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智能城市 > 基础设施 >

“互联网+”时代:经济新常态与智慧城市建设

时间:2015-05-28 07:5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曹继军 颜维琦

  4月1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光明日报社编辑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15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暨交大文科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经济新常态与智慧城市战略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转型”“智慧社区与智慧村镇建设”为主要议题,开展深入对话和讨论。本刊摘发与会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曹继军、颜维琦整理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王日玥制图

  以智慧城市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目标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梅宏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在信息化3.0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领域不断渗透,促进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的出现和逐步完善。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数据获取设备构成了多样、广谱的数据来源;互联网及其延伸产生的物联网和社交网融合人机物三元空间,构成了无所不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云计算模式的兴起和大量云服务平台的发展汇聚了巨大的计算、存储资源和能力;众多“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为智慧化带来新的思维和技术途径。

  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主要基于信息技术的城市生活方式已成为主流。计算普适泛在、资源即需即取、服务便捷智能、能耗绿色环保等成为城市“智慧”的主要追求,具体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感知认知,通过城市感知和数据获取,从城市信息系统、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等多渠道获得关于城市动态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清洗、融通,形成关于城市运行的全面数据;二是分析理解,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发现城市运行的基本模式和规律,正是基于城市中多维立体的大数据,人们开始有机会触摸、理解和逼近“城市”这个复杂系统;三是综合决策,在上述两个层次的支撑下,对城市中各项决策和服务提供预测、判断和决策支持,优化城市的资源配置和各项服务,最终使城市表现出生命体般的环境适应和自愈自组织能力,展示出所谓“智慧”。

  在我国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病”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应以智慧城市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战略目标。在技术方面,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基本策略,大力研制和应用自主、可控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推动自主核心器件和软件发展,促进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体系的构建和产业链结构的完善,构建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效技术基础;在城市化方面,以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加强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应用驱动和应用实效,明确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追求适速发展和持续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社会资本注入智慧城市建设

  作者: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国平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在新一届政府“大道至简”的行政理念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中迎来自己的新局面。随着持续“放权”及“土地财政”的萎缩,政府需要更为合理的财政来源,这就为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城市领域提供新的战略契机和更大的拓展空间,政府也会为此提供必要的新渠道和更多的支持性政策。

  从2005年开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政府依然主导但将不断后撤、社会资本强势涌入但依然不会十分平坦的新常态。来之不易的各种社会资本,需要制定与此新常态相适应的新战略、新规划和新策略,以便在充满机遇和变数中赢得主动及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更加认真地开展政策研究,结合新常态的背景把握其内涵和实质,确定社会资本进入的领域、时间和程度。二是要更精准地把握现状和主要问题,结合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新要求,尽可能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并提升社会资本的效益。

  如何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基于如何理解和认识智慧城市。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认识,可以用三个词概括:“人文+融合+社会化”。在顶层设计上,以人文理念来引领技术应用;在业务架构上,以数据运营来促进各应用系统融合;在建设方式上,充分激活社会力量参与。一是顶层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植入智慧城市专项发展规划,将自身定位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协助者与完善者,而不是自己去做城市规划。二是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两大板块。由于现在数据共享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很多,估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容易解决,所以我们的策略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和“一点一点地做”。三是通过PPP(公私合营)模式的运用和创新,搭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圈性质的智慧城市业务平台,推进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及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创新。

  从城市的创新本质看智慧城市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副研究员 杨滔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智慧城市从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工具的城市智能管理,逐渐扩展到基于信息共享与互动的城市智慧生活,本质都在于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创新需求。

  对于智慧城市,我们也许更关注“智慧”而忽视“城市”二字。实际上,城市本身就是“智慧”的物质再现。城市的产生源于:人们需要交流与交易,于是他们在空间上聚集,节省其交通、时间、信任等成本,创新了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作为智慧城市理念的萌芽,数字化生存曾预言过互联网有可能使得城市消失,因为互联网让人们可选择分散式工作和生活。然而事实却是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更多的大城市乃至城市连绵带。因为更为便捷的信息通信方式让普通民众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所以互联网在推动人、资金、物资扩散的同时,也加速了它们在城市空间更高程度的聚集。

  在城市的创新过程之中,先进的信息通信设施和技术仅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信息,以及更为便捷的交流方式,还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方式才能建造真正的智慧城市。“人”与“机”、“信息”与“物质”之间良好而安全的互通互动机制是关键。智慧城市除了先进的信息通信设施、便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智能的生产和物流体系、开放而安全的城市数据,还包括鼓励大众学习、使用、创新智能交互功能的政策、机制、标准,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意愿去体验、规划、设计、建造并使用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构筑了普通大众的日常创新平台。大众可以按照各自的想法和方式,便捷而安全地获取并生产信息,智慧地转化为各自的先进生产力,创造各自精彩斑斓的生活,自发地形成城市的集体创造力,以应对人口、就业、产业转型、环境污染等问题。当这种“众筹”模式形成之后,各种具有智能交互性质的政策、机制、标准就会自动完善,形成智慧城市的新文化,即新一代的城市创新文化。

  智慧城市产业“学聪明、会做人”

  作者:上海交大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 齐 达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从现状看,智慧城市产业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毋庸置疑,预计其产业基本格局在未来5年内可大体确定。但令人担忧的是相关的应用方案和商业模式并不成熟,更没有摆脱业已形成的以“铺摊子、上项目、单打独斗、互不联通”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发展方式”。由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发展速度快”与“模式不稳定”,可看作是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

  从趋势看,智慧城市产业的竞争和发展,已开始脱离大家一直比较看重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并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到“平台”和“生态圈”的层面。在未来能占领市场的企业,必定要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以便把资源和力量聚焦配置在产业战略制高点,并为消费者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但仅有“平台”还不够,为了避免重蹈“产业同构”和“同质竞争”的覆辙,有战略眼光和胸襟的企业家,还需及早布局重构价值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弱化恶性竞争,最大限度培植协调合作环境,以“共同成长,共建共赢”为理念,形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生态圈。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称为智慧城市产业如何实现自身“智慧化”。这种智慧不是“科技”的,而是“文化”的,在本质上是智慧城市产业如何“学聪明”和“会做人”,能够用很多的办法、手段、策略和战略,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解决拖累自身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为企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建立“开放共享”“互利互惠”的生态圈。一是以融资能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资本运作生态圈。二是以规划设计能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规划生态圈。三是以交付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产业链生态圈。四是以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服务运营生态圈。五是以数据经营力提升和强化为目标,构建智慧城市企业的数据运营生态圈。

  智慧城市将扮演引领发展的新角色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大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刘士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在较多起伏变化中保持相对高水平增长”。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将不断受到“下行”和“降温”的压力和考验。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加速融合,降温、减速和动荡是相对的,保持较高发展速度是绝对的。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不排除出现“暴涨暴跌”情况。二是“结构性调整难以避免但绝非朝夕可成”。各种结构性和生态性问题在当下已浮出水面:在智慧城市和城市之间,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城市其他板块和功能严重脱节,偏离了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在智慧城市内部,部门各自为战,企业多头并进;在智慧产业技术系统,缺乏兼容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化主平台,“局部亮点很多,整体乏善可陈”;在信息公共服务领域,一些“供给导向型”工程往往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三是“数据更加开放同时也更加封闭的斗争长期存在”。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开放是主流和大趋势。但由于长期形成的部门、行业的“数据割据”,也包括一些涉及国家和城市安全、商业和市场价值的数据普遍存在,数据开放和封闭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一些特殊背景下还会愈演愈烈。

  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有可能不遵守“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经济新常态,而扮演一种引领发展的新角色。在总体上应确立以智慧科技为重要基础,以智慧管理为主体形态,以智慧文化为理想目标的战略定位和基本思路。同时,在“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新常态中,应把“蹄疾而步稳”确定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战略原则。

  建设具有人文地理色彩的“智慧空间”

  作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高小康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随着信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不断丰富和具体化,衍生出“智慧乡村”“智慧社区”等具有人文地理色彩的“智慧空间”。

  智慧空间建设的功能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分形化。互联网和大数据运算的分布式处理与大规模发展的终端应用造成了实体空间的分形:每个终端都具有与整个系统组织结构的相似性或递归性,网络的分布扩张使得高度集约的核心资源通过自组织分形到无数层级的节点和终端。分形是智能技术的内容化,用大量分形终端瓦解了福特式都市的空间集中化的发展趋势。电商制造的分形化商务空间对于智慧空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开源化。随着现代化大都市的规模迅速扩张,城市空间的社会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消费能力、社会关系和生活诉求。开源城市建设理论是对传统大都市宏大规划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智能化转向,通过建设规划基础层的开放而使不同层次的知识相互沟通和叠加,形成多元、共享和智能化生长的公众化空间建设模式,进行城市社区建设。三是海绵化。海绵城市是为了应对现代都市反自然的硬质化表层带来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城市生态表皮理念。对于城市空间建设而言具有深刻意义的,就是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渗透性转化:从“绿皮城市”向海绵城市的改造不仅仅是地表生态建设,而是把生态建设理念向后台空间、生活细节、人际关系、社会习俗等方面渗透、内融和活化。

  智慧空间建设功能的真正实现,还需要通过智慧空间功能的实施而逐步构建起新的常态化生活场景。新场景的一方面是新的社会景观:公共空间与公共平台运行的常态化。同时还需要构建更高层次的人文生态景观,即常态化的文化氛围,包括重构传统文化空间——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社区重构;建设学习空间——文化教育设施的活化与习俗化;培育体育生态——公众运动场景化。

  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

  作者: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马娜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当前亟须通过对智慧城市核心理念、实现路径和关键节点的全面梳理,形成科学可行的智慧城市建设通用思考路径,并搭建重点适当、全面完整、配套协调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智慧城市是一个高度抽象和浓缩的概念,是多系统复杂交互作用下所呈现出的终极面貌。只有搞清楚智慧城市究竟对城市及生活于其中的人意味着什么和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及公众生活哪些方面的需求,才能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分解和投射为一系列具体的特征或功能。然后再以这些特征或功能为目标,细化出如何组织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也就是说,先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后面才是“做什么”的问题,其次才是“怎么做”,再次是“需要什么资源来做”,然后再是选取适当的组织解决“谁来做”的问题,并在项目成果逐步实现后对照目标进行检验验证,其间还需要贯穿始终的监控现状和评估进展的工作。

  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抓好标准体系建设。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暴露的“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等问题,在国家和地方抓紧组织制定“十三五”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的重要节点上,将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作为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推进重要标准研制。在城市管理的总体框架下,结合标准适用范围的大小和针对性的强弱进行差别化的设计排布。除已着力较多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外,更应从规划计划、过程管理、数据共享等当前急需和重要的标准着手,系统性推进。三是重视和加强标准试验验证。通过标准的试验验证,为标准的大范围实施应用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更有助于验证其在不同类型城市的广泛适用性。

  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是智慧城市的根本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管理研究所所长 张立群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数字科技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市政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三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人文型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受到高度重视,人文型智慧城市的研究、规划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对智慧城市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技术和管理不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目的,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才是智慧城市的根本。

  从整体上看,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正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中。在这个背景下,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战略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引导,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二是在硬件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以科技型智慧城市的升级为核心,以盘活既有资源和适当投入为重点,加快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三是在管理上,以管理型智慧城市为中心,重点是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与平台,实现大数据的综合利用,提升智慧城市的服务能级。四是在人文上,与人文城市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联系,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质量,促进宜居化生活环境建设,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

  建设人文型智慧城市,最基础的是要推进信息科学技术在人文城市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用,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创造力,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规划网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