进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强调技术类课程的建筑(architecture)和人文性讲授。
鼓励建筑设计教师讲授技术课程,“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已由建筑设计年轻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作了改革。
在国内率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建筑技术概论”课,从建筑和人文的角度讲解技术与建筑和建筑发展的关系。
提出开设“建筑细部”课,要求在设计课教学中增加tectonic(建构)的概念与实践,训练学生对建筑细部和构造节点的造型、尺度、材料、颜色、质感、工艺技术的体验把握和设计能力。
4、努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采取措施大力选派年轻教师公派出国学习进修,1997年以来有28人被派出(其中12人前往哈佛,8人去MIT),教师中具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者的比例已达53%。教师中非清华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35%。
5、发展平等的国际交流
领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凭借着自身的建筑教育质量与特色及在中国的领先地位,着力发展平等的国际交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已和哈佛、MIT等十余所国际上著名大学的建筑院系建立了联系。每年都有国外大学的师生来清华举办Joint Studio(联合设计专题班)。每
两年一次的为期一个月的清华-MIT专题班已持续了22年。近年来,采取措施使清华建筑学院学生也有机会组团去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的大学交流。
建筑学院每年都有二、三十位外国学者来院讲演,其中许多是国际上著名的学者和建筑师。
组织学生参加重要的学生国际竞赛。1998年中英学生设计竞赛获第一名,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学生设计竞赛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2001年亚澳地区学生设计竞赛获得二等奖 2名、三等奖 2名;2003年UIA学生设计竞赛获荣誉奖1名;2003年国际景观建筑师联盟学生设计竞赛获第一名和第二名。(2004年后还有许多得奖,我已不当院长)
6、认真教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在担任建筑学院院长繁重的行政工作之外,一直承担第一线教学工作。每年为本科一年级学生讲授《建筑技术概论》,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实习课《建筑实习》,为硕士生开设学位课《建筑物理环境》,为博士生开设课程《科学、艺术与建筑》。2003年夏,当学校提出知名教授面向全校新生开设新生讨论课(Freshman Seminar)时,第一个报名,开设《建筑与技术》。
任教以来6次被评为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1991年建党70周年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在清华大学提出教书育人口号20周年时被授予“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2004年4月被授予北 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6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连续5年被研究生评为“良师益友”。在全国30余个大学为建筑院系的学生作学术报告。广征博引、内容丰富,视角和观点独到,讲演激情生动,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7、主持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
作为评估委员会主任每年主持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代表中国参与国际间建筑教育评估相互承认协议的制定和签约。2008年4月代表中国签署了8个国家(美、中、英、加、澳、韩国、墨西哥、英联邦)建筑教育评估互认的《堪培拉协议》。参与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韩国汉城城市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
协调教育部有关专业性学位教育的机构及其政策与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关系。
协调与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的关系,受聘为考试考题设计专家。
主持了评估文件的修订,对1997年制定的文件根据建筑学科和建筑教育的发
展作了全面的和较大的修改。
8、关注中国的大学教育
向清华大学领导提交报告,向教育部写信,提出自己对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些
看法:
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是硕士生的培养定位问题,应主要培养专业性(professional)人才,同时一部分人为进入博士(PhD)做准备(上理论性的课程);
重点大学本科应办成文理(science and arts)结合的教育,不仅要“素质教育”,还要“气质教育”,不仅讲“能力”,还要讲“修养”(科学修养、人
文修养、艺术修养、道德修养)。
中国的大学要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圈子”,应该立足于中国。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已经是并将进一步是全世界不可忽视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三农”、城市化进程、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国际战略等等都是世界一流大学和学者关注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开展研究,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就可以和世界一流大学平等地交流和对话。
工程设计:
1970-1978年在邮电部五三六厂从事建厂工作,负责总平面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并带领施工;
1987年空军第一研究所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排气消声工程设计;
1992年主持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城的方案设计: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施工图设计由国防科工委设计院完成;
1992-1994主持福州恒样大厦方案设计,参加广东大亚湾成龙花园(20万平方米)、厦门悦华山庄(1O万平方米)、苏州方正科技园等项目的规划设计;
1998-2000年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总平面规划和病房楼方案设计;
1998以来被聘为评审组专家参加过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北医三院、安贞医院、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华山医院、长沙湘雅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
院、武汉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等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和规划设计的评审。
1992年参加西安咸阳机场国际候机楼方案征集,被评为最佳中选方案;1994年主持西安咸阳机场第二候机楼可行性研究;
1995以来被聘为评审组专家参加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长沙机场、南昌机场、沈阳机场、长春机场、大连机场、青岛机场、济南机场、拉萨机场、武汉机场、杭州机场、南京机场等航站楼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国际招标的评审以及北京第二机场选址论证。
2000年主持北京朝阳医院扩建规划,2005年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划,2007年主持山东招远市人民医院扩建规划,2009年主持解放军302医院扩建规划;
2004年主持北京地坛皇家花园规划和方案设计;
2005年主持山东德州乾城中心学校规划和方案设计;
2008年主持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规划;
通讯方式: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100084
E-mail:saqyg@mail.tsinghua.edu.cn
附:论文与著作目录
1.“统计能量分析应用于墙隔声研究”,声学学报,1982;
“Using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in Study of Sound Insulation of Parti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Vol.1,No.2,1982;
2.“加权余量法建立声场有限元公式”,声学学报,1982;
3.“室内声场动态问题有限元法”,第一届全国声学会议论文,1985;
4.“室内声场计算机声线法模拟的一些问题”,第一届全国声学会议论文,1985;
5.“Calculating Sound Insulation of Walls by SEA Method”, Inter-Noise’87, 1987;
6.“微机在建筑声学中的一些应用”,第五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1987;
7.“几何声学——虚像空间”,第五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1987;
8.“室内声场衰减过程的统计分析”,声学学报,1987;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cay of Sound Field in An Enclosure”,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Acoustics,1985;
9.“Computer Simulation for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 Field in Rooms”,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ICA),1992;
10.倪威(研究生)、秦佑国,“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Kichhoff Integral Formula to Acoustic Scattering from Arbitrary Shaped Body”, 14th ICA,1992;
11.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排气消声工程”,《环境噪声控制论文集》,1992;
12.建筑与数学,《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1993;
13.人类工程学,《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1993;
14.贺加添(研究生)、秦佑国,“开敞办公室声环境及语言私密性”,全国声学会议论文,1994;
15.傅立新(研究生)、秦佑国,“噪声方向结构的主观评价研究”, 环境科学, 1995;
16.“沿街住宅防噪研究”, 第六届全国建筑物理会议, 1995;
17.“城市住宅声环境的要求、问题与改善”, 小康住宅通讯和住宅与房地产,1996;
18.“北京王府饭店发电机房噪声治理”,噪声与振动控制,1997;
19.“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教学讨论会,1997;
20.“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居住区噪声环境预测和评价”,全国声学学术会议,1998;
21.“对重建圆明园的意见”,建筑学报和瞭望周刊刊载,纽约时报、CNN、加拿大国家电视台采访,1999;
22.“我们的建筑教育思想”,全国建筑教育讨论会,1999年9月;
23.“梁思成、林徽因与国徽设计”,建筑史论文集第11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24.“上海浦西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失控”,时代建筑,2000年第1期;
25.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颐和园德和园大戏台声学特性测量与分析”, 建筑史论文集13集,2000年
26.“Beijing 100 Years 百年北京”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学术讲座,2000;以后多次为Upenn建筑学院学生、波兰建筑师访华团、瑞士建筑师访华团等作讲座;
27.“北京地区民用机场系统发展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01年4月;
28.“建筑信息中介系统与设计范式的演变”,建筑学报,2001年第6期;
29.“改善城市住宅声环境的措施与建议”,住宅产业,2001年6月;
30.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中国古戏台台基之变迁”, 建筑史论文集14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31.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两个戏台的混响特性及分析”,华中建筑,2001年第二期;
32.“From “Hi-skill” to “Hi-tech””,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6月;
“从Hi-Skill 到Hi-Tech”,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主题报告,2001年12月,世界建筑,2002年第1期;
33.“中国城市住宅声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2001年6月;
34.“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专业学位制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1月;
35.罗德胤(研究生)、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建筑史论文集16辑,2002年6月;
36.白静(研究生)、秦佑国,“建筑图形媒介的发展与比较”,新建筑,2002年第2期;
37.“建筑技术概论”,建筑学报,2002年第7期;
38.“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清华建筑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学术报告会(庆祝吴良镛先生80寿辰),2002年4月;
39.薛长健(研究生)、秦佑国,“十九世纪的建筑声学”,全国声学学术会议,2002年;
40.李保峰(研究生),秦佑国,“‘生态’不是漂亮话”,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0月;新建筑,2003年2月;
41.“中国生态住宅评估”,《永续绿建筑》(论文集),台湾建筑报道,
2002年10月;
42.“隔声材料与结构”,新世纪绿色房屋建材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2002年11月;
43.“中国建筑呼唤精致性设计”,建筑学报,2003年第1期;
44.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反映时序特征的听神经自发发放模型”,声学学报,2003年5月;
45.白静(研究生)、秦佑国,“城市住宅声环境改善中的几个问题”,华中建筑,2003年,第4期;
46.李国棋(研究生)、秦佑国,“绿色奥运建筑声环境评估体系”,声学技术,2003年9月;
47.“建筑和住区中疫病传播途径的控制”,2003年5月,SARS期间提交给建设部部长和中国建筑学会;
48.“SARS后关于居住密度的思考”,经济观察报,2003年6月23日;全国低密度住宅学术研讨会,2003年12月;
49.“‘现代主义’这堂课要补”,中关村,2003年7月;
50.“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构想”,建筑学报,2003年第8期;
51.“中国大陆的建筑教育”,建筑师(台湾),2003年9月;
52.“绿色建筑评估”,绿色建筑、绿色奥运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2003年9月7日;
53.“From Upenn to Tsinghua”,国际学术会议“Beaux arts, Paul Cret, Modern Architecture in China”,美国 费城,2003年10月;
54.“Ecological Housing Rating System in China” 国际学术会议“大城市环境”,香港,2003年11月;
55.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Stochastic Resonance Driven by Time-Modulated Neurotransmitter Random Point Trains”,Physics Review Letters 91,208103(2003), 2003年11月;
56.“Architecture Education in Tsinghua”,国际建筑教育研讨会,南京,2003年12月;
57.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等,“Noise-enhanced hearing sensitivity”,Physics Letters A, v323, n5~6 , 434, 2004;
58.龙长才(研究生)、秦佑国等,“Lower Hearing Threshold by Noise”,Chinese Physics Letters, v21, n4 , 757, 2004;
59.“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建筑学报,2004年第6期;“Chinese Expression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GCDM Chinese-German Conference on Urban Sustainability”,北京,2006年10月;
60.“绿色建筑的中国特点”,百年建筑,2004年8月,第五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10月;
61.“Difficulties of Pre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Courtyard Houses”, 国际学术会议,意大利 罗马,2004年9月;
62.“不仅讲‘素质’‘能力’,还要讲‘气质’‘修养’”,新清华,2004年10月;
63.“声景(Soundscape)学的范畴”,第五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10月,建筑学报,2005年1期;
64.“墨西哥城的教训与拉美化的防止”,了望周刊,2005年6月;
65.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文集,北京,2005年6月;创造动力泛珠三角洲会议――发展可持续环保建筑,香港,2006年6月;中外建筑,2006年7月;“Green Buil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China”,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北京,2006年10月;
66.Research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The 2005 Worl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东京,2005年9月;
67.Lei Tian(研究生)Youguo Qin,Borong Lin,“Some key issues about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The 2005 Worl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东京,2005年9月;
68.“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研究”,中国住宅设施,2005年07期;
69.田蕾(研究生)、秦佑国、林波荣(博士后),“建筑环境性能评估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新建筑,2005年03期;
70.田蕾(研究生)、秦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建筑学报,2006年,第2期;
71.“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开发利用的思考”,建设科技,2006年,第14期;
72.“绿色奥运与宜居北京”,《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第四讲,2006年9月;
73.“Green Olympics-the Challenges for Beijing and Its Action, GCDM Chinese-German Conference on Urban Sustainability”,北京,2006年10月;
74.“清华建筑教育六十年”,建筑意,2006年10月;
75.张弘(研究生)、秦佑国,“CIBS实现的社会、行业及技术前提”,第二届智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上海,2006年11月;
76.“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建筑学报,2007年3月;
77.“对绿色建筑的一些看法”,中国建筑师学会年会邀请报告,2007年8月;
78.“绿色与和谐——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中国科协大会,第八分会场邀请报告,2007年9月;
79.“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建筑教育国际研讨会大会报告,2007年9月;
80.“建筑技术教育理念的更新”,建筑教育国际研讨会,2007年9月;
81.“绿色建筑中关于建筑热环境的一些问题”,中国建筑物理学会“建筑节能与建筑热环境”学术交流会,2007年10月;
82.“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世界建筑,2007年11月;
83.“建筑与气候”,《太阳辐射 风 自然光》的代序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
84.“《新建筑》绿色建筑专刊卷首语”,《新建筑》2008年第4期;
85.“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中国建筑教育,01/2008,2008年6月;
86.“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与中国建筑教育评估”, 建筑学报 2008年10月;
87.“生态建筑要考虑中国国情”,《生态建筑》的代序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88.“绿色与和谐”,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主题报告, 广州 2008年11月;
89.燕翔(研究生)、秦佑国,“雨噪声研究”,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广州 2008年11月;
90.Yan xiang, Qin youguo, "Studies on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artifical rain noise from lightweight roofs",3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Inter-noise’2008);
91.Yan xiang,Qin youguo,"Studies on reduction of rain noise from lightweight roofs",3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Inter-noise'2008);
92.Yan xiang,Qin youguo,"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 noise from lightweight roof and rain intensity",3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o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Inter-noise'2008);
93. 姜涌,秦佑国,“抗震救灾中的以邻为鉴”,《新建筑》 2008年第4期;
94.Borong Lin, Xiaofeng Li, Yingxin Zhu, Youguo Qin,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 of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patterns’ effects on outdoor pedestrian thermal comfort,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96 (2008) 1707–1718 (SCI 检索号:JWEAD6, EI检索:083311456958);
95. LIN Borong, QIN Youguo, LIU Ligang and SONG Yehao, Ecological planning of Sino-Singapore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of Suzhou, Urban Planning (English version), December, 2008, pp32-36;
96.“landscape 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翻译”,世界建筑,2009 第5期;
97.“建筑、艺术与技术”,《建造设计》代序,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5月;
98.“城市公民土地权利思辨”,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6月8日。共计98,本人为第一作者:71,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26篇。
著作:
秦佑国、王炳麟,《建筑声环境》(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聂梅生、秦佑国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2003年9月第二版;江亿、秦佑国等,《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秦佑国等,《绿色奥运建筑实施指南》,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秦佑国等,《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2005年7月;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