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后指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将会出现大量人口继续向大城市聚集的状况,这是我国现有城市所无法承受的。针对这种状况,规划师必须创新思维,提出对策。本文提出的大城市集群是一种新城市类型。发达国家处在后工业时代,正经历着从城市化转向逆城市化的过程,发达国家不会出现象大城市集群这种新型的城市类型,此类城市只有在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才会出现。大城市集群的主体是由几个大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本文中的大城市均指百万数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本文还提出了大城市集群的轮廓设想、特征、规划原则等。
关键词: 基本国情 从量变到质变 城市化 人口聚集 大城市集群
首先声明一点,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城市规划要闭关自守,不去学习、研究世界各国城市规划方面的经验。五十多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就是在学习别国的经验,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五”期间,我们主要学习前苏联的城市规划经验,建设了一批城市,现在看来总体上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借鉴了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经验,使我国城市规划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外城市规划方面的经验、成果,还要与国外进行城市规划学术交流,一些重点地区的城市规划也应引进外国专家参加。但是,外国的城市规划经验只能作为我们工作中的借鉴、参考,中国城市规划的未来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无疑是我国城市规划师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
“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也许是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1]我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不可能从别的国家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中去寻找答案,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再去指导实践,才能找到我国城市规划的正确道路。当前,我国正在新世纪、新一轮发展的起点,迫切需要有正确的,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来指导我国城市规划实践。在这方面我国已有一批既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又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正在研究我国城市规划新的理论和实践。比如2005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新思维丛书之一《都市圈规划》就是我国学者探讨我国城市规划创新理论的一本优秀著作。我国有关专业杂志还相继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论文。
但是,有关这些著作较少论及我国高速城镇化地区,在未来城市化的过程中还将继续聚集数以亿计的人口这一前景。而这种人口聚集的规模是当今发达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有关论著对超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引起的城市人口剧增,从而引起城市布局的重大变化较少论及,没有回答我国高速城镇化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新的城市形态这个问题。为些,本文着重论述我国城市在人口再聚集时所引发的城市形态的剧变以及城市规划的对策。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2]毛泽东是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提出的知行观,我认为,对基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城市规划也是适用的。可观,我国二十一世纪新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必须从建设实践中来,必须从分析我国的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开发近三十年的建设实践经验中来,当然,也应当认真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1、我国的基本国情
1.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GDP总值还不到日本的一半,我国人均GDP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在100位之后。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甚至还没有完成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因此,在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将会持续发展,估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挤身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之,在21世纪20-30年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
1.2 我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据联合国预测,未来2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将超过6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将达50%以上。”[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按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可以预料,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大量的人口将继续从农村向城市集聚。考虑到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即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不能达到发达国家78%、80%这样高的水平,我国城市化水平估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我国城镇人口比按60%计算,我国城镇总人口将达7.8亿人,约为美国城市总人口的3.4倍,为日本城市总人口的8.3倍。
1.3 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不足。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但是,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耕作的土地少,仅占国土面积的19%,“高速城镇化地区与优质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完全重合。”[4]“我国平均每年减少耕地1428万亩,2004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全国耕地面积已降至18.3亿亩”,[5]已经接近国务院规定的为确保我国粮食生产,耕地面积不能少18亿亩的最低极限。
我国水资源也不容乐观,“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位居世界第4位”,“但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1/4”,“全国有近2/3的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不少城市严重缺水”,“华北平原地下超采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区。”[6] 水资源污染问题也很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0%以下城市水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
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目前,中国仅次于美国,已成为世界第2位能源消费大国,”“石油的对外依赖度达到了44%。”[8]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土地、水、能资源紧缺,同时我国又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快,GDP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处在高速成长期,城市化也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在向前推进。
根据以上国情,显然我国城市应该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在这里,资源节约主要是指节地、节水、节能,而从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层面上讲我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将会出现紧凑的大城市集群这种城市形态。(本文所指的大城市均为百万或数百万人口的城市)
2、从量变到质变
当事物数量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物体的加速度加大到能克服地心引力时,物体就会离开地球飞向太空。城市发展也离不开这一客观规律。
从自然村,到建制镇,到县城,进一步发展到中小城市。我们在村镇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显然与中小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是不同的,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从中小城市,发展到大城市、特大城市更是如此,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与中小城市相比,显然复杂得多。由于城市规模的悬殊所引起的问题和矛盾已经起了质的变化,我们不能用中小城市的规划理念来指导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规划。
我们设想如果我国城市化水平从2006年的43.9%提高到60%时,将有约2.1亿人向城市聚集,这相当于目前美国城市总人口的0.9倍,日本城市总人口的2.2倍。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向城市再聚集,城市规划将如何应对?我们既不可能简单的用扩大现有城市规模,建设一批巨型城市,其人口规模是美国纽约、芝加哥、洛杉机的1倍或是日本东京、大阪的2倍;也不可能新建上百座特大城市,也就是不可能简单模仿当今世界上通行的城市规划模式来规划我国未来的城市,而必须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多这个国情进行规划。显然,我国的城市形态,特别是我国高速城市化地区的城市形态,由于人口的高度聚集不会象美国、日本等国那样各个州出现一座或两座特大城市这种模式,而将会出现我国特有的新的模式,也就是能聚集更多的大城市集群这种形态。
3、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方式
我国城市空间分布不均,目前,我国城市分布现状是基本分为3个区域:沿海地区城市分布稠密、城市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更次之。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以沿海特大城市、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以及内地各省自治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些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口还将继续向这些地区的城市聚集。其聚集分布的基本上仍在三个地区的大城市。其中沿海地区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少。也就是未来城市发展还相对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3.1 沿海地区
本文所指的沿海地区包括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以及辽宁省。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率先崛起。在政府特区政策的支持下深圳珠海等从过去的小城镇,迅速建设成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我国城建史上的奇迹。城市是经济的载体,不到三十年珠三角大城市集群初见端倪。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三角大城市集群脱颖而出。京津唐大城市集群基本形成。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凭借其他越的区位条件,象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已经逐步向全球化城市迈进。
在未来十年内,沿海地区的经济,作为全国的经济的龙头还将有较大的发展,我国未来城市化进程中的进入城市的2.1亿人口中估计还将有1.2亿左右人口向沿海城市聚集我们可以把城市比作一个容器,一般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已经不能容纳下数量如此巨大的人口,大城市集群就是这样一种城市形态。当大量的人口聚集时,可以把人口分散到集群中各个大城市,而不是把某个城市摊得很大很大,北京市摊大饼式扩大城市的做法失败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但大城市集群与城市圈不一样,城市集群主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主体构成的城市群体,周边的中小城市不是主体,中小城市对解决超大量人口聚集作用不大。我国今后的城市人口聚集仍将是不均匀的,主要向特大城市、大城市聚集,向中小城市聚集的人口是有限的。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是一样。在美国,在大城市里找工作就比中小城市里找工作容易得多,大城市容易聚集人。所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还是向特大城市,大城市聚集,结论是:超大最人口向沿海地区城市聚集群、长三角大城市集群、京津唐大城市集群外,比如:还将出现大连、营口、锦州、沈阳渤海湾大城市集群,青岛、淄博、济南、山东半岛大城市集群、杭州、绍兴、宁波、杭州湾大城市集群等等。
3.2 中部地区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以及黑龙江、吉林两省,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为数不多的特大城市、大城市都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出现沿海城市开始出现的大城市集群的城市形态,特大城市大城市周围用地也不象沿海地区那样紧张。估计未来将有8千万左右人口向中部地区特大城市大城市聚集。中部地区每个省可能会出现相对独立的2-3个大城市并存的局面,并以此为核心,周围围绕一些中小城市的形态。出现大城市集群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3.3 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除四川省为人口大省外,其余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有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有的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好环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生死存亡。这些地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则上应避免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活动。有的牧区还应退牧还林还草,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但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一部分能源可通过西气东输等工程支援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
未来西部地区也将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大体上每个省重点发展一座特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估计不会出现大城集群这种形态。
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人口大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部分人口将向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聚集,一部分人口将向位于省内的重庆(直辖市)成都等大城市聚集。将会形成分别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城市形态,而出现大城市集群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我国面临的城市问题与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的国家面临的城市问题是完全不相同的。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总人口比中国少得多,这些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顶点,而且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城市化趋势,人口不再向城市聚集,相反在向农村疏散。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大西隆在给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周年的贺信中写道:“……与中国不同,随着大都市人口减少,日本城市地区即将要走到一个从城市化转向逆城市化的转折点。城市规划的作用从为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不断地用地和设施要求,转向为发展更加成熟的城市社会而创造开放和宜居的空间。”[9]以伦敦为例:大伦敦地区是以伦敦为核心,周围围以哈罗、伊林等11座新城,这些新城规划都很小,其中一些是卧城。可见日本、英国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面临的是后工业社会带来的城市规划问题,这些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有的是负增长。日、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不会发生大量人口再聚集,不会形成新的城市形态。其国情与我国完全不同,发达国家面临的是后工业社会的问题,而我国面临的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我国城市面临的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性质完全不同。我国密集的大城市地区是面对还将聚集数以亿计的人口的现实,而发达国家是考虑如何拯救大城市中心的衰败。因此,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必须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创新思维。我国未来城市空间将如何重组,可以预见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将会与发达国家不完全相同。我国未来出现的新的城市形态不会象大伦敦一样:一个特大城市,围绕一群小城市这种方式,而将是由以几个特大城市、在城市为主构成的大城市集群。其形态往往是沿着交通干线,沿着河流、海湾而不会是圈状的形态。
总之,我国城市新的形态——大城市集群将主要出现在沿海人口再聚集地区。我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出现大城市集群的可能性不大。
4、大城市集群
4.1 形态特征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不同地区将是不同的,沿海地区将出现一种新的形态——大城市集群的城市形态。其特点是:大城市集群打破了原来城市的行政界限是由数个跨区的大城市联结在一起,组成的一个超强的经济实体,使该地区超大量的人口、资金、信息、产业技术的聚集,大城市集群在地域上的特点是,如前所述一般沿着交通干线、河流、海湾分布,不是圈状分布。大城市集群内市际交通由高速轨道交通,公交式高速火车联结。各大城市内部交通用公共交通,和大运量的地铁网解决。特大城市、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用快速干道联系,设想大城市集群跨越的范围以高速火车1小时车程以内为好,大城市集群人口聚集规模控制在2500-3500万人范围内。在大城市集群中,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将会出现许多换乘中心之类的设施。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大城市集群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城市均是紧凑型的,节地型的。而特大城市、大城市之间的隔离地带基本上是农田,各大城市并不绵连成带。(图1)
4.2 文化特征
大城市集群由于地域相连,实际上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连体。比如长江三角大城市集群,杭州湾大城市集群就体现了吴越文化。在城市集群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各个组成城市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使之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如果每一个大城市集群都能体现自己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那我国的大城市集群将不会千篇一律的而是各具特色的。
4.3 经济特征
大城市集群式各个经济体聚集后的产物,将产生巨大的合力。在大城市集群中各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可各展所长,相互之间又能经济互补,协调发展,其基础设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比如长三角地区沿江码头的重复建设就可以避免,又如大城市集群内各个城市的工业园(开发区)可以进行整合,相同产业性质的工业园可以合并,将节约大量宝贵的土地。所以大城市集群既能大大提高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金和土地的浪费。建设大城市集群在经济实力上1+1大于2,而在空间土地利用上1+1小于2。
4.4 空间特征
大城市集群的外部空间特征也就是建筑群的特征与一般大城市类似,将会出现高层建筑群。为了节约用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居住建筑宜以小高层住宅为主,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为辅。大城市周围的中小城应以多层住宅为主,建筑不应与大城市攀高比大。这些城市里的山川森林等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等历史人文资源则属于永久保护范围。总之,大城市集群的空间的外部空间特征既具现代风格又有地域文化特色。
5、城市集群的规划原则
大城市集群的规划原则,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科学理念。它与当前某些地方上盛行的所谓“大手笔”、“大马路”、“大广场”等违反城市规划科学的做法毫无共同之处。某些城市领导以及一部分市民热衷于“大手笔”“几十年不落后”的“形象工程”其主要原因是国民综合素质较差,对城市规划一知半解,以为马路越宽,广场越大,建筑越高城市就越现代化。这在一些小县城更是如此,比如有的县城出现的福禄寿宾馆,天安门式县政府等等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5.1 节约型城市
如前所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土地、水、能资源紧缺,因此我国城市首先必须是节约型城市,节地节水节能。这也是大城市集群规划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我国宜耕、宜居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我国大城市集群这种新地城市类型也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城市集群的规划必须是相对紧凑的,节地的。为了节约用地,大城市集群中的每一座大城市的规划是有几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组团所组成的(不摊大饼),城市组团之间由河流、高速公路等相隔,隔离带的宽度应有所控制不能越宽越好。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相距较远由高速铁路相连不可将城市连成带状,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住宅以小高层为主,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为辅,严格控制小别墅,提高居住区容积率。市中心的金融机构、旅馆、商务大楼可建设高层建筑,在确保停车泊位的前提下提高容积率。城市道路的控制宽度,应在科学分析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其宽度,不是越宽越好。要优化路网结构,适当提高路网密度。道路宽度以及广场规模应严格按照建设部有关规定执行。人均用地面积严格控制在建设部规定的范围之内。(市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用地不计在内)
充分开发地下空间,各大城市内建设大运量地铁系统。大城市内的交通,由于居民出行距离过长,宜以公共交通、地铁为主,控制私人小汽车的盲目发展,自行车仅作为辅助交通工具使用。大城市之间的城际交通用公交式高速火车沟通。大城市与周围中、小城市的联系用快速干道联系。至于外围的中、小城市居民距离短,以公交、自行车为主,控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在大城市集群内进行产业重组,在此基础上继续整顿开发区,严格控制开发区数量,节约用地。
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大城市集群各个大城市供水系统原则上自成体系,建立城市供水系统良性循环机制,节约用水,杜绝浪费,提倡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水资源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分配。
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已经成为能源进口大国。所以,大城市集群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节能型城市。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取代高消费、高废弃、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5.2 环保型城市
城市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大城市集群这一新的城市形态与环境的和谐是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的主题。早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原则,今年5月28日无锡市因太湖水被严重污染引发水危机的教训必须记取。
大气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方面,人要有新鲜空气才能生存,空气被污染了城市不可能持续发展,城市用地不能完全被密集的建筑物所占有。因此,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由农田等相隔。每个大城市本身由几个组团组成,中间以绿化隔离带相隔。城市建筑应是节能型的,充分利用太阳能,节能降耗。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等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城市工业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量少的清洁工艺生产”。[12]
总之,大城市集群是环境友好型城市,其规划遵循:“合理利用资源,保护水、大气、土地资源,节约能源,实施清洁生产”。[13]
5.3 特色型城市
城市反映了人对环境认识,也反映了人的社会理念,城市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城市特色实际上就是地域文化的形象反映。大城市集群是有特色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自然环境特色,历史人文特色。
5.3.1 自然环境特色
我国大城市集群一般出现在沿海地区,其自然环境气候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沿海湾,有的滨大江,有的沿交能干线。有的在平原地区,有的在丘陵地区各有特色。而每个大城市集群的城市面貌本身也是很丰富的。滨江、滨海的展示大港城市的特有风采,沿交通干线的展示交能与城市的现代风貌。而大城市之间的隔离地带则分别是寒带的、亚热带的、热带的各种各样的田园风光。因此,大城市集群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这个重要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布局,使之与环境融为一体而绝不能破坏环境去追求什么“形态”。
5.3.2 历史人文特色
在沿海各大城市集群中,有不少大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建筑、历史遗存、历史街区都必须精心加以保护。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各大城市集群均能反映出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反映出城市面貌的多样性就能避免“千篇一律”。
5.3.3 创新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国大城市集群形态正在形成之中。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城市的现代化,必然会推动城市文化的趋同。有这种说法: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除了饮食文化还保留了一些传统外,衣、住、行都已经国际化了,所以城市文化的趋同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城市文化的趋同不应该是城市特色的丧失。要建设现代化大城市集群是使之既具时代特色又有地域民族特色,既不能简单模仿“欧式建筑”,也不能模仿中国古建筑,出路在于创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者应从中国传统城市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兼收并蓄世界现代城市文化的精华去创造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中国规划网合肥5月10日电
作者简介:合肥市规划局顾问、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
参考文献
1.绍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8
2.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296-297
3.绍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8
4.仇保兴 紧凑度和多样性
5.绍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16
6.绍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20
7.绍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22
8.绍闪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11
9.城市规划50年
10.绍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29
11.绍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6 29
12.国发(1996)31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3.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