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访谈 > 商业访谈 >

CCTV采访海闻教授:把刺激消费和新的城市化建设结合起来

时间:2009-12-17 15:4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主持人:晚上好,欢迎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和《经济半小时》栏目联手推出的《坚定信心促发展》特别报道。
    面对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实际上需要完成双重任务,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正像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需求显著减少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国际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当下的中国显得越来越迫切。
    今天再次走进我们演播室的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教授。海闻老师您好。
    海闻:您好。
    主持人:海闻老师,中国经济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转变增长方式。我想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特定的时期,这两方面会产生矛盾,在产生矛盾的时候是不是以经济增长这个大局为重?
    海闻:经济增长关系到就业问题,就业又关系到老百姓的收入。所以我们无论是转变增长方式,还是保持增长速度也好,其实最终目的都是要保证普通的大部分人有就业机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增长是一定要作为第一个保持的速度,要没有足够的速度,就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是在过去的方式上重复,其中有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应该向更高级的其他领域拓展,其实也不是说原来的领域里没有新的拓展空间。总而言之在目前来讲,我们经济增长也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好,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保证就业。
    主持人:具体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时候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比如说昨天我们节目中了解到要加大新能源的投入,但是国际油价现在非常低,如果进一步下跌的话,油价只要一跌,会严重地打击一些企业投资新能源的积极性,是吗?
    海闻:有些投资要小心,尤其一些投资政府不能轻易地投,我觉得还是企业投,企业自己判断,觉得要投就投。关于新能源的问题,首先我们这次有点救急,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整个总需求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这些钱,最主要的还是要促进总需求的增加,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而且这个总需求的增加,就是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这次面临的困难是原来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的倒闭情况比较严重,他们失业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部分的问题。至于新能源是不是需要投资,这需要企业决策,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风险,因为石油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像我们想象当中,觉得能源越来越稀缺,价格越来越高,其实现在石油资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稀缺,因为有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另外还有政治实力,很自然,他们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进行操纵,所以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如果你很轻易地把国家大量的钱投入新能源,这么说吧,除非你找到比石油更便宜的成本,否则我相信当你研究出来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会把油价降下来,降下来之后你就会在非常尴尬的地步。
    主持人:好的,我们要知道如何取舍,并且在正个过程中牢记就业是关键。好的,稍后我们继续请教北京大学附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海闻老师。
    主持人:今天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说,未来要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包括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进一步加强监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四方面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我们再来请教今天演播室的专家,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老师。
    海闻:现在主要提的四个方面恰恰是现在资本市场欠缺的地方,比如说第一个是强调现有公司的竞争力,并不是说上市了就好,而且针对全化的发展,我们很多企业现在还是缺乏一种竞争力,需要通过重组、并购,然后建立起更加有竞争力的巨型的国际性的企业,这是一个方面。第二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因为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上市比较困难,所以怎么能够通过资本市场,一定要解决。中小企业可能是我们未来一个很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靠他们带动资本,带动就业,而他们现在是缺资本。第三个是债券市场,实际上也是另外一块企业融资的渠道,企业不光从银行,不光靠上市,还可以发债。中国的债券市场其实还没有很好地发展。最后一个当然是要对所有的东西加强监管,因为我们要吸取金融市场的教训,虽然他们要投资,就像投行,原来以为投行可以少来监管,因为投资者自己负责,但是现在看仍然要进行一些监管,尤其是当发展很不清楚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好事,因为有时候创新的过程中已经把根本的缺陷隐藏起来了。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融资的力度可能还是不够。这个时候推出创业板,您觉得是最合适的时机吗?
    海闻:我认为错过最合适的时机了,真正地推出创业板是在股市最好的时候,大家投资信心最高的时候,及时推出创业板是最好的,但是现在也不晚。什么叫最佳时期?我认为早晚要推出,但是现在推出这个创业板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因为大家现在投资欲望很低,金融风暴以后投资者非常小心谨慎。所以这个时候创业板即使推出了,也并不一定像预期的那样,很多人来投资中小企业的创业板,这是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主持人:但是能符合创业板要求的中小企业毕竟还是少数,对于更多的供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您觉得主要是靠银行贷款,还是像国外一样主要靠民间资本、私人股权投资、VC等等?
    海闻:我们银行里面有很多存款,特别是当股市不景气的时候,大量的资金流入到银行里面,银行需要很好地发展业务,不能只盯着大的国有企业,或者是效果特别好的企业,对中小企业可能需要有一些利率上的变动,同时也需要有支持。另外也应该允许中小企业通过私募,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融资。
    主持人:您认同施教授提出的中国扩大内需以制造财富效应为切入点的办法吗?
    海闻:原则上同意,中国股市有些特殊,如果说中国股市是正常掉下来的,那政府不要参与太多。但是我们的股市现在有点不正常地低,尤其现在的情况下需要恢复大家的信心,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企业到了很糟糕的状况,也不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像美国那样遇到了困难,所以我们的股市有特殊的原因,处在这么低的状况。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让人们恢复信心。恢复信心以后确实会有财富效应,再一个是对企业投资、融资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从刚才的片子当中我们看到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把固定资产变成可抵押的流动资产。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尝试,我们再来请教今天演播室的嘉宾,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老师。海闻老师,这样的尝试是否有着非常强烈的政策上的指向性?
    海闻:我觉得有两个意义,第一是解决林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因为原来的资金贷款比较困难,所以现在通过这个办法以后,一个是增加了额度,另外一个是增加了年限,有利于发展林业事业。发展林业事业意义很大,对于改善空气这些东西非常重要,有利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另外一个,这里面把林权拿来做抵押,某种程度上我们承认林农拥有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否则他拿什么抵押?抵押以后,换句话讲,他只有是自己的东西才可以拿来做抵押。这样的措施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林权上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尝试,这是挺有意义的,在考虑其他农业方面会不会有相应的措施能够出现?
主持人:上次您到演播室来的时候谈到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让广大的农民走进城市,把中国农民的比例从目前的50%多降低到10%到20%。在我们这次四万亿大单拉动内需的过程中要通过那些措施来体现这种精神?
    海闻:我觉得就应该考虑到把刺激消费和新的城市化建设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其实这几年对农民进城以后进城以后怎么样有固定生活的设施,包括他们的教育,其实是到了下本钱的时候了。换句话说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很多是很特殊的,比如说对农民的户口制度,或者是保险,城市里面其他待遇方面的歧视。所以我认为通过这次刺激经济,其中有一部分应该考虑到新城市建设的问题。因为从长远来看,我们大部分农民将会移到城市里来。
    主持人:要解决农民工安居乐业的问题。
    海闻:这也是一个长远发展的问题,不要现在看农民工暂时打工,他们的家在农村,但是这些农民长期来讲不会再回农村去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花力气的另外一方面。
    主持人:我们在提到家电下乡的时候特别提到把电脑和互联网带到农村里面去,因为教育是关键。其实说到教育,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在国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家都去读书,所以在咱们的四万亿大单落实过程中,是否应该把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提出,把很多下岗的工人都送到学校里重新再培训,再就业?
    海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前不久中国第八届经济年会在重庆召开,其中一个论坛上重庆大学教授提出这个建议,四万亿里面是不是应该在教育方面投一部分,我个人认为确实是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很多农民要从实非农的工作。这次,像广东一带很多农民失业了回家,回家就浪费了,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别回家,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层次,提高他们的理念,提高他们的能力,我认为非常重要。而且我当时还补充了一点,当时教授提出来请农民上学,农民工不但是免费上学,还要给他们发生活补贴,而且提高补贴失业当中带来的损失,使他们还有收入。
    主持人:本周的美股行情又会怎么样?我们来连线中央电视台驻美洲中心站的记者何岩柯。岩柯您好。
    何岩柯:您好。
    主持人:上周美国股市出现了连续上涨行情,这种上涨的趋势,本周是否会持续,美国的媒体怎么看?
    何岩柯:可以说华尔街正期待着股市能够承接上一周的攀升势头,来继续反弹,媒体普遍预测本周左右投资者的关键因素在于受到经济衰退应该的消费者在购物季中的表现。换句话说,美国人在感恩节假期消费情况的数据报告,将主导整周的股市行情。这种销售数据对于华尔街如此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消费者支出占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对美国整体经济运行有巨大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即便是一个适中的数据,只要别比预测数据低太多,都能给股市一个助推力。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销售数字还是比较乐观的,此外本周将要发布的其他数据,比如11月份的工资报告,11月份的零售商报告,1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报告,以及美联储将发表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等,也将成为投资者主要参考的依据。同时我想随着假日的结束,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成交量将在周一回到正常的水平,有媒体预测,在上周的连续上涨以后,股市也许会在一开始有些许的回落,但投资者应该能够通过积极的解读消费者开支数据,而使股市重新反弹。同时也谈到华尔街对金融救市非常敏感,虽然上周有两百亿美元政府支持的救援金给了花旗集团,花旗的股票也表现不错。但如果还有哪家主要的银行出现问题,将立刻使投资者陷入不安的情绪中,这也是一个有可能影响股市的不确定因素。
主持人:我们再来说说美国的零售业。从11月27号到30号是美国感恩节的假期,也是圣诞购物季的开始。这段时期里的商品销售额历来都是分析美国零售业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这几天假期消费的数据,根据你在当地的观察,金融危机对美国零售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前两天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衣服在北京卖六千元人民币,现在在美国一模一样的衣服卖到一千六百人民币。
    何岩柯:由于这两天的工作,我没有赶上购物的浪潮。但是由于目前感恩节假日零售统计数据还没有发布,目前各大媒体和分析人士纷纷进行了预估,结果还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像美联社的文章谈到鉴于商家给了相当低的折扣,驱使消费者没有在感恩节假期在家冬眠,而依旧是选择购物,最终的表现还是达到了商家的预期。有专家指出上家的购物情况可以说证明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弹性还是很大的,大家依旧愿意花钱,这一点挺让人吃惊。一位市场分析人士也表示,很多人都在担心他们将会失去工作,但是目前看起来他们还是决定在能够享受的时候,尽量去享受一下节日的乐趣,也许下季感恩节还不如这个呢。一位零售顾问也谈到,今年的销售量比去年有略微的提高,看来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糟糕,人民毕竟还是在买东西,只不过买东西更加便宜一些。一些电视媒体对在商店购物的消费者进行了采访,大多数人也表示他们今年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自己的购物预算,倾向于买更加便宜的东西了。CNN的报道也指出,感恩节后的购物浪潮给今年的购物季开了一个好头,但是鉴于经济形势的严峻,一直持续到新年的购物季,可能还将以消费者支出的总体走弱而告终,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后继乏力的现象。另外还有观点认为,由于降价幅度很大,一些商家虽然销售额上升,但是依旧难以实现盈利的增长,这也凸显出了今年和往年在经济形势上的一些不同。
    主持人:谢谢,感谢岩柯给我们从美国的华盛顿带来的最分析和判断。谢谢。
    主持人:我们来继续请教今天演播室的嘉宾,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老师。海闻老师,很多人都说美国这次金融风暴以及目前经济的萧条,某种意义上只能说是生了一场大病,还没有伤及美国的元气。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觉得美国的元气究竟在哪里?
    海闻:美国最重要的是科技能力,这是一个创新机制,而且创新的制度使得美国在这次危机过去之后还有很多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对美国的经济我并不悲观,我总感觉到是一个失误,或者是美国向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经验不足,比方说对投资银行的监控,原来他们认为投资银行是企业,属于投资者自己遇到了风险。但是没想到投资银行已经牵扯到整个体系。正像1929年到1933年的危机一样,通过这种危机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他这个危机并没影响他继续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当时的危机比现在厉害多了,GDP下降25%,失业率达到27%,长达四年。但并没有使得美国垮掉。
    主持人:所以您暗示有可能这场危机我们看到的是更加充满活力的美国经济?
    海闻:可以说为全世界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教训,再一个我觉得现在这个情况肯定会延续一段时间,因为前段时间,像金融危机以后会影响到实体经济,所以有下滑的惯性。但是到底说美国的经济能恶化到什么程度,我觉得现在也没有太离谱。
    主持人:欧洲的情况比美国差很多,而且欧洲降息效果不明显。欧洲有没有可能出台更加激进的财政政策,来弥补货币政策?
    海闻:在经济学理论上早就有争论,至少是凯恩斯学派,凯恩斯始终认为货币政策效率不大。这种经济很不景气的时候会出现流动性陷阱,也就是说利率在降,企业不借钱,不贷款。所以光靠货币政策在这时候肯定作用不是太明显。从宏观经济学理论来讲,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财政政策非常重要。
 主持人:好的,稍后我们将会继续请教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老师。
    主持人:河南安阳一位手机尾号是7910的观众说,对农民来说,不敢消费还是因为收入不高?有没有更直接的办法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比如说大幅度提高粮食的收入价格,现在可行吗?
    海闻:我认为这种不可行,我们现在大部分的还是农民,城里的居民占少数。其实提高粮价必然会影响到城里居民的生活,如果粮价提高10%,那意味着城里居民的消费要增加10%。在现在农民在一半的情况下面,提高粮价,小幅度的对农民来说不解决问题,大幅度的,对城市的压力很大。解决农民收入的最根本问题是通过城市化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就业机会是可以通过农民创造的,并不想象当中我们怎么创造就业机会,你可以看别的国家,特别是服务业,服务业是很大的领域,发展空间特别大。当我们的制造业生产力提高以后,很多人就可以花出一些钱来享受这些服务。所以我认为短期可以对农民进行补贴,但这个不起作用。长期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是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回到刚才讲的家电下乡,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其实也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林毅夫教授还分析了,现在不是农民没有钱,因为他做了一个比较,就是在同样收入的情况下面,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数量比农民多,说明什么问题呢?就在同样收入的情况下,农民拥有的彩电、冰箱也要少,最关键是什么呢?电费,还有一个是设施不行,很多地方买了电视也没用,因为信号不清楚。像这些问题光靠我们更多的电视送下乡,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可能解决电视机生产的问题。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