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潞城市市长 张治云
中小城市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在城市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科学把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中小城市建设工作,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推进趋势,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我国一些中小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弊端,结合平时的工作实际,我对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十个方面: 一、城市规划多中心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要素。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单中心"现象,即一个城市一个中心,围着这个中心"摊大饼"。由此带来的弊端主要是:市区人口高度集中、机动车辆高度涌堵、环境质量高度污染、建筑成本高价投资、市民生活高价消费。市中心与生俱来的吸附力或"向心力"带来"摊大饼"式的粗放外延扩张使建设布局不易调整,市中心建设密度过大,边沿地带难以控制,建设难度越来越大,进而影响了中心地段公园、绿地建设;大量拆迁、反复拆迁,浪费大量建设资金。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但是广大中小城市,"单中心"还是主要发展模式。对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加快构建以功能分区为主要形式的"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在推进"多中心"时,应综合考虑中心城原有的功能特征和新的功能区作用相兼容。新规划的各个中心区域在功能上要有意识地各有偏重,既独立又有分工,以此加强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多中心"要突出两个方面:第一、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也就是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居住、行政、教育、商业、体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功能区,使各个功能板块向周边有机疏散中心城的职能和人口,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以城市中心与服务中心相结合、与各功能区相联系,既独立又互动的发展体系。第二、功能完善的居住小区,以社区为单元,建设规模适度的居民区,各居民区内有纵深发展的明确定位和产业配套,有规划合理的住宅、商业等配套设施,能够充分形成多元、互动的发展效益,为区域内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二、城市道路多网络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急剧增加,虽然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交通拥挤状况仍未缓解。所以广大中小城市在道路规划建设上要未雨绸缪,要有超前意识,应做好两篇文章: 1.主干道路互连互通。城市框架取决于主干道路,城市交通也取决于主干道路。主干道路建设要尽量形成网络,便于车辆分流。 2.小街小巷串连互通。街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也是市民出入的必经之路。街巷建设要尽量避免"死胡同",形成小网络。同时在道路布局上,要留有余地,保证城市和各种对外联系具备发展的可能性。 三、城市建筑多风格 城市个性集中体现于城市建筑,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绘画、实用的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城市个性最直观的表达,是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时代风格、崇尚理念在建筑上留下的烙印。不同城市的建筑体现着不同城市的文化韵味,并在城市的演进中日益积淀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原有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独特风貌,正受到严重摧残,或已遭到灭顶之灾。大拆大建,千城一面,正在成为中小城市的灾难。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与众不同的"城市个性",是城市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赋予城市鲜明、独特个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关系。旧城改造,主要是对富有文化内涵、体现地方文脉、传承历史线索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旧城区进行保护性改造,特别是对于棚户区等危旧房进行开发性改造。该保护的要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予以保护,该开发的要按照与旧街区原有风格相协调但又有所创新的要求谨慎进行。新区开发,就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文关怀的思想,不仅要传承民族建筑的精华,同时也要吸纳西方建筑的精髓。通过塑造个性化的城市,从而为人们提供身心舒畅的栖息场所和精神升华的空间。 四、城市文化多品位 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向上的科学人文精神,永远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包容性决定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养,在追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协调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风采。 城市文化渗透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有直观的建筑文化、广场文化、雕塑文化、灯光文化、餐饮文化、广告文化,更有内在的民俗民粹、城市精神;既有高贵典雅的"阳春白雪",也有通俗朴实的"下里巴人"。展示城市文化的关键在于传承与发展。传承就是把饱经沧桑的各类历史遗存、民俗艺术承接下来,传递下去;发展就是兼容并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之充满生机活力。 发展城市文化重点在于培植载体。博物馆、古建筑是城市的历史线索,可使城市变得厚重。大力保护各类古建筑,规划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保存前人的物质痕迹,展示先人的精神风貌。学校、艺术团体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应按照时代的要求,精心培育,使之传承历史、昭示未来。雕塑、灯光、广告、广场、建筑等是城市文化的外在体现,应精雕细琢,使之成为城市标志、城市象征。 城市文化的核心在于广大市民的人文素养。应从塑造城市精神的全局着眼,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细节入手,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整体抓起,用文化环境感染人,用文化行为带动人,以此提升城市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 五、城市绿化多物种 绿色是生命之色,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应当努力使植物特性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植物多样性、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以及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使多种多样的植物稳定地发挥其生态功能。 在物种选择上,第一、要乔、灌、花、草一齐上,努力增加绿化植物种类,形成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第二、要大力开发乡土树种,系统调查当地野外自然生长的植物群落,有目的地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合理搭配,形成生态小森林和多物种组成的复层绿化结构植物群落;第三、科学栽培珍稀濒危物种,在确保本地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引入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环境的外来植物物种,逐步改变城市绿化物种单一、形式单调的现象,进一步丰富城市绿化物种。努力形成以本地植物为特色、引进物种为补充的园林绿化格局。 在绿化布局上,一方面要讲求"一街一景观"、"一景一特色";另一方面,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搭配物种,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内在发展能力。 六、城市水系多渠道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灵性之所在。城市水系建设关键在于"水"。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的现实,决定了城市水系建设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努力维护和恢复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生态特性,发挥城市水系的生态、防灾、文化和景观作用。 1.在水源补给上,建立包括径流、雨水、中水及地下水在内的多渠道补给方式。比如我们山西,如果能有效拦蓄地表径流,科学利用雨水、中水,就基本能够满足城市水系供水需求。 2.在雨水利用上,可把水系建设与绿化建设相融合,改造雨水收集系统,扩大收集范围,充分收集储存利用雨水。同时在人行道和休闲区铺设草坪砖等透水材料,增加透水层、贮水层,减缓雨水地表径流的速度,增加城市地面渗透能力和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对地下水补充的能力。 3.在中水回用上,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布局要与水系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可以建设环城水系,既可增添城市景观,又可净化城市空气,还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城市绿地浇灌成本。同时要完善城市的排水体系,彻底关闭河道排污口,并对点源污染进行控制。 4.在供排水管道铺设上,尽量实现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分供、雨水与污水分排。通过水系结构调整及植被建设,从地表水体、地下水、大气含水量等渠道增加环境的水量储蓄能力。 七、城市卫生多责任 卫生作为城市的第一形象,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性、日常性工作。城市作为公共空间,由于活动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卫生管理的复杂性。对此,要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卫生事务的做法,导入市场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明确卫生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一、政府作为城市卫生标准的制定者、卫生状况的监督者、卫生公共物品的供给者,要充分发挥对城市卫生管理的主导作用,切实履行好制定政策、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市场监管的职能。与职责相适应,城市卫生的管理方式要体现"掌舵而不划桨"的理念,变微观为宏观、变直接为间接。凡可进入市场运作的,政府概不包揽,而以经济手段,通过招投标、拍卖清扫权、清运权、处理权等形式,交于其他社会机构或社会企业承担。如城市卫生管理费就可按管理者(政府)定标准、使用者(住户)缴费、服务者(企业或中介机构)收费的方式运行。 第二,企业或中介机构作为城市卫生的组织实施者,要充分发挥对城市卫生的微观管理作用。企业或中介机构通过竞标、承包等方式取得城市卫生管理的主体地位,反映了管理与被管理的统一。作为被管理者,要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的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法规对环境卫生责任区的要求,对各类固体废物管理的要求等;作为管理者,既可以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政策建议,进行执法监督,又可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所在社区的卫生管理和各种公益性的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而一些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也可以承担一部分政府有关卫生社会事务管理的职能。 第三,社会公众作为城市的主人,引导他们的参与,是有效管理城市卫生极为重要的一环。引导公众参与,关键是明确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凡在市区内固定居住的法人或自然人,均有维护市区环境卫生的责任和义务,如清扫各自责任区内的卫生,管护各自责任区内的绿化及公共设施,按国家规定缴纳卫生管理费等费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听证会等形式,参与有关卫生法规和重大政策的制定。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公众参与实践的丰富,社会公众参与管理的方式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其卫生管理主体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和发挥。 八、城市环保多治理 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最基本的空气、水质、噪音、固体垃圾等具体项目做起。 对于我们北方城市来讲,大气污染主要是取暖锅炉的烟尘、车辆的尾气、餐馆油烟以及扬尘。治理大气污染,首要的是推行集中供热,取缔燃煤锅炉;其次是大力推广清洁燃料,各种机动车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控制机动车数量,鼓励发展公交车,限制私家车数量;第三是搞好城市绿化,提高林木覆盖率。 固体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用垃圾和生产废弃物。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不落地收集,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垃圾减量化,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水污染主要是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解决水污染问题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严格达标排放。同时加强源头治理,推广节水及无污染技术和设备,减少源头污染。 在主城区要限制车辆鸣笛、控制音响音量,建立安静城市;合理使用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科学制作玻璃墙等反射墙面,减少光污染。对于其它污染,也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源头控管,努力使城市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还居民一个碧水蓝天之城。 九、城市服务多功能。建设宜居城市首要的是完善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功能前提是搞好功能分区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应包括以下功能区: 1.市中心区,这是城市的核心部分、城市居民公共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集中地,也是城市行政、经济机关和主要公共建筑的所在地,由城市标志性建筑(行政、经济管理机构、商业、文化娱乐等机构)按其功能要求并结合道路交通、绿化等要素有机组成的。城市中心所在地实际上就是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广场、干道和建筑群。城市中心的位置要比较适中,交通方便,与城市交通干道和对外交通枢纽,如火车站、码头等有顺畅的联系。 2.居住区,应当规划建设能满足居民综合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中小城市居民区规模应扩展到1万人以上,这样的人口规模,可以使城市主要干道在居住区外围布置,保证居民区内部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配套建设医院、学校、科技文化馆、综合商场、公园绿地、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工业区,城市中的工业分布,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生活区分散布置工业和集中建设工业区两种方式。在卫生及运输条件许可下,中小型企业可采取分散布置的方式,成为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的工业点。中小型工业点的配置,不但对工业生产发展有利,而且也便于职工上下班。至于需要大块地段的、货运量大的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工业,则宜集中规划在城市的某一个或几个地区,或与城市其他功能部分有明显区分的工业区,同时集中配套彼此有密切协作关系,并共同使用交通、仓库等公共设施。工业区的布局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尽量配置在河水下游或下风向地带。 4.城乡结合部,这是城市发展的延伸区域,也是为主城区服务的农、林、牧、副、渔等农副产品生产区,一方面可以就近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副食品,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为城市提供季节性劳动力和运输力量;另一方面,城区支援农村,工业就近支援农业,直接提供粪便、垃圾、饮食和食品下脚等肥料、饲料。 十、城市投资多主体 城市是公共资源,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城市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城市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性。我们必须打破政府包办城市建设的传统做法,引入市场的办法,鼓励和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各类企业乃至民间投资;同时也要避免社会资金的无序进入。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引导,在投融资上建立新机制。 在整体思路上可以寻求:规划带动土地升值--土地换取设施资金--设施吸引项目投资--项目推动产业聚集--产业扩大税收来源--税收推动环境改善--环境提升城市价值……,由此建立起良性的融资机制,实现城市建设的滚动发展。 在运作方式上,要遵循市场规律,确立经营理念,挖掘区位、环境、政策、土地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主体和企业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要充分运用竞争、拍卖等市场经济手段,增加城市土地价值。 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可以组建以城建投融资为主体的城建投资公司、交通能源投资公司等机构,赋予其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资产的经营权,作为政府授权经营城市基础设施等资产的经营机构和投资主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土地开发与经营权,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建设。如果城市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区域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就可以通过"划片融资开发"的办法,吸引大企业、大财团进驻开发,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严谨的态度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成适宜人类居住的和谐城市。中国规划网太原10月2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