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要给后人留下赞叹,不要留下遗憾”。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本文试从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城市规划的理论及其对池州构建滨江环湖城市中的公共政策作用与实践进行分析,谨供参考。
一、城市规划的背景及演进过程
(一)城市规划的由来 城市规划又称都市计划或都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和发展命题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布局、建筑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安排等等。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北的新石器时代聚落姜寨遗址,我们的祖先就在村寨选址、土地利用、建筑布局和朝向安排、公共空间的开辟以及防御设施的营建等方面运用原始的技术条件,巧妙经营,建成了适合于当时社会结构的居住环境。可以认为这是居住环境规划的萌芽。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揉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特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西方,古希腊城邦时期就已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就阐述了城市选址、环境卫生、城际建设、公共建筑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当时的“理想”城市模式。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帕拉第奥、斯卡摩锡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 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除罗马等少数城市外,一般规模较小。多数城市是自然形成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都比较简单,卫生条件也比较差。城市规划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道路网和建筑群的安排,因而是建筑学的组成部分。产业革命导致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大工业的建立和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盲目发展,出现了贫民窟和混乱的社会秩序,造成城市居住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在西方一些城市发展过度的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的潮流,富裕人群开始逃离都市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对策,现代城市规划科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中国当然是最早研究城市规划的国家之一,曾对规划科学作出了较大的历史贡献。但由于都市化和“逆城市化”潮流出现较晚,因而对于规划科学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薄弱,池州更不例外。池州第一次以城市规划文本形式出现的文件是1984-1985年制定的《贵池县县城规划》;池州地区成立后,1989年又在县城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贵池市城市规划》;2001年撤地设市,2002年制定了《池州市总体规划》;2006年,市政府在考量全国及周边地区发展形势和池州本身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重新启动规划修编工作,现在的城市建设即在修编后的《池州市总体规划》的指导进行的。 (二)城市规划的内涵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主要任务是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和按规律去发展城市的途径。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除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不断建设和有效的管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关系。 1、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的作用,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公众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发展速度的快慢,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城市规划是否高起点,是否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和特色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建设与管理是否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是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引导空间实体合理建构。城市规划作为城市运营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直接手段,通过城市空间规划和规划调控,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同时,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将向可能的“客户群”展现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政府部门发展该地区的决心,为明确定位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产业投资和企业集聚提供基础平台。 3、制定和实施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干预社会角色的实现依赖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干预,又有别于市场自发行为的公共干预。这种干预是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由政府以国家和公众的名义来施行某些特定政策。城市规划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府进行公共干预的工具,与城市公共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和实施城市公共政策。 在规划的整个体系中,规划政策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所在。所谓城市规划政策,就是城市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城市建设任务、调整各种利益关系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它具有三大功能,即导向功能、协调功能和控制功能。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主要指两个方面:为了保证城市规划政策的实施而制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确立,是为了使城市规划的政策在城市各类公共部门、机构和经济实体发展的政策中得到全面体现;由于城市规划中相关的战略研究和战术内容,可以为其它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相关的决策提供参考,因而也可以成为某些专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保证城市合理建设、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具体来说: 一是龙头作用。这是由城市规划的特性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不仅要解决单项工程建设的合理性问题,而且要解决各个单项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性问题。运用综合的、全局的观点,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平时与战时、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系。其次,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表明政府对特定地区建设和发展所要采取的行动,也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第三,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先期性。它既要解决城市当前建设中的问题,做好各项基本建设的前期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又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超前研究建设中即将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以期对城市建设加以引导和控制,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二是控制作用。一方面是控制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主要是对影响城市性质、发展规模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制约,特别是对建设项目立项、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和迁移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划管理。另一方面是控制城市发展的布局和结构,主要是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容积率、日照间距、建筑层数、环境容量、园林绿化要求、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建设部署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划管理,防止混乱失控现象发生。 三是引领作用。当城镇规模较大、系统较复杂时,仅有一般的规则还不够,规划在确定城市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方面还要起着框定及引领作用,因为即使有局部的秩序和资源优化配置,也不能避免整体的无序。例如我国一些特大城市目前面临的交通问题,通过微观层面的管理已不可能解决,而只能依靠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交通政策及交通结构等规划手段来解决。这个办法不是自由市场产生的,而是社会的共同理性选择。
二、以城市规划支撑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只有与总体发展战略相协调,充分发挥政策功能,才能使整个战略体系达以最佳运行状态,从而为总体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生态立市战略,凸显生态文明规划新理念 生态环境资源是池州最大的优势、最亮的特色和最重要的生命线,是池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基、富民之源。切实保护生态腹地、扩张城市容量、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世人公认的生态园林先驱伊安·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说:“在设计建设一座城市的时候,自然与城市两者缺一不可,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将两者完善的结合起来”。如何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城市规划者必须慎意考虑的问题。 池州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突出的生态理念,充分运用了现代国际规划理论和这些理论的和谐因子。1969年,克罗(D.S.Crowe)提出景观规划概念,奥德姆(H.T.Odum)进一步提出生态系统模式,把生态功能与相应的用地模式联系起来,并实践于区域规划。同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McHarg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对生态规划的工作流程及应用方法做了较全面的探讨,提出了规划结合生态思想的概念和方法。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委员会通过《斯德哥尔摩宣言》,提出人与生物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间应保持协调,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进入80年代,全球生态环境观念逐步形成,规划工作者开始寻求在生态原则下构建动态的、协调的、又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城市。现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模式”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城市规划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许多大城市如广岛、特兰托、华盛顿、堪培拉等,都已进行了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的灵魂在于文化,文化的外在表现在于城市特色的塑造。当我们已经找准生态城市坐标后,利用好山水就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先决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抓住“牛鼻子”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滨江环湖、组团布局、传承历史、彰显生态”的城市发展定位,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和人口与产业承载功能、旅游功能的特色塑造。 1、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一是重构滨湖区生态旅游功能。城市的滨湖区是城市活动空间的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资源差异性和城市运用资源的独特方式已经成为城市竞争优势的来源。从培植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角度看,滨湖区建设已经从内涵上满足了形成这种能力的需要,齐山、平天湖一线山水共存,风光秀美,天生是一个创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区域。二是利用杏花村风景区、齐山—平天湖风景区的良好景观和生态优势,在规划布局中充分体现池州城市的生态特色,将山水生态绿地楔入城市建设用地中,形成开敞、优美、自然的城市风貌。 2、优化居住区建设规划。一是坚持按照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求,规划建设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集中紧凑地组织生活居住区,分级配置各类公共设施,完善市政设施的配套,使居住区功能明确、建设有序、方便生活、便于管理。居住区内公共建筑、道路、公共绿地的设置符合规范要求;二是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加强对老城区危房简屋地段的成片改造,降低老城区的建筑密度,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将城区内与功能分区不相符的企业“退城进园”;因地制宜发展居住新区,以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居住环境。 以上规划的实施,折射了城市规划的一种新型理念,就是通过规划的引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生态景观与人工建筑的有机统一。它所体现的原则是: 1、点、线、面相结合原则。廊道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基底是区域中的背景地域,它决定了景观的性质。按照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理论及方法,勾勒形成城市内部顶极植物群落、促进人与生物圈、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间协调共处的生态城市模型,是植物群落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巨大贡献。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在抓好老城区周围的杏花村、平天湖风景区、生态恢复区、长江防护林等面上生态景观规划和城区道路、滨河绿地建设的同时,注重抓好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等专用绿地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规划城区绿地总面积455.82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32%。其中城市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面积分别提高到285.6、170.22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0.85%、6.47%,形成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良好郁闭度。 2、生物多样性原则。植被是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植被不仅形成不同的景观,而且具有不同的生态效能。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稳定性、生产力,均朝着相对稳定的顶极方向发展,越趋向顶极,植物的组成与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高。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更重要的是通过植物生态群落的多层次结构,提高植物净化污染、保持水土的能力。同时,促进各种鸟类、昆虫、微生物入城,利用各物种间的生存竞争,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协调状态,最终达到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降低绿地养护成本的目标。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齐山、平天湖、碧山生态恢复区等地,基本保持了原有植物生态群落,形成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和物种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象。在城区绿化中,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彰显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 3、自然、休闲、和谐原则。景观结构涉及的斑块――廊道――基底模式,是景观规划及生态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斑块大小、形状与数量及其内部的物种,与斑块自身的特性有关,也与生境多样性、年龄、用地的异质性、隔离度、边界不连续性等相关。在生态规划中,可以根据物种情况确定斑块的合理面积,以此调整生境多样性、干扰、隔离性等因素。池城北临长江,有长江防护林带,东、西、南以清溪河、白洋河“碧水环抱池州城”,沿河两岸各自有条件地向外扩展大面积的湿地和森林。这里是多种生物重要的栖息地,也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以清溪河景观规划为例,该设计融自然风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满足了景观、亲水、生态等方面的要求,沿河两岸成为绿色生态走廊,成为城市的翡翠项链。 4、传承历史文化原则。结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运用大量植物造景,结合不影响生态质量的构筑物,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内涵。在滨河景观建设上,须抓住清溪塔、百牙塔、兴济桥等历史文化古迹,抓住“百牙荷风”、“清溪映月”、“南湖烟柳”等自然与文化景观,在“结合”上做文章。同时,围绕包拯的“摩崖石刻”、岳飞诗等文化轴线,建设齐山—平天湖风景区,力求再现包拯为官清廉、岳飞“精忠报国”的人文精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恢复“齐山洞天”的原始风貌,在平天湖建设现代生态景观,传承现代人文景观特色。 (二)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凸显极核经济发展新理念 “工业强市”战略,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予以体现,工业发展需要城市空间开发予以支持。因此,城市空间支持工业发展问题当然地成为规划问题、成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战术问题。1950年,佩鲁(F.Perroue)在《经济学季刊》发表的一篇题为“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后人广泛关注与应用的增长极理论,亦称增长点理论。后来法国的布代维尔(Boudeville)、美国的弗里德曼(Friedman)、瑞典的缪尔达尔(Myrdal)和美国的赫尔曼(Hischman)等分别从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发展,并产生了众多的以空间结构和空间经济布局为研究内容的学派及其理论体系。增长点理论认为,由于各个经济单位的规模、交易能力和经营性质的不同,其增长能力也不同,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是区域内某些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推动效应的领头产业;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则强调,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域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状况和区位布局企业,可以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产业集聚理论认为,地方性的工业企业在主业区的聚集,有利于技术外溢、劳动市场共享、提供中间投入品和服务,可以导致支持该产业运作的多种类、低成本的非贸易投入品的生产。众多使用中间投入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才使辅助性工业能够使用专业化的、高成本的机械设备,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来供应众多的消费者;点轴开发理论则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从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看,产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优区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点增多,点和点之间由于要素交换的需要,要求用交通线路以至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这种轴线一经形成,就吸引人口、物料等要素和相关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通过考察城市形成的过程不难发现,至少是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城市,都是沿着河流、港湾、大型交通线向两侧或四周布局并逐步扩大的。 按照上述理论,我们对池州2002年《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调整,在城市总体规划五个组团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与用地供给,通过土地利用调控和促进产业升级,进而促进产业集群与集聚,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规划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池州新一轮城市规划中,重点考虑了我市工业的原有布局和现实要求,坚持沿江 “一线” 开发为着眼点,依托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岸线经济,布建高密度产业区,构建块状经济隆起带,力求把我市沿江区域打造成为重要的临港工业集聚中心、功能完善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港口经济丛。总体规划明确将工业发展方向确定为“依托港口局部开发建设临港工业区,扩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江口延伸,建设贵池区工业园,市区两园互动互补,构成东部经济园区”。依此对工业用地布局局部调整为:以东部经济园区为发展工业的主要载体,按“一区三园”的格局布置工业投资项目。在城区东北部布置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轻型加工工业园,在贵铜公路两侧布置大型工业项目,为逐步形成江口临港工业园创造条件。工业用地的布局由原先的临港工业区调整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贵池工业园,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天湖大道以西部分用地性质调整为居住、商业和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发展用地。 我市规划布局的工业经济区块是全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它介于长江“黄金水道”与铜九铁路、城际轻轨、沿江高速和九华山旅游机场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增长极,是一个吸引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形成特定经济系统的“磁铁石”。这种功能结构的调整,符合池州城区作为特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区划,有利于引导微观经济要素和活动进行更有效率的模式选择,可使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型空间组织与资源配置结构形成集聚效应。 (三)围绕旅游兴市战略,凸显休闲泛化新理念 景区与城市的关联度是“旅游兴市”的核心问题,而景区与城市的功能互补则是理论界异常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关于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问题集中体现在旅游城市化、生态位和休闲产业三大理论之中。旅游城市化理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看待,内涵包括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它揭示了旅游与城市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旅游催生城市,城市成就旅游;旅游促大城市,城市壮大旅游;旅游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彰显旅游特色。旅游地生态位理论则强调特定旅游生态单元在旅游生态系统中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化问题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著名未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T·默利托认为,休闲将是新世纪经济发展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新世纪的若干趋势表明,“一个以休闲为基础的新社会有可能出现”。预计2015年之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业将占世界GDP一半的份额。休闲产业理论应给我们带来了打造皖南休闲之都的信心和决心。 池州是皖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洞、瀑、湖、林、云海等自然景观资源一应俱全,各具特色。境内大小景区景点共有300多处。作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地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池州正成为佛事活动、森林旅游、生态观光、漂流探险、科学考察、文化溯源、养身休闲的热点地区。池州旅游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迈入全省旅游强市行列,但在旅游产业系统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还相对滞后,未能发挥载体和中心功能。纵观国内外旅游经济相对发达、旅游市场成熟地域的发展经验,在形成旅游品牌的基础上,莫不是打造旅游和休闲中心城市,如河南郑州、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浙江杭州等,都是通过在城市中构建大旅游的综合服务基地,并以此强化自身特色,以期整合和提升旅游经济。九华山风景区和中心城区目前还没有形成紧密的良性互动关系,主要原因在于主城区旅游特色不明显,餐饮购物、休闲品位、商务会展、市容市貌等,都还没有达到旅游目的地城市要求。另外,山、城之间交通不够通畅、快捷,同样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新一轮的城市规划调整则重点考虑了这些问题。 1、调整城市功能区划。一是以老城区为主适当向平天湖滨湖区扩展。二是中心城区部分以居住、办公和商业服务为主要职能。三是南部的站前区以商贸、物流用地为主体。四是在主城区外围东北部形成以市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和贵池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东部经济园区,初步组成的东部经济园区是工业发展核心区。五是将齐山――平天湖纳入城中,形成旅游、休闲生态景观区。亦即“一城五区”。 2、调整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按照一城五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拉开城市框架,加快主城区路网建设,初步形成以主城区、站前区、教育园区、东部经济园区为主的组团城市空间格局,改善了城市出入口的对外形象。一是在对外交通规划上,对过境公路、国省道、高速连接线和铁路客(货)运站点和老港区功能作了调整。二是对道路系统规划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由外围道路和主干道组成的“三环四横五纵”的道路网,建立了以主次干道为骨架、支路为网络的城市道路系统。三是在交通设施规划上,重点建设池州中心站等公路运输枢纽项目,改造一批农村客运站,完善县乡两级车站配套设施,同步建设货场集散点;加快了中心城区停车场、公交枢纽站、首末站、换乘站和候车亭、港湾式停靠站的建设。同时,对主城区行政办公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设施用地等进行了规划调整。 以上规划的调整与实施,是池州适应旅游产业系统升级、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现实要求,是建设休闲之都的必要举措。调整后的规划充分体现了旅游城市化理论、生态位理论和休闲产业理论。 (四)围绕商贸活市战略,突出现代物流新理念 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市场、大产业、大流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没有大流通就没有大产业,没有大市场就没有大流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开始追求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向降低流通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泉”转变。 古典经济学的的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富论》中指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造成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正是由于生产成本绝对差别的存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得以产生。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如果不能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循环,不能做强内部贸易,那么它所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市场,而是发展优势。由此看来,国际贸易功能是外向型城市发展不可或缺要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的产品上都没有成本优势,但只要根据“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各国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不能只看到比较优势理论的外贸意义,它的内贸意义同样值得重视。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Ohli)继承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的观点,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俄林认为,各个国家或地区要素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国家或地区要素价格的差异,要素价格的不同又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因此,一国应出口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的商贸意义在于物流能够促进本地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壮大特色产业。 无论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经还是要素禀赋理论,它们都主张国家之间应充分开展国际贸易,从而实现国际分工。各国都集中生产自己的优势产业,然后通过国际间的交换,以获取自己的劣势产业的产品,这样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以较少的投入实现较大的消费,从而实现最大的收益。作为一个地方也是如此,外向型经济也是必由之路。池州在安徽沿江一线不是发达的城市,但却是物价水平较高的城市,不是一个大市,却是一个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究其原因还是池州商业贸易相对滞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内部经济开始活跃,必然要求商贸业的更快发展,只有商贸业发达起来以后,才能取得与经济利益相对应的成本优势。 “十五”以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0.4∶36.6∶36.33调整为2007年的20.6∶39.5∶39.9,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服务业正从传统服务业向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商贸物流业已经跟不上市场要求,急迫需要在规划产业布局上预留更多的空间比例。同时,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原有的商业布局已经不能满足现时的消费需求,必须通过规划手段进行调整。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根据功能分区,城市规划将中心城区部分作为商业服务区和市级商业金融中心区。商业街以秋浦路为轴线发展为主,西联杏花村、三台山公园,东接孝肃街历史街区和滨湖广场及文化中心,形成市中心区的商业核心地块。南部的站前区作为主城区的外延,结合铁路车站和水路码头流通功能布置成生仓储设施,在站前区集中布置商贸居住综合用地。长江路作为连接车站区与码头的交通主干道,体现其商贸、体育、休闲等综合服务性功能。二是进行产业配套。对商业服务设施与旅游发展统一考虑,在旅游景点、宾馆服务区建设商业网点,做到旅游景点和商业网点相配套,以旅促商。根据市民实际需要,保留和滚动调整现状沿街商业设施,建设农贸市场和市级专业批发贸易市场。三是打造特色市场。围绕旅游、休闲、创业及新型物流业态,拟将孝肃街、石台路、胜利路、杏村路(东西)、青阳路、东湖路、长江南路、百牙西路和建设西路,分别改造成文物古玩、花鸟虫鱼、医疗用品、轻纺服装、特色餐饮、创意策划、旅游休闲、夜市排档、电子电玩、文化用品等十大特色专业市场。 对商贸物流区的整体规划布局调整,遵循了商贸发展的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适应商贸物流业发展、落实“商贸活市”战略的有效路径。
三、规划遵循的原则及体现的城市气质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政策,要以和谐为目标,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实践,首要任务是谋求发展,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而实现传统规划的转型。池州城市规划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了和谐城市规划理念和指导原则,彰显了人本思想和和谐气质。 (一)城市规划执行的理念 体现科学发展理念、以和谐为目标的“和谐城市规划”,就是资源产业匹配、生态因素平衡、三次产业协调、城市布局合理、空间特色丰富、开发强度适宜、交通网络顺畅、环境整洁宜人、设施效率恰当、居住舒适方便的新型城市形态。这种新型城市形态,能够极大地提升城市活力,提高社会就业率,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居民自由全面发展。 (二)城市规划遵循的指导原则 1、突出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生态城市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自然和人工景观和谐、生态意识浓厚的城市生态系统。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的发展,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途径,转向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到人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最终实现人与人和谐的发展途径。要构建和谐发展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搞好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构建城市绿化生态景观;加快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完善城市水体空间布局,努力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生态生产体系,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林秀的优美城市环境。 2、坚持因地制宜,增强城市规划的实用性。城市规划既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导性,更要具有自身的特色性和实用性。必须坚持人本化观点、实用性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理性地编制城市建设规划,以此保障城市既快又好的发展。在城市产业规划上,要充分发挥城市产业的比较优势,选择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来定位和规划城市产业,以优势产业支撑城市经济发展;在城市生产和服务性设施建设上,要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建设;在城市的街景设计和建设上,要以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为目的,充分发掘、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3、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城市规划的集约化水平。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龙头的城市规划,必须以构建节约型城市为宗旨,积极促进城市健康、理性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突出建设环状路、打通断头路,努力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加快供水、城市燃气管道等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提高城市集中供电、供水、供气的能力,避免城市资源和能源浪费。在城市产业发展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构建节约型城市产业结构。在城市开发上,坚持严格保护土地、有效利用土地的原则,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商贸向物流中心集中、办公向行政中心集中,合理规划城市开发用地。同时,要杜绝住宅小区小而散的现象,避免管理和服务资源浪费;认真搞好老城区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与新区规划进行无缝化对接,实现新区老城功能互补、互动发展,避免城市功能重复或功能不全现象。 (三)城市规划彰显的城市气质 科学编制、依法实施城市规划,是促进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和谐的重要命题。走特色化的城市发展之路,必须首先抓规划。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依法强力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大拆违,推进大建设,促进大发展,池州这座活力迸射的新兴城市,以其优美的环境、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伴随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园林城市的打造,池州散发出更为迷人的魅力。透视其中,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至为关键。通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要决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法治和民主的统一,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加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原则;在规划理论和建设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注重社会公平、统筹兼顾、着眼未来,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协调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远等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工具;切实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历史、现在与未来相得益彰。其主要特色有: 一是凸现了和谐城市建设新概念。“和谐池州”建设成为池州城市的整体目标,其内涵至少包含了以下三种关系的和谐:第一种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即生态和谐;第二种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和谐;第三种是人工环境之间的和谐,即空间和谐,三种关系的和谐实质也是真善美的和谐。以和谐为城市目标,是池州对城市发展意义的认识升华。 二是坚持了人、城市、自然的融合。一个城市应该是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生活舒适,人与自然协调共存,人与社会和谐共存,保持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城市的和谐应体现在人、城市、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和谐上。首先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并尽可能为不同的人提供各种就业和创业发展的机会,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和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其次,城市的规划建设应尊重自然,做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三是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核心就是要体现人文关怀。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造百姓的和谐家园,可以说是规划的初衷和归宿。规划蕴涵的浓浓情怀,使这座城市处处充满了温情。“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名山秀水、名城宜居”,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的城市变化,正是规划指导下建设实践的生动写照。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城市规划的探索。一座和谐的城市,就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人类追求更大进步、获得幸福的天堂。现时的池州城市规划,根据区域的文化特质和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科学的艺术设计,集中体现了城市的和谐功能和公众的幸福指数,是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航标”。我们相信,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一个功能完善、产业重点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的“皖南明珠”即将绽放异彩。中国规划网合肥4月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