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市长王永昌访谈
以开放推动特色经济
记者:很多人知道绍兴是因为纺织业,尤其是印染布闻名遐迩,但纺织业作为传统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考验。现在很多城市都定位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纺织业,您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王永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是细分的,要强调专业分工。经济要素有一个积聚效应,资源往往向着一定的优势产业和区域积聚。一个区域不可能所有的产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具备特色才能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竞争的规律。我们要在区域特色经济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这个战略就是做大做强以纺织业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经过10年的努力,成为国际的纺织业的制造和贸易中心。
国际上衡量一个地方是不是制造业中心,就是看你在行业内的产量是不是能占到10%以上的市场份额。去年我们纺织业的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织的布占全国的1/6,印染的布占全国的1/3。平衡起来已经超过10%。从这来看,绍兴已经成为国内的纺织业制造中心了。
下一步要成为国际纺织业制造中心,绍兴在全球纺织业的份额要超过10%,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您提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专业分工。现在绍兴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我想参与全球的专业分工,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的开放程度,和深圳、东莞等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相比,绍兴的外贸依存度还不是很高。绍兴在这方面的战略是怎么样的?
王永昌: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体制上的灵活,现在更多的是走向开放。以前是改革促进开放,现在是开放带动改革和发展。很多人说,我们的基础好,靠自己的力量不开放不也很好吗?这个话目前只有一半正确,往后连一半的正确也没有。
本源经济、本地经济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根基。但如果眼睛只盯着眼前,什么样的优势都会衰退。我们要两个轮子一起飞,一个是本源经济,一个就是开放。
结合绍兴的情况,开放的重点就是要加强进出口,尤其是自营出口。由于我们主要是一般加工贸易的出口,不象深圳东莞的来料加工和转口贸易,因此外贸依存度很难象他们那样超过100。但自有品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产品竞争力增强对经济就发展会有更大的贡献。
绍兴现在的外贸依存度是37左右,进出口的依存度是42左右,我们有一定的基础。今年我们的进出口可以超过50亿美金,单一个绍兴县7月份自营的进出口已经达到3.7亿美金。原来最高的记录是1.8亿,这是很了不起的。今年绍兴县的外贸出口要超过20个亿。我们要通过国际贸易的大进大出,提高经济的国际依存度。
走向国际的还有一个战略重点,就是接轨上海。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借助上海的资源扬帆远航。
绍兴的杭州湾时代
记者:绍兴有4个县进入全国百强,绍兴县为全国十强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绍兴经济的振兴起到的根本性的作用,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产业的过分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中心市区规模过小缺乏向心力,基础建设收益过低等。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绍兴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王永昌: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现在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率决定了你这地方的综合竞争力怎么样,也决定了你这个地方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上海为什么那么厉害,就是上海的城市比较大、比较强。我们就是要做大、做强、做美我们的城市。加快城市化的步伐,让农民也能住上比城里人更好的房子。
就措施而言:首先在规划理念上,要跳出山阴小城,跨入鉴湖时代,进入杭州湾时代。整个城市的规划理念和思路是一个城市带的理念。从杭州到绍兴到宁波是一个城市带。我们要在这个城市带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做大做强不是简单的面积规划,而是要和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向鉴湖时代和杭州湾时代推进。其中最大的就是袍江开发区的发展和新城区的建设。杭州湾新城区的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开了绍兴城市的新框架。绍兴投资65亿修建跨江大桥,大桥建成将使绍兴到上海的距离缩短为90分钟,不需要再绕道杭州。在未来20年间,这片350公里平方公里的土地将产生4000亿元的工业产值。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保护我们的城市环境和生态。这要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部分,为此,我们将投入百万巨资打造60平方公里城市绿化,使其成为绿色的大生态、大花园、大水城。现代层次高一点的投资家企业家,不仅要看你的政策优惠,还要看你的环境怎么样。他到你这个地方发展,不光是企业要发展,还要到这个地方生活,这就有一个环境质量的问题。
记者:绍兴是一个拥有2000多年的古城,又是名人辈出。绍兴境内有大量的人文古迹,旅游业也是绍兴的优势产业。但是现在很多旅游城市都面临着保护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城市发展的矛盾。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王永昌:绍兴古城建成已经2494年了,这样的古城完整保留下来的在中国只有6座,绍兴是其中一座。
我们必须保护好、利用好绍兴的古城资源。这是绍兴的根,是绍兴人生命的源泉,也是今天和未来绍兴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讲,保护就是发展,是一种长远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对未来负责的发展。越现代化,历史就越显得厚重,越有价值,越有文化底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没有文化的城市就是缺乏竞争力的城市。
绍兴今年投资65亿修建28个旅游景点。绍兴致力于挖掘文化内涵,建设旅游大市,以经营城市理念来抓旅游经济。我们提出了三句话: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在保护好古城的基础上,我们要整体包装绍兴。我们要把8.32平方公里的古城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城来开发。每年重点推出几个景点,整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有震撼力的古城。
以上市推动腾飞
记者:作为一个地级别市,绍兴有15家上市公司,并且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形成了独特的“绍兴版块”。绍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企业上市,市政府有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吗?政府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永昌:鼓励企业上市是绍兴重大的经济战略,1994年市政府就成立了证券委,为加强上市工作,2002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上市办,从组织机构上保障企业上市工作的推进。引导企业上市,为上市做好各种服务工作。我们还设立了“市长奖”对上市取得突出进展以及上市之后业绩优异的企业给以奖励。
绍兴企业抓住了上市的几次关键机遇。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从解决募集公司问题、额度制,到“双高认证”制,再到现行的核准制。每一次政策的变革,我们都抓住了机遇。
绍兴“百大”在1994年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企业股票上市;轻纺城抓住了全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机遇,成为全国第一家专业市场为主体的上市公司;震元、天然、古越龙山、富润等4家企业分别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供销总社、原国家轻工总会和纺织总会争取到部委指标……
我们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了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每年召开洽谈会,6个副市长分头赶到企业里,了解他们对政府的意见,汇总各种信息,改进我们的服务。
记者:据说绍兴还有很多企业在酝酿上市,具体的情况怎么样?
王永昌:8月1日,又有一家公司在沪市上市,我们现在已经有15家上市公司,沪市还有5家在排队。在香港有意向的有3家、新加坡有1家,美国也在做重点推介。近期我会带队到香港进行推介,重点就是介绍上市公司。有30多家企业会参加,这些企业都是我们行业的佼佼者。要让香港的金融界、经济界进一步了解绍兴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企业发展的情况,了解我们的上市公司。进而能使香港的证券界能和我们绍兴的企业界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香港的资本市场发展绍兴,我们希望香港的资本市场也能利用绍兴的资源,实现双赢。
我们提出上市公司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上市的后备资源。到2006年,绍兴的上市公司要争取超过30家。
记者:上市对这些企业以及绍兴经济的整体影响如何?作为市长,您怎么看待企业上市?
王永昌:最直接的效果是为企业发展融资。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上市公司已经融资超过58亿了。
更根本的是推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上市前,必须按要求设立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的产权必须清晰,由此推动了产权制度改革。如古越龙山等5家国企通过改制上市,实现了政资分开,股权也实现了多元化。上市后,企业经营活动除了合法经营外,还要受到证监会、新闻媒体、投资者的多方监督,这对于推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市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争取上市的过程本身就能磨练企业家的意志和信心。
绍兴:崛起的古城
绍兴地处浙江北部,全域面积8256平方公里,比上海的总面积大1/4左右;人口433万,市区人口64万,相当于上海的一个区。在台州没有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之前,绍兴号称“小长三角”的“金南翼”。
绍兴是一个人文汇粹的地方,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且保存完好。近现代历史上名人辈出,是鲁迅、蔡元培、秋瑾等人的故乡。
改革开放之后,绍兴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和温州、台州同为民营资本发展的典范地区。素有纺织之乡、领带之乡、黄酒之乡的美称。
绝大多数的经济指标位列浙江省三甲。全市有上市公司15家,绍兴版块和江阴版块同为股市的两大奇迹。
浙南台州的加盟,以及将来温州可能的加盟,使绍兴成为长三角的内部城市。绍兴投资65亿元的跨江大桥,使从绍兴到上海的高速通道贯通,车程缩短到1。5小时左右,绍兴进入上海的核心经济圈,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记者手记:与其他的几位市长不同。王永昌并没有在办公室接受采访,采访地点定在了绍兴饭店的一间会客厅里。尽管是前一天下午才确定具体的采访时间,当天上午记者赶到会客厅时,写有"上海外滩画报"的记名牌已经准备好了。也许是因为当天要分别接受港沪两地媒体的采访,整个安排都紧凑而有"排场",更象是一场经过精心筹备的小型推介会。
有别与其他市长的还在于,王习惯于记者先提出全部的问题,稍做思考后依次回答。整个采访更象是命题演讲。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