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中国来说,城镇化过程将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51.3%,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管如此,中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享有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处于不完全城镇化状态;而一些大城市、超大城市却已经显露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症。 相关预计显示,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65%左右,也就是大约8.5亿人将生活在城市。如何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合理安排人口空间分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将面临诸多挑战。 对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来说,怎样推进城镇化是一个现实大课题。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部署成为当前国务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记者获悉,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十余部委奔赴各省区市密集调研,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之中。 在国务院领导的部署下,2012年秋季开学之际,国家行政学院会同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和市长“推进城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研讨班学员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形势下,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问题十分重要。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等为研讨班作了专题报告。 城镇化是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出了具体部署。城镇化率快速提升。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总量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李克强指出,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第一,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强大支撑。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应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600405,股吧)泉所在。 第二,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经济结构失衡是长期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服务业多年来徘徊在40%多一点,与我国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大多在54%左右。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不少地方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入门人口”规模达不到,缺乏需求支撑。 城镇化有利于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聚集人力资源等,促使企业形成充分竞争,增强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和能力,提高科技进步与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开学典礼讲话中指出,如果城镇化这步棋走好了,可以加快扭转经济结构失衡的局面,使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 第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使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成为可能。 第四,城镇化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六大问题困扰城镇化 由于历史传统、经济社会、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滞后。从城镇人口数量看,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为51.3%,但其中包括了规模达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口,这部分人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48.5%的水平。 从城镇化质量看,发展滞后更为明显。“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突出,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大城市、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空间拥挤、安全风险严重、生态空间不足等“城市病”显现。 二是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镇化过程中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资源进行数量扩张。2000~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4.45%,而城镇人口仅增长了45.9%,胡存智指出,我们未达到后工业化时代,却已提前预支了那个时代的土地资源,城镇用地规模扩展过快,全国城镇化呈现低密度化和分散化倾向。一些城市形成“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形态,盲目建设大马路、大广场、大厂区、标志性建筑等,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一些城市发展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旧账未还、又欠新账”,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水及其带来的问题尤为严重,全国650多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110座严重缺水。 三是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镇化水平呈“东高西低”特征,东部一些地区人口、土地、资源矛盾加剧,中西部许多地方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城市群数量不足与质量不高并存,中小城市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功能有待提升。 四是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不强。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一些地方搞城镇化只是盲目跑马圈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新区”有其名而无其实。一些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和集聚缺乏支持,造成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不高,对城镇化发展支撑能力低下。 五是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缺乏城乡统一规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一头重、一头轻”,反哺农村力量薄弱,耕地减少过多过快,影响农业发展。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迁村并点”,损害了农民利益。 六是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土地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滞后。一些地方随意调整规划,在规划实施中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协调不够,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必须三化合一 李克强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尤其是农业人口规模庞大,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是同一历史过程,相辅相成,必须同步推进。 第一,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要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人口发展规划、文化保护规划等相衔接,明确城镇长远发展方向、空间战略布局、长期发展目标。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在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指导下,编制好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强化规划的执行效力。 第二,发挥产业支撑作用。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和区域型城市群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把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作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陈锡文在研讨班授课时指出,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特别注重解决好“三农”问题。这既是世界各国都需要把握的一般规律,更是我们这个农村人口众多的人口大国必须更加注重的重大问题。尤其要注重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求问题,否则就难以保持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第三,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着力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镇化地区为重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化格局。 着力推进形成城市群。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优化提升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特大城市群,逐步形成长江中游、成渝、中原等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城市群,形成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增强对内对外辐射能力。着力提高大城市的质量。防治“城市病”。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第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综合管理水平。 第五,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体制尤其是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投入,特别是要提高政府土地收益用于“三农”的比例。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 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讨。一方面,面临着必须也有条件保持较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既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 一是城镇化水平要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超越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顾条件、单凭热情盲目加快城镇化,会使城镇化缺少产业支撑而难以持久;另一方面,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会影响产业集聚和经济结构优化,延缓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是城镇化速度要与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从世界规律来看,当城镇化率处于30%到70%之间时,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三是城镇化格局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宜居土地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只能走资源集约节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四是城镇化发展是趋利避害的过程。城镇化发展搞得不好也要付出代价和成本,引发新矛盾和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和妥善化解。 在城镇化专家看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应当是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集约发展、多元形态、三化同步、两手结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我国资源承载力以及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等基本国情出发,决定了城镇化不能像有的国家那样,在城镇规模结构上单一发展大城市或小城镇,在城镇空间布局上片面集中于某些地区或发展某种模式,而只能因地制宜、分类引导,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和多样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同时,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群发挥引领作用的规律值得借鉴。城市群之间由现代化的交通连接,既不降低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又能防止单个城市过度扩张带来“城市病”,同时有利于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相关专家透露,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布局方向正是国家发改委制定中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农业人口仍达6.7亿,英国、巴西同一城镇化水平时期,农业人口仅为1300万和4500万。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若达到65%,从农村需要转移的人口将达3亿左右,但是同时仍有约4.5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中国的城镇化,不应是削弱农业、剥夺农民、凋敝农村的过程,而应当是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过程。这是中国城镇化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城镇化的过程,是生产要素集聚和更高效率配置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决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以行政方式、长官意志拔苗助长、“人为造市”。专家指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运用好政府调控,坚持两手结合、两手都硬,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同样重要的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城镇、发展城镇经济,竭力避免出现一些国家曾经或仍然存在的各种“城市病”,如城市“贫民窟”现象等。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