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地震灾害,使四川广元市的剑门关古关隘受到损毁,古建满目疮痍。然而,从某种角度来讲,灾难对有志者来说是“浴火重生、更显辉煌”的契机。于是,广元人面对残破,加深思考历史文物的保护性利用,面对景区“门前车马稀”,更理解“复兴”二字的深意。 5年前的夏季,“凤之城”素有“东方罗马古道”之称的剑门蜀道开始“大展翼”,打造“剑门蜀道文化产业园”的步骤紧锣密鼓,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的步子逐渐加快。尤其为恢复古关楼原址原貌,多年以来一直从关口前经过的108国道转从古关下“潜伏而行”。当地政府宁可投资4700余万元新建1100余米的隧道,也要让过往的游人看到当年剑门关的真实位置、真实景貌。笔者获知,国道为蜀道让路,不仅为了方便游人看到真实的“剑门天下雄”,还能让游人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天雄关、铁闩桥、翠云廊、拦马墙等遗迹,此举至今被当地人和八方游客传为美谈。 笔者在实地采访时看到,由于剑门关“重回”当年位置,其他古迹也得到相应保护,而今,游客可潇洒步游古关楼,而后沿青石板的古山路拾级而上,沿途欣赏《蜀道难》诗碑,体会陆游当年“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幽幽诗意。随着“一关(剑门关)、一道(剑门蜀道)、一人(三国守关大将姜维)”主题文化品牌的广泛推介,游客纷至沓来。由此不难看出,“剑门人”不仅对古建文化、旅游文化有一种高度认知,而且很重视提炼观览主题。 广元市在推介主题旅游品牌时也注重“简练易懂、独特厚重”。游人一听“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的城市旅游主题推介词,就会感到很神奇、很有分量,就很想到“凤之城”一探究竟。因为,所提及的蜀道最精华之处与中国惟一一位女皇的故乡,独一无二。 由此联想到一些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城市文化景区,在提炼文化主题时,总给人一种“玩儿概念”的感觉。以北京什刹海景区为例,当年,那里的文化名流荟萃,留下很多美文;当年,那里的京城四合院集中,留下很多民俗文化与生动往事……那里是京城中轴线终点,是展现“远山近水四合院、王府胡同钟鼓楼”的3A级旅游景区。然而,直到今日,什刹海也没有为游人留下鲜明、独特的文化主题。2014年第十三届什刹海文化旅游节上设定的所谓“文化主题”是:“览古都风貌,品京韵文化”,既空泛又缺少独特性与认知感。因为,这样的主题用在前门大街、南锣鼓巷或是京城很多与“古都”、“京韵”相关的地方都可以,外地人或旅游外宾看到“主题品牌推介”,很难知道什刹海有“风貌”为何物,“京韵”为何声? 由此,笔者以为,旅游城市的一地一景,播扬文化主题时该认真推敲,切忌概念化词汇。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