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消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疆第二测绘院编制的《沧桑巨变看今朝——乌鲁木齐市城区历史变迁》日前出版发行。
此地图由1941年《迪化市分区计划图》、1947年《迪化市街图》、1977年《乌鲁木齐市街区图》和2009年《乌鲁木齐市街区图》拼接而成。
岁月匆匆,这四幅时间跨度达60多年的地图,凝成了乌鲁木齐乃至整个新疆城市群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60余年,城区“长胖”十倍
“把四幅地图印在同一张图纸上,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变迁。”地图设计者之一、新疆第二测绘院工程师梁振刚介绍说。
这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城区新旧以颜色深浅来区分,旧城区以深色标注,城区越新则颜色越浅——只见深色的区域现在已像湖面上的一个小岛,浅色的图块以这个“小岛”为核心向四周发散,越往外越浅,填满整个图框,有旧城区的10倍之多。
1941年的《迪化市分区计划图》原件现存于乌鲁木齐城乡建设档案馆。它绘制在一块麻布上,略显暗黄。始建于清代的迪化,1954年改称乌鲁木齐。记者在这张图上看到,1941年时的旧城南北长不过一公里多,东西宽也不到两公里,以旧城为中心,规划中的城区已经向南北大大扩展了。
“住宅区在南面,工业区在北面,中间是商场、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乌鲁木齐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蔡美权指点着告诉记者,“你别看它旧,它的设计理念是很先进的,当时就预留好了未来几十年的建设规划。”
如今,这些规划都已变成现实,而且新城区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地图绘制者的设想。“就在三年前,城市东部的好些地方还是菜地呢,现在都成了马路。”新疆第二测绘院制图员宋卫东说。
蔡美权老人是解放后最早进疆援建的内地青年之一,他还记得当时乌鲁木齐的人口不过10万;现如今,当年风华正茂的建设者们已白发苍苍,而这座被称为“亚洲之心”的城市总人口已近300万,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都市。
绿地、平湖滋润“亚洲之心”
“60年来,乌鲁木齐人民确实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蔡美权对记者说。
许多乌鲁木齐老市民告诉记者,几十年前,乌鲁木齐旧城外都是一片戈壁,如今绿地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街区,几座美丽的人工湖出现在原先的荒山之间,特别是最近十年,乌鲁木齐的绿化面积扩大了5倍,这反映在地图上即是越来越多的绿色。
“是我们让红山变绿了。”72岁的老市民程得竹回忆说,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的红山,曾因裸露出紫红色的岩石而得名。上世纪80年代初,数万青年学生与解放军战士用书包、脸盆把黄土运到山上,“包住”了这座寸草不生的荒山,这才有了种树的条件。现在,红山早已变成“绿山”,上面建起了公园,成为众多乌鲁木齐市民休闲晨练的场所。
对比2009年与1977年、1947年的城区地图,除了绿色,代表水域的蓝色也越来越多。蔡美权指给记者看,位于市区南面的“水上乐园”可谓是荒山出平湖,“1966年到1970年,我们乌鲁木齐各族人民出动70万劳动力,搬运了30万立方米土,在山岭之间筑起大坝,拦截成这样一个大湖。”
蔡美权说,这个原先用于为市区供水的湖,随着用水不再紧缺,在1984年到1986年改建成了一个水上乐园。“像这样靠人工形成的湖在乌鲁木齐很多,让这座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有了足够湿润的气息。”
从毛驴到汽车飞机,佳话代代延续
1941年,1947年,1977年,2009年,四幅图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大,道路也越来越密、越来越多。
“解放初期,乌鲁木齐好走的路很少,也很窄,骑毛驴要比坐汽车方便。”蔡美权回忆,通火车是1960年以后的事。当年库尔班大叔要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就是“行路难”这一历史事实的真实写照。
火车站、飞机场、昆仑宾馆、八一剧场……这些城市建设的地标都在1977年的《乌鲁木齐市街区图》上留下了历史印迹,而“反帝路”“反修路”等路名也留下了那个年代独有的味道。此时的乌鲁木齐,路网已经初成规模,公路、铁路,组成了乌鲁木齐市内外一条条交通动脉,市民出行、物资运输的条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翻开2009年的地图,乌鲁木齐的路网规模又比1977年扩大了数倍,密如蛛网的道路能容纳下如今数十万辆的汽车保有量,绕城的外环路和一批不断拓宽的主干道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行路难”彻底成为历史。
“街衢不见寸草生,濯濯童山环孤城。”这是清代诗人纪晓岚1768年被乾隆皇帝发配新疆后,在乌鲁木齐留下的诗句。而如今,乌鲁木齐早已换了人间,天山也已是满目青葱。
新华网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