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领域,为了求得方便、高效、节约、集约的应用,总会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进行发展的。千百年前延续下来的城市道路平面化结构及交通组织模式,早已显露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弊端,并且已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城市经济和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街道立体化多功能综合体系”是以步行、骑行立体化为先导的,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多功能的城市街道立体化综合改革体系。以期彻底破解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治安恶化、环境污染、就业扶贫以及全面节约和资源高效利用等诸多城市难题。极大地激发起城市更强大的承载效能和运行活力,引领城市走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锦绣前程。 Abstract: derides the social areas of life, in order to obtain convenient, efficient,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applications, always from the plan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go, continued down the road flattened structures and traffic patterns, had revealed inherent drawbacks of maladjustment, and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and hinder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other fields. "Urban street three-dimensional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system" is to walk, ride three-dimensional as the Guide, reasonable structure, mechanism, multi-functional stereo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city streets. With a view to completely solve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safety, law and order deterioration,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街道;多功能立体化;综合改革体系 Key words: sustainable; city streets; multifunctional stereo; comprehensive reform system 一、道路结构滞后交通形势严峻 (一)捉襟见肘的道路平面化结构 现有城市街道的平面化道路结构模式,是适应千百年前无机动车时代人类以步行为主的慢生活节奏的交通需求的。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多种交通因素在同一平面空间摩肩接踵相互掣肘发生冲突,频繁制造安全事故和交通拥堵,城市道路越来越显现出结构的缺陷与不足造成的种种矛盾。尽管政府在努力使城市道路的数量不断增加,路面的宽度也在拓展,或者在加宽的路面上作了平面功能的划分和路口信号的控制等所谓的交通组织与交通管理手段加以补救,但是实际应用下来往往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根本难以满足各种不同动力、不同速度、不同体量的车辆及人员出行时熙来攘往车水马龙的交通需求。这种道路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使城市陷入了大血管不畅、小血管拥堵、毛细血管不通的恶性循环的艰难窘境。 (二)步人后尘的车行立体化误区 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更早进入了汽车时代,当他们出现了交通拥堵之后,就以他们西医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事风格设计了以车为本的“车行高架快速路”(简称“车行高架”)。当我国城市车辆发展增多出现拥堵后,也开始步人后尘引进了“车行高架”这个所谓可以使车辆快速运行,并且试图能解决交通拥堵的“洋玩意儿”。可是实际的应用情况是,杭州的“车行高架”上就曾经有被堵7个小时上不去下不来的痛苦经历。七个小时不吃不喝死不了人,七个小时不拉不撒是要憋死人的啊!世界各国及我国许多城市大量的实践结果已经证明,“车行高架”是车少时快,车多时慢,车更多时堵的“洋怪胎”。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车行高架”道路的出入口太少、太集中,车辆在高峰时段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桥下桥的入口出口处车辆都要依次排队小心翼翼慢慢挪动,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刮蹭追尾等事故造成拥堵。即便没有事故,车流也会因出口处的拥挤而产生激波效应,造成车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缓如爬虫,真是让人忧心如焚不胜烦恼。“车行高架”这种体量巨大、投入巨大、占地巨大、周期巨长、功能单一、噪音污染、废气污染、天降垃圾、大煞风景、对街道及周边造成巨大影响的“洋怪胎”引起了国人的纷纷吐槽。国外对待“车行高架”的态度,如韩国首尔,虽然早在1960年开始建造“车行高架”,但是他们也早在2002年已开始逐年毫不手软地将这些劳民伤财不叫好的“车行高架”进行拆除。 (三)穷途末路的步行边缘化窘境 步行,是每个城市最需要认真对待并且倾力而为的,因为任何一个人无论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最终他都将是一个步行者。面对两亿多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老龄化人口,以及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他们的日常出行都离不开步行,而目前城市的现状是把步行给严重边缘化了。以至于人行道可以被其它设施永久占用仅剩宽不足尺者有之;随意开挖、围挡阻拦、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空调排风、空调滴水、垃圾污染、污水漫流者有之;甚至遇风雨天不但无处躲避还会被急驰而过的车轮激起的污水飞溅一身者有之;更有车辆对路人的人身伤害,以及飞车抢夺、抢劫、盗窃等街面犯罪对生命财产造成的侵害等等真是不一而足。家有耄耋老者,尚能自己拄拐杖或扶轮椅在小区内慢慢转悠,遂劝其上街逛逛,老人摇头叹道:想出去慢慢走走看看,可是害怕啊!一怕走坑坑洼洼磕磕绊绊的人行道,人难走轮椅也不好推;二怕横穿人来车往的大马路,别人大步流星咱想快也快不了,急得司机拼命打喇叭;三怕有内急,路边公厕不好找,进单位遭人翻白眼。嗐,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 二、坚持多年梦想改革势在必行 (一)独树一帜的人行立体化奇想 从1985年开始,我对城市交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了专题研究。经过几年对国内外城市交通状况的观察思考和大量资料的研究分析比较,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城市特点,于1992年2月在《城乡建设》杂志上发表了《对城市街道进行立体化综合改革的设想》的论文。编者在《刊首语》的评价是:“‘横谈纵论’中,《对城市街道进行立体化综合改革的设想》(参见)可以说是一种奇想,希望这种奇想,能对我们的城市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论文主要阐述了人和车在同一平面中“同走共挤”的弊端,提出了利用城市街道两侧建筑二层空间及“人行天桥”等构建“人行立体化”系统的设想。这样,人走人的“独木桥”,车过车的“阳关道”,互不干扰,各行其道,城市交通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二)坚持不懈的街道立体化梦想 然而时间过去了30年,城市建设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车辆更是由少变多日新月异数量暴增,城市道路中虽然能见到少量单独爬上爬下的“人行天桥”的出现,却难觅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人行立体化”系统的踪迹。反而看到了以车为本思想指导下引进的“车行高架”这个大行其道也大行“奇堵”的“洋怪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城市交通形势,经过反复推敲认真分析和潜心研究,我在原《设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性突破:在保持街道原有外观结构的基础上,不对街道进行大拆大建、不增加甚至还能大量节约城市用地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街道内在潜力,只对街道两边建筑的一层、二层内部进行一些使用功能的改造置换和外部添加辅助设施,就能够“一举多得”开辟出以立体步行、立体骑行为先导的,集步行交通、骑行交通、车行交通、街道拓展、车辆停泊、货物运储、管线搭载、垃圾收集、集雨滞洪供水和节地绿化回归于一体的“城市街道立体化多功能综合体系”。借此机会可以对城市一些失衡的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一些缺失的功能进行弥补完善。这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市民切身利益的,需要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的,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城市街道共建共享工程。以期彻底扭转城市街道山穷水尽一筹莫展的被动局面,开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城市街道新时代。 三、立体步行街互连网系统 (一)独辟蹊径的立体化步行空间 把地面人行道升迁改造成为让步行人流完全离开地面的立体人行道。也就是将沿街两侧各建筑体二层的内部空间进行改造贯通,使建筑体具有了桥墩、桥梁和道路的功能,各建筑体之间因地制宜用“步行天桥或步行地道”等相互衔接,上下通过各建筑体内部步行阶梯、台阶式电梯或垂直电梯衔接,如此不断“复制、粘贴”就构建成了能够立体跨街过巷,并且四通八达贯通城市各个街区单位、学校医院、车站码头和住宅小区等空间的,不与机动车发生平面交叉冲突的无障碍“立体步行互连网系统”(简称“立体步行系统”)。这也就是说城市的任何一条街道都可以变成中间道路是一条机动车道,两侧建筑内各有一条立体室内步行街道,由一条街道变成了三条街道。“立体步行系统”充分显现了步行交通所具有的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能上能下、可左可右、拐弯抹角的灵活机制。当它遇到重要单位或重要建筑不能从二层空间穿堂而过也不能跨越而过时,可以选择回到地面通过,或者钻入地下穿过,还可以拐弯抹角绕过。“立体步行系统”的大部分主体都在建筑体内部,外部的“步行天桥”虽然只是辅助部分,但却担负着跨街过巷及与建筑体之间连接的重要角色,况且是最亮相最出彩的角色。因此,每个地区、每个城市、每条街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风格特点或民族特色予以设计和装饰。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这将会是中国城市一道最靓丽的都市风景线。相较于“车行高架”而言,“步行天桥”具有体量轻巧、成本低廉、批量预制、安装简便、一桥多用、周期短暂、见效快捷及外观多姿多彩随意变化等诸多优点。 以生活小区为代表的单位内部道路的步行空间立体化改造,是通向“立体步行系统”的“最后一公里”。它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安全无障碍的日常出行和活动空间外,也为小区打开了消防安全通道(事实上许多生活小区的消防安全通道都停满了车辆)。同时也为小区围墙的打开和小区道路开放成为城市道路一部分,更为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先决条件。 (二)别开生面的安全步行空间 随着人行道的迁移,绝大多数的步行人流都转移到了二层空间,因此将沿街两侧一层店铺门面等机构升迁到二层内部并沿两侧分布店铺门面,让步行通道从中间穿堂而过,就建成了店铺门面数量一变为二倍增的“立体室内步行街互连网系统”(简称“立体步行街”)。“立体步行街”使步行出行的安全环境有了天壤之别:不再担心地面积水内涝、地面交通拥堵对步行出行造成的交通影响,极大地提升了抵御和减轻各种灾害的能力;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在地面上穿街过巷被车辆伤害碰撞了;银行、金店等要害单位的营业窗口,相比在地面时的治安风险降低了;摆脱了地面“飞车抢夺”等街面犯罪的危害;步行人流在相对集中的室内空间里,公安部门的天网监控系统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监控效能,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治安环境得到了净化,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大提升。还要建立一套视听维稳工程——“城市文字语音信息广播系统”,给人们提供比手机传播更及时、更准确、更权威的国内外及本城市信息,以迅速辟解网络谣言的传播及负面信息的误导,发布各种自然灾害或临时危害等紧急情况的警报,同时用不断滚动、循环广播、耳濡目染的宣传效果来弥补部分人群不用手机、不看新闻、不看报纸只相信传言的缺憾,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春意盎然的绿色生态家园 “立体步行街”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不但遮风挡雨还能有效隔离风沙扬尘和雾霾尾气的侵染;室外“步行天桥”顶棚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兼具了遮阳与发电的双重功能;空气净化系统使室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舒爽宜人;街道两边绿色植物郁郁葱葱四季如春,让人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从此人们出门不再为空气污浊而佩戴口罩;不怕因天气的忽冷忽热变化而备衣带帽;不用为忘带雨具被雨淋湿而尴尬烦恼;不再为内急找不到厕所而火急火燎;逛街的夫妻们推着婴儿车无忧无虑地休闲散步;上学下学的孩子们三五结伴而行,不再需要大人们的车接车送;走在这样的街道里我仿佛又回到了我的儿时,唱着歌儿滚着铁环上学下学的情景历历在目。这里是嬉笑打闹孩童的游乐园,这里是步履蹒跚老人的俱乐部,这里是盲哑残障人士的逍遥宫,这里是大腹便便孕妇的待产房,这里是文明传播的窗口,这里是文化传承的天地,这里是科技创新的基地,这里是普法教育的园地,这里是艺术熏陶的殿堂,这里是娱乐休闲的公园,这里是人类共享的绿色生态家园,这里是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人间天堂。这真是:莫道城中空气浑,楼高屋密不春风,人多车堵疑无路,街暗路明又一城。 (四)生机勃勃的创业致富平台 “立体步行街”是一个人群高度汇流的地方,并且不论四季更替、不分白天晚上、不管男女老少,就连原来难得出门的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都有了想上就上的逛街欲望和机会。步行上街不仅分担了出行,还锻炼了体魄愉悦了身心,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新时尚;“立体步行街”是一个商业高度汇聚的地方,各行各业都在这里开有门店设有窗口,营业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怕季节变换,不受天气影响;“立体步行街”是开设各种专业街的好地方,菜市场、农副产品街、美食街、服装街、女人街、母婴儿童用品街、老人用品街、珠宝街等等包罗万象,传统的店铺式销售购物得到了极大的回归;“立体步行街”是一个共建共享高度开放的平台,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商业氛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质载体,是吸引各方人才、扩大城乡就业和消除城市贫困的绝好机遇。 四、立体骑行互连网系统 (一)两全骑美的立体骑行空间 骑行出行是既可以代步又低碳环保还能够运动健身的绝好方式。紧贴沿街两侧建筑体的二层墙面外挂或架设一条“立体骑行车道”,各建筑体之间以“骑行天桥”相互衔接,或与“步行天桥”共建共享合二为一,上下楼梯与“立体步行系统”共享,建成既独立专用又与“步行街系统”紧密相通或部分重合共享的、立体跨街过巷的、四通八达的、可供人力和电动小轮自行车等骑行的“立体骑行互连网系统”(简称“骑行系统”)。 (二)出骑制胜的绿色骑行王国 曾几何时我们国家是以“自行车王国”而引以为豪的。然而随着汽车的发展和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纯粹人力自行车代步时代已逐渐走向衰亡。尽管政府千方百计提供了免费的人力自行车,然而从样式、款式到形式都难以博得更多人的兴趣,更何况自行车在地面骑行还面临着生命安全与人身健康的双重风险。 然而随着“骑行系统”的建立,敞亮、安全、舒适的骑行空间,一定会吸引更多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年富力强的青壮年、不甘示弱的健康老人、甚至身残志坚的残障人士。他们骑着各色各样人力或电动的小轮自行车、轮滑、滑板车、平衡车、轮椅车等,参与到这集上班出行与运动健身于一体的浩浩荡荡队伍中来。这种零排放的绿色安全快乐骑行将会是城市中最庞大、最时尚、最壮观的都市风景线。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绿色低碳骑行王国”的称号一定会是属于中国的。 五、地面停车行车互连网系统 (一)不止不行的快速停车机制 在城市中,除特殊车辆需要不停地在道路上行驶并长时间占用道路外,绝大多数车辆在城市内的出行,都只是从一个“停车场A”移动到另一个“停车场B”的转移过程。车辆从“停车场A”到达“停车场B”的时间越短或距离越短,则车辆占用道路的时间或距离就越短,车辆对道路实际上只是短时间的“路过”、“借用”而已。事实上,绝大多数车辆每天在停车场“停”的时间,远远大于在路上“行”的时间。因此,如果在道路两侧建有相当数量的停车场,并且车辆是随时随地可以快速进入停泊的,那么车辆停得越早,停得越快,停得越多,则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保有量就会相应减少,道路上车辆的密度就会减小,车速也会相应提高,车流的运行就会顺畅,就不容易产生交通拥堵。结论是:与其说车辆出行是对道路的需求,不如说是对停车的渴望。只要道路两边设有足够方便车辆随时随地快速进入的“停车场”,则城市道路运行就会通畅,就不会发生拥堵;如果道路两边设有与道路面积相同的并且方便车辆随时随地快速进入的“停车场”,则城市道路运行将永远畅通无阻。这就是“停”得越多越快,“行”得越通越畅的“城市道路快速分流停车思维模式”。 (二)随机应变的海绵泊车空间 店铺门面搬迁后腾出的大量沿街两侧一层原店铺门面空间,就是最理想的随机快速停车空间。因为是在一层地面上,所以无需大兴土木就可以改建成与道路并列并行的、可随时随地就近快速吸纳机动车进入的“沿街室内海绵停车场”(简称“海绵停车场”)。一旦道路发生交通拥堵或突遇紧急状况需要避让时,车辆能够像水流渗漏般随机就近快速进入“海绵停车场”停泊避让。而且“海绵停车场”也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执行紧急任务车辆,提供了在重要地点值班的停泊空间,为防灾减灾赢得更多的时间。 可随时随地就近快速进入的“海绵停车场”不仅使二层步行街经商户的装货卸货更加合理、更加方便,也使开车上街购物人们的泊车更加合理、更加方便。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开车上街停车难、难停车、车难停的尴尬局面。而且地面上的室内泊车减少了室外露天泊车的日晒雨淋尘染,也就减少了使用空调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以及宝贵的洗车用水。更比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多层集中式停车场能节约大量的建设费用,减少能源消耗及尾气排放。 (三)无忧无虑的公共候车空间 二层步行街的人流通过步行阶梯、台阶式电梯或垂直电梯非常便捷就可以下到一层室内地面或开车、或打出租车、或乘公交车。大量的一层原店铺门面空间,不仅为普通车辆提供了绰绰有余的停泊空间,同时也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车辆提供了良好的室内停靠站,使候车者免遭风吹日晒雨淋之苦,还可以为使用公共交通和公厕最多、最频繁的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提供候车座椅和公厕等人性化服务。而且也改变了以往普遍存在的路边公厕偏少,开车的司机们只好找僻静的地方随地解决的陋习。 (四)纵横驰骋的畅通车行空间 一层店铺门面的升迁,使一层地面建筑内部的通透性大大提高,这为路网稀疏路段向相邻街道开辟和打通新的机动车道路提供了很大的机会,也为提高城市路网密度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路网密度的加大又为道路交通流的合理化、高效化组织提供了良好条件。因为步行系统和骑行系统的分流作用,使步行和骑行的出行分担率显著提升。只要充分整合地面道路资源,就可以充分发挥代步车辆的资源优势,这样就形成了路网密布的、无行人横穿的、无非机动车干扰的、无车辆路边随意停靠的、道路不再拥堵的“地面停车行车互连网系统”。这比“车行高架”或“地铁开发”等其它任何形式的建设都要省时、省力、省钱。这对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城市都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六、货物运储互连网系统 (一)不堪重负的物流运输压力 城市货物运输是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关系到城市人口吃喝拉撒的大问题。以往城市货物运输由于限制大货车出入中心城区,一般需在城外设立物流中转站,再采用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蚂蚁搬家式的小型货车运输进城,大大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这些年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快递行业的运输交换量巨增,造成了大量货物运输车辆的增加,给城市原本就应接不暇的交通环境带来了雪上加霜的巨大压力。 (二)物阜民安的合理运储空间 大量的一层原店铺门面空间,除了做停车场、停靠站外,也为物流、快递和仓储行业提供了最为合理也最为合适的容纳储存和交换装卸空间。除易燃易爆等危化品不可以进入外,只要避开早晚交通高峰期,一般货物不再需要经过城外的中转,就可以直接进入市区内一层仓储区装卸货物。这样一层是商品的仓储空间,二层步行街是商品的交易空间,大大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和在城市内的中转运输量,不仅缩短了商品流通时间,也降低了商品的流转损耗和流通成本。而且各品类的物流、仓储可以配合步行街的商品种类的供求,合理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街区、各条街道,又进一步减少了货物运输量,从而构成了更加合理完善的“货物运储互连网系统”。 七、管线电缆搭载化敷设系统 (一)拔地而起的管线立体化搭载 各类管线的地下敷设和检修是一件既劳民伤财又困难重重,还时不时要扒开道路施工制造交通拥堵。人们形象的比喻最好把道路装上拉链。杭州有一处不足30平米的道路上,居然安置了近10个之多的窨井。然而随着“步行街系统”和“骑行系统”的建立,它们四通八达的“天桥”,也为管线的跨街过巷立体搭载敷设和老管网的更新改造,搭建了比地下敷设更加安全、节约和便捷的硬件支撑平台。只要在设计“步行街系统”和“骑行系统”时预留出足够的管线敷设空间和计算好荷载,就可以实现管线的搭载敷设,也为日后的检修和扩容改造创造了方便条件。这也更加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作出的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战略部署。 (二)井然有序的缆线搭载布设 蛛网密布,是人们对城市街道上空各类电缆电线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的形象比喻。“步行街系统”和“骑行系统”的建立,为原本就很难入地下布放只适合架空敷设布线的电视、网络的用户电缆电线实现了有序布线、美观入户的良好愿望。这样就构成了更加完善高效的“管线电缆搭载化敷设系统”。从此,城市街道空中电杆林立、蛛网密布,地面窨井杂陈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了。 八、垃圾管道化分类输送系统 (一)脏乱不堪的垃圾多次污染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垃圾的品种越来越多、成分越来越复杂、数量更是日益增长,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要将五花八门品类、品质的垃圾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着实太不容易。因此一般市民家中垃圾袋内的垃圾都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泥沙俱下,使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相互参杂相互污染。设置在大街小巷的各色有盖的、无盖的垃圾桶周围,总是污迹斑斑令人难以靠近,哪里还谈得上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投放。一挨天气变暖,大量的生活垃圾、水果垃圾和厨余垃圾,干、湿混杂日晒雨淋,招来蚊蝇成群乱舞更有腐臭难闻令人作呕。垃圾在收集、转移和输送过程中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多次污染。即便是深夜作业的垃圾转运车,一路上也是播汤撒水臭气熏天造成了路面污染和空气污染。 (二)各就各位的管道分类输送 “步行街系统”和“骑行系统”的建立将绝大数的日常活动人流汇聚到了二层以上空间,因此大量的日常生活垃圾也会在二层以上产生,这就为城市“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的垃圾管道化收集和输送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在各相应位置设置垃圾分类投放口,投放口不按难于区分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来分类投放,而是按照人们更容易掌握的“干垃圾”和“湿垃圾”两大类进行分类投放。干垃圾进入投放口后,汇入干垃圾管道系统输送到垃圾专门分类分拣装置或车间进行回收处理。湿垃圾进入投放口后,汇入湿垃圾管道系统输送到湿垃圾专门分类装置进行封闭无害化处理。如此就避免了湿垃圾对干垃圾的二次污染,以及转移、输送过程中的多次污染。因此要在广大市民中大力提倡容易掌握的干、湿垃圾家庭初级分类,从而真正实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九、集雨蓄水非饮用供水系统 (一)滴水成河的城市硬化恶果 如今的城市,市民个人家庭过去大盆小罐接屋顶雨水的现象早已荡然无存,对雨水的直接需求和利用几乎为零。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为了给车辆提供更多的道路用地,更是铲平了原本郁郁葱葱的道路绿化隔离带,变成了越来越宽的灰黑色硬化路面。广场、停车场等硬化地面的越来越多,城市绿地和湿地在逐年减少,城市地表自身的吸纳、渗漏、蓄积雨水能力越来越差。只要稍有下雨,大面积的屋顶、广场、停车场及路面等雨水就会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和道路上汇聚。加之排水系统的不发达极易堵塞造成排水不畅,使城市频繁发生滴水成河的洪水内涝灾害。 (二)一举两得的集雨滞洪双赢 利用街道立体化改造的机会,借助二层建筑的内部空间,建立“室内集雨滞洪非饮用供水系统”。将从屋顶下来的雨水管道汇聚到二层建筑内部特制的“集雨滞洪蓄水池”,就可以一举两得既蓄积屋顶的自然降水作为消防、喷洒、洗车、洗手间冲洗和绿化浇灌等非饮用水供水水源,也同时为“就地蓄水滞洪”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集雨滞洪蓄水池”建在二层室内的好处:一是可以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压力进行节能冲洗、浇灌等;二是室内蓄水池的水温不易随季节更替变化,以避免冬季结冰影响供水使用。 十、城市繁荣复兴绿色回归 (一)命运多舛的城市美化绿化 城市道路的绿化带,对改善道路环境、保证行车安全、美化道路景观、降低噪音污染、吸纳雨水滞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曾经华丽多姿风光一时的道路绿化隔离带,在日益加大的滚滚车流压力之下,不得不减肥瘦身,大的变小,宽的变窄,直至让位给了毫无生气的铁制隔离栏杆。更多的还有小区房前屋后路旁的绿化带和路中间的小花园等等,在逐年增加的车辆的碾压、停放的步步进犯下,不得不节节败退一让再让直至彻底灭亡。这只是绿化被侵蚀到消亡的一个小小缩影,绿化的悲剧远远不仅于此。我们国家上世纪设计建造的小区大多没有考虑车辆的停放问题,以至于夜晚车辆把小区内所有的空地路边都挤满后还是不够,就不得不停放到了小区外的大街小巷的路边上。到了白天,车辆又把单位、商场、医院等等附近的大街小巷的路旁都塞满了车辆。如今的中国,你无论走到哪个城市甚至是村镇,都能看到大街小巷的道路两旁甚至人行道上都挤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车辆,不仅绿化谈不上,美化更是无从谈起。 (二)九九归一的城市绿色回归 城市街道立体化多功能综合改革,虽然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了城市街道的方方面面,但却并没有占用城市的一分一厘土地。反而是因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停车场的改革变迁,腾出了大量的城市用地,为道路绿化隔离带的回归,为小区绿化美化的回归,为城市街道绿化美化的回归,为城市绿化用地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想象,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城市道路中间隔离带是绿篱如茵郁郁葱葱;道路两边原人行道地面是花团锦簇扑鼻芬芳;人们驾车畅行其间是心情舒畅不急不躁气定神闲。骑行的人们,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如海燕般自由穿梭尽情翱翔;逛街的人们,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其乐融融笑容绽放,好一派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参见:霍为革.对城市街道进行立体化综合改革的设想.《城乡建设》期刊1992/2 P42 平面分道“同走共挤”弊病多 在城市道路中人行、车行分道、快车、慢车分道,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道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人和车辆。但平面分道并没有从根本上分道,尤其是交叉路口,行人和各种机动的、非机动的车辆实际上处于混行状态,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车祸和阻塞。 在一个平面内的拓宽分道,加快了车辆的速度,但却增加了行人穿越马路的时间和距离。杭州市曾经作过统计,在道路条件较好(分快车慢车、自行车、人行道)的莫干山北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比道路条件较差(路面较窄)的路段要高。由此看来,只加宽道路在一个平面内分道,并不能根本解决人、车挣道抢行的矛盾。而且一些城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旧街道,象上海的南京路等,路面狭窄,商店林立,人多车挤,要进行拓宽分道,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立体分道“分道扬镳”平安多 为了解决“人,车”矛盾,一些城市已经在交叉路口建立了“人行立交桥”,但在不是交叉路口的直道上,行人仍时常要横穿街道,而直道上车辆的速度较快往往最容易发生车祸。而人行道的“立体化”则不仅是解决“人,车”矛盾的一个战术性措施,而且是解决城市建设中许多“老、大、难”问题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 所谓“立体化人行道”就是在道路两旁沿街建筑物的雨棚位置上改建或新建半立体人行道,且称之为“雨棚式沿街半立体人行道”。它可以在原雨棚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加固、加栏杆、加阶梯等,也可以重新设计建造。同时,在各交叉路口建造与“半立体人行道”相衔接的“人行立交桥”,根据实际需要,相隔一定距离建造“跨街人行立交桥”。这时,人们只要从一处走上“人行道”,穿街过巷就不必象过独立的“立交桥”那样爬上爬下。“跨街立交桥”尽管不可能设得很密,但由于它象架在河上的桥一样,人们别无捷径可走,只得多走几步“冤枉”路。这样,“车走车的‘阳关道’,人走人的‘独木桥’”。这一改革,还使一些很需要拓宽又很难拓宽的街道轻而易举地拓“宽”了。并为我国城市交通解决了一个特殊的难题。 自行车道“改弦易辙”自如多 自行车交通事故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高达3/4)。随着人行道的“上移”,这个难题也有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在人行道上移后,原人行道就改做自行车道。然而最关键性的问题是自行车在过交叉口时与机动车的分道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立体分道”,建立“自行车立交桥”。所谓“自行车立交桥”,就是在“人行立交桥”上架设坡度适当的引桥通到“自行车道”上,将“人行立交桥”改建为“人、自行车混行立交桥”。这样,自行车就可以不受“红绿灯”的限制随时通过交叉路口。为了避免自行车碰撞人和人、自行车相互干扰影响通行,自行车在过“立交桥”时最好只推不骑,这虽然速度慢了些,但比起“吃红灯”来,不但快(也许只是心理作用),而且安全。在有些自行车和行人交通量都很大的路口,可以将“混行立交桥”改建成“人、自行车分行双层立交桥”或各自单独设立专用立交桥,这样,行人、自行车、机动车之间,互不干扰,互不侵犯。 车辆幸得“立锥之地”方便多 “人行道”上移和“自行车道”改道后,大量的原自行车道地面就是非常庞大而实用的停车场所(主要指原道路较宽的路段),各种车辆尽可随时随地停启,现代化的代步工具才名副其实地起到了真正的代步作用。同时也缓和了城市用地的紧张状况。 地下管线“双管齐上”得益多 人行道的立体化,给各种地埋管线的地面化、立体化敷设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利用“立体人行道、桥”来敷设各种电缆和管道,只要在“人行道桥”下的支撑梁(架)上根据需要预设一些敷设孔、架等,就可以沿着“人行道、桥”穿街过巷敷设各种电缆(电力电缆、未来的光纤通信电缆和电视电缆),以及负荷较轻、体积较小的供水、供气等管道。这不仅不妨碍交通市容,其经济效益之大也是非常可观的。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