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武昌南”系列报道,不仅引起广大市民的热议和武昌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鸣,而且也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规划和交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深切思考。 昨日,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寄语武昌南,分别从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建设的角度,分析武昌南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未来的发展思路。专家同时指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本报今后续续关注武昌南的重大建设进展和发展情况,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 【区域发展】 武昌南崛起要摆脱恶性循环 宋德勇(华中科技大学区域经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 大型调查报道“把脉武昌南”首度清楚地揭示出武昌南的现状问题,旨在探索该区域腾飞的良方,对当地居民和政府来讲都是幸事。 武昌南崛起要摆脱恶性循环。目前武昌南陷入了一个怪圈:拆迁难→基础设施建设难→规划实施难→吸引项目、园区开发难→发展提升难→收入提高难→加大投入少→拆迁难。 关于武昌南的发展思路,需要注意三个“大”:大概念,大推进,大集体。所谓大概念,要进行策划,招标优秀团队策划,九十多平方公里可以策划大的新区,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以带动整个武昌乃至武汉的大发展。可像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那样规划发展,也可像苏州与新加坡那样采取国际合作。所谓大推进,要通过大投入、大投资、大项目、大开发,打破恶性循环。所谓大集体,要发挥村集体作用,现有的各村要自主发展找思路,集体拆迁、共同富裕。 此外,需注意六大原则:大概念策划,大推进战略;总体性布局,局部先突破;高起点规划,低代价发展;低碳式建设,高效率开发;高利税产业,低占地项目;整体性开发,集体性拆迁。 行动胜于一切,武昌南近期最迫切的工作是先修路,路通到哪里,哪里就升值,开发商、项目投资就跟到哪里。二是做好规划,一定要高起点规划,借鉴国际经验,避免重复建设,避免环境破坏。找准发展定位,比如建设成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研发基地。三是引项目,一定要全面考虑,不一定都要发展工业,应该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商贸、物流、金融、研发、文化创意等产业。 【市场产业】 必须要有产业和市场支撑 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武昌南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武汉市其它地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城市发展总是有先有后,武昌南不是改革开放以来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加上两个区管辖,难以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其次,武昌南土地权属复杂、征地拆迁补偿成本高;再次,武昌南缺乏产业、科技、人才优势;最后,武昌南市政建设落后,吸引不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所以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振兴武昌南。 武昌南塌陷,已成为制约武汉市发展的瓶颈。武汉市应该加大对武昌南的投入,特别是加强武昌南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武汉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关于武昌南的目标和任务,为武昌南的振兴创造必要的条件。没有市政府的支持,仅靠武昌南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振兴。 城区发展必须要有产业和市场支撑,应该深入调查分析武昌南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尤其要注意发挥武昌南土地开发潜力大、发展余地大、初步建起大学城、传统产业包袱轻、交通发展前景好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规划定位】 准确定位是科学开发前提 何梅(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武昌南是泛指武泰闸、白沙洲和青菱乡区域,在武汉市城市总规中,是紧邻中央活动区的城市综合组团白沙组团。武昌南是武汉“南大门”,在城市整体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该地区的发展,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白沙组团是城市公共服务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绿化环境良好的城市综合新区。武昌南的整体开发对引导武昌旧城人口和产业向外疏解,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武昌南的整体开发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武昌古城保护和首义文化区的改造将对武昌南产生辐射作用,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过江通道的建设将使武昌南融入城市整体格局中。此外,还规划了地铁5号线、8号线。 3、准确定位武昌南是科学开发的前提。城市总体规划赋予武昌南较高的发展定位,明确了都市工业、大型居住新区和现代物流三大主要功能。武昌南地区应紧密结合现有条件,加快发展转型,提升产业结构。 4、交通先导是关键。要加快长江路、武金堤路、白沙洲大道的改造升级。抓紧打通江民路至瑞安街、江盛路至建安街等东西向支路,完善白沙组团和南湖组团支路网的衔接。 5、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是保障。 6、生态建设是武昌南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彰显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抓手。 【交通策略】 微循环交通网络亟待解决 胡润州(建设部城市交通专家组专家) 要致富,先修路。武昌南期待大崛起,可从交通上大做文章。 事实上,目前武昌南正面临打造优势区域交通的绝佳机遇。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青郑高速,包括地铁7号线、武咸城际铁路都与这里有连通,未来的第二机场也在附近。 现在的主要问题来自区域内的“微循环”交通网络。一些次干道与支路的修建严重滞后,不能发挥循环、分流的作用,也加大了白沙洲大道的通车压力。出现这种问题,与客观的拆迁难、资金难有关,更重要的是相关政府部门认识不够。 武昌南要有兴建交通大枢纽的气魄。市区两级政府最好能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主抓武昌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提前做好区域内的绿色交通规划,还要为主要通道未来的公共交通留下余地,预留建设一个大的枢纽。 武昌南完全有条件建设一个像上海虹桥机场那样的现代化交通枢纽。武昌火车站曾有过这个想法,但没有实现。光谷一带的交通枢纽规划目前看来也有些不足。武昌南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如果能配套打造大枢纽交通,这块区域的潜力无穷。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中国规划网武汉11月2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