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乡村规划 >

李营村25年巨变 一个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样板

时间:2012-05-09 12:44来源:滦南县委宣传部 作者:为之

李营村俯瞰图 图片由滦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李营村人工湖 图片由滦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走进李营村,一座座漂亮的别墅般的两层小楼点缀在一排排齐整的红顶白墙的屋宇间;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洁净、宽阔;路旁、院前,鲜花嫣然绽放,树木蓊郁苍翠;村西人工湖更是巧夺天工,湖心凉亭四角翘起如飞燕,湖畔花木倒映水中婆娑摇曳。

    人行绿中,绿掩村中,村落沃野,沃野覆满大棚——秀美、富庶、和乐,是李营村的真实写照。

    河北省滦南县李营村,一个原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25年来,在党支部书记李志刚为“班长”的村两委班子带领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齐心协力把一个全县有名的穷村、乱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样板村。李营村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全国卫生村、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生态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0多项荣誉称号。李志刚也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作为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5年,从“凌晨一点”大堤上垂泪到人工湖旁的欢笑——不断创新农业结构,走科学发展之路

    “这里建一个采摘示范大棚,这里建一个产销一体化的育苗室……”李营村村委会前的人工湖旁,李志刚和两委一班人在图纸上筹划着李营村的第八次产业调整。

    不经意间,25年匆匆过去,李营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第八个阶段。说起这八次产业结构调整,李志刚说,他最忘不了的就是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忘不了1988年4月中旬那天的“凌晨一点”。

    李营村是姚王庄镇的一个小村庄,共251户,715口人,42名党员,1420亩耕地。它既不靠县城集镇,没有资源优势,又没有工副业。全村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结构单一,产量低,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穷则思变。1987年负重受命的李志刚在这片贫瘠的盐碱地上做起了致富的文章。通过多方考察,决定将旱田改成稻田,从改变种植结构入手提高村民收入。

    说干就干。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李志刚和两委成员一起吃住在小窝棚里,带着村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用从镇里支持的3万多元的无息贷款,架了800米的高压线,1300多米低压线,修了2万多米水渠,建了8座扬水站,修渠开发稻田800亩。

    1988年4月中旬,到了泡地的时候,李志刚带领着两委班子成员给800亩稻田浇水。这一天的凌晨一点,水堤突然被冲垮,100多亩地瞬间变成一片汪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李志刚裹着棉大衣坐在堤坝上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这是他的心血啊!但是,冲垮了堤坝却冲不夸李志刚的信心,凌晨六点,李志刚回到村里在村委会的“大喇叭”上广播:“全村每人装10个沙袋运到被冲的堤坝,到堤坝堵堤!”一时间,全村的驴车、牛车、小手扶等各种车辆都奔向了村西的大堤,几乎堵住了村西的路……

    终于,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了。

    第一年,水稻亩产效益达1200多元,收入是往年的四、五倍。第二年,村里一鼓作气又把剩下的旱地改成了稻田。秋收后,村委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村民排队交三提五统的场景。

    “小富不算富,发展迈大步”。1993年,李志刚又带领村民实行稻菜双茬,亩收入6000元,成为河北省科技推广项目。2000年,全局性水源紧张,李营村再次调整产业结构,党支部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讨论调整土地、发展大棚菜。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请专家入村传授技术。当年发展棚菜800多亩,两茬种植,每亩收入都在万元以上。第二年,李营村棚菜实行冷棚、中棚、暖棚等种植模式,面积发展到1300亩。

    25年间,李营村先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七次升级,带领群众走过了一条旱田传统种植、旱改稻、稻菜双茬、拱棚菜、中棚菜、温室棚菜、猪沼菜“三位一体”生态大棚的棚菜发展富民之路。到2011年,全村土地全部发展为设施蔬菜种植,与北京二商集团签订了农业订单,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同时,启动了第八次农业产业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项目,制定了农业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跨越发展。

    正是由于不断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科学发展之路,才使得李营村村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7500元,比1987年的人均300元增长了124倍。

    25年,从“败家书记”到“领头大雁”——充分尊重依靠群众,走民主管理之路

    “别看我现在风光,可刚开始上任的时候,人们叫我‘败家书记’呢。”说起“败家书记”这个称号,李志刚嘿嘿直笑。

    原来,李志刚最初上任的时候主张开稻田,有些人认为连种玉米都不好上水的地方种水稻不是败家嘛!于是,“败家书记”的大号不胫而走。

    但是,李志刚并没有被“败家书记”这个误会压倒,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不是什么“败家书记”。他和两委班子一班人以身作则,始终坚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走除了一条自我发展、民主管理的路子。

    1987年李志刚上任伊始,村两委在第一个班子会上就约法五章:吃请不到,送礼不要,办事讲原则,亲友不沾光,私人待客自掏腰包。25年来,李志刚一班人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他们从来没有端过群众饭碗,没有沾过群众酒杯,财务账目上没有一分钱的待客开销。同时,李志刚与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村里的各项工作都关系到每家每户,要实施必须依靠群众。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在两委班子协商的基础上,交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广泛讨论后再决策、实施,从不搞“一言堂”。李营村每年召开村两委会议200次以上,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席会15次以上。村里的财务开支和重大事项定期向群众公开,让村民心中有数。

    1988年开稻田的时候,初春的水里还带着冰碴,李志刚带着两委班子修水点儿、稳泵。第一次稳周轮泵,人们还正在犹豫,李志刚已经第一个跳入冰凉的水中。马上,人们一个又一个的进去帮忙。“你不想着老百姓,老百姓怎么会理解你呢?”说起这件往事,李志刚深有感触。

    为改变村庄面貌,李志刚一班人知难而进、不等不靠,按照“长期规划、逐年投入、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采取“村里出一点儿,村民摊一点儿”的办法集资买物料,村民出义务工自己动手搞建设,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群众拉饥荒。第一年共集资9500元对主要街道进行了改造,建上了水泥路。修路时,拉土、找平、铺水泥,都是村民自己动手,能干的不花一分钱请人,自己实在干不了的才请施工队。路修好之后,村里又对绿化进行了统一规划,采取统一购买苗木,各家自己栽植,谁家门前谁负责成活、负责管护。

    靠这种自力更生精神,李营人自己动手先后硬化了全村13条街道,建起了村办小学的教学楼,建起了街心公园、人工湖、村民中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5户村民建起了两层楼,120户新建房实现“平改坡”,安装了自来水、闭路电视,普及了沼气、太阳能、吊炕。村民饮用水合格率、生活垃圾清运率、人畜粪便处理率均达到100%,实现了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25年里,李营村用于修渠办电、修路、绿化、建广场、修人工湖等投入资金和义务工折款1300万元,村民自筹就有700多万元,出义务工7万多个,平均每户343个。有人计算过,李营村修人工湖、建村民活动中心两项用义务工约5000个,按平均日工价70元,折款达35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规范农村干部履职行为,强化源头治防力度,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更为了便于村民进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李营村推行了村务管理监督“一卡通”。“一卡通”包括民情调处工作、再生育子女生育许可、救灾救济款发放、村内财务管理、农村各业承包、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发包、宅基地初审等。“一卡通”以卡片的形式发放到大家手中。实行“一卡”在手,政策通透、管理规范、办事快捷、监督有力。

    “一卡通”是民心卡,它通过“还政于民”赢得了民心;“一卡通”是“操作卡”,它通过规范职权运行,有效减少了违规施政;“一卡通”是自律卡,它像一条警戒线,使村干部时刻警醒;“一卡通”是监督卡,它走进千家万户,强化了群众的监督。

    25年的岁月印证了李志刚不是“败家书记”,而是一只领航的“头雁”。李营村以李志刚为首的党支部成员,自戴“紧箍咒”,顺民心,合民意。2010年4月21日,在李营村召开了“全市推广‘一卡通’模式提高农村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现场会”,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一面先进的、耀眼的旗帜。

    李营村的党支部成员,带领勤劳朴实的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共建美好家园的绚丽篇章。 

    25年,从“光棍村”、“失火村”到人人向往的理想家园——大力提升群众素质,走文明和谐之路

    “附近的姑娘们,做梦都想嫁进李营。”在李营的邻村,一位大哥笑着说。这虽有些夸张,却是不争的事实。不过25年前,李营村可不是这个样子。

    “孔子有七十二弟子,李营有72光棍”,说起当年的俚语,今天的李营人依然心有余悸。那时的李营,人们无所事事,光棍成群,打架惹事。有人闲极无聊,就专门放火取乐,有人甚至有了“火神”的“美誉”,“光棍村”、“放火村”闻名乡里。

    但今天,李营成了人人向往的理想家园,精神文明建设、村民素质成为典范。

    “李营村坐落在青河旁,环村的油路通四方;

    花园村庄多美好,一年四季果菜香;

    三个代表是方向,党支部是咱们的领头羊;

    致富路上大步迈,家家日子超小康……”

    这昂扬激越的歌声,时常响彻在李营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这是李营村村歌,这歌声,抒发出李营人对家乡的豪迈之音。

    李营村两委始终认为,要实现村里的稳定与发展,关键在人。为此,他们始终将提高村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主抓手。

    1988年以来,组织村民陆续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十星级文明家庭”、“卫生门前三包”等活动。全村80%的户成为“十星级文明家庭”。 2004年,李志刚组织人员谱写了李营村村歌;组建了全县第一支女子擂鼓队;先后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科普长廊、村民活动中心等;还组织了电脑应用培训班、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村民扭秧歌,开展乒乓球、篮球赛,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

    通过多年常抓不懈,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春风化雨般潜入人心,团结和谐的道德风尚雨后春笋般潜滋暗长。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村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形成了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的良好氛围。

    70多岁的老党员李桂芬家住村东,房东的花池属于公共范围,她总是把花池整理得干干净净。老党员李运成所包区域,有半条街没住户,他已经坚持20年义务除草、清扫。下雪后,李营村不用通知、不用号召,村民会自觉上街扫雪。如果雪来不及运出去,宁可堆在自家院内也不放在街道旁。忙完农活回家,大伙儿主动把粘在车轱辘和鞋底上的泥土清除干净。看到街上的食品袋、包装袋,大人孩子都会自觉地捡到垃圾箱里。无论什么时候,李营村总是干干净净。长期保持村内环境卫生,已成为李营人的自觉行动。

    为给村民创造一个平安的生产生活环境,李志刚一班人分组带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夜间值班巡逻,25年风雨无阻,走过的路能绕赤道2圈。25年来,李营村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和刑事案件。

    如今,李营村培育了一代新型农民,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也已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真实写照。李营村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