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格对水印长廊项目景观的评价——“不可思议的美” 刘太格简介: 被誉为“当代全球城市规划泰斗”、“新加坡规划之父” 的刘太格先生,曾任北京2008年奥运会建筑设计评审委员会主席、新加坡规划局的首席行政长官和总规划师,现任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 现年73岁高龄的刘太格自1992年以来就一直任雅思柏(RSP)设计事务所董事,该所的项目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在中国,刘太格是北京、上海、天津、厦门、广州等十几个城市的规划顾问。 2010年,刘太格先生担纲桂林“水印长廊”别墅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能与全球顶尖的规划大师合作,这是水印长廊的幸运,也是桂林市的荣耀。集合刘先生以及其他大师级的设计师智慧,一个自然、诗意、浪漫的水印长廊,一个中国最美的别墅区很快就会呈现在漓江之畔。 关于规划设计 问:刘先生请问您对中国的城市规划有何建议? 刘: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长远、科学的规划,不能换一个领导就通过主观意识变一次。中国国内许多城市就是这样,这是令人担忧的。一个好的规划其大框架应该是要持续几十年或者一百年的,但细节当然要跟时代调整,巴黎就是一个典范。 问:刘先生请问您对中国城市建筑有何建议? 刘:首先一个城市不能有太多的地标建筑。太多了就不和谐了,就像一部交响乐,只能有一两个独唱者。另外,我建议每个城市的背景建筑,即非地标建筑,从层高、建筑红线各方面,都得力求高度统一化,有连贯性。太多的式样反而显得凌乱,其实整齐就会显得美。尤其是在城市里面。发展商文化程度不一样,审美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一个城市设计的宏观控制,因而中国很多城市建出了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有高雅的,但更多的是恶俗的。总而言之,整齐总比凌乱好。 问:请问您“城市银河”理念的核心是什么? 刘:每个大的区域,比如说珠三角或长三角都可规划成一个城市银河,而城市银河又是由星座城市组成,每个星座城市2000-3000万人口,下面有3到6个300-500万人口的一般城市,就像一个大家庭有3到6个兄弟,各能独立成家。我们把每个城市都看做是家庭,数个家庭组合成一个大家庭,即星座城市,每个大家庭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家族,即城市银河。 每个听到“城市银河”、“星座城市”理念的人都很好奇,问我如何解释。你从卫星上看珠江三角洲夜间的灯光分布,跟银河一模一样。所以,这个理念跟宇宙是有关系的。银河就是一个家族,太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地球、星星、月亮就是一个个家庭。在宇宙系统里,每个星球都是独立的,但又是紧密联系的。 关于园林和建筑 问:您如何看中国园林? 刘:我父亲跟傅雷的关系很好,我在澳大利亚读书时曾经写信问他,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有何区别。他讲了一句非常精辟的话,他说:“日本园林是模仿自然的,中国园林是诠释自然的”。 日本园林是把自然的东西经过整理而复制,而精彩的中国园林每件都是艺术创作品,有设计者的文化思维。所以,日本园林比较容易看懂,西方人也容易喜欢。因为是模仿自然的。但中国的园林比较难看懂。它里面有理念,有文化。坦白说,苏州园林对看者的要求很高。不能光凭视觉,要用脑袋去理会。 问:您比较喜欢什么类型的中国园林风格哪? 刘:我觉得北京有些园林很不错,比如北海、天坛,很自然,很简约。虽没有苏州园林那么精致,稍显粗犷,但比例、尺度都把握得很好,很大气。走在天坛就好像走在天上一样,在与自然感应,在与天对话。 问:刘先生,以前听您说过“农民是最科学的”是什么意思? 刘:是的。农民种东西是很科学的,建房子也是很科学的,作息也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非常理解宇宙,符合自然规律。 我还有一个理念。很多建筑师都想搞独创性的作品。但事实上现在很多所谓独创性的作品都是相互抄袭来的。一个真正有独创意义的作品是要建立在对项目做很符合自然规律的分析研究后做出来的。尊重自然规律就有独创性。如何证明哪?你看,世界上有独创性的设计大多在古代,在还没有科技发明之前,为了尊重自然规律,适应气候,配合就地建材而建成的。其实这种建筑都是高度科学的,因此都有高度的独创性。 问:能举个例子吗? 刘:在中东沙特附近的一些房子,屋顶都有一个很高的像烟囱一样的东西,其实它不是烟囱,是用来通风的。风从大门进来通过这个烟囱出去形成通风的效果,是为了解决当地气候的问题,也就成为了当地建筑的特色。 还有,我从北京拉一条线到欧洲,其纬度跟雅典是一样的,这些地方的建筑布局都是四合院式的。那时他们肯定没有讯息沟通,但都是为了解决和利用当地气候的特点。他们的结论是相同的。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越尊重科学,越尊重自然,越有创意。 还比如,中国的建筑有阴阳理念,这个理念深深影响中国的建筑。中国建筑的基础部分是刚性的,直线条的。而屋顶是曲线的。这样有阴阳结合的建筑就比较完美。再看明代的家具,一定会有一些曲线,没有都是直线条的,完全采用直线条的只有近代才有,其实明代家具是相当优雅,相当现代的。 问:难怪说,明代家具可以跟任何的现代家具配搭,您设计水印长廊的建筑也考虑了阴阳协调的理念吗? 刘:有的。比如,园林部分我希望有些曲线,还有泳池,它的主要部分是直线条的,但有些部分我会考虑用曲线来处理。 问:世界上哪些住宅建筑是您特别喜欢的? 刘:美国设计师赖特(FrankLioydWright)的Falling Water(流水别墅),是我非常喜欢的建筑。它的尺度是住宅的尺度,但看上去又很雄伟,可又不会雄伟到让人住不进去。它建在斜坡上,与周围的树木还有溪流结合得很好,整个建筑非常自然,超级浪漫。我在耶鲁读书的时候,曾和几个同学开车去的。一见流水别墅大家都觉得特别震撼。 问:为什么赖特70多岁设计出的这个建筑还会给人那么浪漫的感觉? 刘:我认为,一个建筑师要在50岁以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因为,他们需要长期工作,累积足够的创作经验和技术能力去把握。年长的设计师才有把握比较大胆的尝试新理念。我想,流水别墅的浪漫就是因为设计师真正跟那块土地谈了一场成功的恋爱。 还有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建筑是柯布西耶的廊香教堂。它非常小,但不可想象的完美。一个完美的建筑就是让你不敢动它的任何一根线条。如果说科隆大教堂是一部华丽的长篇小说,那流水别墅、廊香教堂就是一首委婉的诗,一首浪漫的诗。 关于桂林和水印长廊 问: 没有来桂林之前,您对桂林最有印象的是什么? 刘:刘三姐。那是我在几十年前在新加坡看的很受华人喜爱的一部中国电影。 问:您如何看桂林山水? 刘:桂林山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桂林山水又是很脆弱的,是需要呵护、是林黛玉型的,经不起任何人为地雕琢。合理、科学、尊重自然的规划和保护,对桂林极为重要!所以,在这里建低层建筑是最合适的。如果建高楼,风景就被破坏掉了。据我理解,当地政府在这方面控制得较好。 坦白的说虽然桂林的山水很美,桂林城外的景色很漂亮,很独特,全球独有。但城市本身就没有太多的特色,如果我来做,我会把一个没有太多特色的城市做成能配合它城外的山水味道,这只是些宏观的想法。桂林山水很有意境,很浪漫,但是一进入城区,这种美感就荡然无存了!一点也不浪漫。这实在是太可惜了! 问:请问您对水印长廊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刘:在现代建筑的框架上加入中国元素,尤其是桂林的当地元素。规划、建筑、园林与桂林山水协调。建筑应体现一种轻盈、匀称的感觉。 问:是的,您曾经讲过水印长廊立面要讲匀称,并用女性的匀称美来比喻。您是如何考虑的? 刘: 因为我认为,桂林这个地方的特色是给人女性的感觉,是个很女性的地方。如果在这里做很刚性的东西就不协调。要做的比较柔和。我最初的设计,石片的铺贴采用直线条是比较刚性的,后来做了修改。并且我要求非直线的这种铺贴要占2/3,这种铺贴有流水的感觉,比较活,比较柔性。 问:是的,也有人看了说像桂林山水。 刘:是吗,真的有人这么说吗?那我听到就很高兴了。我就是想用几何的形式描述桂林山水。我们做建筑师的应该是大自然的翻译者。 问:您的视角很独到,还没有听过人用女性来比喻桂林。 刘:我常说规划师在做规划时要跟土地谈恋爱,建筑师也一样。这个地方是女性的你就应该用比较柔软的手法来跟她沟通。 问:对水印您是否也加入了一些别的设计元素?比如说屋顶的处理? 刘:是的。我还考虑,你们的地块是在城市以外的地方,所以建筑的屋顶我想采用比较简单、古朴的形式。因为你们的房子是面对大自然的,所以要做出非城市化的感觉。最不中国式的屋顶就是金字塔式的屋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完全找不到的。所以我完全避免采用。在西方建筑中马头墙是对着大门的,在中国是不会的,一定是坡屋顶对着大门。这些我在设计时都会注意到。 问:刘先生,您对建成后的水印长廊有什么期望? 刘: 我希望建成后给人的感觉是个没有经过太刻意设计的居住区。这一点我是从英国一位专写短篇文章的作家那里得到的启发的。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他的文章看上去不是刻意写出来的。又比如,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使人觉得他是花了很大功夫写出来的,而莫扎特的音乐像是从天上拾来的。 建筑师在看到一块土地时首先不是想要在它上面创作,而是要先找到原本属于它的东西,是最能配合这块土地原始的设计。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第一次来到水印长廊项目时说这里是:“不可思议的美”,您如何解释“不可思议的美”? 刘:面对连绵的奇峰,面对漓江,面对白鹭成群的沙洲,这是一种人间仙境,你很少能看到这么完美的环境。它会让人感动!你说她是自然的吧,好像又有人为的雕刻;你说她是人为的吧,可她的确又是纯自然的。两者都有,太难得了。来到这里你会感到很舒服。 问:什么叫“舒服”?我们认为住宅建筑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任何人都有一种舒服的感觉,让一个人舒服不难,但让所有人舒服就很难。 答:是的,我希望水印长廊就是一个让所有人舒服的作品。其实,舒服就是美感。一种无法言表的美感,美不光是可以看到的,而是可以感受到的。 中国规划网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