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论坛 > 规划探索 >

关于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对策思考

时间:2012-07-29 12:4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我们课题组就如何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如何以黄龙文化为依托加快县域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研,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黄龙府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进行了实地踏察。为了开阔思路,借鉴先进经验,还亲赴辽宁省辽阳市等县、市进行参观考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课题要求的对策措施。
    一、充分认识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的重要意义
    黄龙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品牌,是千百年来黄龙府版图上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必须站在时代与历史的高度,紧密结合农安实际,深刻认识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1、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是加速推进农安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与先进地区相比,农安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迫切需要。首先,从政策理论层面看,文化归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要发展,文化要并行。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建设既是小康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其基本途径;其次,从县域发展与突破的比较优势看,与省内乃至东北各兄弟县份相比,我县自然资源的总量和类型与之基本相同,不具任何优势,我们唯一具有的独特比较优势在于无形的人文资源,在于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长春市建城仅有200多年,而农安黄龙府建城却有2000余年,是省内重点历史文化古城。这样厚重的历史及其积淀下来的历代文化、文明成果,才真正是我们唯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绝对优势。另外,从新兴经济产业布局看,当今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相互交融渗透,使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甚至成为支柱产业,成为极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源,这是代表了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趋势性现象。而我县文化资源优厚,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布局中处于薄弱环节,甚至是相对盲点,迫切需要我们大力挖掘和整合黄龙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最终转化为发展优势。
    2、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是实现黄龙文明传承,全面创建当代农安先进文化品牌的迫切需要。
    文明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首要标志。黄龙府是东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龙文化承载了几千年来黄龙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黄龙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属性。实现黄龙文明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必须首先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同时,加强先进文化建设项目是小康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高举黄龙文化旗帜,高扬黄龙文化理想,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和竞争中把我县建成文化强县,以文化上的强势地位促进“三个文明”的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
    3、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是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县域优秀文化精神的迫切需要。
    先进文化的作用,就在于升华思想、激昂斗志,醇化道德、陶冶灵魂,构建人们的精神家园。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们构建精神思想的乐园。近年来,黄龙文化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尤其是当前,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逐步进入旺盛期,迫切需要我们大力推动黄龙文化的发展繁荣,不断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黄龙文化是千百年来黄龙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所孕育的“自己的文化”,它承载了黄龙区域内的观念形态、精神心理状态以及它们的物化存在形式,成为了作为地理与人文单位意义上的农安区域文化精神,肩负着指导农安人民改造主、客观世界基本实践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就是为了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发展既有中华民族共性,又有农安地域特色的当代黄龙府优秀区域文化精神,使之成为区域内的主导精神力量,使农安人民在充分享受黄龙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增强家园意识,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激发全民创业、振兴农安的巨大热情,推动和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黄龙文化的根本内涵及其系统定位
    黄龙文化是在黄龙府地域内,伴随着黄龙社会历史发展的脚步,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地域文化概念。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探讨,给予其完整、准确的定位。
    1、黄龙文化的根本内涵及其结构组成。
    农安古称黄龙府,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一地域内就有人类活动,是东北文明繁衍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黄龙府建城则有2000余年历史,是吉林省内最老的古城之一。黄龙文化就是指在黄龙府地域内的社会历史积淀,是黄龙社会发展经纬交织的产物,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是,作为文化学意义上的地域文化概念,黄龙文化是在1982年全县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并且当时就在全县各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提名之初,之所以称为黄龙文化,就是因为农安是古黄龙府所在地,是充分考虑了农安在东北社会发展史和文明发展史上的定位问题。
    黄龙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生生不息的历代黄龙儿女,地域性是它的根本属性。
    黄龙文化的根本内涵可以定义为:黄龙文化是历代黄龙儿女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农安人文精神和文明进步的基本载体和显著标志,是具有鲜明农安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是东北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源泉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化结构上看,按照当前学术界通行的“四分法”划分,黄龙文化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层面:一是由历代农安人所创造的物化的文明成果构成的物态文化。如各种文物遗存、各类建筑等;二是由历代农安人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如行业规范、社会环境、乡规民约、政策法规等;三是由历代农安人在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如方言土语,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四是历代农安人在社会实践及意识活动中积蕴化育而来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层面构成的心态文化或精神文化,如各类农安地方文艺、教育、科技、宗教活动成果,社会公众心理和精神状态等等。
    从时空的流变和差异上看,黄龙文化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夫余、渤海和辽金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以各类思想理论、宗教活动、文学艺术为主体的时代文化;以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为主体的民间文化;以汉、满、蒙、回、朝各民族单位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等。
    黄龙文化的各个构成因素紧密相系,相辅相成,共同结构了黄龙文化的完整意义。
    2、黄龙文化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黄龙文化是伴随着黄龙大地上的人类活动而诞生并逐步发展形成的。据大型丛书《国是论衡》载,在距今二、三万年前,农安大地上就出现了人类活动。到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气候最适宜时期”,即我国人类文化学界所说的“仰韶温暖时期”,农安大地上的黄龙先民们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黄龙文化就是从那时起逐步孕育、发展和形成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是发育期。即从黄龙先民们进入新石器时代到有文字可考的夫余国建都黄龙府这一孕育和肇始时期;时间为距今约7000年前??公元346年左右。
    二是发展期。即从夫余建都以至辽更名为黄龙府到金代末,黄龙大地上经历的夫余文化、渤海文化和辽金文化的相对兴盛期。时间为公元346年左右??公元1234年。
    三是起伏期。即由金灭元兴到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农安,这一黄龙文化几经兴衰、断续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时间为公元1234年??公元1947年。
    四是成熟期。即由农安解放到改革开放之前,黄龙文化日渐发展并走向成熟,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逐渐形成新型社会主义地域文化的平台期。时间为公元1947年??公元1978年。
    五是相对高潮期。即由改革开放至今,黄龙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走向有中国特色和农安特点的现代化文化之路的新时期。时间为公元1978年??现在。
    以上五个阶段的划分是粗略的,但基本勾勒了黄龙文化发展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黄龙文化的发展是波澜跌宕的,甚至经历了发展断层和重新更生。正因为如此,使黄龙文化具有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地域性。黄龙文化是在黄龙府这一特定区域内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到地理环境、人口种族、生产生活方式等制约,使之带有浓厚的东北文明色彩和鲜明的黄龙府印记,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黄龙色彩。
    二是兼容性。黄龙文明是东北文明的发祥源,黄龙文化几乎杂融了所有东北民族??包括曾经生活和正在生活于黄龙府乃至东北的契丹、满、蒙、回、汉等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为文化本体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三是变异性。在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的历程中,黄龙文化是在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经无数的文化冲击,比如:清朝流民文化冲击,日伪阶段以及农安解放的冲击等等,每一次冲击都促使它产生新的更新与嬗变,因此具有极强的变异性。
    四是民族性。黄龙文化是在融合了黄龙先民的土著文化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生发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倍受汉民族文化的交流、渗透和同化,使之成为汉民族文化的支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五是延续性。黄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开放地主动借鉴和吸纳各种外来文化的营养成分,但始终保持着本土文化的合理内核,并不断在广泛交流、汲取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自我。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形成新的特色,更好地延续和传承了黄龙文明。
    3、黄龙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核心价值。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具体表现,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联系。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的所有文化现象中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文化不断前进的主导思想和观念体系。而其核心价值即核心精神,则是文化覆盖区域内民族生存、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最核心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
    黄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黄龙地域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黄龙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地域化体现,是黄龙人民共同并认同的尊崇的最高思想境界和行为原则。共主体内容应包括:
   (1)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这是对千百年来黄龙社会历史发展中黄龙儿女前赴后继、奋勇拼搏精神的高度概括;(2)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这是黄龙儿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宝;(3)诚信为本,崇尚和谐。这是黄龙府淳朴民风的集中体现;(4)与时俱进,创新进取。这是黄龙府不断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黄龙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但贯穿于其中的却是勇于创新、创造、创业的核心价值,弘扬黄龙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弘扬这一核心精神。
    三、紧密结合实际,大力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
    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农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实际,坚持以理念更新为先导,以提升县域文化力、加快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手段,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统筹谋划,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全新的文化发展和经营理念。
    一是要树立中心观念,把黄龙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同县域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树立创新观念,把挖掘弘扬黄龙传统文化精华和创造当代农安先进文化品牌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树立产业观念,把挖掘弘扬黄龙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四是要树立特色观念,把培育民族精神与培育黄龙区域优秀文化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五是要树立精品观念,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打造时代中华文化艺术精品紧密结合起来。
    2、要健全组织,加强对黄龙文化的深入研究指导。
    要建立黄龙文化研究会。着眼于加强对黄龙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指导,建议把全县的文化精英、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士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黄龙文化研究会,专门负责对黄龙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挖掘和研究,并分门别类地予以归纳和整理,构建黄龙文化的主体框架、基本构件、发展沿革等,从学术到实践层面上完善黄龙文化的完整体系,为深入研究、发掘和弘扬黄龙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黄龙文化研究会的组织性质,可为相关部门领导下的专业研究协会,实际运作可由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并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及设备,由县财政提供资金支持,创造一切条件尽快求得研究成果。
    3、整合文化资源,打造黄龙文化精品品牌。
    精品就是品牌,就是独特魅力和竞争力。黄龙文化是多种形态、多样类型、多个层次文化的集合体,挖掘和弘扬黄龙文化,最关键的就是要全面打造精品品牌。
    一是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黄龙传统文化精品。
    黄龙文化的历史遗存极为丰厚,但由于历史久远,劫难重重,保留下来的物化文化形态如文物、文化遗址等却被大量地破坏、散佚,多半只见诸于文化典籍、文献,甚至有的仅存于历史文化传说中,必须深入系统地挖掘、整理、完善。首先,要打造黄龙文物遗产体系。在切实加强对现在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文物、遗产的基础上,下大力气修复一批有所损坏和缺失的文物;深入民间搜集散落文物;到中国博物馆及各相关省、市文物单位复制或收购与黄龙府有关的文物,最大限度地充实完善黄龙物态文化体系;其次,要完善黄龙传统文化文献典籍体系。要组织精干力量,查阅中国历史典籍,集成与黄龙府相关文献记载,并利用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征集与黄龙府相关的历史资料;另外,要深入民间,广泛搜集黄龙府风物传说、历史传奇、逸史轶事,组织力量重新整理创作,推向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发表。在此基础上,分类整理,立卷归档,建立黄龙文化信息资料库,编制资料索引,建立网站,面向全国发布。
    二是要繁荣文化艺术创作,打造黄龙地方文艺精品。
    以黄龙戏为龙头的农安地方文艺是黄龙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方式。繁荣农安文化艺术创作,既是挖掘黄龙文化资源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当代黄龙文化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县地方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十分活跃,成果显著,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比如:黄龙戏迭创辉煌,蜚声全国,被誉为“民族瑰宝”;黄龙文学创作精品迭出,特别是诗词创作异军突起,在中华诗词界被誉为“黄龙诗派”;黄龙书画艺术享誉关东,引起全国书画界高度重视。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打造以黄龙戏为龙头,以黄龙文学、书画及其它艺术为辅翼的地方文艺品牌。首先,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深化黄龙戏剧团内部体制改革,尽快投入戏剧生产,拿出象《魂系黄龙府》一样当星级的大戏,重振黄龙戏雄风;其次,要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组织县内文学艺术工作者围绕当代中国及当代农安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围绕灿烂悠久的历史,抓大题材,创作出包括小说、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电视连续剧等各种文学艺术样式在内的精品力作;同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办好县内唯一的文学期刊《黄龙府》,使之成为县内文学创作与交流的阵地,对外文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另外,要深入挖掘和光大民间文艺,比如黄龙大秧歌、萨满舞、黄龙大鼓、二人转、皮影戏,以及剪纸、贴画、根雕等,进一步整理创作,使之更加成熟完美,更有黄龙风情,逐步推向全国。
    三是要丰富载体,打造黄龙主题文化精品。
    主题文化是群众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展示文化内涵、弘扬文化个性的基本方式。要在继续深入开展好传统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如社区文化、村屯文化、广场文化的同时,创造载体,打造主题文化精品。建议设立“黄龙文化艺术节”,利用每年从农历四月十八开始的一周,广邀国内文艺名流,集中展示黄龙文化各个艺术门类的风采和黄龙风土人情,以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双赢共进”之效。同时,可不定期举办某一主题的文化活动,例如:吉林省举办的“百家诗人咏吉林”活动,白城市举办的“白城杏花诗会”等活动,都收到了极好效果。
    四是壮大市场,打造黄龙文化产业精品。
    市场化、产业化是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要培育文化艺术市场,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艺术家、文化艺术团体走向市场,领办创办文化艺术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品位的文化消费服务。
    4、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弘扬黄龙文化提供基干力量。
    黄龙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关键在人。黄龙文化人本身就是黄龙文化的最大资源。要着眼于加强黄龙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县文化体制改革,精兵减政,减员增效,择优汰劣。按照“有为有位”的原则,实现文化系统的机构重组和资源整合,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文化管理与服务者队伍。同时,要加强文化艺术家队伍建设,以县文联所辖十二家文艺协会为主体,外联内引,开展黄龙百名文化艺术名家评选,建立黄龙文化艺术名家档案,培养优秀后续人才。特别是要加强政策研究,千方百计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构建农安文化艺术的“人才高地”,为繁荣和发展黄龙文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要设立基金,为挖掘弘扬黄龙文化提供有力保障。
    在现阶段,象我们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县份,文化要完全走上市场及产业化,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还必须依靠政府投入。政府要坚持对文化事业投入与财政同步增长,每年要投入足够文化事业经费,并把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年初一次下达。同时建立文化艺术奖励基金,用以补充文化事业重点发展项目和重要奖金不足部分,专款专用,为黄龙文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依托黄龙文化底蕴,加快发展农安特色旅游业
    旅游业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农安旅游产业,必须紧紧依托我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走特色发展之路。旅游业的总体目标也应定位在把农安打造成“东北历史文化名城”上。根据我县的经济实力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议在省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和农安撤县设市、撤县进区的机会,更改县名为“黄龙府(县、市、区)”,明确县域人文形象定位。
    县名犹如人名,是一种基本的自我招牌。农安之名始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889年)始置建制县,称农安县,其名由来不过200年;农安古称黄龙府,曾是夫余国的国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宋代著名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和近代革命先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诗句,更使黄龙府誉满神州、名动华夏。“黄龙府”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品牌,成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代表,甚至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见证。建议把县名改为黄龙府,实际上就是要开发这一无形资源,使农安县域回归一种历史定位、文化定位,明确人文形象。
    2、加强对黄龙府古城遗址等文化遗存的实质性保护。
    黄龙府古城始建于夫余时期,辽圣宗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曾进行扩建,以后虽几经毁建,但始终在原址。现存的黄龙府古城墙遗址,位于县城东南十字街下东大沟附近,是我县现存文化遗存中最具价值的,它见证了黄龙府的历史沧桑。但由于近年来保护不力,遗迹正处在渐渐消失之中,如果真正消失了,将是我县千年历史文化财富的最大损失。鉴于目前古城遗址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建议提高文物保护格次,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申报黄龙府古城遗址为省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塔由省级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级和管理等级。同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对遗址的保护,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财富,也为旅游提供景观景点。
    3、加快县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性项目开发。
    为了把农安县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要重点开发两大项目,以丰富内涵,强化品牌。
    一是在黄龙府古城区遗址内,择地规划兴建黄龙府文化园。农安古城雄居高地,傍水筑垣,地势前低后高,具备古代建城选址规律特点,沈阳博物院一位专家在古城区考察后说黄龙府还真有一股龙脉。与专家的理性评价相应地审看,我县县城建设中古城区还是比较落后的,应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加快这一区域建设。主要项目包括:(1)复原重建辽太祖行宫、?天殿、宋徽、钦二帝关押处,以及元代驿站。建议根据历史文献典籍记载的上述景观原貌资料,按当时建筑风格和规模,复原重建,形成一组辽金风格建筑群。(2)在古城区坎下,伊通河西侧筑坝蓄水,建造现代风格的水上公园,同时择地建一座集餐饮、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星级黄龙府大酒店。这样,在古建筑群中,展示现代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二是以辽塔为中心,重新规划复建辽塔游园。辽塔是黄龙府的重要标志物。以辽塔为中心兴建辽塔游园,早已纳入相关规划。但目前看,该规划已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不适应。应重新规划复建辽塔游园,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新游园内主要项目应包括:(1)规划复建千年古寺黄龙寺。据史料记载,辽塔下原有辽代兴建的寺庙黄龙寺,是当时东北地域内最大的佛寺之一,香火鼎盛,吸引了大量各地的游人前来,后毁于战火。规划复建黄龙寺,可以丰富农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内涵。辽宁省辽阳市在辽金文化上与农安相似,辽阳在2002年开始复建广佑寺,占地6万平米,建筑面积2万平米,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寺前牌坊长34米,高19.6米;大雄宝殿高41.7米;殿内佛像高21.48米;殿内四盏宫灯每盏高4米,为四个世界之最。我们应借鉴他们的做法,完成千年古寺黄龙寺的复建工程。(2)新建黄龙府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是集中保护和展示悠久历史积淀的物态文化层的公益性场所,也是重要的现代人文景点。作为我们这样的历史文化古城,兴建博物馆极为必要。建议在辽塔游园内兴建黄龙府历史博物馆,全面收集、保存和展示黄龙府各层面的历史文化遗存。
    关于在古城区和辽塔游园区的各项建筑,应汇聚县内外专家名人,谋划、设计、实施,不做则已,做就要高起点、高水平,造福子孙,不留遗憾。
    4、打好名人牌。
    “名人效应”是重要的旅游推介手段。黄龙府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席之地,声名卓著,最主要的就是靠宋代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岳飞的一句话,和近代革命先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先生的诗句。同时历史名人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为此,建议在县域各边境出口设立黄龙府界碑(牌),并分别设立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和李大钊“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迎宾牌,配印岳飞、李大钊像。同时,可在县城内修复现代著名农安籍作曲家李劫夫故居,并择地塑我县第一任县长、革命烈士刘德彪像。以强烈的历史文化和视觉冲击力,增强过往人流对黄龙府的人文感受。
    5、深入挖掘和打造黄龙府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系列。
    要在全县范围内,重点抓好“六个一批”:
    一是复原一批。要对那些有完整资料遗存,或有准确遗址等的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修复重建。建议复原祥州古塔、宾州古城、岳王城等。
    二是挖掘一批。要对那些有确切文字记载、历史上确实存在而今荡然无存的人文景观,进行挖掘性开发重建。建议重建完颜阿骨打屯兵处、辽贵族举行“头鱼宴”、“头鹅宴”的龙骧馆等。
    三是制造一批。依据那些神话传说中的硬盘人物、事件,人为地制造历史遗迹景点。比如:大禹停龙处、薛仁贵晾衣门、扶余东明王行宫等。
    四是创作一批。要对那些无确切文字记载,仅存于历史传说中的非物质层面的文化遗存,进行创作性的开发,打造一批柔性历史文化品牌。比如:依据波罗湖中的神灯传说,可在湖中设置安装“七彩神灯”,或组织创作排演辽帝王“春捺钵”的渔猎活动,模拟再现当年历史场景等。
    五是建设一批。要按照古今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文化发展理念,有目的地建设一批现代公益性文化景点。比如:建立“黄龙之子”文化艺术名人蜡像馆、辽金民俗文化风情园或复建名人故居等。
    六是注册一批。要着眼于提升文化遗存的价值升级,申请注册一批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比如:申请注册宾州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以上“六个一批”实际操作可选择重点,分期进行,甚至一处景观,也可先局部修复。通过这“六个一批”,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的历史文化景观格局,突出农安旅游业的历史文化特色。
    6、强化措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成立全县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全面负责各有关产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并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
    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搞好常规宣传的同时,组织力量编写一本介绍黄龙府旅游景点、风物传说的书籍;拍摄一部集中反映农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电视专题片;编辑一册集中推介黄龙府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图画集;创作一组歌唱黄龙府的东北风情民族歌曲;编排一台由黄龙府为背景的大型黄龙戏等,并赴外埠举办推介黄龙特色旅游的专题综合文艺晚会,从文化的角度,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三是实行区域联合开发。近期要积极同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合作,依托长春,融入长春,争取使我县辽金文化旅游区和波罗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做为开发区的分区,并享受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把到长春旅游的游客吸引到黄龙府来;远期可与黑龙江省阿城市(金上京),辽宁省的医巫闾山(耶律楚才读书处,辽代帝王陵),内蒙古的辽城(辽中部、金中都)等配合,推出辽金文化旅游线。
    四是加强旅游产业内部管理。要完善旅游机构,编制人员,确定职能,加强旅行社和旅游队伍的建设项目;在重点乡镇设立兼职旅游助理,增加旅游职能,协调各有关部门对旅游工作齐抓共管。在景区景点建设管理上,实行两权分离、政府监管、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增加民营资本等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加快旅游项目的开发步伐。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