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照明 > 照明设计 >

“光影交错”才是夜景照明的灵魂

时间:2014-06-02 18:4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杨汛

  夜幕覆盖鲁南平原,一片静谧之中的台儿庄古城浮现出迷人的夜景。微风拂过,运河水面荡起涟漪,倒映在水面上的点点灯光也随之晃动起来。河岸边红色的灯笼、明暗交错的吊脚飞檐,灯光并不刺眼,却让整个古城显得别有意境。

  正是凭借着这里的照明设计,来自北京的照明设计企业中辰照明的设计团队一举夺得今年的IES(北美照明工程协会)照明奖。不仅如此,其在北京禄米仓会所的照明设计也同时获得IES奖。

  要知道,国际照明界曾经一度是欧美设计师占据主流,甚至“无视”中国照明设计,为什么一家北京照明企业,能够一年两次获得大奖青睐?中辰照明总经理姜川表示,获奖的背后,是夜景照明“光影交错”的设计理念融入全球照明界的体现。

  古建照明最忌看到灯泡

  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重要驿站,台儿庄繁盛于明清,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足见其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1938年日寇进犯,台儿庄血战的炮火使古城毁于一旦。

  近年来,台儿庄古城得以原址重建了大量仿古建筑,成为5A级旅游景区。7月21日傍晚,华灯初上,中国照明协会派出的专家考察团悄然抵达。

  “仿古建筑强调的是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在这些建筑上,现代的照明灯具如何使用、灯光如何表现,都与现代建筑有着巨大的差别。”考察团成员、中国建筑(601668,股吧)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副院长赵建平,最感兴趣的就是古建上的照明设计。

  沿着古城铺设的青石板路没走几步,路边长廊的木质廊柱就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只见每根廊柱都向下照射着微微的光亮。但是,从外表看,却难觅灯泡的踪影。

  原来,灯泡被隐藏在廊柱顶端木质灯罩内。台儿庄古城照明设计师张帆指了指现代灯具外加装的木质灯罩,只见灯罩被精心雕刻成象形文字的“龙”形,色泽甚至纹理,都与廊柱完全一致。

  台儿庄古城内,当年“台儿庄血战”战争遗迹的照明设计,则呈现出另一番不同的设计思路。

  一栋古老的砖瓦房,斑驳的墙壁上弹痕累累。两束白色的冷光从房屋底部向上照射,放大了弹坑的阴影。院内,是一棵巨大的古树,红色的暖光将古树照射得通体泛出“血色”。冷暖光的强烈对比,让这处遗址显现出冷峻、肃杀的气氛。走进这里,即便是刚才还有说有笑的游客,也一下子肃穆起来,驻足静静观赏。

  “这种冷暖光映衬的设计,就是为了体现出战争的残酷,让古迹呈现严肃、沧桑的感觉。”张帆说。

  夜景照明不是“越亮越好”

  虽然台儿庄古城的照明设计获得了专家考察团的首肯,但在2011年刚刚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中辰照明面前却是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是理念差异。

  “国际上对于建筑照明的主流思潮是"光影交错",尤其是台儿庄这种古建为主的景区,夜景照明应该是"越暗越好",营造气氛。可这与当时这里的照明设计理念完全对不上。”中辰照明总经理姜川说。

  “举个例子,古建筑都是吊脚飞檐,在屋檐的照明上,当时的设计公司竟然给每一片瓦上都装上了一盏灯,到了晚上,整个屋顶被照得亮堂堂的,看得倒是挺清楚,可是毫无美感。”姜川说。这样的用灯量,带来的巨大耗电量也可想而知。“我们马上跟经营方沟通,提出了减少灯具使用量的设计方案。” 可是沟通并不是很顺畅。

  “经营方有一些疑虑也是正常的,毕竟国内大部分照明设计推崇的概念是"越亮越好",突然一下子把用灯量减下去,会不会反倒不如以前?”经过与经营方的耐心沟通,中辰照明终于得以坚持自己的“光影”设计。

  如今,台儿庄中每一座古建的屋檐上,仅仅在两个角安装着两盏投光灯。灯光将屋檐打亮一角,大部分青砖灰瓦的屋顶则掩映在黑暗中,看上去光影交错,透出古建筑独有的韵味。

  不仅如此,中辰照明给出的方案,还帮助经营方大幅削减耗电量。

  “照明设计是利用灯光为建筑夜景增添色彩,是建筑灯光在艺术和技术上取得平衡的过程。”姜川说,走在一些城市人们就会发现,很多大型建筑的照明几乎谈不上设计,最后只剩下了光污染。“其实国际上对于建筑照明的主流理念是"光影交错",营造气氛,但这一理念在国内还没有被广泛接受。”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