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智能城市 > 基础设施 >

厦门全力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

时间:2011-01-05 11:5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赐贵

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赐贵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惠民生、促和谐,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厦门市历来高度重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自2010年初启动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建立了“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创业走上致富路。目前,全市已经营造崇尚创业、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并即将迎来国家检查组的考评验收。如何实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创建目标、让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助推器,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挖潜能、拓展成效,从更宽领域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从更深层次消除影响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更多的劳动者变身为创业者,让创业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活力之城”的发展目标。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创建步伐

  (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是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创业是强市之基,城市的魅力和活力在于不断创业、创新。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是厦门市民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创业史。厦门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飞跃,都留下创业者的足迹与汗水。厦门未来的发展,更离不开厦门人民的二次创业,三次创业。从创业与就业关系来看,创业是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的“引擎”,是扩大城市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创建创业型城市,不仅可以促使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提升自我价值,还可以吸纳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建立起“鼓励创业—推动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促使社会充分就业,为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是实现民生优先、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路。破解就业难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掀起了全民创业、扩大就业的热潮。抓好创业带动就业这项惠民工程,让有创业想法的人实现理想,让有就业难题的人找到工作,实现全社会更加充分的就业,是市委市政府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就是要通过政策的扶持和社会的推动,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拓宽新的就业渠道,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让更多的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让更多的人在参与创建过程中得实惠、谋发展。

  二、抓住重点,坚持高起点和规模化,打造厦门特色

  (一)注重引导,提升劳动者创业需求。创业的主体是劳动者。要把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劳动者身上,立足于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战略大局,突出服务厦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主题主线,始终坚持高起点、集团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加强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落实支持创业的产业、融资、资金、场所、税收等优惠政策,健全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完善跟踪服务保障机制。对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示范典型,要丰富内涵、加大扶持、增强实效,打造成精品。只有让每个想创业者在示范典型中看到潜在财富和可持续效应,才能真正吸引他们、鼓舞他们,勇敢地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成为创业大军的生力军。

  (二)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一边是渐趋成熟的创业环境,一边是跃跃欲试有意创业的各种人群,如何将两者无缝对接?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创业者来说,免费的、专业的创业培训无疑能为他们的创业增强信心,增加成功的筹码。要把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作为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基础工程来抓,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复员转业军人等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免费创业培训范围。在创业培训领域做好“五个一工程”,即确定一批软硬件过硬的定点培训机构,培植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选择一本深入浅出的培训教材,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教学模式,建立一批模拟实用的实训基地。要进一步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更多地举办大型创业项目推介会和创业论坛,邀请新加坡、台湾、北京等创业活跃地区的专家来厦授课。同时,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组成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开展创业实训,鼓励中小企业提升创业和劳动者自主创业。要把多年来创造的“帮一个人创业、带一群人就业”的“1+1群”厦门创业培训模式发扬光大,全面提升创业人员的创业信心,全面提升创业人员的素质,全面提升创业成功率。

  (三)落实政策,降低劳动者创业成本。政府促进创业和就业,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扶持政策推动。我们已经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创业扶持资金和创业奖励金等一系列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受惠群体覆盖了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这些政策在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信贷支持、有效解决创业者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目前,我市已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多元,贷款规模和扶持力度都创下历史新高。现在已进入创建最后关头,创业能量也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多方联动、多措并举,让更多积极的创业政策惠及更多的创业者。

  (四)搭建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广大创业者的多样化需求,就是最好的服务。我市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建设了一批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在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积攒下许多创业能量和优势。要继续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创业指导中心的载体平台作用,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帮扶、小额贷款申请、开业指导、后续跟踪服务等“一站式”服务。要建立创业项目生成滚动机制,不断充实创业项目库,及时策划一批,生成一批,推出一批,滚动一批。同时要积极帮助劳动者解决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难、场地难、办事难和政策缺、服务缺、能力缺等问题,把“短板”补上,把“难题”解决,从根源上解决制约我市创业工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三、强化落实,加大宣传和引导,形成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重要意义的认识,把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进一步加强配合、凝聚合力,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切实解决重点问题。做到想创业者之所想,急创业者之所急,进一步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踊跃创业”的浓厚氛围,切实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宣传引导。要加强创业文化建设,重视创业教育,通过典型引路和经验推广,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目前,各区都评选出了创业服务示范街道(镇)、示范社区(村),要及时总结推广示范点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效,切实整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带动全区域开展创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广泛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加大对创建服务工作和优惠政策的宣传,及时报道创业典型和成功经验,全面生动地展现厦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风采。

  (三)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创建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评议考核,把创建成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要切实加强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创业服务队伍,落实场地、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把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好抓实。对推进创建工作不力,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和奖励。要通过创建工作的最后冲刺,使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重诺守信的诚信精神、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成为创业工作的主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良好环境,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我们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让更多的劳动者在厦门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让厦门成为鼓励创业、崇尚创业的活力之城、创新之城!中国规划网厦门1月5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