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日从南平市委宣传部获悉,《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已获省政府批准,根据规划,武夷新区总占地面积4132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占地面积380平方公里,包括童游、将口和兴田三个组团,是武夷新区重点建设区域。 规划显示,武夷新区将建设成国际知名的“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到2030年,现有武夷山市区和建阳市区基本连成一体,成为闽浙赣交界区域重要中心城市。 新区分为六大片区 武夷新区将建成闽北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海西旅游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性旅游度假基地,闽北工业生产与研发创新基地。 根据规划,武夷新区空间结构分成六大片区,包括崇安、度假区、兴田、将口、童游和建阳城区。到2030年,武夷新区常住人口规模宜控制在66万人左右。其中南部城区(童游-建阳-将口)约41万人,北部城区(崇安-度假区-兴田)约25万人。 在南部城区,将口片(组团)规划建设用地约11.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7万人;童游片(组团)规划建设用地约22.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9万人;建阳城区规划建设用地约15.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5万人。 在北部城区,崇安及度假区规划建设用地约25.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5万人;兴田片(组团)规划建设用地约14.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 崇安的主导功能是旅游商贸、创意研发、教育培训、居住;度假区的主导功能是旅游度假、会展、医疗;兴田片(组团)的主导功能是旅游度假、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将口片(组团)的主导功能是综合交通、商贸物流、居住;童游片(组团)的主导功能是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工业、居住;建阳城区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商贸服务、工业。 城市结构一主三副 城市中心等级结构为“一主三副”。“一主”指的是城市主中心,即童游南林片区,是武夷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副”指的是城市副中心,分别是崇安城市副中心,为北部区域的副中心;兴田城市副中心,为新兴的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建阳城市副中心,为南部区域的副中心。 规划将促进集聚集约发展,引导城乡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区、镇区、中心村集聚,形成分工有序的城镇体系,提升城区空间的集聚效应。统筹村镇建设用地及产业发展。规划将武夷新区范围内11个乡镇分为城镇融合、重点培育、优化改善、转型提升等四种类型。比如星村镇,处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控制范围,建议逐步搬迁九曲溪及其上游居民,向南部拓展安置;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向生态旅游特色小镇转型。 崇阳溪将恢复航运 根据综合交通规划,至规划期末基本形成以快速公交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交体系。 规划保留并逐步完善武夷山机场,近期推进扩建改造工程,机场候机楼面积扩至1.2万平方米,年旅客运量达到120万人次。同步推进新机场选址工作,规划期内预留新机场十八窠场址空间,同步做好地面交通衔接准备。 宁上高速在将口设芹口落地互通,与将口大道连接,兴田片区内设置互通与武邵高速连接;浦南高速在将口设置互通与宁上高速连接。规划建议在浦南高速将口段新增山尾出入口,兴田段新增南岸出入口。 省道303线武夷山段西移至城市外围,兴田-将口段移至崇阳溪东侧,将口-建阳段东移至城市边缘,建阳南段改线至溪流东侧。 在铁路方面,规划保留峰福铁路,远景若停运,建议作为城市轻轨利用。京福高铁在城区内设置有武夷山北站及武夷山东站。浦梅铁路与京福高铁合福段在武夷东站并站,在将口山尾村与峰福铁路联络。 崇阳溪远期结合溪流河道改造,逐渐恢复航运,开辟部分水上游览新线路。 重点提升世遗品牌 促进旅游度假的发展,是武夷新区的主要定位之一。近期重点提升武夷山双世遗品牌效应,突出自然遗产特色,开发旅游、养生度假等产品;远期将武夷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观光旅游胜地,以中国式养生为特色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旅游区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一带、七节点”。“一心”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一带”为崇阳溪旅游观光带。“七节点”分别为武夷山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五夫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城村和下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考亭朱子文化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安源生态旅游区。 重点建设杜坝旅游度假区、三菇旅游度假区、仙店旅游度假区、兴田旅游度假区、下梅文化旅游区、考亭朱子文化旅游区、五夫文化旅游区、吴屯禅文化旅游区等。每个度假区配套建设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在游客集散的节点配套建设停车场和旅游咨询点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对现有的文物古迹,设置绝对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绝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其他工程建设。 为闽北城市化提供新空间 “武夷新区定位为‘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尤其具备独特优势。”杨益生认为,福建省很早就提出“生态省”概念,而南平、三明、龙岩是全省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而且武夷新区与三明、龙岩山脉相连,如果要建设好“生态省”,武夷新区必须以绿色生态城作为定位。同时,南平地区作为闽江上游,保护好母亲河,首先要做好生态环境,这是南平地区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省的发展,道路的畅通是重要的。”杨益生介绍,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外界的联系,武夷新区选址在福建的北大门边,也是看重这个位置铁路、航空及公路等交通较发达的条件。 杨益生表示,新区要得到快速的发展,最好能借原有的品牌作为跳板。“武夷山已经是双世遗。”如果能一边提升这个品牌,一边发展新区经济,引进更多的项目,将能加快新区的建设。 “新区的建设将为闽北城市化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杨益生认为,目前南平地区现有的几个城镇都相对拥挤,要再发展是很难的,因此需要开辟一个新区。 统一布局才能更好地建设 谢志忠认为,省政府批准武夷新区的规划,目的是为了推动全省经济协同发展。当前,区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要推动海西经济发展,内地的发展必须与沿海城市相协同。通过武夷新区的建设,产业聚集发展,以最快速度减少差异,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减少区域差异,主要是利用资源,如旅游、绿色、山地等,通过自身优势扩大规模,以专业化的方式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建议主动与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联动,在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分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在谢志忠眼里,该规划最重要的意义,是闽北地区城镇化建设更进一步。“目前城镇化建设是无序、杂乱的。”谢志忠认为,有一个统一的空间和布局,才能更好落实城镇化建设,从而实现农业、工业及城市、乡村的良性发展。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