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西班牙国家馆建筑师
“钢结构+藤条”,前者支撑整个展馆流线造型,而藤条包裹展馆又方便自然光照射——西班牙国家馆的“藤条篮子”,是世博园最抢眼的建筑之一。鲜明的个性,创意的构思,出自一位西班牙女性建筑师贝纳德塔·塔格里阿布埃之手。前几年,她曾与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以及荷兰建筑师库哈斯等人一起参与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和 “水立方”设计方案的评选。不过这一次,她从评委变成了中标者。
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这藤条的灵感来自于哪儿?“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可持续’、促进国家间的交流,我们在设计上试图寻找能被所有人理解的方式和材料。最初的灵感来自家乡的小公园。”贝纳德塔说,那是2007年底一个平常的傍晚,漫步在公园的小树林中,一个藤条编织的装饰物吸引了她的注意。“它是那么美,那么恬静,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当时,正值为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竞标的关键时期,贝纳德塔一瞬间就有了方向。“而且这也是我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材料,办公室的椅子、家里的家具,更重要的,这项手工艺,在西班牙和中国都有悠久历史——藤条,就像连接中西的桥梁,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交流对话。”
这是个令人无比兴奋的灵感,可是要付诸实施,却困难重重。但建筑师这一行就是这样,总是要实验新的东西、新的造型、新的材料。首先,用这种材料搭建建筑是否可行?贝纳德塔走访了西班牙大大小小的手工工场,做了无数试验。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内含柳条的藤条板,坚硬而有韧性,维护费用低,还可进行各种技术处理。
贝纳德塔曾经想要把整个展馆编成一个大竹篮,可这样的工程没有办法实现。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同行的帮助下,贝纳德塔改用每片约2平方米的藤条板。“它像很多篮子,而不是只有一个。”西班牙馆总代表玛丽亚·蒂娜特别指出,这些深浅各异的藤板选择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制作完成。100多位老师傅每人每天编织两片,1个月左右,8524块藤条板全数完工。为了贴合建筑流线型的支架结构,每块都有独立的编号,从形态、颜色上划分成27个种类;为了与中国文化呼应,藤条不经过任何染色,用开水煮5小时变成棕色,煮9小时接近黑色,这就是这些藤板色彩不一的‘秘诀’。像鱼鳞一样排列组合、钢丝固定,形成从远处可望见的“中西合璧”汉字景观。浇上桐油、防火处理,一个匠心独具的西班牙馆诞生了。
贝娜德塔·塔格里阿布埃特别提醒,透过这些展馆藤条,“日”、“月”、“友”等古代汉字依稀可见。“自然就是未来,藤条表达的是返璞归真。闻着藤条的清香,享受着馆里的自然光源,这种感受我很喜欢。”
从内部看来,西班牙馆是一座地道的绿色建筑。在总面积达8000平米方的大厅内,主要的装饰材料是藤条,只有蜿蜒的曲线和高低起伏的表面,仿佛置身于一个篮子里。而展馆展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坐在“篮子里”高达6.5米的机器娃娃“小米宝宝”,这个能动会笑的机器婴儿要告诉世界如何让未来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小米宝宝的西班牙名字叫做米格林,其巨大身体在美国好莱坞制作完成。
“时间的建筑师”之妻
虽然还并不能像著名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塔格利阿布已是当今西班牙最优秀的女建筑师。一方面,塔格利阿布埃还很年轻,1963年生,其设计大部分集中在西班牙和欧洲;另一方面,她一直站在被誉为天才建筑师的丈夫恩里克·米拉莱斯(ENRICMIRES)的光环背后。
米拉赖斯生于1955年,被西班牙建筑界普遍认为“继承了高迪衣钵”,并“最有可能超越高迪”的天才建筑师,人们又叫他为“时间的建筑师”。与高迪一样,他完全颠覆传统的设计手法,尽可能地使用线条和平面的延展性勾勒出空间的特质。1991年,塔格利亚布认识米拉赖斯;1993年,两人结为夫妇,并以两人的名字缩写为名成立了EMBT事务所,从此,塔格利阿布埃的设计风格开始受到米拉莱斯的影响。
2000年,年仅45岁的米拉莱斯因患脑瘤突然去世。塔格利阿布不但要照顾一双年幼儿女,还要独力支撑夫妻二人共同建立的EMBT建筑事务所的诸多事务,替去世的丈夫完成其生前构思但未动工的建筑项目,如苏格兰国会大厦等著名建筑。
2000年到现在,她把米拉莱斯生前留下的11个仅仅停留在构思和图纸上的建筑工程都变成现实。“他死时,我决定什么都不改变,一切都按照原有的轨迹继续发展。我与恩里克共度的每一刻都是非常高兴的,无论是我们的合作还是生活,都是如此。”塔格利阿布埃动情地说。
丈夫去世后,有记者问她,你想过放弃么?她答,“没有,一次都没有,我的丈夫也许是世界上最固执的人,但我也许是最固执的女人。”
现在,塔格利阿布埃开始做一些全新的项目,一些没有恩里克参与的项目。比如德国汉堡的港口建筑和上海世博西班牙国家馆,她说:“这是非常巨大的工程,但是现在看来一切进展顺利。我想,虽然恩里克没有亲身参与,但是他的想法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