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论坛 > 规划探索 >

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回顾与展望

时间:2010-09-08 11:33来源:中国网 作者:为之

摘要: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10大城市密集区,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三大城市密集区发展相对成熟。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也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和发展条件的多重制约。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城市密集区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是改革的先行地区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也是中国“促内需、保增长”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城市密集区 形成机制 典范地区

一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急剧变迁,中国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1976年城镇化率只有17.4%,至2007年已经上升到44.9%。全国2/3以上的GDP产自于城市,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成为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地域。与此同时,大中城市发展更快,200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由1978年的111个增加到287个,年末总人口由1978年的11657.06万人增加到36763.79万人,其中12个城市生产总值超2000亿元。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的超常规发展,推动了中国城市密集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在珠江三角洲,广州和深圳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充分发挥了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发展,客观上要求周边区域提供相应的配套,周边的中小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地,中心城市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及其产业升级的冲动,使得区域城市化逐步成为现实。由此,大中城市协调发展、城市和乡镇协调发展,推动了城镇体系的完善和相互之间联系的加强,城市密集区得以形成。

在长江三角洲,浦东的开发引领了改革开放潮流,实现了上海强大的工业基础、“苏南模式”下的乡镇企业、“温州模式”下的民营经济等历史积淀的有效整合,提升了这一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相互融合。与此同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日益密切,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成为现实,城市密集区逐步形成。

在京津地区,北京市依托自身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充分利用亚运会和国际会议举办的契机,在优化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积极培育了远郊的怀柔、通州等区县。天津市则通过海河改造、滨海新区建设等带动了全市域城市化发展。廊坊充分利用毗邻北京的优势,大力建设大学园区和发展房地产经济,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区域内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京津城市密集区的基本形成。

而辽中南地区、关中地区、山东半岛地区、闽东南地区、江汉地区、中原地区、成都地区、重庆地区等,其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加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成为正在走向成熟的城市密集区(见表1)。

除上述10个城市密集区之外,关中地区城市密集区(包含西安、咸阳、兴平、渭南、宝鸡)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关中城市密集区是陕西经济的核心区,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50余年的建设开发、改革开放,而今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科技产业带,是西北乃至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中一直是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战略格局中定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生产科研基地。形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密集且能够辐射西北经济发展的产业密集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中国城市密集区的最新发展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的方针发生了重大调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逐步取代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随着城市化方针的调整,特大城市、大城市在带动区域发展、加快城市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同时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密集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与此同时,加快城市密集区发展逐步被提升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编制中,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成为区域规划试点地区,其原因就在于:长三角和京津地区都涉及三个省市,行政壁垒已经极大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作为世界第6城市群,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初步成型,区域合作“条件最好”;而京津地区协调迫在眉睫,区域规划已经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提出了长三角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2008年12月,国务院又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并要求珠三角“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

此外,长株潭城市密集区、皖江城市密集区、环鄱阳湖城市密集区也已经进入了“国家战略”,并在制订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006年11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2006年1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战略构想。由此,长株潭城市密集区(包含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皖江城市密集区(包含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环鄱阳湖城市密集区(包含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在此背景下,城市密集区内的一体化建设受到广泛关注。交通网络建设是城市密集区一体化的最重要前提。2005年3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明确提出要在京津地区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在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交通圈”,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以广深广珠城际轨道交通为主轴、覆盖区内主要城市、衔接港澳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在京津地区,世界上第一条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的客运铁路专线——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正式开通,从北京出发30分钟就可以通达天津,发车间隔仅为3分钟。城际铁路大大促进了京津优势互补,推动京津城市密集区加快发展。

在长三角,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试运营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改变宁波市交通末端的状况,实施环杭州湾区域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完善长三角交通网络的重要工程,沪杭客运专线也将于2009年动工,建成后杭州至上海只需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为缓解高速公路收费口拥堵现象、节约高速公路用地资源,2007年9月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通过了《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总体方案》。2008年12月31日,长三角“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沪苏浙皖高速公路汾湖收费站举行了开通仪式,意味着这项筹备多时的缓解高速公路道口拥堵的措施在长三角正式启动。此外,为方便市民出行,加快交通网络一体化,长三角近年来还积极实施“交通卡互通”工程。目前,上海交通卡已实现了与江苏无锡、常熟和安徽阜阳3地的互通,南京与扬州、安徽芜湖等地实现了互通,上海、杭州和南京3个城市也已经推出了交通卡互通的试点计划。在未来3~5年时间内,长三角区域内的交通卡将全面实现“相互兼容”。

在珠三角,作为广深地区城际铁路网中两条主轴线之一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将在2010年通车。专线将采取高速轮轨铁路,正线数目为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线下部分350公里/小时,线上部分达250公里/小时以上。建成后,香港到广州将由目前100分钟缩减至40分钟,1小时内尽可穿梭广深港三地。

二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也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和发展条件的多重制约。

(一)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内生机制

1?企业的区位选择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

企业的最优区位选择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是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微观动力。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市场机制,企业是市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企业行为选择对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几乎所有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那些区位条件好、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城市必然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企业通过对诸如政策、劳动力、技术、生态环境等投资环境分析之后决定其区位指向,大量的企业共同的区位指向决定了城镇的兴起、发展、城镇之间联系的程度、城市化区域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决定企业集聚的传统因素的作用降低了,出现了“生产转包”这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城市发展形式。“生产转包”是指企业分解生产活动,把部分加工生产向外转移,给同行业的别的独立厂家去生产。在“生产转包”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中的典型特征是:公司总部、研究与设计机构以及管理人员与专业人才多在中心城市,而大量的分厂或占地多、技术含量低的简单的加工组装企业则分布在次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加快了城市空间的外延扩张,促进了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2?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演化

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演化与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生产联系为纽带,许多个同类企业、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和市场力量对城市行政界限的冲击,使城市空间“经济流”、“市场流”的作用日益增强,城市间的功能组织成为一种由市场力量主导的“网络联系”,形成以生产联系为主的城镇网络,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具体来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对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影响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一些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的区域(如辽中南),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工业和能源工业。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上游供应性产业和下游加工性产业以及服务性产业也会相应发展。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必然会导致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或者生产它们的上下游产业产品的企业的集中连片布局,其结果是在集聚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不同性质和规模不等的城镇,不同的城镇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而集聚成群。

(2)产业的扩散效应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随着产业聚集膨胀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心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向周边区域扩散的过程。如上海积极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向外围城镇扩散第二产业,带动了周围城镇的发展,密切了城镇之间的联系,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的形成与发展。

3?城市区域化

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密集区的空间表现。城市区域化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随着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的不断集聚,城市中心区已出现十分拥挤的局面,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现象日益明显。于是中心区人口和产业开始大量向郊区迁移,即开始出现郊区化现象。城市郊区化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是城市区域化的重要动力。与此相对应,乡村城市化则是指人口在小城镇的聚集。在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为小城镇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城镇结构、规模、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应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又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更好的集聚条件,为中心城市经济扩散提供了吸纳的空间,也为乡村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综合服务。与此同时,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往往依托于区域中心城市,就近取得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以及生产上的分工协作,从而使得小城镇和周围农村地区与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最终促进城市密集区的形成。

(二)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外生机制

1?宏观管理和调控政策变化

宏观管理和调控政策变化是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在中国,政府对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政策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有企业改革、税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使之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有利于资源向效率较高的区域集中。从“包干制”到“分税制”,中国的税收制度改革在提高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权限,增强企业融资的自主性,加速资本流动,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有利于城市密集区内的各种市场主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人口流动相关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流动受到诸多制约,流动人口的总体规模非常小。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呈日益增多之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大批“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兴办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特区建设的启动以及人口管理制度较改革开放前的松动等诸因素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农业人口的流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既是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为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行政区划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国城市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对城市密集区形成影响最大的当属市管县体制的普遍实施。1982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件作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决定,1983年开始在全国施行。到1994年底,全国除海南、台湾以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试行了市管县体制,共有192个市领导741个县、31个自治县和9个旗、2个特区,另代管240个县级市。领导县的市占直辖市、地级市总数的比例达到93.8%。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尽管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市、县利益冲突、中心城市实力不足等,但总的来看,市管县体制在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乡之间的统筹规划、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合理配置生产力、促进城乡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城市密集区的形成起到了推动和催化效应。此外,其他有关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措施如“县改市”、“县改区”、“市改区”、“乡改镇”等也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城市的地域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密集区的形成。例如,1997年国家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就推动了重庆城市密集区的加速形成。

(4)区域发展规划和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传统上中国的发展规划都是依据行政区划编制的。但近年来,区域性规划、城市群规划成为规划的新兴领域,从国家发改委主导的经济区规划,到地方政府编制的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都标志着中国规划理念的革命性变化。区域性发展规划和城市群规划的制定,对弱化行政边界及其壁垒,建立协调发展框架,推动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流动和配置,具有重大意义。

(5)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政策调整对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产业政策或者其他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的区位选择,构建相应机制以协调城市之间产业的布局、城市的发展与布局、城市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线状网络组织的建设等活动而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或者通过核心城市的产业政策及其他配套政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活动最终促使相邻城市集结成群。

此外,政府管理对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通过城市密集区的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来参与城市密集区的组织与管理;通过城市密集区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政府部门或官方性质的协调机构来组织和协调集群的内部事务;通过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与推进,一些城镇密集的地域迅速向城市密集区的形式过渡,如长株潭城市密集区、环鄱阳湖城市密集区等。

2?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走廊或交通网络的形成是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性工程,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乡发展水平的物质体现,是强化城乡联系的重要依托。

城市密集区的形成,与区内城市之间和区内区外之间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分不开的。城市密集区在道路网密度、人均高速公路里程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两大核心城市之间不但有高速公路相连,而且铁路交通相当发达,货运和客运基本分离。在京津地区,2008年城际快速的建成通车必将对加快两市发展及其相互融合发挥巨大作用。

城市密集区的进一步发展,有如下要求。

(1)强化规划意识,使城镇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

(2)统一布局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如公路、港口、航道、空港、轨道交通,以及重要资源开发如水资源、岸线开发、能源开发等。

(3)加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形成包括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能源、防灾减灾等设施的多方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

三中国城市密集区的作用

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各城市密集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积极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形成辐射作用大、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经济带,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密集区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城市密集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城市密集区市场高度融合,集中了全国多数人才,工业和服务业发达,供应链完善,为企业提供更为充分的生产要素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地域。此外,城市密集区还会通过自身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因此,城市密集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

2007年底,10大都市密集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1%,囊括建制市174座,占全国建制市总数的26?2%,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45%以上。再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三大城市密集区为例,2008年上半年,三大城市密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275?94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4%。三大经济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792?8亿元,占全国投资总量的30?7%。

(二)城市密集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

1?城市密集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改革开放之初,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最初的四个经济特区中,有两个位于珠三角城市密集区,一个位于闽东南城市密集区。深圳凭借毗邻香港、背靠珠三角的独特优势,真正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使整个珠三角成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浦东开发的伟大决策,长三角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前沿阵地。时至今日,城市密集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区域发展中对外依存度较高、最先接触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地区。

2?城市密集区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

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和壮大,将成为赢得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都市密集区以其明确的分工、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整体的综合实力而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舰队。由产品竞争过渡到企业竞争,再到跨国公司的竞争,同时伴随更多的城市密集区和跨国区域之间的竞争,是世界经济竞争的演变规律。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为例,三大城市密集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60%以上,2008年上半年三大城市密集区共完成进出口额9359.1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75.9%。

(三)城市密集区是改革的先行地区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1?城市密集区是改革的先行地区

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理念所决定,改革措施在全国推广之前,必然需要寻找“试验田”。城市密集区区位良好,便于接受国外先进理念和新生事物,成为“试验田”的最优选择。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作为珠三角核心城市之一的深圳是典型的中国改革的“试验田”,从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实行股份制改革,到率先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等,28年来,深圳创下了200多项全国第一。深圳在短短28年间,从一个不到两万人口的边陲小镇,崛起为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大都市,人均GDP位居中国内地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深圳的改革和创新经验在珠三角被迅速复制和传播,从而使得该区域当仁不让地成为改革的先行地区之一。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三个方面的要求。2008年9月,《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提出“续推进重大改革试验,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国家在金融、土地、行政改革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将安排在滨海新区进行先行先试。滨海新区的改革试点及其在京津地区的推广,将使得京津城市密集区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先行地区。

2?城市密集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城市密集区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圳是中国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行者。一条“基本生态控制线”使全市一半的土地得到绝对保护,全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16平方米,相继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环境保护‘全球500家’”等殊荣,其首创的“绿色GDP”考核体系,更强力推动着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可喜态势。此外,2007年6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成都市和重庆市,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同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将迈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

(四)城市密集区将成为中国“促内需、保增长”的中坚力量

1?城市密集区在30年的对外开放中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开拓经验

面对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城市密集区及时求变,在应对外部需求减少和各种贸易壁垒陡增的同时,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开拓国内市场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突破口。尽管短期来看,作为对外开放先锋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受到的冲击更大、遇到的困难更多,但这也会促使当地企业加快以内需为主导的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网络创新,从而提升城市密集区的核心竞争力。

“保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密集区产业向边缘地区转移的过程。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城市密集区将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向内地和边缘地区实施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过程,一方面,城市密集区将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实现由“率先发展”到“带动内地”、“带动周边”的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密集区自身也将实现“腾笼换鸟”,为高端产业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2?城市密集区提供了具有强大购买力的消费市场

由于人口众多、居民财富的逐步积累以及庞大的商务消费和外来人口的消费,城市密集区的消费市场具有强大的购买力。统计数据表明,仅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三大城市密集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就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3。城市密集区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能为各个阶层的居民提供更宽的居住选择面,能吸引外来人口聚集。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密集区是中国常住人口增加最快的地区,目前将近40%的城镇人口居住在10大城市密集区。未来数十年内,城市密集区还将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体发挥作用,常住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常住人口的膨胀,表明城市密集区是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城市密集区的居民个人收入也快速增长。毫无疑问,城市密集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密集区城镇居民家庭储蓄在全国居民家庭储蓄中占据较大份额。居民收入提高和财富的积累,为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创造了条件。

四中国城市密集区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在内生机制和外生机制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城市密集区必将进一步加速发展。

(一)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土地问题、环境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但在所有矛盾和问题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市际关系问题,二是产业升级问题。解决好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1?市际关系问题

城市密集区的地域范围包括不同城市,甚至跨越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协调好城市密集区内各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密集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协调市际关系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要素在城市密集区内的自由流动。协调市际关系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协调城市密集区内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密集区内,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区域协调发展就具备了坚实基础。协调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既要求中心城市在城市定位、发展战略等方面相互错位、互补发展,也要求中心城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领域的一体化、均等化对整个城市密集区的一体化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广州和深圳作为两大中心城市,在历史传统、发展路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两者就应该通过修订城市规划、调整发展战略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和联合。二是协调城市密集区内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紧密依存,既是完善的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密集区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以京津地区为例,京津两大城市双雄并立,周边能与京津两市产业衔接的中小城市数量却很少,小城市的产业水平低下,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势差,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较难发挥。

2?产业优化和升级问题

城市密集区与产业集群密不可分,产业集群是城市密集区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因。但是,产业集群的低水平扩张和盲目膨胀,也必然导致城市密集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因此,产业集群的优化和升级,是都市密集区实现持续发展并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城市密集区的产业优化和升级问题,既包括产业集群的整体更新换代问题,也包括城市密集区内各城市之间合理的产业分工问题。不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其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外向型加工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前提的。但是,随着加工工业的膨胀,两大城市密集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已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加快产业升级、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毫无疑问,其他城市密集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会面临类似的窘境。回顾过去有关区域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总结出推动产业优化和升级的经验和教训:即产业优化和升级既不能停留在宣传口号上,也不能完全依赖行政力量的主导;推动产业持续优化和升级,关键在于形成有利于产业优化和升级的弹性机制。

(二)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前景

总体来说,中国城市密集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密集区数量将逐步增加

如上所述,城市密集区的进一步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各地对城市群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也必将加速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未来10年内,如果按照现有标准,城市密集区的数量将达到18个左右。关中城市密集区、长株潭城市密集区、皖江城市密集区、环鄱阳湖城市密集区将逐步走向成熟。而浙中城市密集区、济宁城市密集区、哈大齐城市密集区、南北钦防城市密集区等也将粗具雏形。

2?城市密集区向更高水平迈进

城市密集区向更高水平迈进,首先,表现在外延上的扩张,即城市密集区数量增加、城市密集区范围扩大;城市密集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聚集了更多人口;城市密集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进一步增强,城市密集区创造的社会财富占全国的比重更高。其次,城市密集区向更高水平迈进,表现在内部结构更为健全,城镇体系相对完善,城市密集区作为一个协调的整体运作更为高效。再次,城市密集区向更高水平迈进还表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三大城市密集区快速发展,真正成长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区域领导力的发达城市化地区。

3?城市密集区发展的非均衡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

无论是从数量上、规模上还是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东部地区的城市密集区都将居于领先地位,这一趋势在未来30年内还将进一步强化。除已有的城市密集区加快发展之外,还将在浙中、济宁等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密集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于资源丰富、人口密集且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城市密集区也将较快发展。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相对稀少,除成都、重庆和关中三个地区之外,其他地区缺乏催生和推动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