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的记忆 施卫良坦言,从事规划行业后,能真正用到的大学里的专业知识也就是一两门课。“但是这种学习奠定的广博的学识基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却是让我受益终身的。” 对施卫良来说,清华岁月里印象最深的,不仅是严谨的治学作风,还有学校里一些老先生的言传身教、他们的责任心和忧国忧民的意识。“印象最深的,是清华教建筑史的陈志华老师。他每次上课之前都会讲一段社会形势,包括他看到的社会问题、他的思考。那时候就不明白:这和我们的专业课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是先生在用一种责任感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引导我们。”他说,正是清华这种“厚德载物”的传统,培养了他作为一名规划师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 由于工作的关系,施卫良和吴良镛教授一直接触比较多。在他的印象里,吴先生对待规划工作始终是坚韧不拔、孜孜不倦。“80多岁的老人了,仍是在持之以恒地关注着规划事业的发展、关注着北京的规划建设。他觉得有问题的,就会坚持给市政府、给领导写信反映。他这种执着的精神,确实是我们后来的学生、我们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值得学习的。” 毕业20载,清华园的变化不禁让这位规划师感慨:“与20年前比变化很大!”在他那一代的清华人那里,仍是习惯将清华以“红区”和“白区”来界分:“白区”是现在以主楼为中心的东片区域;“红区”则是西片包括图书馆、大礼堂、西操场在内的“老清华”。而今,昔日主楼前的一片菜地已变身为一座座气势宏伟的大厦,原来“红区”内的好多宿舍也都已搬到了东边。“但我还是更怀念‘红区’”,施卫良说。 因为工作的关系,施卫良现在还是会经常回到建筑学院,见到熟悉的老教授们。而当年的同班同学,如今好多也已成为建筑领域内杰出的人才,成为施卫良事业上的同行。“他们在工作当中给了我很多帮助!”施卫良说时,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在即将到来的毕业20周年庆典里,他们会再度聚首于他们记忆中的清华园,来一场――“群英会”。 人物简介: 施卫良,1964年出生,1983年考入清华建筑系。1988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现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新城规划》等多项北京综合性规划的编制工作。所参与和主导实施的规划项目曾获得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以及国家优秀规划设计银奖等荣誉。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