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著名城市规划师扬·盖尔
扬·盖尔为丹麦设计的通畅的自行车道
中国规划网南京4月21日电(记者 孙园园报道) 日前,记者获悉丹麦著名城市规划师扬·盖尔应昆山市政府的邀请,为昆山即将开通的中央车站设计周边的绿色出行交通系统,能否在昆山复制哥本哈根模式?这对昆山城市规划局的人看来,与丹麦规划师的合作,将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 在昆山复制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之城”? 丹麦著名城市规划师扬·盖尔曾为哥本哈根设计了通畅便捷的自行车道系统,自行车出行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最近,他应邀为昆山即将开通的中央车站设计周边的绿色出行交通系统。哥本哈根模式能否在昆山复制?在昆山城市规划局的人看来,与丹麦规划师的合作,将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 12月是北欧最冷的季节,但在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康哥维路(kongevej)上,你还是看到无数骑着自行车出行的丹麦人的身影。蔚为壮观的自行车大军如今已成了丹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尤其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自行车出行俨然已经成了这座北欧城市新的代名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55%的哥本哈根人选择自行车作为每天的出行方式,这个数字还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早在2008年,英国《monocle》杂志以及“国际自行车协会”就把哥本哈根评为“全球适合自行车出行的城市”,而丹麦人自己也把自行车出行看做是新的城市符号。在今年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上,丹麦馆也是以两条上下交错的自行车道为表现方式,构造出自己的展馆形象。 这一切多多少少都与扬.盖尔(jan gehl)这个名字有关。上世纪70年代,已经是丹麦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面领军人物的盖尔发表第一本专著《交往与空间》,在这本专著中,他传达了一个理念:“城市的空间应该是人的空间,所以城市空间的规划必须以人为本”。之后,这一理念贯穿了哥本哈根大部分城市规划当中。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哥本哈根的案例成了经典,越来越多城市邀请扬。盖尔与他的团队前去规划和调整当地的交通道路设施。他们最近一项工程便是帮助纽约进行交通调整,在扬.盖尔团队建议下,百老汇通往时代广场的部分路段开始限制车辆进入。 “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就仿佛歌词中所唱的,只要在纽约能够成功,在哪里都可以。”扬很自豪地表示。而现在,他又将要以这样的模式去改造江苏昆山市的道路,为昆山打造一片绿色出行的交通网络。 “过多的小汽车是城市交通倒退的标志” 扬.盖尔的办公室就坐落在康哥维路上。“我最讨厌那种小汽车密布街道的城市了。”在接受记者采访前,扬坚持要放一段幻灯片给记者看。他亲自选择了许多代表城市交通问题的图片:从飞机上航拍,可以看到一些城市的小汽车挤满街道,无处通行的人们从汽车夹缝中转来转去,交通规则在混乱中被视若无物。 扬一边播放着幻灯一边喃喃自语道,“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进步的标志,但我认为这简直是一种倒退,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想而知,在他的那张“城市交通状况倒退”名单里,中国有多少城市名列其中,“我大约在上世纪80、90年代时去过中国,当时,上海交通情况其实与现在的哥本哈根差不多,人们多选择自行车来代步,而现在许多中国人越来越富有,却都开始放弃自行车了。”他感慨说。 而与扬.盖尔口中的上海相反,在另一些城市,人们却正逐步放弃汽车,转而回归自行车出行。其中最为出名当属哥本哈根。 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哥本哈根的交通状况还和幻灯片中显现的如出一辙,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再也受不了糟糕交通状况的哥本哈根市民骑着自行车上街头举行游行,人群中赫然出现了世任哥本哈根市长的影子。 “在哥本哈根,转变并不是政府的强制施行的结果,能够如此顺利地推广自行车出行是因为这完全反应了老百姓的心声”,他说道。现在,在哥本哈根街头的自行车大军中不但有学生、普通上班族也包括丹麦王子、丹麦能源部长。而扬也相信,只要再过个几年,这种类似的情况也会在中国出现。 “哥本哈根化”还是“人性化”? 克里斯汀是扬.盖尔的建筑师事务所中中国项目的负责人,在昆山的项目中,扬的公司将围绕即将开通的铁路,对周边大约6平方公里左右的道路进行空间规划。 “随着铁路的开通,那里将成为昆山的交通枢纽,大家都会在那里抵达昆山,所以,它将是昆山对外的一个窗口。”昆山城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解释,而克里斯汀的工作则是为这片地区规划出一个更人性化的空间系统。 1月中,西方的圣诞新年刚刚结束,克里斯汀便匆匆赶到昆山,与昆山市城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一起讨论中央车站的规划。“在我们看来,要鼓励人们尽量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以自行车、步行等方式代替私家车的做法其实并不复杂,首先必须让人们了解到在这里采用公共交通或是选择自行车出行是有趣和便捷的,其次要让人感觉到开私家车到这里来会有许多不方便。”克里斯汀一边摊开图纸,一边这样告诉城规局的人。 按照他的思路,项目的重点应当落在完善周边的公共空间规划方面,“我们可以建造大片的绿地,在街头增设露天咖啡馆、花店、水果店等,鼓励人们多出来走一走;另一方面,我们建议减少停车位,或者将中央车站附近的停车场搬得尽可能远一点,这样一来,人们就会觉得取车太麻烦,还不如步行走路或骑自行车。” 虽然目前还并不确定昆山是否会仿造哥本哈根的道路细节,但在昆山市规划局,克里斯汀的思路不禁令人想起了扬.盖尔谈到过的关于哥本哈根如何转变为自行车之都的秘诀。“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他说,“哥本哈根人选择自行车出行完全是由于这真的是他们认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只有真正便捷了,才会有越来越多人会长期使用这种方式。” “哥本哈根化”(copenhagenize)是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他希望能将哥本哈根的道路设计能推广到世界各地。而现在看来,他们是否能“潜移默化”昆山还需要时间,“目前中国的状况是,人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汽车,这甚至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而纠正这种生活方式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时间。”扬.盖尔告诉记者。 而在城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看来,与克里斯汀或扬。盖尔的交流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他们经常说,他们有走弯路的教训,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当地人的需要。比如说,什么是人性化呢,丹麦人认为应当多骑自行车,而我们则认为是尽量使来这里的私家车方便出入,因此停车位在短期之内不应当削减,而应当增加。”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